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看不出来吗?这俩人心里惦记事儿呢,逛街回来,别人都买了东西,就他们俩没买,不是没有钱,而是压根就没想买东西,没那闲心!
  于良吉这两年给他们的束脩可不少银子,吃喝拉撒这种东西,在农家基本上都能自给自足。
  还说放松呢?
  根本就没有放松。
  这一路林杰的眉头就没开过,总往一起凑合!
  还有洪泽涛,那拳头总是张开,握住,张开,握住,当谁看不见是咋地?
  俩人被他说得讪讪一笑。
  “齐五!齐五!”于良吉扯开喉咙喊人。
  “哎!”齐五蹭蹭跑出来:“这那儿,小老爷,您有事吩咐?”
  “去买六口大缸回来!”于良吉掏出自己的钱包,数出十两银子,以为他也不知道大缸多少钱一个:“给你十两银子,多退少补。”
  “好咧!”虽然奇怪小老爷要大缸干什么?但是齐五不是多嘴的人,这才头一天接触,人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于是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子去了集市那边,挑了六个一样高矮粗细的大缸,让人绑了给送货上门。
  于良吉拉着他们俩走走逛逛,干什么呢?聊天!
  “以后啊,这边就给你们俩住,正好,一个住东跨院,一个住西跨院……”他细细的把自己的打算,和石宏大的话都说了一下,表示俩人都很支持他们科举。
  这两年时间,于良吉也能看出来了,这俩人都不是那种人走茶凉的家伙,不管以后怎么样,只要他们能记得十八学堂的好处,以后有事儿找他们,肯定能帮忙。
  他本身宅得很,守孝三年的时间,除却两个同窗,其余的人都断了联系,这样也好,他本来就不是原主,人认识的越少越好。
  可是也不行,人生在世,总得有朋友不是?秦桧还有三个至交好友的呢!   果然,他说了这么多之后,俩人都很感动,就差跟于良吉拜把子了,逗得于良吉呵呵直乐。
  水缸买回来了,已经让人清理干净。
  而这个时候,就有人上门了。
  头一个过来的就是送番茄的老大爷,于良吉爽快地接了,扒拉了一下,里头果然有六个瘦瘦小小的绿色的小番茄,且是泛着嫩绿色。
  “这老头儿人也太不讲究了,怎么能用生柿子充数?”刘文喜一看就生气了,怎么能糊弄他们家小老爷呢?
  “不,要的就是这绿色的柿子!”于良吉可不同意,摇头晃脑的将几个绿色的干瘪瘪的柿子宝贝儿一样的拿回了屋子。
  刘文喜目瞪口呆:“……!”
  石宏大若有所思。
  刘文喜反应过来之后,立刻跑了进去:“小老爷,生柿子不能吃,会中毒的啊!”
  “我不吃,你们也不许动!”于良吉在屋里嚷嚷着:“谁都不许动啊!”
  第二个来的是那送山货的夫妻俩,有点害怕这种高门大户的样子,但是东西都不错,齐五是个眼睛尖儿的,看着东西都很好,一个劲儿的偷着乐。
  山货很贵,要了五十八两银子!
  石宏大直接给了六十两整数:“剩下的算是给你们的赏钱,以后有这种好货,不要出去卖了,直接送到这里来。”
  小于举人既然喜欢,那就送到这边好了,县城没得卖,府城总会有买到的,大不了自己来带回去就是了。
  “成,成,贵人的吩咐,我们也便宜!”山里夫妻俩高兴坏了,这好事儿谁不同意啊!
  送走了他们俩,又来了一伙人,送苹果来了!
  赶着个骡车,拉着一大车的苹果,一个人赶车,四个人帮忙押车,于良吉让人开了大门,把骡车弄了进来。
  看着车子不大,但是装得满满当当。
  “这些,要卸在哪儿?”赶车的人也有点傻眼,这地方一看就是有钱人住的地儿,这么多苹果,放哪儿啊?
  于良吉想了想:“你们这骡车,我也一起买了吧!”
