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文喜这样的农家汉子不说拖不动,但是绝对拖不快!
再加上巴图还挣扎不休,他一个从小练摔跤的汉子,挣扎的力度是非一般的大。
于是于良吉和石宏大相互扶着出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刘文喜拖着挣扎不休的巴图磕磕绊绊的往门外去的情景。
“他俩这是干什么呢?”于良吉失笑:“刘管家快放开巴图。”
“放开。”石宏大就说了两个字,简单明了。
“就是就是!”刘文喜只好放开了巴图,巴图已被解放就立刻张大嘴喘气,还跟鹦鹉学舌一般‘就是’个没完。
气的刘文喜翻了个白眼:傻大个儿!
“有事?”石宏大说话很简洁,他正享受给小于举人按摩的乐趣了,而且听到小于举人嗷嗷叫唤的声音,他本能的起了点反应,不然不会这么晚才出来,早在巴图刚叫唤的 时候就出来了。
“检查学堂的人马上就要进村了。”刘文喜说话飞快,而且脸色凝重。
要不是时间地点人物都不对,于良吉还以为是:“鬼子马上就要进村了”呢!
“来就来吧。”于良吉抻了抻腰肢,按完了果然就舒服了,就是按的过程有点让人难受。
刘文喜有点儿傻眼:“就不准备准备?”
“不用,该咋样还咋样。”于良吉可心大了,背着小胳膊溜溜哒哒的往外走:“我就是去看看,来人我就接待,但是不会因为他们到来,而影响到学堂正常的教学程序。”
刘文喜才反应过来,忍不住问石宏大:“小老爷他不会没告诉先生他们吧?”
“嗯。”石宏大点头,跟着于良吉走了。
刘文喜在院子里捶胸顿足。
人家都是怎样好,怎样接待,他们这些人是连个准备都没有!
一跺脚,赶紧随着跑了出去,路过大门的时候想想,又扭回去告诉媳妇儿,赶紧准备好茶好水好点心,哪怕小老爷不当一回事儿,他们也不能真的怠慢啊!
那头于良吉刚走出大门,那边老村长就带着六个人,随着晨光走了进来,这六个人穿着统一的儒服,带着儒士帽,其中有两个还有着很漂亮的美髯须,风度翩翩,气质高雅,一看就是个腹有诗书气质华的名仕。
“小于举人啊,正好,这六位是来看咱们学堂的大儒。”老村长笑容满面地打招呼。
“老村长。”于良吉先给老村长见了一礼,然后看向他们,想想,也给见了一礼:“诸位师长。”
这些人没一个年轻的,说白了,光看外表都比于良吉这个小年轻大,称呼一声‘师长’绝对错不了。
“小于举人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摸着胡子慈祥的看着他:“当年你府试的时候,我凑巧是主考官呢!”
“学生拜见先生。”于良吉立刻行了个大礼。
石宏大站在他身后没动弹,假装自己是壁草,可他那么大一只,怎么可能不引人注意?
于良吉拜下去之后,他更显眼了!
“起来吧。”老者摸着白胡子很自得:“不愧是老夫的学生,这学堂办得不错,是你自己的吗?”
“是的,先生。”于良吉一边回答,一边搜索原主记忆。
但已经很长时间不去看原著的记忆了,基本上生活这么美好,他以为用不到原著的记忆了呢!
