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镛之有点吃惊,这一点他也曾和几个交好的大臣商议过,也多次让户部征税的税官避开农事忙碌的时候,但人多事杂,终究难以完全避免。
“废除徭役,那修坝筑路那些货让谁去做?”俞镛之紧盯着她的眼睛,不动声色地让了让,沐奕言抽纸的手落了个空。
沐奕言尴尬地收回手来:“这个嘛……这个可以出银子雇人做啊……”
“这些都是你写的?你怎么想到的?”俞镛之沉吟了片刻,怀疑地看着她。
“那还有假?还有谁能写出这么雅致的字来?”沐奕言挺了挺后背,矜持地笑了笑,“自从俞大人交代这篇文章之后,朕日思夜想,晚上做梦都做到这些,想来是先帝在天之灵托梦而来。”
俞镛之的嘴角抽搐了两下,这狗爬似的字还好意思说文雅秀致!他也不好戳破今上的牛皮,盯着那行字喃喃地道:“以铜板代替力役和徭役,然后用这些银两去雇人,一箭双雕……”
“奸诈!”沐奕言瞪了他一眼。
俞镛之精神一振,抓着那几张纸,如获至宝:“不错,陛下的学问一日千里,还有什么说来听听?”
沐奕言得了夸奖,心里也喜滋滋的:“朕每晚都在想,一点都不敢懈怠,比如现在税制科目众多,应该都要取缔合并为按财产征收,可以减轻百姓负担,还有朕听说现在的税收都是户部直接定好要收的赋税,层层分派到各地,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税收之本,应该是量入为出,怎么可以量出为入?”
“这……前朝曾经量出为入过,结果却是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所以太祖才博采众家之见,定了此种税制。”俞镛之摇头说。
“你们这就错了,这不是因噎废食嘛,前朝一定很多贪官污吏吧?中饱私囊了吧?末期的时候和早期比一定又增加了很多税目吧?百姓们交不了索性就逃走不交了呗。”沐奕言瞎猜了几句,反正一朝一代的覆灭,十有*是离不开这些的。
俞镛之思忖了片刻,缓缓地点了点头。
“还有,税收不足是你们征收的对象出了偏差,老是向百姓征税,换个思路,按财产多少收税嘛,银子一定会哗哗哗地来的。”沐奕言朝着他挤了挤眼。
俞镛之沉默了片刻道:“很难。”
“当然难喽,要从他们的口袋里拿银子出来,就好比在割肉一样,朕那日还做梦做到了有个人为了要改革被人判了车裂,好惨啊,”沐奕言想起从前读到的商鞅的下场,不禁唏嘘了起来,“朕随便写写,俞大人你也随便看看就好。”
俞镛之瞥了她一眼,目光奇异,旋即,他将那几张纸小心地折了起来,淡淡地说:“为民谋福,为大齐谋强盛,为陛下谋强国,臣不惧身死。”
沐奕言大吃一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古往今来,虽然变法到了最后能让国富民强,可率先提出实施变法的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不行,你别动什么歪脑筋,朕可不要让你成了众矢之的,更不愿看你有什么危险!这些事情,别人去做可以,你要想亲自去做,朕万万不许!”沐奕言情急之下,一下子抓住了他的手,气急败坏地说。
那双手纤细白白皙,衬在绯色官袍上,居然有种别样的秀色;肌肤相贴之处,一股凉意袭来。“冰肌玉肤,自清凉无汗”,俞镛之的心神一荡,脑中居然掠过这样一句话来。
☆、第15章
俞镛之飞快地敛了心神,见她那副气急败坏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多谢陛下,臣铭感五内,陛下放心,臣不是傻瓜,自然懂得谋定而后动的道理。”
“真的?你答应朕,万万不可轻举妄动。”沐奕言讪讪地收回了手,不放心地叮嘱道,“不然以后你说的话,递的奏折,朕都一概不准,你让朕学这个学那个,朕也全部都不学,就做个你最讨厌的昏君!”
