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点。
“在府城出售?”于良吉想了想:“丰收菜铺子好像在府城……?”
“本来好像是要开分店的,但是因为路途遥远,他在府城也没有根基,就没开成,县城就够他折腾的了。”这点商业上的消息,四季菜店的人还是清楚地。
“每次过来,我可以提供五个西瓜,两百个红绿小番茄,五个倭瓜。”于良吉想了一下,自己也就能提供这些了。
倭瓜是种在那边的菜棚子里的,而且倭瓜是很大的那种大蜜瓜,这个也压称,占地方。
一个西瓜,一个倭瓜,拉一趟,也够称了。
于家的菜棚子很大,而且都是于良吉吊秧种植的,这样占的空间小,结的果子也多。
产量自然就上来了,而且别人家也都是按照于良吉的意思吊秧种植的,省了很多地方,种植的秧子多了,结果的也就多了。
“可以!”五个西瓜不多,但也不少了,他们本来就有大棚,也有西瓜出售。
不过数量不多,有五个是五个,还有倭瓜,他们只培养出小蜜瓜,还没有大蜜瓜。
“一两银子一斤。”于良吉开出来价格。
李大掌柜根本没还价,直接点头,那边立刻掏出合作契约书,于良吉一看,这是有备而来啊!
无奈的签了字,还上了印章,很正规的样子。
送走了这两人,小于举人告诉刘文喜,每隔三天,就准备一口箱子,用稻草铺着,放西瓜和倭瓜,还有一个小箱子放两百个红绿小番茄,用破棉被裹好,防止冻到不说,还要防止磕碰。
“卖菜给他们啊?”刘文喜不高兴了,他们跟丰收菜铺子合作的好好的,凭啥让原本看不上他们的四季菜店来横插一杠子?
“你不懂,这人啊,不能在一棵树上吊着,得多选几棵。”于良吉晃晃悠悠的溜达去了实验室。
腊月里,十八里铺到处飘香,一直到腊月二十,石宏大开始准备去府城。
因为头一年给在府城的房大人送礼,以前人家是县令,给的礼物送给现在的府尹大人,就不行了,必须重新打点。
于良吉选择了自家的甘草杏,两坛子;还有石宏大他们下套弄到的四对野鸡,四只兔子。
“这是不是太少了点儿?”哪怕不是求人办事,就是走个礼,这也太少了点儿吧?
“还记得府城宅子里,我放着的苹果么?”于良吉提醒石宏大。
“啊?”石宏大莫名其妙,心说放了那么久,早烂没了吧?反正他走的时候吩咐了,要是到了明年三四月份,就掏出来,里头的东西烂了就直接丢掉,大缸刷干净,放着,万一下次小老爷来了,还想腌个啥水果的呢?
“你去府城的时候,给那苹果掏出来,挑好的给府尹大人送去,剩下的分一分,给县太爷的年礼里加一份,剩下的都带回来,我也好给宝宝他外祖家一些,过年嘛,吃个新鲜。”于良吉十分自信,自己弄的东西坏不了。
不止没坏,肯定更好吃了!
“还有咱们家的草莓,也给带点过去,过年嘛,吃个新鲜。”于良吉算了算,基本上都是自家的东西:“还有我酿的葡萄酒。”
想起这个,他就忍不住了:“去看看吧,要是酿造的好喝,也给他们搬点过去。”
早选给大家喝的,是他们买来当样品的葡萄酒,而亲手酿造的还在地窖里放着,一直都没动。
“秋天的时候,酿的葡萄酒?”石宏大把这事儿都给忘了。
他们家的葡萄,才三年,长出来也不大,吃着酸溜溜,口感不怎么样,于良吉却视若珍宝,专门买了坛子说要酿酒。
他也就随他折腾了,放进地窖里之后,就没再过问,现在于良吉提起来,他也想去看看了。
两人带了玻璃灯下地窖,找到了酒坛子。
于良吉让石宏大搬了一坛上来,于良吉喜滋滋的打开,一股浓郁的葡萄酒香气立刻弥漫在整间屋子里。
于良吉一笑:“看样子是酿造成功了!”
石宏大立刻拿了两个大海碗过来,将葡萄酒倒了出来,宝石红颜色的酒浆散发着浓郁的香气,酒浆清澈透明,像是液体的红宝石一样,在白色的大瓷碗里,十分好看。
不比他们花了高价买回来的那种葡萄酒差,当然,这是石宏大的好看。
这么好的葡萄酒,石宏大就用大海碗装,于良吉嘴角直抽抽:“喝葡萄酒,要用水晶杯。”
也就是玻璃杯,穿越前辈的杰作。
“水晶杯也是装酒用,我看大海碗也不错。”石宏大不讲究这个,拿起大海碗,一口干了。
于良吉却小口小口的品尝,味道真好,不愧是自己亲自酿造的葡萄酒,里头还有他放的一点点蜂蜜。
带着一点点甜,和葡萄的味道。
而石宏大就觉得好喝,于是自己又倒了一碗,喝着还不错,一碗又一碗。
于良吉都看不下去了,用大海碗喝葡萄酒,哎!
不过他喜欢,就喝吧。
这第一坛酒,就让两人这么喝了,可能是喝了酒的关系,那一晚,石宏大特别兴奋,早上于良吉都没起来,发誓以后绝对不让石宏大再喝那么多葡萄酒了。
他根本就没醉,却借醉酒之名,行流氓之实,太讨厌了!