找到科举的那段,果然里头有老头儿的影像。他是现如今东北福这边的学政大人封修杰,字浩言,今年五十八岁。
大蒙朝规定,官员六十致仕,也就是退休。
不过基本上五十之后就开始培养接班人了,就是退休之后,朝廷会给予恩丰荣养、
官员待遇很不错,工资高福利好,还有养老金和荣誉职称。
不过虽然说是,可当时一千多人统一考试,中居的二百,鹿鸣宴他都没去参加,更没拜师,所以说是座师有点勉强。
于良吉就称呼一声‘先生’而不是‘恩师’也无可厚非。
“走,带我们过去看看。”封修杰一挥衣袖,颇为儒雅,随和。
“是,先生。各位师长。请。”于良吉拉着石宏大一起走,顺便介绍了一下:“这位是学生结契之人,石宏大。”
“哦?”封修杰眼中精光一闪。
“各位师长好。”石宏大一抱拳,是标准的武人举止。
“嗯,不错,是个精神的。”冯秀杰看了看,觉得还行点了点头。
他都点头说不错了,后头的人当然不敢说别的,都点头笑眯眯的样子。
于良吉大概扫了一眼,这六个人中,当然是以封修杰为主,旁边那位老者,八成就是传说中的巡天御使。
因为这寻天御史的意思,就是代天巡狩,相当于过去的钦差大臣,只不过宋太祖嫌那个麻烦,干脆任命了三百御史代天巡狩,整天明晃晃的巡逻在天下各处,谁有个啥事皇 帝都能知道,更何况还有暗处的像石宏大他们这样的人存 在,可以说天下都在掌握中。
这样的巡天御史的意思。与布政使,按察使不同,严格意义上说并非地方官而是由皇帝亲自委任指派的官员,反倒是类似钦差的性质。
通俗点儿讲,这位老者是属于那种见官大一级的人。
剩下的四个,于良吉一个都不认识,两个中年男人,一个一身正气,另一个却是有些愁眉苦脸,两个跟在他们身后的应该是陪同人员,带着记录本,眼神清正,儒雅自然。
如今这么一伙人直接就去了十八学堂,根本没人给他们通报,不过他们还没进门,就听到了琅琅的读书声隔着大门飘了出来。
第252章 有人来啦
大门虚掩着,于良吉伸手推开后,请大家进来。
众人鱼贯而入,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操场,各种健身器材都有,还有一片梅花桩,在一角特别显眼的耸立着。
上头站着八个孩子,三个正在打拳,另外五个在混战。
旁边站着一个舞者打扮的大男人,拿着个长枪,一会儿捅这个一下,一会儿捅那个一下,嘴里还一个劲儿的叫唤:“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到了战场上,别人不会像我这样就 捅你们一下,还有注意脚下,谁掉下去了,谁就围着操场 跑十圈。”
众人:……
于良吉也无语的看着洪泽涛在那儿教孩子们,以前都是一大帮一起教,现在把这八个单独拎出来教导就很显眼了。别看都是秀才了,可武秀才也是分别的,他们毕竟还小, 不如洪泽涛应战经验丰富。
还是石宏大觉得不错:“就该这么教他们武艺,不然上了 战场只能给人当炮灰。”
“那三个,背书的时候脚下不能停,手法不能乱,不管是 学什么,身体是本钱,读书也要有个好身体,将来为官作宰,才能好好的为一方百姓造福。”洪泽涛说得严厉,手上的长枪不停,戳的五个孩子上窜下跳,还要小心不能掉下去。
“这样练是不是太……?”那个一脸苦逼相的男人撇嘴,眼神表情都很不以为然。
石宏大没吭声,直接抄过一柄红缨枪跃上了梅花桩。洪泽涛也在梅花桩上,一看石宏大当下默契的一扬手中的红缨枪。
八个孩子利索地跑了下去,这俩都是大虾,他们可是小虾米呢!
俩人经常练手,洪泽涛是胜在有股子冲劲儿石宏大是实战经验丰富,洪泽涛的经验都是石宏大给喂出来的,俩人在 梅花桩上上蹿下跳,打成一片。红缨枪上的红缨上线翻飞,枪尖儿寒光闪烁,白与红战枪杆子成一团,枪杆子耍的 虎虎生风,俩人的身影更是化成了残影!