这些话中带着由心而发的关切,让俞镛之心中不由自主地浮起一层暖意,这样的沐奕言,抛开了一直的淡然伪装,露出了几分胡搅蛮缠的任性面容,落在他眼里,居然让他有种无赖可爱的错觉。他怔了片刻,心中一凛,想起了他此来的目的。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能否请陛下坦诚以告?”他缓缓地说。
“俞大人问话,朕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沐奕言见他语气郑重,只好也正襟危坐地答道。
“陛下到底为何不愿选秀纳妃?要知道,陛下此时根基未稳,这是最便捷的稳固朝中势力的方法,现在三年之期一经出口,陛下便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只怕洛太妃在永和宫都快笑掉了大牙。”俞镛之略带责备地看着她。
沐奕言怔了一下,半晌才嘴角微微一翘,好整以暇地问道:“俞大人,朕也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有喜欢的女子吗?”
这个问题让俞镛之一下子有些答不上来,他自幼醉心于学问,七岁出口成章,十岁以一篇像模像样的策论名噪京城,被誉为神童。自此之后,他入学、应试、入朝,一步一步,平步青云,沐天尧对他赏识有加,而他也兢兢业业地回报沐天尧,不敢有半分懈怠。
他名声在外,喜欢他的女子很多,家里人也催促了多次,张罗过一回,结果因为父母吵了起来而告吹,一个喜欢好友的女儿,一个看上本家的表妹。后来有人来提亲,他就云淡风轻地说上一句“尚未立业,何以成家”打发了。
好友凌卫剑为了六公主沐语之殚精竭虑,差点送了性命,这让一旁冷眼旁观的他惊异不已,这世上真的有这么盲目而不顾一切的感情吗?凌卫剑足智多谋,怎么看,那个天真忍心的小魔头都配不上他,他怎么就被俘获了呢?
凌卫剑听了笑得很舒畅,留下了一句话:“镛之,你这样的性子,真不知道动情了会是怎样,我很希望能看到你为情所困的那一天,或许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会爱慕公主了。”
看到好友夫妇蒹葭情深,他心里隐隐也有些艳羡,只是这些年来,他还真没有遇到过一个能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子。
沐奕言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闪烁着他看不懂的光芒,俞镛之沉默了片刻道:“陛下,臣心在朝堂,并不在意那些儿女私情,更何况,娶妻当求淑女,只要懂得孝顺公婆、善于持家便可。”
这回答在沐奕言的意料之中,她不知道该喜该忧,俞镛之这波澜不惊的性子,的确很难想象他为了一个女子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模样。
她点了点头道:“俞大人,朕于你刚好相反,不管你信还是不信,人生苦短,朕自从成了这四皇子之后,所求的只不过是有心爱之人相伴左右,自在悠闲地过上一辈子,现在莫名成了天子,实在是出乎朕的意料,若是今日再让朕为了稳固政权和一群不相干的女子共处后宫,看她们争权夺利、年华老去,朕这九五之尊的位置不要也罢。”
“这……臣不是要让陛下非去喜欢一个女子不可,陛下不喜欢就少碰不碰,喜欢便宠着疼着,最心爱的就把皇后之位留给她就是,”俞镛之劝道,又顿了顿,隐晦地说,“若是陛下有其他隐情,也不妨和臣说说,臣说不定也能像个万全之策。”
沐奕言双眼一抬,朝着他看了过去,这一眼氤氲柔媚,仿佛一条蛛丝般黏在了俞镛之的身上。
不知为何,任是俞镛之屏息凝神,他的心还是怦怦乱跳起来,几乎不敢迎视她的目光。
“俞爱卿,朕倒是的确有隐情,”沐奕言朝着他露齿一笑,“不过,朕不想说。”
“陛下,断袖乃是颠倒伦常,男女之情才是正常,陛下年少心性,偶一为之算得上是情趣,但不可沉溺于此……”俞镛之硬着头皮劝道。
沐奕言脸上的笑容一僵,旋即便恢复了常色:“俞大人以为朕断袖吗?你错了,朕最大的隐情不是断袖,是……”
俞镛之屏住了呼吸,情不自禁地凑了过去,立刻,一股浅浅的皂荚香味沁入了他的鼻翼。
“隐疾。”沐奕言淡淡地吐出了两个字,一甩袖,大步走出了点墨阁。
俞镛之被活生生地赌了一口气在胸口,几步跑到太医院,火急火燎地询问曲太医有什么治疗那种隐疾的秘方,被曲太医笑掉了大牙:“俞大人,是你有隐疾么?让下官搭把脉才能开方子啊!”
