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贱籍女官-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时,毛乐山笑呵呵地推门而入。气定神闲地问:“怎么,小家伙生气了?哈哈,做事要沉得住气才行啊,你看看这个!”
  毛乐山说罢,从袖子里掏出一小把米,摊在青儿面前。
  青儿见了不由一愣,结结巴巴地说:“你,你从仓场里偷了白粮出来?这……这可是大罪啊!你怎么能……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啊!”
  毛乐山闻言哈哈大笑,用手指扒拉着手中的米粒说:“这的确是我从禄米仓带出来的,不过我可没犯罪,因为这根本就不是白粮!”
  “什么?!”青儿眼睛一亮,一把抓住毛乐山激动地说:“你是说……”
  “哎呀……呀,放开,疼,好疼……哟,疼死了!”
  青儿在毛乐山一连串的尖叫声中,猛得松开双手,不住地作揖赔礼。
  毛乐山把米扔到桌子上,一边摩挲着手臂,一边轻声埋怨道:
  “你这孩子,好大的手劲儿,你是不是有劲儿使不完啊?哎呦……真是,你看看,这都青了!”
  他伸出手臂给青儿看,果然在他皱皱的手臂上有几点淡淡的青紫。
  青儿尴尬地看了一眼,心想这老家伙肉居然这么嫩,不过是激动了一点儿,居然就见青了!
  无奈之下,青儿想到毛乐山好茶,忙转身为他沏茶,用了唐杰以前送的好茶叶。
  一来是她手重,把人家给掐坏了,用好茶赔礼。最重要的是这老小子说仓场的米不是白粮,那这案子岂不是破了?
  看来老小子有点水平,柳易这回要倒霉了!
  青儿满心欢喜地端着一盏香茶,笑着向毛乐山再次赔礼。
  茶杯盖一揭,毛乐山不由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看了青儿一眼,半晌才悠悠笑道:
  “我早知道你有凉王的背景,又是状元公的……好朋友,却没想到你居然和大冢宰也有深交。”
  “呃?”
  毛乐山见青儿一脸诧异,品了一口香茶,装作不在意地说:
  “这是大冢宰最爱的洞庭湖老君眉,这可是不好掏弄的紧俏东西!嘿,我们老头子爱喝的玩意儿,不想你这儿倒有,以后我可要常来。只是你用这样的极品打发人,真是可惜了!”
  青儿哦了一声,嘻嘻笑道:“我根本就不喝茶,哪里懂得这些门道!你要不说,我还不知道是好东西呢!你要喜欢,只管拿去就是!”
  说罢,青儿真的回身把一整包老君眉送给了毛乐山。
  “这怎么好意思!呵呵……”
  毛乐山举着那包老君眉念恋地闻了半天,笑道:“那我就盛情难却了!呵呵,你别以为我贪小,实在是这东西太不好搞了。”
  毛乐山一边说,一边慌忙地将茶叶纳入袖中,好像生怕青儿会返悔一般。
  收好茶叶,毛乐山又端起茶杯,突然一本正经的问:“刚才你查了半天,现在我考考你,仓场中一共有多少白粮?”
  “粳米六千石、糯米八千石!”
  “哦,那粮食和账册对得上吗?”
  青儿疑惑道:“对是对得上,可是……你刚不是说那根本不是白粮吗?”
  “本来就不是!”毛乐山喝完一口茶,抿着嘴说,“看你这么乖,我就教教你吧。你看这桌上的米有什么不同?”
  青儿趴在桌前仔细看了半天,迟疑道:“难道这是大米,不是粳米?”

☆、第二四三章 时机不对?

