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那件事情是什么事情?理解的人都知道,刘文喜自然更知道小于举人的意思:“可能是上次来过之后,看到了咱们家是如何对待小少爷的,知难而退了吧!”
  于良吉想到那两天,不论是吃的还是穿的,弄的都特别隆重,早上起来的时候,宋氏母女早早过来扮演仆妇和大丫鬟,还有小黄姑娘演小丫鬟,搞得三位舅兄都不敢抬头多看一眼!
  而且那两天大家穿着的衣服,也很讲究,后来他才发现,那明显是过节的时候穿出来一两天的好衣服!
  非要让人家误会,他们家平时多么讲究,讲究的忒吓人!
  他自己都差点别扭的装不下去,后来还是忍住了,愣是吓没了张家人的那个心思!
  石宏大这个时候进来了,还拿着个热乎的毛巾,看了一眼小于举人,小于举人就明白了。
  “那就好,你也累了,去洗漱一下,一会儿就吃完饭了!”石宏大这是进来叫他去洗漱吃饭的。
  晚饭吃的也很不错,主要是终于不用吃饺子了,小于举人男的吃了一整个大馒头!
  “赶紧喝点消食茶,一会儿出去溜达溜达,怎么吃了这么多?”石宏大吓一跳,平时吃半个的人,一下子吃一个,可不是害怕么!
  “馒头好吃啊!”小于举人回味无穷。
  “又不是没吃过!”石宏大哭笑不得,那还不是一个白面馒头,是个两合面的,放了苞米面和白面。
  “因为饺子吃腻了,吃了这么多天,你不腻吗?”小于举人又喝了口消食茶。
  “没,给我什么都能吃,就算是吃一年的饺子都没问题!我不挑食,给什么出什么,当年在边关的时候,吃窝窝头也能饱,后来受封嘉奖的时候,吃山珍海味也能饱。”石宏大回忆往昔。
  “所以说,你有一颗广大而博爱的胃!”小于举人总结。


第175章 初访县尊
  初六开始,就有人走出家门,在村子里开始了拜年之旅。
  头一家还是杨达家请客,不过这次是小于举人跟石宏大都去,去的都是当家作主的老爷们儿,没有女眷,出了乔大娘是母亲也请了去,还有乔小五,顺便找了张家的新媳妇李慧娘帮忙,三个女人做了四桌饭菜。
  其实很简单的饭菜,就是白切肉,豆芽炒韭菜,小鸡炖蘑菇和酸菜粉条冻豆腐,一个菠菜鸡蛋汤,主食是两合面的馒头和油煎的豆包。
  两合面的馒头是杨大嫂年前就蒸好了放着的,油煎豆包是乔大娘的拿手厨艺,上头撒了一点白糖。
  小于举人吃了整整四个!
  “你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喜欢吃这个!”杨达红光满面,虽然顾及到小于举人,红烧肉改成了白切肉,但是于良吉能早早的跟石宏大过来,就是给他面子,切小于举人吃的时候一点不装假。
  “从小就爱吃!”小于举人打蛇随棍上。
  原主的记忆力,的确是有这个的记忆,而且乔大娘这一首还是跟原主的母亲学的呢,为了哄孩子吃东西,家里又没什么好东西吃,就用点油,煎豆包儿。
  少油,不腻,外皮酥脆,中间是黏米面,里头是甜甜的豆子馅儿。
  虽然他们喝的是烈酒,可给小于举人准备的还是米酒,也没人敢灌他酒,因为他身边坐着人呢!
  左边老村长,右边车爷爷,对面是石宏大!
  “小于举人啊,你上次跟我说的那个甘草杏,今年咱们就试一试吧!”老村长故意在大家已经都到齐了,开始吃饭的时候,说起了这事儿。
  这饭才酒过三巡,正是开始聊天的时候。
  “可以,跟大家伙儿说一说。”于良吉知道老村长的意思,故意在这个时候说,反正能当家作主的人都在。
  于是老村长就说了,尤其重点点名一件事情,这东西可以留着自己吃,当然,想卖钱的话,也不拦着!
