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把科举精简了好几步!
  以前科举要经过乡试、县试和府试,才能成为秀才,现在只要经历过乡试,也就是童生试,再在考过县试就是秀才了,过了府试就是举人,等会试之后就是进士了,殿试之后便是贡士。
  不得不说,连考试的贡院都修理的很是合理,没前朝那么环境恶劣。
  考试也正规了很多,光是这一手,就让很多文人和武者拍手称快,且只要有功名,就给补贴!
  据说当年这一招使出来,顿时,天下太平了!
  过了一会儿,石宏大也过来跟他汇合。
  “孩子们都送进去了?”于良吉赶紧问他。
  “送进了门我才回来的!”石宏大坐了下来。
  于良吉赶紧给倒了一杯茶:“凉热都能入口了,看你,嘴都爆皮了。”
  这是得渴成什么样啊!
  石宏大端起茶杯就干了,这一路走的,其实他早就渴了,但是没找地方喝水,直接奔茶楼就来了。
  简直有心机!
  “你放心吧,我看过了,能打得过他们的,很少。”石宏大时说话很给力,不知道的还以为打群架呢。
  “瞎说什么呢!”于良吉差点翻白眼,他教出来的是武秀才,不是混小子。
  “瞎说啥啊?我真的看过了,那些人完全不是咱们家孩子们的对手!”石宏大说的斩钉截铁。
  于良记羞愤欲死,因为全茶楼的人都被石宏大的大嗓门给惊呆了,听完内容之后表情更是精彩!
  因为这些人里头不乏众考生的家长、先生、亲人和朋友。
  考完之后,还有三天放榜,于良吉就带着他们住了一夜,第二天便启程回了十八里铺。
  肯定会有人考中,那时候报喜的官差会过来通知,能不能考中,等到时候看报喜的人怎么说就知道了。
  又不是没见过报喜的官差。
  到家之后,大家都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一点都不问孩子们的成绩怎么样,这让两位老先生啧啧称赞其了一下。
  甚至还看到考生们回家之后,该喂猪喂猪,该下田耕地下田耕地,啥福利待遇都没有!
  更没将孩子们供起来的意思!
  侯府也没什么动静,于良吉整天在家弄他的谷种,然后亲自扶犁,开垦了他那一百亩试验田。
  试验田既然是给于良吉做实验用的,他就直接将试验田划为一个方块一个方块,每个方块上都竖着个板子。
  上头是他自己写的简笔字,这个世界上,恐怕就他一个人认识这种字了。
  别人是看不懂的。
  不过也没人说什么,反正这试验田,只有于侯爷自己折腾,石宏大最多帮他开个荒,平整一下土地。
  因为是新开荒的,连肥都不用施,直接躺平,整理,然后起垄,成型。
  就在于良吉在荒地上开垦的时候,报喜的人,也到了十八里铺。
  十六个孩子,都中了秀才!
  老村长听到了这个好消息之后,直接坐在村子大门口嚎啕大哭,很多人都跟着掉眼泪,从此之后,他们十八里铺后继有人了。
  哭过嚎过之后,就剩下狂喜,给报喜人包了厚厚的红包,本来紧张的春耕,愣是挤出一天时间,摆了酒席。
  全村人都喝得酊酩大醉,十八里铺如今有二十四个秀才了!
  全村才多少孩子?
  这个数目拿出去,整个东北府都拔尖儿!
  十八里铺这次又轰动了,张家村村长联合了几个村的村长,前来恭喜老村长,而县令大人,则将人召集到了县衙,商量一下他们这个公立学堂,还有必要留在张家村么?
  张迪当时的脸色,看的老村长都心有戚戚。
  “小学堂已经很久没有山长,而且很久没有考中的学生了,为了下一代着想,本官这个当地的父母官,不能不出声了。”宇文县令看着张迪:“你当初说要本官给你们一个机会,结果呢?”
  当初说给机会,给时间,他给了,结果呢?
  啥都没有!
  连个考中童生试的都没有,还要他给机会?
  再给机会这茬孩子都长大了,全都耽误了!
  宇文县令生气的是,张家村的不作为,有那时间,都放到了挣钱上,跟人家搞什么菜棚子,结果呢?
  失败的不说一败涂地也差不多了!
  “我看,这小学堂也该换个地方了。”李家村的村长第一个出声支持县令大人此举。
  他的眼神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没离开过余老村长。
  谁不知道十八里铺的学堂是最好的学堂?可大家也知道,那学堂是谁的。
  当时不知道轻重,得罪了侯爷,现在知道了,人家高高在上,他们这样的,连侯府后门都进不去。
  再说侯府也没后门儿啊!
  “嗯,换个地方好,换个地方指不定孩子们都能出息了。”最远的马家村的村长也附和。
  尽管自己的独子跟石家那二丫头有牵扯,可那二丫头都远嫁了,他儿子也在去年娶了亲,虽然夫妻俩看着相敬如宾,有点生疏,可日子久了,他就知道啥样的闺女才适合当妻子。
  现在操心的就是这学堂的问题,再这么折腾下去,这学堂可真的没法让孩子们上了。
  还是十八里铺好,起码在那里上学,不管远近亲疏,都能跟侯府走得近一些。
  “换个地方肯定能出息!”石家庄的村长说话很直接,一点不如前两个村长说的那么委婉。
  过年的时候,老婆子听他的话,提前托人给远嫁了的石桂娘送了年礼,对方亦回了厚重一倍的年礼给他们家。
  跟石宏大的关系,他算是维持得不错,尽管石宏大那边一点表示都没有,但是没有表示就是默许了。
  所以说话的时候,他的底气很足。
  其他几个村的村长也都同意换个地方,实在是张家村让他们觉得太不妥了。
  张迪一个人脸色变来变去,张家村一直是几个村子里的领头羊,突然现在让人从老大的位置上撵了下来。
  尽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觉得不好受。
  尤其是对方还是个他们永远也无法超越的存在。
  “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换个地方吧!”宇文县令老神在在:“余老村长有什么意见?”
