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于良吉侃侃而谈:“人类尿液中含有一种成分,叫尿素,成人的尿液含量较多,不能直接使用,只能腐熟发酵,儿小孩子的鸟里头这种尿素含量少,沉淀之后,取清水,兑水,泡种子,会让种子激发…”
他说了一大堆,并且里面含有很多的专业用词,石宏大听不懂,但是他知道,小举人说的并非无的放矢。
很久没有说得这么痛快了,小于举人说的口干舌燥,方意犹未尽,但是突然反应过来,他对着的人,不是他的同学,也不是他的导师,而是陌生时空里熟悉的人。
怯怯的看着石宏大,咋办?怎么解释?
那些什么三聚氰胺,脲醛树脂,水合肼,四环素,苯巴比妥,咖啡因等等的专业名词的解释?
一个解释可以牵连出更多的东西,那就没完没了了好么!
看到小于举人的眼神,石宏大知道他知道了一个了不得的秘密,但是是什么秘密,他暂时不去想,只是安慰一下受到惊吓的小于举人。
“你说的那些我也听不懂,我就知道你用那个童子尿取清水兑水的办法,增产了苞米,是吧?”石宏大伸手把人悄悄地抱进了自己的怀里:“我不是非要追根究底的人,只是要个大概的过程和结果,不需要那么的详细的解释。”
解释他也听不懂,想不上头的人更是一头雾水,与其按部就班的报上去,不如直接报告方法和结果。
“嗯,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让植株更健康。”于良吉小声嘀咕。
“那就好,你愿意把这个方法跟所有人分享么?”石宏大转移他的注意力,提了个问题让他想。
“愿意啊!”于良吉根本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当时就是想让大家都照办,但是种子对大家都很重要,我这个办法没有任何人用过,他们肯定不会用自己家的种子冒险,那可是一年的希望!”
他不是不想跟人分享,关键是那个时候他人轻言微,跟这里的人也不是很熟悉,就是跟他们说了,恐怕也没有人相信,他就像自己先来,他种地的收成好了,有人问他就告诉他们。
可惜,他这个举人老爷的身份可能太高了,大家都羡慕他家田地高产,但是就是没有一个人问过他为什么高产。
都道是于家过世的两对夫妻保佑,不仅让小于举人的病好了之后中了举人,连田地都高产。
“你愿意就好。”有他这句话,他就能往上报了,这回能给小于举人再来点好处。
“你不惊讶么?”于良吉半天没吭声,但是还是没忍住,问了石宏大,是个人都会好奇吧?
他怎么什么都不问呢?
“惊讶,没想到你一个读书人,比那些老庄稼更会种地。”石宏大夸奖了一句。
于良吉哼哼唧唧:“那当然!”
他可是标准的农业大学高材生,什么没种过?什么没弄增产过?这种事情小菜一碟。
但这不是重点!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伸出手,揪着石宏大的脸颊:“说实话!”
差点被他带到沟里去!
“是真的惊讶,我的小于举人就是有本事!”石宏大拉下他的手亲了亲:“好好睡觉,明天还要起来准备过节呢。”
于良吉认真的看着他,看了半天,石宏大脸不红气不喘,还用手卡了不少油!
于良吉无奈放弃了,反正也问不出来,也就不问了,他就这样了!
破罐子破摔,以后他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呢,想瞒住这个身边人是不可能的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心大的他真的睡觉了,忘记了从石宏大的被窝里离开了,石宏大抱着他,稀罕的趁着月光看了大半宿。
第146章 来人上茶
第二天一大早,吃的是野猪肉白菜馅儿的大包子,喝的是瓜菜汤,配上自己家腌制的糖蒜,有个专业的大厨掌勺就是不一样,这顿饭吃的于良吉满足的不得了!
今天要做腊山鸡和风干兔子,这样能保持食物不变坏,能吃一段时间,还有大肠之类的也要清理出来,用盐巴腌制只是暂时的,明天过节,今天就要预备出明天的菜品。
还有野猪头,要拔毛,还要刮干净杂毛,清洗干净后,更要煮熟卤制好,明天早上要上贡呢!
石宏大一大早吃完饭就准备走了,这次同样带着巴家父子和刘文喜,甚至阿雅和刘宋氏也跟着,连小黄都被征用了,要不是黄大厨要准备做饭,黄厨娘要准备月饼,这俩人也得被征用。
把家里的马和马车都带上了,还赶着牛车和驴车。
车上拉着他们家的花生,没装下之后,又去了左邻右舍,把乔家的大骡车和张家的马车也都借了过来,还包括张家父子俩。
“正好也要去县城买过节的东西,他们俩一起去,一个赶着乔家的骡车,一个赶着自家的马车!”张家二婶子爽朗的说道,顺便给了父子俩一笔钱,买东西用。
后院的杨达正好也要去县城一趟,赶着马车也给装了一车花生,这才勉强将花生都装好。
别看花生不大,但是皮果占地方啊!
