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大叔,宝宝会自己刷牙了!”小家伙已经穿戴整齐,看到石宏大挑水回来,赶紧跑去显摆了一下。
  “是吗?张嘴我瞅瞅,刷干净了吗?”石宏大放下挑子逗于宝宝。
  小家伙真的张了嘴巴给他看!
  石宏大装模作样的朝亮光的地方看了看:“嗯,不错,刷的很干净,宝宝长大了一点,会自己刷牙了!”
  于宝宝高兴的跑回到于良吉身边,将自己的小牙桶收拾好,递给于良吉,放牙桶的地方太高了,他够不到,只能交给自己的小叔叔于良吉,让大人去放好。
  于良吉放好他的小牙桶,一转身,就看到石宏大正瞅着他笑呢!
  “看什么看!”于良吉突然有点脸热,不禁嗔怒的道:“还不快去挑水,回来洗漱一下,该吃早饭了!”
  石宏大什么也没说,就笑眯眯的担起扁担和空水桶,出去继续挑水了。于良吉将于宝宝放在地上,让他可以在院子里走走跳跳,蹦来蹦去:“但是不许出门,这几天家里人多,知道吗?”
  “知道了,小叔!”于宝宝如今也敢自己在外头玩会儿了,就是不能出大门,身上穿着素净的衣服,腰间扎着小麻布做的腰带,他现在可是给自己老爹守孝的时候,这身上不说披麻戴孝,可也少不了多少。
  于良吉快速的炒了个咸菜丝,里头放了不少刚冒出头的嫩葱叶子和小香菜,如今院子里的东西都冒了出来,长势颇好,他就摘了点儿暂时能吃的做菜。
  煮了粥,里头放了张家老太太给带过来的几个大鹅蛋,鹅蛋能清热解毒,最适合春天吃了。
  用小锅烙了一些发面饼,这个抗饿,最适合石宏大了,而且发面的饼子是软和的,于宝宝也能吃。
  没炸辣椒油,实在是春天本来就干燥,火大,要是再吃辣椒油,很容易上火,于是就用烙饼剩下的油锅和油,炸熟了自家的大酱。
  等石宏大把水缸挑满了水,还有一桶放在外头的时候,于良吉已经搬炕桌要准备吃早饭了。
  等石宏大洗漱完了进屋后,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热腾腾的早饭,还有一大一小等着他。
  心里暖暖的,明明没有吃糖喝蜂蜜,就觉得有一点甜。
  “愣着干什么?快过来啊!”于良吉先给石宏大盛了一大碗粥放到一边晾着,他知道石宏大不爱喝烫粥,他一喝就好冒汗,这个时候,虽然不冷了,可被风吹着也不好。
  “哎!”石宏大麻利的脱了鞋子上了炕,于宝宝就凑了过去,给他石大叔发了一双筷子。
  这也是于良吉教他的,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发个筷子给大人什么的,于宝宝可爱做这些事情了。
  “今天家具什么的就应该到了。”于良吉盛好了粥之后,就拿了个空盘子,将盆子里的发面饼子夹了两个给石宏大放到了跟前,然后问了他一句:“打井的什么时候来?”
  “今天跟送家具的人一起过来,打井要先看风水,不能乱打,你先前画的那个,恐怕要有偏差。”石宏大抄起一个发面饼,先掰两半,小半的那个,他给了于宝宝,孩子小,有的时候不知道饥饱,一次不能给太多,怕撑到。
  于宝宝接了面饼慢慢的咬了一口,软乎乎的还有点酸,一个小碗,里头一碗粥,米粒少,米汤多。
  “没关系,这个也不是没有活动的余地,但是一定要将井台打得高一点,家里还有孩子呢!”于良吉递给石宏大发面饼之后,就敲了一个煮熟的鹅蛋,半透明的大鹅蛋,扒开皮之后,放到炸熟的大酱里头,然后敲另一个。
  大人是无所谓了,孩子还小,他就怕孩子一个好奇,去爬水井,他可就这么一个小侄子。
  他觉得多小心都不为过!
