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哄着太后。
太后点了点头后,继续道,“哀家听着,贵妃和小十母子俩都受了伤,如今也不知如何了?皇帝,你还有政事儿,哀家就不耽搁你了。哀家想去看看贵妃和小十母子俩。”
康熙听到太后这般说,他心里早就知道太后喜欢德娴贵妃,心里也很开心,亲自扶着太后出了凤船,待得太后安全乘上小舟,这才领着人回去龙船上,继续处理政事。
康熙回到龙船后,就对着梁九功吩咐道,“去,若是十二阿哥领着十二福晋在德娴贵妃处,就让十二福晋留下照看她额娘几日,让老四家的,好好休息一番,这一路,她也辛苦了。”
梁九功退下后,康熙开始批阅积累在案桌上的奏折,太阳西移,龙案上的蒙上了一层朦胧的光辉,康熙从奏折中抬头,“掌灯!”康熙抬手揉揉两侧的太阳穴,微微闭上眼。
待小太监点了灯后,梁九功让那些人全都退了出去,康熙睁开眼,疑惑的望着梁九功,“何事?”
梁九功跪在龙案前,“启禀皇上,方才太医来报,德娴贵妃的身子有些不舒坦,太医说,太医说,”梁九功看到康熙吃人的眼神,咽了咽口水后,才继续道,“贵妃娘娘自回了自个儿的船上,便昏厥了。奴才瞧着皇上正忙着,便不敢上前打扰。”
康熙生气的将龙案上的砚台给砸了,抬步往外走,见梁九功还跪在原地,就抬腿给了梁九功一脚,“还杵着作甚?”
梁九功赶紧起身,伺候着康熙去了德娴贵妃的船上,待得康熙来到德娴贵妃的船上时,便看见四阿哥夫妻、十阿哥夫妻、十二阿哥夫妻均红着眼眶侯在外面,待看见十阿哥挣扎着要起身行礼,康熙朝着他们摆了摆手,直接抬脚进去里间。
待走近里间时,里面传出太后的声音,“不用给哀家背书吊子,你们只管告诉哀家,贵妃何时能醒来?”
康熙抬脚进了里间,一屋子的人赶紧给康熙行礼,康熙给太后行了礼后,才扶着太后坐下,对着跪着的两个御医说道,“你们都到外面候着吧。梁九功,宣陈院判过来。”
梁九功退出去后,康熙便扶着太后,走近德娴贵妃的床边,太后坐在床边,给德娴贵妃压了压背角,“还记得,荣宪未满周岁时,便被抱到哀家处。贵妃啊,那时候天天往哀家处钻,只为了瞧瞧荣宪这个女儿。后来,贵妃为了与哀家聊天,特特学了蒙古语。再后来呐,荣宪出嫁了,贵妃依旧天天陪着哀家说说话儿,解解闷儿。
因着贵妃对着哀家是真心的,哀家也喜欢与贵妃说说话儿。当哀家听到皇帝出事了,贵妃为了护住皇帝,受了伤,哀家还以为贵妃的伤只是些皮外伤,如今,哀家才知道,原来皇帝此次如此凶险。皇帝,哀家不喜欢管事儿,可是,皇帝你是哀家的儿子,若是你受了伤,哀家心底定然比现在要难受。幸好,幸好贵妃护住了你,否则,哀家都不知如何面对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了。”
次日,德娴贵妃醒来,康熙得了消息后,立马赶了过来看望德娴贵妃,太后也赶来看了德娴贵妃,还与着德娴贵妃说了好一会的话儿,才离开的。三日后,康熙处理完这边的事儿,起驾回京。
待得康熙一行回到京城时,已经是康熙三十八年八月了,太子领着留京的弟弟们,跪在城门前,迎接康熙归来。康熙脸色如常,领着众人回了皇宫。
当晚,十四阿哥和九格格去景仁宫用完膳,顺便留在了景仁宫。康熙休息半日后,开始处理政务,紧接着,有一个小太监捧着一摞子的奏折进来,“启禀皇上,这是索额图大人请辞奏折。”
康熙闻声抬起头,看着摆在龙案上的请辞折子,心底哼了一声,索额图,你这个老匹夫,若不是你,保成也不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保成定会是个孝顺的孩子,若不是索额图你这个老匹夫,保成又怎会动那些心思?以为此时上了请辞折子便无事了?想得美!