  毛乐山被青儿呛得差点把口中的茶吐出来,他皱眉看了她半天,摇头道:
  “真看不出你竟是个五谷不分的!看你那一手的糨子,我还以为你是个苦出身呢。”
  青儿不接话茬,只是嘿嘿一笑。
  毛乐山倒不也深究,用手指着桌上的米说:
  “你看,这米粒呈椭圆形,丰满肥厚,颜色蜡白,腹白较大,硬质粒少……唉,说多了你也不懂!总之,这米虽看上去极像晚粳米,其实却产自西北,根本不是粳米,外号西粳。”
  青儿闻言大喜,着急地喊道:“那我们还坐在这里干什么?赶紧带人去查封禄米仓啊!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毛乐山笑着摇摇头:“沉住气!这能说明什么?”
  青儿回道:“当然说明柳易以次充好,用西粳充当白粮,贪污敛财,欺君蒙骗对听啊!”
  “哦,那如果我是柳侍郎,就会弃卒保帅,把张广或司全舍掉,说是手下私自做的,顶多落个监察不严之罪。可你想想,这案子已惊动皇上,岂是一个区区巡官或主事能了结的?”
  青儿听了毛乐山这番高论不由暗喜,看来毛乐山和她是一头的,真是苍天有眼!
  想到这里她又问:“那么,以毛前辈的意思……”
  毛乐山叹道:“这个案子棘手啊!眼下最关键的,我们先要找到黑市里流通的白粮,查看这些白粮是什么品相,什么源头?”
  青儿着急地说:“可……那禄米仓不封上吗?要是柳易把米换成真的,咱们可就没证据了!”
  “你啊,用用脑子!案发到今天已有数日。柳侍郎要换早换了。他如此有恃无恐,必有内情。只怕人家早就挖好了坑,静等着咱们去跳。”
  青儿被他说得有点晕,毛乐山的意思是今天这出戏是柳易设的局,单等他们钻?
  她莫名其妙地问:“咱是执行公务,就算真把禄米仓封了也没错啊?就是闹到皇上面前,咱也有理!”
  毛乐山拿起茶杯却不喝。青儿见了忙帮他续上开水。他从容地喝了一口茶才说:
  “年青人,漕运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哼。你以为汪伦那个精豆子为什么把案子甩给我?就是因为他知道此事干系重大,不敢派那些毛头小子去办。”
  青儿挑了挑眉,虽然刚才毛乐山露了一小手儿,可她还是打从心眼里不那么看得上他。怂货!
  “不信?这就是你比不上汪伦的地方了,那小子长了尾巴比猴儿还精!我能在大理寺稳稳当当呆这么久。自有我的套路。看在这杯茶的面子上,我劝你在这案子上不要贪功,小心没了十年寒窗换来的乌纱!”
  青儿茫然地看着他,心里不由焦躁起来。他这话到底有几个意思?
  刚才明明一幅要把柳易往死里整的口气,怎么才两句又开始往回抽抽儿了,这人真是摸不透!
  毛乐山呵呵一笑:“听不懂?晚上回家好好琢磨琢磨。我是不会害你的!说正事,我国律法虽无明文。但漕运向有惯例,白粮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变通卖给平民:一是过期霉变,二是扫收零撒土米。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找出黑市白粮,查出米源!”
  对这个惯例,青儿闻所未闻,或者说她对漕运的事完全不摸门。
  她按照毛乐山的思路,把案子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觉得这路数挺有道理,只是案子已经发生了这么久,现在才去找白粮,会不会市面上的货早已卖完了?
  她这个想法才一说,毛乐山就捋着胡子大笑起来:
  “放心,我一接到案子,就已经把人撒下去查黑市了,若是等到这会儿,岂不是连黄花菜都凉了!”
  青儿这才明白,他今天是来示好的。这个老东西一早就已经行动,只是一直给她放烟雾弹。
  有李万坚在前,毛乐山此番举动也不稀奇,谁让她脸上印着“凉王的人”四个大字,整个大理寺的人都多多少少防着她。
  算来,毛乐山算是转换得快的,拢共只考察了她五六天就交了底,青儿反而有些开心。
  晚上青儿回家,才一进门就收到凉王的亲笔信,信中要她“务必彻查,牵出幕后指使。”
  青儿虽然对凉王一直不大感冒,但这封信却令她欢喜,有了凉王当后台,虽说这个后台有点稀松,但心里多少有了些屏障。
  她躲在屋里反复琢磨老油条的话,却越想越糊涂,他的话好像怎么理解都行,根本断不出他是哪头儿的,看来毛乐山她是指望不上了!
