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摇摇头,叹口气,江夏拿着那盒子转身就走!
    “且慢!”刚刚老神在在,一言不发的徐襄却突然开口。
    江夏心头一突,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同时,脊梁上有些冒凉气儿,嗖嗖地。这是想起来教训她了?
    略一迟疑,江夏就鼓起勇气,凛然回头——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小女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她还就不怕了,爱咋咋地!
    “二少爷有何事吩咐?”声音却无比谦和轻柔,脸上的笑容也如外头的春日阳光,温暖灿烂,明媚无比!
    徐襄眼底飞快闪过一抹意外,很快又变换成了浓郁的兴味,眉梢微微挑了挑,就把脸色重新回归了冷淡,道:“去把你那镯子赎回来!”
    江夏脸上的笑瞬间凝滞。什么意思?赎镯子?
    脑子转了几转,她才想起来,貌似古代有个破规矩,闺阁之物是轻易不能流落在外的,否则于名声有碍!就是一群心理变态的大男子主义爆棚的男人弄出来约束女性、控制女性的东西,不仅是迂腐,还腐臭不堪!
    她是不在意这些破规矩的,也没打算遵守。但时也势也,人在屋檐下,只能先低头,听人家的吩咐行事。
    可问题是,她身无分文,拿啥去赎?
    镯子典当的银两已经交给赵一鸣花用,就是有剩,也不够赎金了。她手里是还有太太和大姑娘给的些首饰,可镯子不能典当,其他的首饰自然也不能当啊……
    愣了愣,江夏抬起手来拍向自己的额头。
    啪地一声,额头剧疼,江夏却看着手中的匣子,咧开了嘴。
    她的首饰是不能流落在外,其他人的……
    转眼看了看徐襄,江夏撇撇嘴,转身往东暖阁里放镯子去了。
    这赎当呆在府里可不行,那就是说,她可以趁着赎镯子的机会上街逛逛去?!哈哈!
    想及此,江夏的喜气根本掩不住,眉花眼笑地道:“今儿大姑娘回来,怕是不能得空……我明儿再去赎镯子,可好?”
    稍加试探,这丫头心思单纯的很,关键是并不存心欺瞒什么,这个表现让徐襄很满意。
    正心情好着呢,突然看见那丫头不明所以地傻笑起来。凭徐襄的心机,也不过略一转圜,也就了解了江夏欢喜的缘由。赎镯子显然不至于让她傻笑成这样,那么原因就只有一个……出门!
    突然间,徐襄的好心情云消雾散去,脸色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目光却沉了沉。
    难道,她就这么想离开徐府?

  ☆、60。第60章 低调的慧娘

江夏根本不知道徐襄想了些什么,或者说,她心里存着离开徐家的念头,对徐家诸人,包括徐襄在内,并没有太过在意和用心。
    没有得到回答?有什么关系!反正这别扭孩子常常这样,她就自动当他默认好啦。
    江夏根本没理会徐二同学的小性子,喜滋滋的奔着小厨房去了。为了能够顺利地出去,她这会儿也要好好表现。可别出什么差错,惹怒了郑氏,让上街的机会泡了汤!
    从现代穿过来的江夏明白,想要离开徐府,自己讨生活,首先就是要熟悉这个时代的一切,包括社会环境、伦理意识、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等等等等,当然,还要熟悉街面上的种种,包括物价消费水平,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
    她初步估算过了,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她离开徐府时应该能够攒一点银子,到时候,她可以开一爿小店,做点儿小生意,糊口也养家——她离开徐府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夏娘的弟弟越哥儿呢!
    她不打算凭借医术谋生。
    不说这个时代,女子行医会不会被看做异类,遭受排挤。就说她无根无凭的,太冒尖儿了绝不是好事,说不定反而成了招祸的根苗。
    离开徐家后,还是寻个低调的小生意谋生,先安身,才能立命!