  只是大家伙儿没怎么弄过,也不是很喜欢创新,杏子这玩意儿,平时就是吃一吃,也不是多喜欢,都是大老爷们儿的,妇道人家跟小孩子才喜欢那东西呢!
  老村长没想到大家都是这么个态度,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了!
  小于举人拉了拉他:“没关系,明天就好了。”
  “明天就好了?”老村长莫名其妙,就一天时间,就能好了?
  “吃菜,吃菜!”小于举人埋头大吃,杨大嫂的手艺虽然平平,但胜在菜色普通,味道家常,最主要的是,没有多放油!
  最近吃的有点腻了,小于举人如是想。
  不过这甘草杏的事情,还是让大家伙儿听到了。
  第二是付大柱子家请客,虽然也提前打了招呼,但是第二天一大早,于良吉就带着东西,让石宏大和巴图骑马,巴多驾车,去了县城!
  压根就没想去赴宴!
  刘文喜给的理由很简单:去县城访友!
  “访友?他在县城还有朋友?”付大柱子根本就不相信啊!
  “是县令大人。”刘文喜淡淡的在大门口几乎用斜眼儿看他:“我们一直有往来。”
  付大柱子当时就被口水噎到了!
  他怎么能忘记呢?
  小于举人在端午和中秋给没给县令大人走礼不知道,但是他们家的确得到了县令大人的走礼!
  付大柱子不禁为以为自己的鲁莽行事而惴惴不安,小于举人认识县令大人,万一报复他怎么办?
  小于举人还真没时间报复他!
  因为小于举人早就打听好了,这两天就是付家兄弟来请客吃饭,他完全可以有两天时间出来走动!
  头一天快中午了才到县城,就这还是因为他们起了个大早,天没亮就起床了啊!
  到了之后直接找杨凯,因为他们就这么一个熟人!
  杨凯正好开门营业,虽然小吃铺子薄利多销,但是也关张不了几天,毕竟每一天都是钱呐!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杨凯见到石宏大的时候还一惊。
  “来县城访友,就到您这里看一眼!”石宏大指了一下后头的双辕马车:“小于举人也来了。”
  “快,下车进屋!”大新正月里的,外头的行人也少很多,来来回回的都是各家走亲戚或者访友的马车。
  小于举人打开车厢的门,跟杨凯打了一声招呼,杨凯一看小于举人这一身装扮,差点认不出来!
  小于举人这次可比上次在家吓唬付大柱子和糊弄张家还要隆重一些,因为他头一次拜访县令!
  还是以私人的名义!
  想不隆重也不行啊!
  所以他下车的时候,也很小心翼翼。
  到了屋里之后,里头都没人,杨凯媳妇也出来了,看到小于举人一愣,然后立刻就拘谨了。
  “别看我这样,也是迫不得已啊!”小于举人一脸苦逼样:“下午还要去拜见大人,那个,杨二哥给我弄点吃的吧,我早上起来得早,喝了一碗粥就没别的了,现在饿了!”
  早上起来的太早,没胃口,就喝了一碗粥,上车就依着靠枕睡着了,幸好给他梳的头发上扣的是网巾,不容易乱,外头罩着儒士帽。
  还披着兔皮大氅,甚至还带这个巨大的帽兜,他在镜子前看了看,真是陌上人如玉啊!
  就是一张嘴,那气质就没了!
  “你这小子,不说话害的我都紧张了。”杨二媳妇立刻就笑了,用新毛巾擦了擦桌子板凳:“坐这儿吧,今天头一天开张,就有贵客临门!今年一定走大运。”
  “生意兴隆啊!”小于举人这才想到,要给人道贺来着。
  杨凯很快就做了两道菜,主要是热了一大盘馒头,先给他们垫垫肚子,这就中午了,有客人来了想吃饭,看到里头的小于举人,也转身走了!
