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跟侯府有实在交情的人都知道,侯爷不喜奢华,故而给的都是十分实用的东西。
张老爷子家的礼物是二舅舅送来的,一大车,除了干蘑菇和干木耳,就是老太太和两个舅妈给小兴怀做的一套秋衣,用的是上好的锦缎料子,没绣花却是用了滚针滚边,不容易磨坏,过年的时候,老太太记下了小兴怀的身量,稍微放宽一些,穿着竟然正好!
给石宏大和于良吉的是毛线织就的小坎肩,秋凉的时候穿着正好。
剩下的就是自家的农产品了,装了一大车过来,虽然明知道侯府不缺这个,只是心意难得。
其他人的礼物就不一一叙述了,过了八月十五,石宏大带着人护着于良吉和孩子们去了府城,这一批十六个秀才,考举人。
没有带于兴怀,因为他过了八月十五就要去学堂上课了。
本来应该早点过来的,但是家里的收割机一直没弄好,这才晚了些,不过到了府城,原来的八个孩子已经在府城生活的很好了,这十六个直接安置在了后罩房那边,那里本来是一般人家小姐住的地方,安静,清净。
正适合他们读书。
于良吉来了之后,便开始给他们打气放松,还带他们去逛街,因秋闱秀才最多,路上遇到好几个认识的,他们去打招呼,于良吉只负责微笑点头。
他穿着平常,大家以为也是同窗或者同学,愣是没人认出他那一身鸦青色的衣服料子是出自皇宫大内的贡缎。
考试的时候,于良吉和石宏大分别送人进了贡院,回来之后,石宏大干脆拉着于良吉去买些苹果回来窖藏。
窖藏苹果的方法,已经公布在报纸上了,很多人家都喜欢秋天收上些苹果,冬天的时候好吃。
这个时候的苹果也没有往年那么难卖,需要减价处理,都是正常买卖,尤其是秋天了还没怎么熟透的苹果,更是畅销。
于良吉买了三大车回来,跟石宏大俩带着人手好一通忙活,忙完了又买了一车熟透了的苹果和橘子,放在家里吃,顺便等孩子们考完试出来。
这次也带了刘全森来,他在府城采购了一些药材,预备冬天的时候用,因为冬季的时候多半是风寒感冒,所以预备的都是一些防风、柴胡等。
因为十八里铺的日子好过了,药房里的药材也就多了,如今刘家也新盖了房子,还专门盖了药房,独立在刘家外面,是个三合院,东边是药房,西边是诊室,正屋里是可以住人的。
他们这边采购好了东西,那边孩子们也考完了试,于良吉和石宏大又带着人呼呼啦啦的将孩子们都接了回来。
齐五一家子早有经验,早早地烧了热水,弄了热乎乎的米粥,等刘村医给号完了脉,说没事了,就开始挨个给洗澡,喂粥,然后洗脸漱口放床上睡觉去。
一句考试的话都不问。
“睡着了也要有人守着,等到了下午就叫起来,不精神也不许他们再睡了,出来溜达溜达。”于良吉怕孩子们睡的太过伤脑,穿越前辈尽管改革了科举,这考试也是要费脑子的!
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照顾这十六个半大的少年,一直到两天之后,彻底恢复了过来,才带着他们回了十八里铺。
彼时已经开始秋收了,不过收的都是苞米、高粱等物,谷子还没有人动,因为于良吉说了,他有收割利器,让大家伙省力气。
老村长见到他们回来了,也同样不问一声考试成绩,以免给孩子增加压力,而是找上于良吉:“不是有什么收割利器吗?大家的谷子可没割走呢!”
“明天就让你们见识一下收割利器!”于良吉很是高兴自己的东西要亮相了。
第二日一大早,石宏大就让人做了准备,因为今年村子里基本上种植的都是谷子,且连着片儿,一大片远远的看着,金色的谷田特别迷人。
村子里知道侯爷又有了新花样,大家都来看热闹,站在田间地头对着奇形怪状的收割机指指点点,偏偏看不出个什么,还有小孩儿想上去玩儿,都被大人给拦住了,因为那里头的刀子可是真的,亮闪闪都是开了锋的!
“今天这东西,头一次使用,大家都看个新鲜哈!”于良吉跟街头卖艺似的团团抱了个拳。
四周起哄的叫好的太热闹,不知道的以为耍猴儿呢!
石宏大哭笑不得的拉着两匹矮马过来,种地用的都是这种马匹,力气大,还很长劲。
于良吉麻利的套上了马匹,自己亲自赶着马,踩着收割机,一路从地北边走到了南头,用了都不到五分钟时间,回头一瞅,四野俱静!
因为他身后,十根垄的谷子,全都齐刷刷放倒,且不是一根一根的那种,而是一堆一堆的那种,五根垄的谷子朝东,五根垄的谷子朝西,都拢在一起,就差打捆搬走了!
车爷爷本来是看热闹的,看到这样的情景,差点把自己的胡子给薅下来!
老村长早已张大嘴巴两眼发直了!
剩下的人也不比老村长好到哪里去!
都是一辈子在地里摸爬滚打过的老庄稼人儿了,这东西的速度,可比他们弯腰驼背拿着镰刀一点点收割谷子快多了!
谁家要是有了这么个东西,我的个乖乖!
还愁什么人手不够啊?
大家都很够用了好么!
“不错不错!”于良吉又赶着马拖着收割机从南头回到了北边,依然是两行放好了的谷子,就差打捆搬上车运回打谷场了。
“一行十根垄,可能减少?”老村长双眼放光,激动的看着于良吉!