  “这个可以,咱们这里有条河,地下水脉应该也很丰富,我让他们砌井台的时候,给砌高点就是。”石宏大伸筷子,把大酱里头的鹅蛋夹开,分了一半之后再分一半,夹了四分之一个鹅蛋黄给于宝宝吃。
  “还要找人看看日子,咱们好搬家。”于良吉又扒好了一颗鹅蛋,放到了酱盆里。
  “他们打井的人就会算,看风水算日子都一个人,打不了多给点钱。”石宏大嘴里嚼着发面饼,还不耽误说话,一看就是嘴大。
  “行。”于良吉先喝了一口米粥:“还有纱窗也要快点做好送来,眼看着天气热了,就起蚊虫苍蝇了。”
  他最讨厌夏天的就是苍蝇和位子,还有臭虫!
  这三样加上蟑螂和老鼠,是于良吉两辈子最厌恶的五样东西。
  “纱窗的纱你用的是不是太好了?我听说他们都是用来做衣服的,你用来糊窗户?”石宏大想起来就想笑。
  不是小于举人浪费,而是小于举人当时挑了好几样窗纱都不满意,最后看上了给人家女孩子做衣服镶边用的纱,那种纱一般都是堆个纱花,弄个扇面什么的,他可好,一口气买了好多,非要用来蒙窗户!
  “你不懂,那样的纱,最合适,透气,还让蚊子啥的钻不进来!”这里的纱蒙窗户的那种,看着有点呆板,有点淘,窟窿眼儿有点大,虽然蚊子钻不进来,不代表小蚊子钻不进来,他可不想被咬,所以宁愿花钱一次弄好窗纱,也不要到时候换来换去的麻烦。


第120章 吉日搬家
  吃完饭俩人就开始了忙碌,主要是外面的事情,于良吉不方便出面,他是个举人,这是个唬人的架子,必须端起来,不然怕人欺负他,面嫩不好跟人讨价还价什么的,伤不起啊!
  石宏大就不一样了,外人都以为他就算不是于家的亲戚,也是于家的长工,看主家的事情,他都说得上话,于良吉也没反对,就对他言听计从。
  外头的事情有石宏大忙着,于良吉就忙着打包东西了,暂时用不上的布料等物品都是最先打包放好的,还有新做的厚棉被,这个时候也不用盖了,也打包放好。
  还有原主的那些书籍,太深奥的不适合小孩子看,也都让他提早放到了书箱里。
  狼皮褥子之类的皮毛类更是放了樟脑球,收在箱子里。
  送家具的人当天就到了,来了二十几个,还有不少木板子,都是已经打造好了的,就差组装起来了。
  于良吉也是头一次看到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是怎么干活的,他们拼装家具,竟然一个钉子都没用!
  全部都是契合的那种!
  “没用钉子可以吗?”于良吉摸着大衣柜,生怕重一点就把它给摸散架子了。
  “举人老爷放心,俺们都是熟手,谁要是敢用一颗钉子,都是丢人现眼!”工匠头儿以为于良吉不信他们的手艺,还伸出大掌“砰砰砰”的拍了拍大衣柜子:“俺们可是终身保修的!”
  于良吉都担心他的大衣柜被拍散喽!
  “老哥儿的手艺当然是这个!”关键时刻,石宏大来了,朝工匠头儿竖起大拇指,夸了一句。
  “嘿嘿嘿,混口饭吃,混口饭吃。”工匠头儿被夸了,还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您看那边的那个鞋柜要怎么安?还有炕柜你看那个门好像不太活动?”石宏大指了两个活儿,让工匠头儿过来参考一下。
  “俺去看看!”工匠头儿老实人一个,一听就赶紧跑过去了,这可是举人老爷家,可不能随便出错。
  等打发走人,石宏大才看着于良吉笑。
  于良吉脸有点红的小声给自己解释:“我就是好奇,问问而已。”
  “嗯,问问也好,毕竟是自己家的东西。”石宏大很会说话,而且憋着笑一脸正经的样子。
  “就是!”于良吉一扬小下巴,傲娇的走开了。
  走的时候,有点顺拐,石宏大低头闷笑出声,看向离去的小于举人,觉得他是怎么看怎么可爱!