  她正烦着案子的事,西进来了。
  青儿一见,立时满脸喜色,笑着说:“我道是谁,原来是我的救命菩萨来啦!”
  西闻言有些紧张,忙问:“凉王的信上说了什么?他给你找麻烦了?”
  “凉王?哦,没他的事!是我经手的那个案子,你知道吗,柳易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他以次充好……”
  青儿滔滔不绝地说案情,西认真地听着,偶尔问上一两句,两人直说了半柱香的功夫,才把发生的事情说完。
  西扶着额头想了一会,叹了口气:“这个案子太棘手了,你偏又遇上个老滑头,明明是他要破案,却鼓动着你往前冲,哼!”
  “这倒无所谓,他办不办这个案子,我也不会放过柳易!现在他犯到我的手里,我才不在乎扮黑脸。反正我也没想过升官,要是这回能把柳易拽下来,我就辞官!”
  西的眼光一闪,却很快暗了下去,想了一会叹道:“要办柳易还是另找机会吧,这个案子涉及漕运,干系重大,办不好会万劫不复!”
  青儿没想到他居然和毛乐山一样怕事,豁然起身,冲口道:
  “云娘是我的朋友,她的仇我报定了!柳易这个人我也办定了!你要怕我连累,明天我就搬出去。”
  西慌忙捉住她的手,辩白道:“看你又急了!你以为我不想吗?我知道一天不把柳易办了,你就一天不辞官,我的心就得跟着多悬一天,可总要找对的时机啊。”

☆、第二四四章 此生不负

  青儿甩开西的手,走到另一边,背过身不理他。
  西叹道:“这件案子大有古怪,我同意毛乐山的看法,禄米仓明显是柳易设的局。现在咱们虽猜不出他的目的,但只要不上他的圈套,他早晚会自已显出原形儿的。”
  青儿咬着嘴唇想了一会儿,既然大狐狸和老油条意见一致,或许真的有什么陷阱,她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西见她点了头,近而劝道:“青儿,你知道漕运对隆昌国意味着什么吗?漕运决不能出乱子,否则天下大乱!”
  青儿微哼一声,不以为然地别过头不理他,西自顾自地往下讲。
  原来隆昌国建都于北方,人口众多,开销巨大,皇室、官吏、军队、百姓都要吃粮。
  可吊诡的是,全国盛产粮食的地方却集中在东南地区,距中都路途遥远,虽然如此不便,但为了保证中都的供给,朝廷每年不得不从苏、徽、浙、鄂等几州征粮。
  漕运仅调粮一项,每年就高达四、五百万石之巨,如遇战乱则更要翻倍。
  青儿一开始没认真听,可听到后来也不由动容,照这说法漕运的确是重中之重,人没的自然会乱。
  她突然问道:“就算你说的全对,可这和案子有什么关系?我们查的是白粮,只为皇室和三品以上大员特供,这关百姓和军队什么事?”
  西摇头道:“青儿我问你,太尉身居要位,为什么只给柳易谋了一个小小的四品侍郎?”
  “因为……”青儿从来没想过这个,琢磨了一下说道,“柳易娶老婆才三年。就算他老丈人想提携他,也要一步一步来啊?再说仅三年就升到四品已经是神速了!”
  西又笑道:“那换个问题,柳易是探花出身,按理应该进翰林院,可为什么李太尉却非把他调到户部去管漕运?”
  这个问题倒真把青儿难住了,世人都知道翰林院出身有多牛!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而柳易明明够条件入翰林。再加上李家的背景。日后入内阁也不是无望,怎么目光短浅地去了户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