  对方:“……!”
  最后,于良吉花了大价钱,连果子带骡车一起买了下来,送走了人,齐五他们还有点没反应过来,小老爷,这是买果子,还是买车啊?
  车子买了下来,骡子也买了,就在院子里呢!
  “来,咱家有地窖吧?”于良吉问齐五。
  “有,就在前头不远的地方,冬暖夏凉,里头还很大呢!”不论穷富,谁家每个地窖啊?
  “那就好!”于良吉笑呵呵的开始指挥大家干活了。
  首先,就让人去买了好多白纸和细草绳回去,先选好苹果,然后不要用水洗,选定的苹果都用单张的纯白纸裹好看,用草绳系紧。
  让人买来的六口大缸,都是一米多高的那种,到于良吉的胸口了都,让人先将大缸洗干净,用开水烫过,用干毛巾擦干,把缸抬到地窖里,往大缸里倒进一些清水,约莫满了缸底即可,然后加进两块高于水的石头,再把石头上放一个跟缸底直径差不多大的木板,最后把苹果摆放好,盖上一层牛皮纸,然后是木头盖子,盖好就可以了。
  这是最早期最有效的储存方法,若是不动的话,能从金秋放到来年三四月份呢!
  石宏大不知道这种办法是不是有用,但是他从来没见过储存水果能储存的这么久的,简直不可能!
  于是他悄悄的吩咐了齐五,“要是到了明年三四月份,没人来看这东西,你就把大缸里的挑出来,里头的东西烂了就直接丢掉,大缸刷干净,放着,万一下次小老爷来了,还想腌个啥水果的呢?”
  齐五:“……知道了,大老爷。”
  大老爷太惯着小老爷了,不过人家两口子乐意,他也没啥可反对的,希望这次失败之后,可以让小老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那苹果吃了也比烂了强啊!
  等折腾完了苹果,早就天黑了,吃了顿晚饭,睡觉前于良吉才嘻嘻哈哈的跟石宏大道:“这回他们俩肯定不紧张的!”
  石宏大捏了捏他的脸蛋儿:“干了一下午的活儿,紧张也不紧张了!”
  小于举人使坏,让林杰搬苹果,让洪泽涛系绳,林杰累得够呛,洪泽涛憋得满头大汗!
  这俩人要是林杰系绳子,肯定心灵手巧;让洪泽涛去搬苹果,肯定不觉得咋样!
  偏偏然于良吉给掉了个个儿!
  这就是小于举人在考前,给他们俩的放松方式,虽然很累,但是效果不错。


第265章 进考场了
  放松效果不错,反正第二天俩人起来晚了!
  于良吉还想笑嘻嘻的跑去叫他们起床,被石宏大给拦住了,昨天都让人做了一下午的白工了,还想打扰人睡觉?
  这家伙太不知道自觉了。
  “不许去,老实点!”石宏大抱着于良吉,不让他吭声。
  于良吉嘿嘿坏笑,在他怀里使坏,挠他的痒痒,结果石宏大一声没吭!
  “你不痒痒吗?”于良吉就纳闷儿了。
  “从小就没痒痒肉,你特意挠我痒痒,根本笑不出来。”石宏大很坦诚地告诉于良吉,挠他痒痒,没用!
  只有出其不意,才让他笑上一笑,这种故意为之,他觉得没啥可笑的啊!
  于良吉气馁了,只好在他怀里换了个姿势,秀气地打了个哈气,闭着眼睛睡了个回笼觉。
  跟林杰和洪泽涛一起起的床。
  今天才正儿八经的开始读书,但是只读一上午,下午让洪泽涛跟石宏大说拆招,于良吉跟林杰作画,或者林杰吟诗,因为考举人是需要在最后的时候,赋诗三首,题目有可能不限,有可能指定。
  于良吉吟诗作对不成,只会一些现成的,或者酸了吧唧的那种,他作画不错,小的时候还学过一段时间。
  就这样过了几日,到了赶考的时间。
  一大早大家就都起来了,但是走路都踮着脚尖,早饭更是为了不出错,煮的鸡蛋,熬的小米粥,吃的两合面馒头,咸菜是切成丝拌了香油和葱丝香菜,为了不出错,连辣椒油都没敢放,万一吃多了胃疼呢?里头放的是白色的白菜丝。
  于良吉坐在餐桌上,看洪泽涛已经夹了两次咸菜到嘴巴里了,不由得笑出声:“洪先生,你不口渴么?”