  家具都已经刷好了清漆,有点淡淡的松香味儿,这是为了防虫,窗框也有人去量尺寸上玻璃。
  还有烧炕烘屋子。
  打井的人最后还是再距离于良吉圈定的井的地点间隔三步远的距离,打了一口深水井,深水井到了夏天里头也是凉凉的,可以当冰箱的冷藏使用。
  三天打完之后,于良吉付了一笔钱给他们,顺便石宏大也找了他们的人算了个吉日,就是三天之后,他们要搬家了。
  送走人之后,石宏大托人去张家村跟张家二老打了声招呼,他本人不太愿意去张家村。
  乔大娘他们这两天都帮于家收拾东西,于良吉趁机没少往出丢没用的物件,快要糙烂了的木头匣子,掉了拉门的柜子等,直接让石宏大拖出去,留着准备当柴烧。
  炕席什么的都不要了,因为新家里头都是新的,要不是乔大娘和张家二婶子说什么都不同意,他都打算拎包入住了!
  “你别看是个读书人,可是破家值万贯,必须都带着!”乔大娘头一次板着脸训了于良吉一句。
  小于举人在家务上说不上话,只好败退了回去,看着他们大包小包的往里头装没啥用处的东西。
  “没事,等她们走了,咱们直接连包袱一起丢出去,谁知道?”石宏大只好偷偷安慰他。
  “算了,想留就留着吧,实在不行,那些旧衣服还能给她们打个薄,纳个鞋底子呢!”于良吉叹了口气,还是有代沟,型号他也没打算娶这里的女孩子当老婆,不然日子可怎么过?
  忙活了三天之后,一切准备就绪了。
  天才刚刚放亮,空气尚还带些微凉,昨夜的一场小雨,水滴沾着树叶更显绿意,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清脆的叫声婉转悦耳,大公鸡飞上墙头,喔喔喔的也喊了起来,这是大自然的闹钟,在提醒人们,该起来了。
  今天村里的人都早早的起来吃了早饭,就去了于家帮忙,而于家在吃完早饭之后,迎来了张家的人,这回搬家依然是三兄弟送了老两口过来,他们到的时候,于家正开始搬包袱,也算是赶上了。
  房子盖的是三进的四合院,宅门边上便是一排倒座房,里头是垂花门,垂花门边上便是游廊,内院分了东厢房和西厢房,以及他们俩住的五间大正房,正房两边是东耳房和西耳房,后头最后一进是一排后罩房。
  门口有一影壁浮雕,一个大大的“福”字,两边小小的游廊蜿蜒而婉约,顶梁有彩绘,花鸟鱼虫,栩栩如生,非常漂亮。
  这也是如今以于良吉的身份最匹配的装饰。
  倒座房一角栽了一颗白杨树,意味“阳”的意思,因为倒座房是门朝北开,又没有开窗户,见不到阳光,怕有不好的东西存着。
  倒座房一共有七间,在宅门东边单独的两间用来当了车马房,一间里头放着板车,另一间还停着一辆专门给小于举人出行打造的带着车厢的小马车,正好那一间前面有块空地,套马车什么的也方便。
  除了用来当车马房,大门另一边的三间都放置了各色工具,还有两间空着,于良吉就打算用来放杂物了。
  过了垂花门,就是正式的居住地了。
  东西厢房靠近正房的地方,栽了两颗杏树,取“杏榜高挂”之意,从这里就能看出,于良吉对于兴怀科举的重视之意了,在于宝宝还这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算了。
  最后的后罩房那里,一般人家是给女儿住的,但是他们家一窝子都是雄性生物,所以用来存放粮食,也就是仓房。
  东耳房成了厨房,西耳房成了锅炉房。
  农家人,粮食就是他们的命,所以后罩房两边种着两颗柳树,取“留”的意思。
  于良吉设计的图纸,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