康熙拿起索额图的请辞折子,看了一遍,便开声道,“留中吧。”索额图,这次,朕就让你瞧瞧何为雷霆之怒!
梁九功跟着康熙几十年,对着康熙这位帝皇甚是了解,此时皇上留中了索额图的折子,怕是要秋后算账呐。唉!那些人就不能安分一点!此次若不是德娴贵妃,皇上怕是·····
三日后,康熙下达三道旨意,一道是:世袭一等公、议政大臣索额图结党营私、纵容门人贪赃枉法,念其于朝廷有功,夺其职位,圈禁于府中。其二子格尔芬、阿尔吉善革去官职,同圈于府中。第二道是:山东巡抚王国昌结党营私、贪赃枉法,革去官职,三日后,午后处斩。第三道:九格格聪慧淑惠,封为和硕温宪公主,赐婚于佟佳舜安颜。
三日后,王国昌被斩,康熙处理完政事,领着人到景仁宫看望德娴贵妃。康熙一进景仁宫大门,便看见德娴贵妃坐在石桌旁,安安静静的望着院子中的花儿草儿,如同一幅画儿。
“妾身叩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康熙被德娴贵妃的请安声惊醒,暗暗埋怨自个儿怎的会看呆了呢?
康熙一面想,一面将脸色依旧有些苍白的德娴贵妃扶起来,“手怎的如此冷?随朕回屋里吧。”
“妾身无碍,皇上今日怎的过来了?可用膳了?”德娴贵妃由着康熙扶着,有些费力的跨过门槛,进了屋里。
“朕用过了,芷茵不必忙活,朕只是想来看看芷茵。芷茵这几日感觉如何?太医是怎的说的?”康熙扶着德娴贵妃坐在临窗的炕上,自个儿也在炕上坐下。
“劳陛下操心,太医说,只需好好养着便是了。妾身昨儿让文清给小十送了好些补身子的东西,老四家的,这次也辛苦了。”德娴贵妃保持着一贯的微笑。
“老四家的是个好的,也是个顶用的,老十家的和十二家的都很好。”康熙给德娴贵妃压了压被角,看着德娴贵妃憔悴的小脸,突然脑袋闷热,“芷茵,朕想晋你为皇贵妃。”
德娴贵妃原本睡意朦胧的双眼,听到康熙后面的话后,只是睁开眼睛,双目清明的与着康熙对视,微笑着摇了摇头,“陛下,芷茵能到了贵妃之位,已经是天恩了,断不能为了芷茵,打破宫中的平衡。咳咳~~陛下,芷茵一向懒怠惯了,实在不愿晋为皇贵妃。”
康熙看着德娴贵妃的一举一动很是自然,并未有丝毫做作,听了德娴贵妃的话后,特别是“打破宫中的平衡”这句,康熙一下子清醒过来,也就默然认下,对着德娴贵妃的体贴越发的感动,心想:既然不晋位份,那朕便从其他方面补偿芷茵吧。
康熙看着德娴贵妃的睡颜很是安详,突然改变主意,歇在了景仁宫,让人在德娴贵妃身边铺了一床被褥,由着梁九功伺候梳洗后,便歇下了。康熙觉得,只要德娴贵妃在身边,自个儿才能好好睡上一觉。
作者有话要说: 有错的
下次再改了
☆、发力
舒萍回到雍郡王府后,先着手处理福雅落水一事,先将刘氏训诫禁足,刘氏如今还有利用价值,是不能责罚太重的,武氏五个格格都直接禁足三个月,再赏些物什给宋庶福晋以示安稳,还禁了李庶福晋一个月的足,福雅落水一事至此,便被舒萍这般轻轻带过了。
待雍郡王府内的事务被舒萍狠狠理了一遍后,已经过了三日。四阿哥和舒萍想孩子都快魔怔了,府里头一清理干净,就立马让人安排马车,夫妻俩一块去费扬古府接孩子去了。弘晖五个孩子一回到雍郡王府,兴致蛮高的,特别是见到多日不见的阿玛额娘。五个孩子一直都围在四阿哥和舒萍两人身边撒娇装萌的,直把四阿哥和舒萍哄着只想心里直灌了蜜糖似的。也怪不得四阿哥和舒萍去接时,费扬古大人和觉罗氏夫人所表露出的满脸不舍了。