  “你们也都知道,我们十八里铺的学堂现在光是秀才就有二十四个,等上了秋,前头那八个孩子,还得去府城考举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老村长瑟瑟的抖落了一个接一个喜讯:“还有两位进士来我们这儿,是侯爷的同窗。”
  这些村长的眼睛,一个比一个亮。
  其实早在来之前,于良吉就找过老村长了。
  当时俩人就商量了,十六个秀才的事儿时瞒不住的,也没打算瞒着,这是喜事。
  但是随之而来的肯定是有人看着眼红了。
  “都是孩子们,没必要耽误他们的行程,让人都过来吧,正好,我那老宅给先生和住宿生住,前头全都扩成学堂,肯定够用了!”于良吉早就有这个打算,这次正好趁着这个风头,将事情落实。
  要是没有于良吉这句话,老村长也不能这么大包大揽,因为他们就是这么打算的,明知道十八里铺有好的教育资源,他们都眼馋很久了。
  “那成!”老村长点头。
  于是,就有了现在,老村长在他们面前得瑟的机会:“过了五月节,就让孩子们都来吧,住宿有地方,走读也可以。”
  “侯爷……是个什么意思?”这么容易?大家不太敢相信。
  尤其是这学堂,本来是私立的,突然转化为公立的了,谁不寻思一下啊?
  “侯爷说了,要是孩子出息,先生严厉,不断有人能考取功名,那就是公立学堂,要是有人敢拉帮结派,怂恿孩子们争勇斗狠,不好好学文习武,这学堂就是私立的,直接撵回去不解释。一家孩子这样点撵一家人,一村孩子都这样,就撵一个村的!”老村长先把狠话说在前头:“谁家要是怕孩子挨打吃苦,可以不来上学,来上学的,就归学堂管了,每年都要考试,考不过去的要留堂,三次都垫底,只能退学。”
  这一天就比张家村的要严格多了,且说的也是为了孩子们好。
  “我们学堂不实行浪费,吃东西都吃干净,有统一的学服,住宿也不收钱,有一个书房给孩子们看书,也有游乐的地方,不放心的可以过来看看。”老村长扒拉了一下自己眼前的果盘,拿了个草莓,嘿,是他们十八里铺的草莓啊。
  “那是要交点什么费用么?”普通的学堂,人家教的就是“三百千”,县里的学堂是公立的钱,且收的是童生和秀才,而府城里的学堂,收的就是举人了。
  以此类推,等京里的太学、大学等地方,收的就是那些举人们。
  这些地方虽然都是免费的,可孩子们上学,哪能儿兜里没点钱呢?
  学堂也要供应伙食,可不得收点粮食钱?笔墨纸砚都要供应,也要银子!
  “笔墨纸砚自备,学服我们提供,剩下的不用一文钱。”老村长斜眼看了一下张迪。
  十八里铺就是有这个底气。


第330章 黑李子树
  十八里铺当然有这个底气,张家村张云逸当山长的时候,别提多闹心了,各种费用摊派在学生们的身上,张家村的人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属于到包庇!
  等名声臭了才想起来阻拦,早干嘛去了?
  这迁移学堂的事儿,老村长都点头了,这些村长们高兴的牙花子都露了出来,唯有张家村的村长,张迪,一张脸拉拉的跟鞋拔子似的。
  事情就这么定了,众人都心满意足,唯有张迪垂头丧气,自己村子不争气,不过他不会认输,没有学堂也好,那就专心致志的种菜!
  早晚有一天,他们张家村的人会回复原来的地位!
  第二天,就有村长到了十八里铺,带着他们村子里的学生,于良吉干脆让这帮孩子们全都住校,并且将自家的马车分了一下,反正家里护卫多,他又不是什么三天出行两天打猎的那种人,所以这些护卫们行都没有用武之地,干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给孩子们放三天假,然后赶着马车,让护卫送他们回家。
  这附近十个村落,都是一个姓村,一个村子分二十个护卫,两天也送完了。
  来回有专车,有专人保护,一点都不用家里人操心,当然,于良吉也有让侯府跟大家亲近的意思,毕竟这附近都是村落,总不能高高在上,这些孩子,以后都是于宝宝的同窗,日后或许会是他的助力。
  多个朋友多条路,上个敌人少堵墙啊!
  开学之后,便是四月末,开荒的试验田都已经准备好了,而大体上已经开始预备春耕了。
  四月过后便是五月节,五月节,侯府送出了大量的粽子,这次做的更精细,各种馅儿的,红豆的、咸蛋黄的、腊肉的,蜜枣的,红枣的应有尽有,谁挑中什么馅儿的就吃什么馅儿,颇有点撞大运的意思。
  不过大家都拿着猜,然后扒开看看是不是自己猜中的那个,尤其是小孩子们,乐此不疲。
  怕孩子们吃的多了撑到,所以今年的粽子都做成了很小的粽子,大概只有掌心大小,除去皮之外,也就够一口吃的。
  小孩儿们都可高兴了。
  “这个是腊肉的,给你吃!”于良吉也美滋滋的拆粽子,拆到一个腊肉的,他就塞给石宏大。
  石宏大不拆,就守在他身边,俩人跟一大群人一起,坐在一大堆小粽子跟前猜粽子。
  猜对了自己吃掉,猜错了就塞给石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