俞镛之这才回过味来,天子之疾向来由这位曲太医把关,如果沐奕言身有隐疾,以曲太医之能不可能不知道啊!这厮十有*是在骗他!
凌卫剑听闻此事,笑得直打跌:“好了镛之,你就不要再挣扎了,就照我们的计划,过几日我就让六公主去递请柬办赏春宴去。”
果然,没过几日,六公主沐语之兴冲冲地到了乾景宫,掏出了一张掐金边走银线的请柬,矜持地求见沐奕言。
沐奕言对这个天真任性的妹妹向来亲厚,一听说她要办赏春宴,不由得取笑说:“语之,不是朕小看你,只怕到时候赏春宴没办成,倒成了一场鸡飞狗跳宴。”
沐语之啐了她一口:“陛下你可别胡说,我现在是十足真金的贤妻良媳,从前那些毛里毛糙的毛病,都已经改了,再说了,上次凌卫剑和我打赌输了,说好了要应承我一件事情,这赏春宴就由他操持,我指挥着就行。”
“凌卫剑会输给你?那个笑面狐也会输?”沐奕言忍不住失笑。
沐语之跺了跺脚,脸上泛起了红晕,娇嗔道:“四皇兄!真的,不信你看请柬,要不是他输了,他会下这大功夫帮我?”
沐奕言暧昧地笑了笑,接过来一瞧,只见上面绘一朵工笔牡丹,花瓣纤毫毕现,华贵艳丽,牡丹的旁边落了一排小篆和一个印鉴,正是凌卫剑的手笔。
沐奕言点了点头,正色道:“好,既然是皇妹和驸马邀约,这个赏春宴朕一定赏光,不过,先说好了,美人、美食、美景,一个都不能少。”
“放心,”沐语之满口答应,“包在臣妹身上!”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都传遍了,公主府要办赏春宴,届时王公贵族、才子佳人荟萃,是京城难得一见的盛事。
就连后宫的洛太妃也听说了,一天早上她沉着一张脸,摆着摆场到上福宫去祭拜先帝去了,抽抽噎噎地在里面呆了一个时辰,出来后给沐奕言送了个信:听闻陛下要替先帝守孝三年,哀家甚感欣慰。
这是明着暗着在提醒她要遵守诺言不纳妃呢。沐奕言笑了笑,很有礼貌地回了一句:“太妃安心就好。”
一旁的袁骥跟在沐奕言身后,默不作声从乾景宫一直到了点墨阁,忽然低声问道:“陛下,洛太妃如此藐视圣威,你为何不生气?”
袁骥已经在宫中当差近一个月了,也看了林林总总的人,多少有了些了解,他替沐奕言觉得憋屈。
“我生气做什么?”沐奕言耸了耸肩,“你瞧她每天绞尽脑汁要给朕找不痛快,朕要是生气,不就是中了她的计了?”
“可是,这样下去,陛下你不怕她有不轨之心吗?”袁骥忿然道。
沐奕言倏地转过身来盯着他。
袁骥一凛,立刻请罪:“卑职失言了。”
沐奕言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我君臣之间,不必拘此虚礼,但在外人面前,你可万万不能说这种话,不然被有心人学了去,你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袁骥显然呆了呆,半晌才说:“是,卑职明白。”
“你的意思我明白,我提防着她呢。”沐奕言笑着说,“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