黄大厨开出了一张单子给石宏大带着,务必要买回来,买回来之后他们这一冬天估计都不用出门了。
必经过了就余额可就要下雪了,九月中就上冻,十月九票小学了,猫冬对农家人来说十分重要。
“我让刘文喜骑快马过去,东西送到了喝杯茶就走,不耽误事。”石宏大拎着十斤野猪肉,还有两只大鹅和两只小母鸡,以及黄厨娘起早做出来的炉果和红豆糕,递给刘文喜。
“嗯,你别累到就行。”这个车队的主心骨就是石宏大。
“小老爷放心,到了张家我知道怎么说。”虽然没见过张家的老太爷和老太夫人,不过刘文喜是个圆滑的人,且长相不错,气质文雅,乍一看不像是个小举人家的账房,好像是个大宅门里的管家。
“麻烦刘账房了!”于良吉笑眯眯的将十个荷包递给他:“张家有不少的孩子,若是见到了,就给他们这个,算是礼节。”
“是。”刘文喜接了下来,揣到了袖子里。
一伙人拉着大车,顺便跟村里人汇合,这都是要去县城了的,天还没亮起来就来了,如今太让还没升起来,他们就要离开村子里了,不然一天时间怕是赶不回来啊。
送走了人,于良吉转身会儿大门,黄大厨赶紧关上了,如今家里头可就剩下黄家三口人和四个孩子,以及文弱书生,都占齐了啊!
于良吉也回到了院子里,他今天负责看孩子!
已经越来越有幼儿园园长的意思了!
孩子们好办,石宏大闲着没事就给做了好几个大小不一的木马,还有各种巴图给做好的小弓箭之类的东西,女孩子就玩打络子,编花绳的游戏,还有各种七巧板、华容道之类的益智游戏。
更有不少积木散在一边,谁想搭东西就去玩两把,于良吉时不时的就教他们背一首诗,念念百家姓。
中午吃的是野鸡炖蘑菇,还有清蒸野兔,萝卜浓汤,特别消食!
睡了一觉起来,有人敲门!
因为宅门和大门有点距离,他们家的大门那里放了个绳子,挺高的,小孩子绝对够不到,大人伸手一拉,就有铃铛声,这是为防止外头敲门声太小,屋里听不到。
黄大厨没立刻开门,而是趴在门口那里问:“请问是哪位贵客临门?”
要是一般人家,估计就很直白的问“谁呀”了,但是黄大厨没有,他也是在大宅门里当过厨子的,知道这门子的重要性,于家好歹也是在村子里算是头号人家了,可不能丢了举人老爷的范儿。
付大柱子也没想到,就只是拉了个门铃而已,一个看大门的就这么说话,这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我是付村医。”付大柱这名字说出来觉得有些掉价儿,于是他一般都是报“付村医”,有点像“富存义”,他喜欢这个谐音。
“请稍等。”黄大厨别看有些胖乎乎的,但是跑起来的速度还是不慢的,他回正院报信来了!
“付村医?”于良吉一愣:“付大柱子?”
“是,他就在大门外。”黄大厨昨天去分肉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大家对付村医并不怎么热情。
回来干活的时候,又听了于良吉说的事儿,他就跟村里人一样,对这位付村医的态度,太不热情了起来。
“他这个时候来,可能是有什么事儿?”于良吉想不出来,他跟付家兄弟的关系,基本上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是大家住一个村子,而十八里铺就这么点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就算是走在路上,都有很大的机会见一面。
陌生是因为付家人都市一副认钱不认人的,原主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吃药是时候,付大柱子没少宰人,一两银子一副药,吃了半个月!
病情没见好,原主吃的都得了忧郁症了!
雪上加霜就是最后一命归西换了他穿了过来。
“不知道,这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他一个大夫上门,太不吉利了!”黄大厨也不太高兴,谁家过日子过得好好地,要过节了突然大夫主动上门!
“让孩子们先去西厢屋里玩吧,我在正堂见他。”于良吉觉得这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了肯定有事情,虽然两家关系不怎么样,但是都是一个村子里的,还是见一见的好。
“哎!”黄大厨眼珠子一转,想出个好主意来。
付大柱子在门外等了有好一会儿,才有人将大门打开,出来的人一身藏青色的短打打扮,干净利落,一脸憨厚的笑容,让他想发火都难发出来。
“付村医,请进,刚才老爷在教小少爷读书,这会儿已经读完了,小人这才禀报,怠慢了。”黄大厨笑呵呵的点头哈腰的样子。
付大柱子轻咳一声,点点头,迈着四方步子进了大门。
他只是听说过小于举人盖房子的事情,没来过,因为没什么交情,他二弟家跟于家还不对付,就更没有走动的必要了。
所以他还是真没有来过于家,上次来还是去年,给于良吉看病,那个时候小于举人病得厉害,他也没有把握能治好,就是挑了些贵重药材续命而已。
没想到他倒是福大命大,挺过来了!
从大门到宅门跟前,那一排的架子,光秃秃的,本来于良吉是想着种葡萄的,但是这附近没有水果园子,葡萄苗子只能委托给了远处的果园,让他们明年准备好葡萄苗,他们只能明年再种葡萄了。
到了宅门进了一进,然后过二门的时候,一个守门婆子给引了进来,那戈珀兹就是黄厨娘。
她穿着一身藏红色的对襟毛坎肩,朱红色的上杉和同样颜色的袄裙,藏红色的鞋子走路的时候偶尔漏出来,头上梳着严谨的盘发,簪着一根长的纯银扁方簪,抱着一个头巾,头巾竟然是素色锦缎绣了花的!
耳朵上也扣着银耳环,还挺大的个头,刚才他看了一眼,手上一对银镯子也是闪闪发光!
这个妇女穿的比他的媳妇儿都要好!
他媳妇儿有一对银镯子,还有一根银簪子,还有一双银耳钉,这已经是村子里最好的首饰了,连村长媳妇儿都没一双银镯子呢!
可是于良吉家里的一个领路的下人就干这么穿戴,这于家挺有钱啊!对自己那点小心思,他有点把握不准。
进了二门之后,就是庭院,因为是秋天,所以看起来有点萧瑟,西厢房的孩子们正在玩儿,偶尔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