这下子,这些人都闭嘴了。
于良吉也是头一次看到石宏大出手,以往石宏大早上起来练武的时候,于良吉最多带着宝宝他们,围着自家大院跑两圈,做做广播体操,活动开了就行了。
石宏大大多数时候,都是单独出去,一会儿回来就是满头大汗,去洗浴间冲一下出来下歇口气,做下吃早饭。
倒不是于良吉不乐意跟他一起锻炼,而是于良吉知道,自己这具小身体还是太单薄,跟石宏大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何苦让石宏大将就他呢?等他锻炼的差不多了,再跟石 宏大练武,呃,大概为不晚……吧?
不过俩人打得很精彩,于良吉仿佛看见了电影里那经典的桥段,电影毕竟是人拍出来的,不知道剪接了多少个镜头,才看着精彩,这是实实在在的动手,俩人最后齐齐飞下 梅花桩,落地的时候地上起了一层的微尘。
石宏大的枪尖二直直的指着洪泽涛的太阳穴,而洪泽涛的枪尖而也差点点戳在石宏大的肋下。
“啪啪啪!”封修杰第一个鼓起了掌。
随后大人孩子都拼命的鼓掌,尤其是于良吉,满脸通红,鼓掌鼓的手掌都拍红了。
两眼放光,崇拜的看着石宏大,跟石宏大和洪泽涛这场打斗相比,原来看过的武侠大片都是小意思了!
要是在他的那个时代,这么好的身手,肯定是功夫巨星那一类的啊!
石宏大一抖手,看都不看,直接将红缨枪丢进了原来放着它的兵器架上的插槽里,而洪泽涛却没那么干,他乖乖的过去放好了。才拍了拍手:“都歇息一刻钟,一会儿回去看看六韬。”
“是,先生!”八个孩子,不管是文科还是武科的都应声称是。
“这都是武秀才?”封修杰看着八个孩子进了正房。
“三个文秀才,五个武秀才。”于良吉笑眯眯的很自豪:“现在他们还小,等过个三四年再去府试。”
八个孩子,个头虽不矮,但是在于良吉眼中,只要是没有超过十八岁的都不算成年人。
一律都视为孩子。
“这位是我们学堂的武科先生,洪泽涛武秀才。”于良吉给双东方做了个介绍。
“身手很不错啊!”封修杰态度和蔼可亲。
“各位师长好。”洪泽涛和石宏大一样,一抱拳,行了个武人的礼节。
说话声音洪亮,态度不卑不亢,一点没有因为他们是来检查的而有什么异样,就是看了好几眼于良吉。
石宏大嘴角微弯。
洪泽涛很纳闷儿:没听说来人检查啊?这就到家门口了?小于举人怎么还一脸笑眯眯的样子啊?
“去看看教室。”封修杰越来越喜欢这里了,这才是个学堂的样子。
“东厢房供孩子们学习三百升,西厢房是给要科举取士的孩子们准备的教室,主屋的东间是给秀才们准备的,他们单独授课,备考。”于良吉带着人直奔东厢房。
因为东厢房如今正在上课。
一屋子坐了六十多个孩子,背诵完了之后,竟然一起住了口。刹那间,鸦雀无声!
屋子很宽,摆了六列桌椅板凳,一列十一个孩子,一个个都很精神,穿着同意的服饰,从小到大。
“很好,现在开始,默写一遍刚才背诵的内容,再做十道数学题。十岁以下的包括十岁,做加减法,十岁以上的,全都做了。”林杰在黑板上写了雾岛加减法,五道乘除法 的数学题。
十岁以下的包括十岁的是一个分水岭,他们当时就是这么给孩子们划分的,课程表也略微不同。
“不错,不错。”封修杰点头不已。不一味的教导孩子读书识字,还连带着算数,很好。
林杰写完数学题后一转身,就看到了于良吉他们,看到不认识的人,以及那一身朝服,扬了杨眉。于良吉笑眯眯,啥动作都没有给他,林杰想了想,就按照自己的习惯上课 了。
孩子们很快就做完了,林杰挨着个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