“可以,最少可以减到两根垄一趟!”于良吉下了收割机,伸手捣鼓了一下,再上去,从北边跑到南边,结果这趟就割了两根垄的谷子,也是成堆放着,只不过堆与堆之间,相隔甚远,因为两根垄的谷子跟十根垄的谷子数量不一样啊。
第347章 吓死我了
此物一出,谁与争锋?
全村人都看呆了好不好!
“这东西才试用,先在咱们村儿试用一下。”于良吉美滋滋的道:“咱们村儿的地,肯定收的快!”
“那就用这个,就用这个!”老村长已经高兴的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开始排队,从东边收获到西边,但凡是种植谷子的,都用它收获。”车爷爷开始组织人手。
大家都看到了侯爷使用这东西,于良吉又手把手教了他们如何使用,注意事项等等,有马匹的人家就用马拖着收割机,很快就收完了自己家的谷子,十八里铺的谷子就用了几日,全部收割完毕。
石宏大在书房奋笔疾书,将使用情况如实汇报。
并且告诉于良吉:“你也要写个奏折上去,我这是密折,你的要走正规程序。”
于良吉挠头:“写奏折啊?”
前两年写过,咋写的,忘了!
石宏大没注意,就点头道:“对,写个奏折!”
于良吉也不知道怎么写关于这个收割机的奏折,干脆,除却开头的敬语和两句恭维的话,剩下的,他直接按照论文的形式,给写了一大篇出来!
石宏大着急往上报,就没看他奏折的内容,直接一明一暗,发去了京城,顺便让铁匠铺子的人加紧赶工,弄了第二个收割机,委托朝廷的物流通道,直接送去了京城。
东北将军府突然派人送了厚礼过来。
“这不年不节的,送礼做什么?”且还是厚礼,于良吉都被闹糊涂了。
“是啊!”石宏大也不解的问来人。
“我们将军这是为了谢庆丰侯和石大人,今年土豆丰收!”来人喜气洋洋:“我们留了许多大的吃,小的都做了土豆种,友军同样花一个铜板一斤的买了许多回去,明年他们也种。”
这次土豆大丰收,可了不得了!
军区都震惊了,绝对够吃还富富有余,于是挑了大的留着冬天吃,中等的和小的都留着做了土豆种,别的军区的人来买,他们还卖了不少,得的银钱足够顶了去年他们买土豆种的还多出来许多。
直接让将军当成军贴补给了大军,虽然不多,可平均摊下来也不少钱。
而且东北军这边得了好大的名头,东北将军作为后勤将军,可是出彩了!
“原来如此!”于良吉听了也笑呵呵,可见土豆种真是越种越好了。
一直到其他的村子也起了土豆,东北这边来了不少人,专门买这种高产的土豆种,不过他们来的都是临盛县,别的县没去。
石宏大觉得事情闹得有点大,怕有人冒名顶替卖土豆种,就带着老村长跑了一趟县城,将当时购买土豆种的名册给了宇文县令:“生怕有黑心的将自家的土豆说成是高产的土豆种,这个给你,要是想买土豆种,就去这些人家,不是这些人家的,估计也不是高产的土豆种,骗人的。”
宇文县令更绝,直接放了榜,上头谁家买了高产土豆种,去谁家买土豆种即可,不在榜上的,基本上都是骗人的假土豆种。
让那些刚刚想要以假乱真的人没了办法。
于良吉是不管这些的,他只管研究自己的东西,石宏大给他料理一些他注意不到的事情。
东北这边高产的土豆大丰收,朝廷也知道了消息,于是又有些人蠢蠢欲动。
秋收很忙,整天整夜的都有人在干活,谷子很快就打完了收入仓中,于良吉还挑了些大粒的谷子当良种留着。
村里人忙活秋收,忙活看新鲜,倒是真把科举的事情给忘了,等到了一日,来了一大堆报喜的人,众人才发现,好么,十八里铺又有人中举了!
可能是十八里铺习惯了各种科举考中的事儿,已经有了一套流程,给赏钱,放鞭炮,送走官差,大开流水席。
于良吉的这个山长是个甩手掌柜,偏偏每次在关键时刻,都是他和石宏大带着孩子们,所以这些新晋举人们别提多敬重他了,给他敬酒的络绎不绝,尽管有石宏大挡着,可学生敬山长,于良吉喝的还是窖藏的葡萄酒,也有些醉了。
石宏大把人带回家,本来想干点坏事,却被人叫走了,外头来了送抵报和报纸以及邮件,不宜过夜,先请大老爷过去安排一下。
于良吉喝多了酒,有点热,就自己扯了衣服,因为怕冷,这屋里早早地就关上了大窗户,只留了透气的小窗口。
迷迷糊糊中,好像有人进来了,因为于良吉和石宏大都习惯了主屋卧房不让进人,于良吉也没多想,迷迷糊糊的他有点困了,不过在陷入香甜睡眠之前,靠过来的人身上一股子幽香,似兰若麝,很是撩人!
当时于良吉就清醒了!
因为他察觉到了异常!
石宏大身上是淡淡的薄荷柠檬味,自从他种了柠檬草,他还让人用柠檬草配肥皂,石宏大喜欢那味道,洗澡洗头用的都是掺了柠檬草的肥皂。
于良吉也跟着他用的那种,于宝宝的是金银花罗汉果味儿的,因为小孩子喜欢甜一点的味道。
这个味道一闻就不对!
他喝了酒,还有点醉,只迷糊的看到一个雪白的身影,披着长长的头发,朝着他扑了过来。
“鬼啊!”于良吉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冲下了炕,吓破了胆子的他,也没听到“咚”的一声,而是鞋子都没穿就往外跑。
屋里头的白影儿娇弱的往炕上躺,谁知道炕上那位直接蹦跶出门了!
自己还摔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进了屋子,一个个都手握刀剑,提着灯笼。
因为时间稍晚,屋里比较暗,等点了灯,才看清楚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