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天师:元气少女来种田-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51。第651章 下手的原因

  651。第651章 下手的原因 
  这天夜里族人都在大厅用晚饭,有了昨夜的无措、担忧、今晨的诅咒解除的喜讯,大家都很激动。
  云军侯说了,今夜族人聚餐庆祝,并且确定是大年初一祭祖,有要回归家族的族人把名单报来,到时统一入族谱。
  这个回归家族并不是回归军侯府。军侯府历来是直系,旁支迁出几代人,后代并没有与家族联系,因此族谱会缺失许多人的存在。
  但入族谱能共享军侯一族荣耀的同时,也将承担着九族的风险。
  也是说,军侯府屹立不倒,他们便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军侯府若犯了大罪,或是被圣旨下诛九族,可是灭门灭族谁也逃不掉。
  当然这是机率问题,只是大家都清楚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道理。
  自然,诅咒解除之后,原本还有些迟疑的旁支后代们,顾虑也同样解除了,自然都欣然交了自家历代名单。
  云林也交了自家的,虽然爹和兄弟们都没有来,但回归家族的事,自云重华及以下历代先人都投了同意票,没得选择。
  家族,是一个姓氏的荣誉。
  赶在入席时,云泉和云飞回来了,找到云林他们一桌坐下。
  因为季青燕不同意将孩子交给丫环婆子们带着,又不方便将已经露面的孩子突然藏起来,他们只能一人抱一个入席。
  也因此他们坐在一桌,不像其他族人,虽然一起用餐不作分隔,但其实还是男人一桌、妇人孩子一桌这样围坐的。
  而他们桌,老侯爷拉着老妻早早入席,别人也不好将他们拉到主桌去。云军侯同侯夫人招待大家,不好过来凑热闹了。
  这时候云泉和云飞的爹也过来入席,云林和季青燕也正式认识了他们。
  当然他们也见到了云正的儿子,大家多少知道一些内情,都向云林和季青燕敬酒。因为小家伙不肯撒手,他们抱着孩子起身还礼。
  这一来让大家觉得不好意思了,人家抱孩子吃饭呢,让人频频起身感觉像故意为难似的,便连忙让他们坐下,不要拘礼。
  之后大家随意吃喝,聊聊天、话话家常什么的,也没人敢再敬酒了。
  这顿饭也是云林和季青燕到了家族的第一顿正式饭,也是第一次与族人一起吃席,心情和气氛相同,都很愉快。
  饭后他们云找丁长风,才发现丁长风午出去后并没有回来,又看了其他受伤的道士们的情况,得了药符之后已经好了很多。
  接下来只能继续驱除煞气、养着身体,季青燕并不是郎,并不能给他们开方抓药,因此只是看了他们没有危险,也不管了。
  他们今夜要去尚书家的茶楼和丞相家的客栈踩点,云泉和云飞自请带路,因此大家早早休息,养足精神。
  回到空间里,朱朱立刻噼哩叭啦地说起了云泉和云飞离开后嘀咕的话。
  他们说,终于能报复一下陈家和郑家了,可真是痛快。
  然后天天和朱朱从他们的零星对话里了解到,云军侯能那么轻松要对陈、郑两家下手的原因。
  原来那陈尚书家正是云军侯亲家,陈家女是云霆的正妻。
  而事情过程也不如云军侯在小院里对云霆和大家说的那么简单,他说的都是真事,只是真相这更复杂、更艰难、也更龌龊。
  当初云军侯查出来并且现在抓奸的奸夫,正是郑丞相的次子郑远。
  一个有着举人功名却还没有入仕的丞相公子,主要负责郑家的生意,是个儒商,平日风度翩翩,在京城里有郑远、武云霆的称号。
  可是他却被军侯府抓奸了,这事虽然没有公开报官,但朝武几乎都知道了,皇在朝公开说陈家女不旺夫而令云家休妻,这已是很留三方颜面。
  当然,郑丞相为了挽留颜面,勒令郑远迎娶陈氏。
  只不过郑元早有发妻,这个是二手货还是这样的方式进门,也不能给予平妻身份,不然发妻娘家是御史丞,也不是好惹的。
  因此,最后陈氏进门也只能从侧门抬进,做了妾室。放着侯府少夫人不做,做了丞相家未入仕次子的妾室。
  后来生了一个女儿,自然也在丞相家并不受宠,为了她而得罪军侯府和御史丞,郑丞相的态度,也决定了陈氏在郑家的地位。
  郑远本意是要让云霆的妻子生下自己的种,若云霆死了,他郑远的种却继承了军侯府,不是很美好吗?