讨厌的石宏大,却神清气爽,带着礼物,一大早就离开了十八里铺,去府城,顺便跟去的还有黄大厨、刘大喜和巴家爷子俩。
他们要采购过年的一些东西,刘文喜认为府城的东西要比县城的便宜,于是他就去了。
而黄大厨要购买食材,也跟着去了,巴家父子俩负责赶车,石宏大还要送学堂二老和两个孩子回府城过年。
过了二月二,再回来给孩子们上学。
送走了人,于良吉钻进大棚里,看自己那嫁接的小番茄,选了留种的出来,单独系上了红色的布条,这是不许人摘的意思。
而十八里铺的人因为手里头有了钱,这组队去县城买东西的时候也财大气粗了许多,以往都是挑挑拣拣选合适的,现在直接买 好的,车队跑了两三趟才买 全。
很多人家甚至还给孩子们买 了课外的辅导书,没事儿就看看,这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举动。
小年了,于良吉一大早起来,就带着人祭灶,要开始准备过年了,实在上,他们已经开始准备了。
石宏大他们是在小年的当天赶回来的,四挂大马车,满满当当。
不止带了年货回来,还带了于良吉的苹果!
“你可真厉害!”石宏大一下马就抱着小于举人转了一圈儿。
“干什么呢?”小于举人拍打他:“快放我下来!”麻蛋,转圈转的头很晕啊!
“苹果保存良好,吃起来还很甜!”石宏大乐呵呵的把人放了下来,但是眼睛直冒光!
苹果的储存,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别说北地了,就是出产苹果的当地也没有什么好方法,最多能储存三个月的,而小于举人的这个,竟然放了这么久还能吃,且水灵灵的甜!
石宏大装了半车回来,剩下的半车,都送了礼。
府城的府尹,县城的县大爷,老山长,两位同窗家,一个都没落下。
这在冬天能吃到新鲜的苹果,十分的不可思议,价值不说连城那么夸张,但是肯定不便宜。
就连老山长都拉着石宏大问了又问,是不是小于举人花了大价钱买 了这么多东西?
“我老了,什么没吃过?什么没见过?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别往我这里送。”老山长生怕于良吉为了所谓的“面子”、“气派”之类无聊的东西,挥霍他那点家底。
“您误会了,这是小于举人想出来的办法,储存了深秋时候贩卖过来的苹果,现在还能吃呢!”石宏大哭笑不得跟老人家解释了又解释,还让他老人家看了他带回两的那些苹果,他老人家才勉强接受。
而别人家也差不多,以为小于举人发了横财一样,在大雪隆冬的时节,给人送新鲜的苹果。
这在东北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偏偏就在眼前,真的有新鲜的苹果,还是小于举人送来的!
府尹大人是吃惊,县令大人是震惊,而老山长则是不相信。
另外两家没当着石宏大的面拆礼物,估计拆完了礼物,也会大吃一惊。
小于举人太厉害了!
石宏大想得很多,这要是能储存,是不是军队里也能挖个地窖,深秋的时候藏些水果,到了冬天,士兵们也能吃上水果!
哪怕是单一的苹果呢。
这也算是一种福利啊!
“哼哼!”小于举人哼哼唧唧,当然甜了,放了这么久,果糖都增加了不知道多少,那些果酸转化成果糖,苹果能不甜么?
“你是怎么做到的?”那种方法,石宏大闻所未闻,谁家会用大缸储存水果?
只听说过用葡萄酿酒,好像酿制果酒也用大缸,很多人认为大缸和水果,只能酿酒,谁会想到储存?
人都知道水果会发酵,果酒就是这么来的,葡萄酒更如此,而小于举人却用大缸储存了苹果!
“山人自有妙计!”于良吉怎么说?怎么解释?
解释他也听不懂啊!
“对了,苹果我没全拿回来。”石宏大道:“我想看看,到底能放多久。”
“起码明年三四月份都还能吃,过了四月份就不行了。”小于举人道:“那个时候大地回春,这边温度上去了,就得腐烂了。”
第289章 热闹新春
“那也已经不错了,那个,能大规模储存么?”石宏大希翼的看着小于举人,希望他能创造奇迹。
“当然可以,只要地窖够干燥。”于良吉点头,这种东西没啥难的。
“好,那个,我能、我能告诉上头吗?”这毕竟是小于举人的发明,石宏大找小于举人求点头。
“能啊!”于良吉嗤笑:“这又不是什么秘密。”
石宏大一想也是,当时折腾苹果的时候,可没保密,那边齐五一家人都参与了。
甚至还有巴家父子俩帮忙。
“那我就报上去了。”石宏大高兴得不得了,越看越觉得自己的契兄弟好,不光人好,本事也好。
书房里,石宏大专心致志的在些东西,于良吉没去看,而是让人卸车,他看着新鲜,车上各种年货一应俱全,连鞭炮烟花都有了。
甚至还有一些海货,虽然是干海货,不过能有这么多海货也不容易,尤其是里头还有点海参!
这个时代的海参,好像也没有养殖的,都是原生态的啊!
可惜,他们这里养不了海参,要养的话,也只能养点鱼了。
他现在还没想到养鱼,先种粮食弄菜棚子要紧,而且他们前头那条河,因为在十八里铺拐了个弯儿,水流平缓,鱼虾丰盛,不需要特意养,就能吃到野生的好东西。
过去听说,北边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以前他不信,觉得夸张,可到了这里才知道,并不夸张是。
不光是有野鸡和狍子,鱼,还有野狼和貉子,野猪!
这边应该是比北边更北的地方,他没出去过,看不出来,东北府虽然是省会首府,却是百年前圣太祖亲自督建起来的,并且直接命名“东北府”。
他无法考证历史上存在的各个城池,跟北平府对应,没有一个参考物,他也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原主很少出去走动,他凭借的也是书中大概的地名,才能直达搜那么多的事情,但是也不敢细究。
因为细究就会发现,驴唇不对马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