  “啊?”洪泽涛好像没回神一样。
  “你都吃了两口咸菜了!”石宏大指了指咸菜盘子。
  洪泽涛脸一红:“这事儿闹得,我都没注意。”
  “还有,林先生,你已经干着吃了半个馒头了,不噎得慌?”石宏大也跟着看热闹。
  林杰低头一看,自己干啃了馒头,连粥都没喝一口!
  “好了,好了,不紧张。”于良吉拿了个鸡蛋给他们俩:“好好吃饭。”
  嗯,好好吃饭。
  结果石宏大就发现,于良吉夹了两次咸菜,都夹的是白菜丝儿!
  这是把自己当小兔子养呢么?
  吃完了一顿乱七八糟的早饭,上了车子,于良吉就送他们俩去了贡院。
  府城的贡院,可比县城的大多了,且连门前的街道都是四开,并非双开,就这,还差点被车水马龙给淹没。
  门前不许停车,附近二十里的道路,都不许停,道路两边四排马车停靠的地方,可以停车在停车位,只不许路上停,怕堵了路。
  又有专门的人行道,放考生们进去,但是闲杂人等不许在路上逗留,贡院大门里头十排人,在检验前来考试的学子,同样,此处分东西两个贡院,文贡院在东,武贡院在西,占了好大一片地方,基本上,两个贡院的前头已经净街了。
  于良吉送林杰进了文贡院,那边石宏大也送了洪泽涛进了武贡院。
  刘文喜驾着马车,拉着小于举人往回走,跟骑着马的石宏大在一处转盘道汇合。
  “咱们回去吧!”于良吉蔫头耷脑,没办法,他也紧张,就是没表现出来,生怕给俩大龄考生增加压力。
  回到家里,四野寂静,没办法,今天考试,东西两区都戒严,尤其是北区那边,更是十步一岗哨,于良吉觉得这闹的有点过。
  “不过,你看。”石宏大给了于良吉一份今天早上的报纸。
  上头老大一个标题:北疆启动战争预警,边关已发生多次冲突。
  于良吉瞪大了眼睛:“这、这、说的事咱们这儿?”
  “嗯。”石宏大点头。
  “可我,我什么都没感觉到啊?”于良吉捏着报纸,傻呆呆的样子。
  “这里是府城,整个东北的心脏之地,除非兵临城下,否者是不会有任何混乱产生的,只不过科举这种事情,就戒严很多了。”石宏大给他倒了一杯茶,放到他跟前。
  于良吉低头看报纸。
  报纸上说,是去年那场雪灾闹得外族人那边死了很多牛羊,而一开始朝廷是给予赈灾的,一匹马换五十斤粮食,一头牛三十斤,一只羊只有五斤,没办法,羊肉汉人很少吃。
  且关内也不是没有羊,牛的话,草原上的都是肉牛,关内用得更多的是耕牛;马匹值点钱,可关内有着自己的养马场,买马匹进来最多是优化品种。
  外族人是游牧民族,不管是哪个部落,没有了牛羊,他们只能等死。
  可不换粮食,牛羊也得饿死,人更得死!
  只能换购了粮食,可吃完了粮食,这牛羊也都没了,就剩下马匹,帐篷和弯刀,朝廷给了他们赊购的福利,但是要还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可是这帮人呢?
  不知好歹也罢,或者是血液里天生就带着不劳而获的基因,他们竟然不愿意朝廷给他们贷款度过这个困难时期,而是抄起了弯刀,骑上了战马,他们来边将打草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