    一边转着心思,江夏手上的动作也片刻不停,不过片刻,就弄了澄面,和了面,开始带着枝儿、彤翎、翠羽一起做船点。
    船点乃是江南特色,古代文人墨客乘船游玩时所带的随船点心,以选料考究、制作精美、造型艺术、口感极佳而闻名,被称为江南船菜的‘阳春白雪’。她既然想表现表现,自然要拿出点儿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江夏很有自知之明,她不是专业的点心师傅,做不出太精美的造型来,就带着丫头们做了相对简单的两种造型,一种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白鹅;另一种则是‘两只耳朵竖起来’的小白兔,白鹅填了豆沙馅儿,小白兔填了枣泥山药馅儿,做成之后,又在盘子上点缀了芹菜丝儿做的清波和南瓜泥做的胡萝卜,三个丫头简直看傻了。
    特别是枝儿,再看江夏的眼神,已经是看偶像一般的痴迷和崇拜了。
    “姑娘这心思也真是……”翠羽半晌发出一声感叹来,却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
    枝儿和彤翎却连连点着头附和着,她们也同样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和表达了!
    船点是要现蒸了才好吃,江夏做的这些就是试验品,放进锅里蒸上,就听着外头报了信来,说是大姑娘带着小少爷已经在码头下了船,改乘了轿子,最多两刻钟就该到了。
    江夏叮嘱了三个丫头接着捏船点,匆匆离开小厨房,回了正房
    她得回去看着徐襄,可别姐弟俩久别重逢激动过了,发了病!
    *****
    三岔镇的水码头虽然不及临清府那般千帆蔽日、百舸竟流,却也规制整齐,有不少舟船刻意避开大码头的壅塞,特意在此停泊打尖儿,补充蔬菜粮米诸般。
    那大姑娘嫁的景府,乃是临清府的同知府上,正五品官员,在这一方也算是数得上的官宦人家了,自然气度不同。
    徐氏慧娘本就是个心思灵透的人物,嫁进景家几年,见识眼界又与往日不同,收了一般乡绅富户的那股子浮夸虚荣,刻意地低调起来。
    她这次回乡省亲,一是无心招摇,二来也确实路程不远,故而没有摆那官府家眷的谱儿,没动用同知府的大船,只乘了一艘厢式客船,却也周以雕栏,覆以锦帷,又有那衣裳鲜明,神色倨傲的随从仆妇前后随扈,即便是那乘船的船工,也穿着整齐,与那平常行船人家不同。
    徐家大总管许平一大早就带人来了码头,备好了暖轿候着。接到徐氏慧娘在临清启程的消息,大少爷徐宏也骑马赶到了码头,迎接这位出嫁的妹子归家。
    船靠上码头,船家和随从们搭好踏板,景谅才扶着妻子出了船舱,离船上岸。
    徐宏满脸带笑,脚步匆匆地迎上来,隔着老远就拱手叫道:“进贤!妹妹!”
    景谅自然也作揖回礼,口称兄长。徐氏慧娘却只是遥遥福身,却没有出声。
    徐宏几乎接过跳板去,亲自躬身引着妹妹妹夫上了岸,那边大管家早就把暖轿停好,大姑娘一踏上岸来,早就赶过来候着的魏嬷嬷和马嬷嬷就双双迎上前来,一番请安问候寒暄,羡哥儿被被奶娘抱上来,与大舅舅请安见礼。
    羡哥儿未满两周,仍是懵懂年纪,穿着大红虫草纹织锦袍子,裹在一袭猩猩毡斗篷里,戴着风帽,只露出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来,骨碌碌转动着,看着码头上挤挤挨挨站着的一干人,竟没有半丝儿惧色,反而透出满眼的兴趣和好奇来。引得那徐家上下人等一阵的称颂赞叹,都说这官家的小公子就是不同。
    听娘亲让他见礼,小东西就在奶娘怀里,抱着两只小肉爪子拱手作揖,糯糯地叫:“皱……皱……安!”