  跟这种贵公子一起吃饭,小老百姓还是很别扭的,干脆不来吃了!
  杨凯和他媳妇儿没注意,石宏大看到了,见小于举人吃饱了,就拉着他跟人告辞,并且付了全额的饭钱,这是人家头一天开张,头一个生意,石宏大还用个小荷包装了饭钱呢。
  “这讲究的!”目送小于举人一行人去了对面那条街的县城里最大的客栈,杨凯站在门口,媳妇儿捏着荷包。
  “人家这是给咱们做脸呢,给你个荷包,是给你讨个好彩头!”杨凯顺手擦了一下身上的围裙,今天用新毛巾擦桌子,真是擦对了!
  一行人到了客栈,就直接选了一间上房,幸好因为过年,客栈也是刚开业,人也少,店小二殷勤的带他们到了上房,这次跟去年春天他们去的那家客栈不一样。
  这上房分里外两间,外间是客厅,里间是卧房,中间隔着一道厚实的帘子。
  里外两间都有火墙,里间的是一铺火炕,铺着全新的被褥,外间是一个八仙桌,一圈凳子。
  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是北国雪景,还有一副对联,一个长条桌子靠在墙上,上头摆着两个花瓶,里头插着鸡毛掸子,中间一个香炉,熏香冉冉升起,是淡淡的茉莉香。
  甚至窗台上还放着两盆水仙花!
  一看就是很高级的样子!
  不过不管怎么样,小于举人是有点困了,但是有不能弄乱发型,只好歪在炕上补眠,石宏大给他扶着头,不让他发型乱,毕竟这里没人会梳这种发型,这可是宋婶子给梳的,连宋姑娘都不会!
  巴图在另外一间上房休息,巴多在下面看着马车和车上的礼物,毕竟在他们看来,礼物是很贵重的,不能有闪失。
  一觉睡到下午一点多,小于举人才醒过来,想伸懒腰,被石宏大拦住了!
  “别抻懒腰,这衣服不能抻懒腰!”石宏大的声音马上就让小于举人清醒了。
  “唉!”小于举人叹口气:“这日子没发过了!”
  “等会见完县令,送上年礼,咱们就回来换衣服,再回去!”石宏大好笑的把人扶起来,蹲在地上给他穿靴子:“马上就去,到了之后,喝一杯茶咱们就告辞!”
  完全没必要跟他啰嗦!
  “这样好吗?”这可是新年啊!
  他还是头一次去拜见人家,就这么喝一杯茶?
  “怎么不好了?”石宏大不置可否。
  “好歹也得请客吃饭,再喝点酒吧?”小于举人不解:“你看我都把巴图爷俩儿带来了,你们仨都能喝,到时候喝趴下他!”
  说着还握了握拳头,朝空气挥了挥,特别傻兮兮!
  “吃什么饭?喝什么酒?”石宏大给他穿好鞋子站起来,朝他打了个不轻不重的一下:“等着拜见县太爷的人多着呢!咱们这样的,他要隆重接待,咱们不占他时间,他就该高兴了!”
  小于举人抱着头:“别敲啊!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
  “少看点圣太祖那些野史,不着调!”石宏大起身给他拎着大毛衣服,示意他出门吧。
  小于举人悲愤一摸脸,穿越前辈啊!
  县衙是这个县城里建筑最好看的一个,和明朝不同,圣太祖自有专门管理建筑的部门,是归工部管辖的,且实行高薪养廉,县令的工资高达三千两纹银之高,还不算政绩突出后的奖金。
  县令是住在县衙后头的官邸里的,他们到的时候,门口已经有不少人求见了,但是一个中老年的管家,留着一把小胡须的男人却拦着门道:“请各位回去吧,我家大人今天与人有约,恐怕没空见各位了。”
  “大管家,是何人?竟然能把我们这些乡绅们都给比下去?”有人不服气,这个时候可是能公然送礼的时候,他家有关系,已经知道县令大人很有可能上调的了,因为吏部考绩大概是个上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