十月初六,十三阿哥大婚,红绸舞动,京城内的十三阿哥府邸人潮涌动。雪花飞舞,梅花迎霜而开,至此,康熙三十八年便过去了。
康熙三十九年二月中旬,荣宪公主夫妻孝期满。因着太后和德娴贵妃的原因,康熙早在二月初便已下旨,让荣宪公主夫妻往后长居京城,让荣宪公主往后多孝敬太后,多陪陪德娴贵妃。是以,荣宪公主夫妻接到圣旨后,便开始准备了起来,孝期一满,便带着孩子和给康熙祝寿的物什,浩浩荡荡的往京城赶去。三月初六,荣宪公主一行终于回到京城。
因着今年也是个大选之年,十四阿哥大婚只能赶紧办着。四月十二,钦天监占出此日为吉日,易婚娶,十四阿哥大婚的日子便被定在此日。大婚的日子定下来后,十四阿哥这个当事人只有开心的份儿。相较于十四阿哥成天的喜气洋洋,相同时段的十四阿哥的兄长,即四阿哥却是把众人头上的这片天给捅出了个窟窿。
因着借库银一事,惠郡王在朝上和众人哭穷的当日夜里就死了,死了也就死了,偏偏特特地留下一封遗书,内容直指是自个儿因还不起库银而选择自裁的,还口口声声说自个儿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最后还让他哥哥庄亲王随便将他埋了就罢了。明眼一看,就知道惠郡王的遗书内容暗指惠郡王自个儿是被四阿哥追讨库银而被逼死的。
庄亲王因着惠郡王自裁这事儿没法儿上早朝,自然就得请假,一请假,惠郡王暴毙这一劲爆消息,立即传开了。一时间,京城各处遍布各种谣传,说惠郡王是被雍郡王逼死的。
而四阿哥这边呢,忙着清点封存一部分世家大族归还的库银,尚且不知正有着一场暴风雨等着他。当接到惠郡王府发丧的消息时,四阿哥正在户部忙碌着,一听到消息便领着高无庸回府,换了丧服后,便领着十阿哥等四个弟弟去祭拜了。
四阿哥一出门,舒萍便让碧月去彻查惠郡王暴毙一事,只因着,惠郡王暴毙整件事里头都透着怪异。当得知四阿哥得了清点库银这一差事后,齐轩便来寻了舒萍,二人就这事儿密谈了半个时辰,才得出解决方案的雏形。
齐轩离开后,舒萍对着碧月吩咐道,“该让那些人动动了,记住,让他们以自个儿的安全为首位,尽可能采用快捷的方式去完成此项任务。”
“是!”碧月得了吩咐后,便退下去安排不说。当听到佟国维带头归还之前所欠的三十万两库银后,碧月不得不佩服舒萍这位主子的深谋远虑,早在几年前,便在众多世家大族中安排了那么一两个,能在当家人身边说得上一两句话的人。
自康熙下旨给温宪公主和舜安颜赐婚后,佟佳贵妃往景仁宫跑得勤了一点。虽说,两位贵妃本来关系就平平,平日里两者间又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更因着孝懿仁皇后给佟佳贵妃留下的话儿,佟佳贵妃自进宫后,尽管没能与德娴贵妃交好,却也未曾得罪过德娴贵妃。
如今,德娴贵妃所出的温宪公主被指婚给佟家,两人的关系较之先前更亲近了一层。是以,佟国维并没有辜负世人给他们佟家的“佟半朝”这一称号,先是佟佳贵妃在德娴贵妃处得了隐晦的消息后,趁着佟夫人来请安,给了暗示。再就是在隆科多这个儿子的劝说下,佟国维带着几个儿子进宫到康熙处探了口风,一出乾清宫,便急急忙忙让几个儿子去凑银子了。
至于隆科多这一茬,还得从康熙三十七年说起,舒萍得到底下人传来的消息,隆科多得了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