    小包子说话还不利落,只能一个字两个字地往外蹦,却格外地讨喜。徐宏笑开怀连声赞叹不说,周遭的婆子丫头们,又是一番赞颂。更有那逗趣的,上前来给小公子见礼请安,于是请安声纷纷乱成一片。

  ☆、61。第61章 病号该是什么样(加更)

在一片请安声里,羡哥儿被递进暖轿中,交由他娘亲带着。
    那奶娘和其他婆子丫头,还有大姑奶奶慧娘的行李箱笼,自然都有徐府的马车接着。徐宏和景谅二人骑马在头前引着路,一行人逶迤蜿蜒着,徐徐回转,往徐府这边行来。
    虽然嫁的不远,出嫁女却轻易不得回一趟娘家。
    坐在暖轿之上,徐慧娘忍不住把轿帘子悄悄挑开一丝,透过这条缝儿看一眼自己的出身地。
    论起繁华,三岔镇自然无法与临清府相比,但青石街道、青砖院落,夹着沿河的嫩柳如烟,清波徐徐,小小的镇子别有一番恬静和祥和。
    徐慧娘只看了几眼,就放下了轿帘子。并非她看够了,只是怕怀里的孩儿吹了风受了寒。
    羡哥儿生的胖乎乎的,身子骨也挺结实,慧娘却仍旧将他紧紧抱在怀里,放下帘子,还下意识地摸了摸儿子的小手凉不凉。
    “娘……姥家!”小东西显然心情不错,一双黑亮的眼睛里扬着欢喜。
    “嗯,去姥姥家,看舅舅!”慧娘跟儿子说话,不知不觉地放柔了语气,“你舅舅生病了,娘带着羡儿回去看舅舅,羡儿可知道怎么做?怎么说?”
    “嗯,知道!”羡儿用力地点着大脑袋,“姥,磕头。皱(舅),问安!”
    “哈哈,羡儿真乖,知道要给姥姥磕头,还知道给舅舅问安,羡儿真懂事,羡儿是娘亲的乖宝儿……”
    ******
    徐府里,江夏看着魏嬷嬷找出来挂在床头的锦袍、玉带,半晌无语。真穿上这一身,徐慧娘还不以为是娘家人扯谎呢!最不然,也会认为是夸大了病情!
    转眼看向徐襄,江夏嘴角挂着一丝苦笑道:“二少爷,叫丫头伺候你穿上嬷嬷备下的袍子?”
    徐襄瞥了她一眼,没有作声。
    得,这别扭孩子的脉搏她也摸准了,不做声就可以任她发挥!这会儿,江夏完全忘记了之前许多次,她都把不做声当默认的。
    “芷兰!”江夏叫了芷兰过来,直接将那湖蓝色锦袍递过去,“替二少爷寻一件夹袄子来,哦,有没有那种披着的……”
    芷兰疑惑道:“大氅……斗篷……道袍……”
    一连说了几个衣服规格,江夏却有没有懂……她完全不了解这些古代衣裳款式啊!
    “你一样拿一件出来,咱们比一比!”有时候还是直接粗暴的法子最有效。看着芷兰答应着走向柜子,江夏又加了一句:“挑着颜色素淡点儿的拿啊!”
    病号么,就应该穿白色、灰色、灰蓝……尽管没有病号服,也不能金枝玉叶地打扮起来吧?那还像病号么!
    一番折腾之后,江夏与芷兰一起选了件灰蓝色素茧绸的道袍,江夏也顺带认识了一遍,这个时代男子服装的基本款式,什么直缀、半臂、道袍、深衣、大氅……话说,江夏之前一直以为大氅就是披风来着,却原来是那种长袖直身外套长袍,一般不系带敞着穿的,故而叫大氅!
    这道袍刚刚翻捡出来难免有些褶子,芷兰拿了匆匆往西屋里,说是烧熨斗熨一熨去。
    江夏看看天色,又看看徐襄的脸色,拿了牛角梳子过来,把徐襄的头发打散,一下一下梳顺了,一边低声道:“过会儿见了大姐姐你自己想着些,别太伤神了。再说,大姐姐一路劳累的,也不能让她受了累……”
    徐襄几不可闻地应了,心里却暗暗叹息,这梳头都梳了好些天了,怎么还没练熟?这一下轻一下重的,冷不丁地还扯头皮一下子……嘶,好疼!这算想什么来什么?
    江夏并不知道自己梳头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