  这么大的野心最终却未能实现,反而把自己弄得声明狼藉,自己种下的果还得自己吞。而且生的是女儿,算一切顺利也根本得不到军侯府的财产。
  因此郑远也不爱理会陈氏了,陈氏却只能****以泪洗面,承受一府下的冷眼和嘲笑。水性杨花的女人谁会喜欢?
  这样的结果,陈家也悔不当初。满朝下自然也是乐得看了个笑话,市井也有不少流言讽刺,只不过说书人不敢编进书里说。
  毕竟哪一头都是豪门,谁也得罪不起。
  自然,整个过程成了陈氏水性杨花趁云霆重病时抓了墙、偷了人,而不提陈氏是为了留个野种好在侯府坐稳地位。
  可惜天恢恢,事情还是暴露了,而且生了女儿,也可见天都看不下她的野心和无耻。
  这事侯府云霆自然从头到脚都是可怜人,被人同情着,也因为被人同情着,嘲笑他的话也变少了。
  毕竟云霆能活多久还没人知道呢,他现在又和死人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被戴绿帽的难堪少了一点点罢了。
  而云霆妾室林氏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过林家人聪明那么一点点,出事后哭求是怕云霆膝下无子,万一有个好歹无人送终,才一时鬼迷心窍犯下过错。
  这么一说,林氏到有几分令人同情了,而侯府的面子却被踩到了脚下,谁将死要靠留下野种来送终?
  何况云霆还没咽气呢,这么说居心何在?
  这算是林家的反击吧。
  给本人丁单薄的云家心口捅了一刀,而且事发后林氏自请削发为尼,为云霆祈福,到是将自己洗白成惹人可怜的小娇花。

  ☆、652。第652章 不能让他寒心

  652。第652章 不能让他寒心 
  只不过云军侯也不是好惹的。林氏要为他儿子祈福是吧?行,他半点意见也没有,还代表军侯府表示了谅解。
  不过三月之内,有好多清水庵的香客无意撞见了林氏私会男子的事情。
  没有报官府,也没有通知林家、侯府或是野汉子家,但世哪来不透风的墙?撞见此事的人越来越多,不到半年,市井有了不少香艳的故事。
  于是大家都愤慨不已,替云霆不值,怎么说少将军也是那么优秀的男子,又有军功在身,算现在病得也不知死了没有,可也不能让人这么糟蹋名声。
  于是在又一次被人撞见之后,让清水庵以**罪赶了出去,也被香客们绑送到林家门外,喊着沉塘、点天灯,还要砸林家祠堂。
  好好个官家养了这样不要脸的女儿,哪里有资格站立在神圣的朝堂之?
  自然,自认刚正不阿的御史丞大人,立刻领着一班御史折子弹劾林家,顺便再弹劾安然无恙的陈尚书与郑丞相。
  这不仅是儿女私行**的问题,还是蓄意欺辱功臣的问题。
  云霆当年是怎么伤重的?是战场打仗受的伤!
  若不是战场保卫僵土、抵御外敌,如何会受伤?若不受伤成这样,又怎会被妻妾双双背叛?
  说到底,还是他们这些人没将功臣放在眼里,欺人太甚!
  不但家风有问题、家教和品德都出了问题,才会发生这么欺辱贤臣、功臣的事情。
  这下可找到好理由了,御史们每天朝第一折是例行弹劾,似乎不将这三家赶出朝堂不罢休。
  如此一月之后,皇终于下旨,三家所有官员全部降一级留用,再罚俸半年,并当朝向云军侯磕头以示赔礼。
  林家官阶低也罢了,陈尚书本来因女儿一步错棋落得下场不好郁闷,现在还被连累降了级,变成了陈侍郎,已经够吐血三升了。
  现在还要当着满朝武的面,用这双只跪君王的膝盖去跪云军侯,他气得浑身直哆嗦,最后却不得不在众臣的催促下奉旨下跪。
  而郑丞相身份更尊,虽无爵位,却也是位高权重,一人之下的重臣,竟因次子私下犯的事屡遭连累,如今还要当朝下跪赔礼。
  当场气得头晕眼花,一头栽倒,后来御医来诊断有风之象,也因此逃过下跪一劫。
  不过云军侯岂会放过他?
  从来不在朝争权更不附党的云军侯首开金口。
  他认为老丞相年纪大了,操劳国事太过用心,导致无暇管教儿子,才会发生这样的事,实也怪他不得。
  但他身体竟这么容易呈风之象,可不是好事,还是回家好生休养去吧。朝廷需要丞相这样的鞠躬尽瘁的重臣,却更需要品德清明、仁和、正直的家风。
  家风良好树立,才能带动更多人积极效仿,才能令整个东黎国百姓更加重视明、仁善、谦和、正直。
  身为朝官更应为天下官员做表率。
  这翻话句句不离官、不离朝、不离这天下的口碑。
  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自家不修身,又何以齐天下?又何以为这百官之首?
  丞相之子如此肆无忌惮欺辱在战场受伤而生死难知的侯门嫡子,是仗着丞相的威风欺人太甚!
  没将军侯看在眼,是没将朝廷和皇室看在眼。
  满朝武都让这很少在朝议政的军侯少见的一翻话给震慑住了,丞相的对头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御史丞自然也不会放过。只因郑远纳妾之事,也是两家撕破脸皮的开始,从那之后御史丞与丞相在政事常争锋相对。
  这次若能扳倒郑家,郑家也不敢冷落他家女儿,否则只会更惨!想要重回朝廷,得宠着他的女儿!求着他!
  因此御史们很快附议了云军侯的提议,再加朝廷虽然意见不一,但主流风向还是偏向了云军侯。
  只因云军侯扣下的帽子太重了,没人有胆用力去掀,更多则是保持沉默,谁也不得罪。
  皇高坐龙椅,自然注意到了云军侯眼暗波汹涌,有些掩饰不住的仇恨,心思量也选择弃车保帅。
  丞相有人下去、也有人来,只要是自己这边的人,一样能继续平衡朝势力,但世袭军侯可不多,能一直保持立志不变而且行事低调的世袭军侯,却只有一个。
  算当初发现端倪,云军侯也没有气势汹汹将事情闹大,而是第一时间进宫向皇禀明原委,并且低调做了处理。
  这样能忍的贤臣、忠臣,不能让他寒心。
  因此皇当朝下旨,令丞相在家养病,令御史大夫兼领丞相一职。
  御史大夫也是皇后之父,是正宗的老国丈,也是皇当年的东宫太师。这身份、这声望,兼领丞相一职谁敢反对?
  自然,去掉了用心不专的丞相,这大权也真正收回到了皇手。
  只不过皇也怕外戚坐大,毕竟太子还小,固然能壮声势,却也容易被控制成傀儡。因此这兼领的含意也是很深远的。
  但郑丞相的将来,路不远了。
  只要皇不点头将权位交还,他永远只是一个养病丞相,若识趣,这样养着自是最好的路,若不识趣,说不定到时皇还要另想由头直接摘了他的位置。
  这么多重要的内幕,自然不是云泉和云飞两人私下嘀咕全说出来的,他们又不知道天天和朱朱在身边跟着。
  而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