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虽然没有明说,不过,七爷也领悟到大夫的意思,倘若想要顾忌侧福晋的保障,那么,最好是打掉这孩子,反正七爷孩子也挺多的,不差这一个。
不过,人家侧氏是个倔脾气的,死活不愿意,还和七爷说,她和这个肚子里的孩子共生死。
她这么一说,七爷自然是急啊,可也没办法。
女人都是为母则强的,虽然吃什么吐什么,不过,侧福晋倒还是依旧努力吃,虽然没一会儿都会吐,不过,在她想来,或者有一点点是被肠胃吸收了的呢?
本来七爷见四爷拿来的东西,挺抱希望的,不过,见着样子这么难看,便有些郁闷了。
那侧福晋倒是个有决心试新品种的,反正吃别的也是吐,吃这个也是吐,人家四哥也是个关心弟弟的人,说不定,这真的是偏方呢?
而试了一次后,居然过了一个时辰也没吐,侧福晋高兴了,赶紧让人再蒸了一大碗出来,本来还想上米饭的。
不过,侧福晋身边侍候的人怕她长时间没用米饭了,肠胃会受不得,因此便上了一碗小米粥。
很惊奇的是,小米粥用下去,也不吐了。
七爷回来后,听了这个消息,自然是高兴的。
重重的赏了侍候侧福晋的人。
而由于沈琳本来存货也不多,而且她是觉得,七爷也未必会给人家用,因此,带去的倒也并不多,自己还留了些,她要拿来当零嘴的。
因此,侧福晋吃了几天,那包萝卜干便快要见底了。
七爷一听说,便厚着脸皮来向四爷打听了。
他倒不是想占四爷的便宜,他是想着,这不是吃食嘛,那么只要四爷说了地点,他到时候去买就成了。
可哪知,居然是四哥小妾娘家人自己做的,七爷是个老实的,便挠挠头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开口了。
哪怕是四哥的妾氏,那也算是小四嫂,怎么说呢?
可侧福晋哪儿……
倒是四爷让小顺子跑一趟,向沈琳在去要了一些,顺便再让大管家派人去沈家哪儿再讨些来,当然了,银子肯定是给足的。
四爷自然没那个习惯向人家要东西,哪怕是妾氏的娘家人也不行。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位
沈琳那时候虽然给的不多,不过,也是因为自己的存货不多,因此,全部拿到七爷跟前,也就凑和着用吧。
幸好大管家派去的人到了沈琳的娘家,人家存货够多,因此,搬了一车。
沈琳听着这消息的时候,有些无语,怎么会搬一车的?
自家有这么多萝卜干??
话说,这么搬走一车,那会不会把沈家给搬空啊??
后来是侍书来的时候才给自己解释,原来,同大管家一起去的,还有七爷的心腹,小全子。
小全子可是个眼聪目明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七爷身边的第一红人。
人家看见自家老娘,当然那叫一个热情,说了那萝卜干怎么怎么好,然后又听自家老娘说,那个萝卜干是她自己晒制的,更加竖起了大拇指夸奖。
沈老太太虽然有个女儿进了四贝勒府当格格,不过,说到底毕竟是个民间妇人,沈老爹又是个含蓄的人,平时哪听得这么多夸奖的呀,因此,喜欢小全子得不得了。
不仅把那萝卜干全部拿了出来,还拿出了好些不错的东西,笋干菜了,笋老头了,笋制干菜烧花生了,挺多的。
全是很下饭的东西,拿来当零嘴也成,拿来下饭也成。
老百姓的东西一向讲究多用性。
小全子是觉得,东西多,让侧福晋换换口味也好啊,反正不就是银子嘛,在爷的心里,银子哪有侧福晋的身体和那胎重要啊。
因此,小全子很是大方的要留下银子。
沈老太太哪肯收的。这不是自家亲戚嘛,怎么能收呢?
收了岂不是太见外了?
而且还说,倘若要给银子,东西不用带走了,这亲戚间,一点点小东西也要收银子,不是看不起人家嘛。
小全子见老太太这样。便也没办法。倒真没放下银子,而是东西搬回府后和七爷说起了此事。
这钱债好还,人情难还。必须得和爷说啊,要不然,到时候,丢脸的可是七爷府了。
七爷一听。人家不要钱,那行。咱用别的办法补还啊。
这沈格格不是有铺子开着嘛,咱就近照顾一下不就得了。
反正府里零食什么的本来就要采购的,过年过节也需要,亲戚之间往来也需要。
七爷是个实在人。一个大订单上去,便和沈琳的铺子签了五年的长约。
“长约?什么是长约?”沈琳记得以前侍书有和她说过,大客户一类的。
大客户还算是自己订的。属于那种优先处理,优先招待。给予特殊化,可以自由定制的那种。
不过,至于长约,自己那就是真不怎么懂了。
侍书笑了笑便解释道,“铺子里的长约是一年,三年,五年,年头先把订金交了,大概交全部订单的七成左右,比方说,过年的春节礼包,元宵,清明节的,端午,中秋,另外便是府里主子们的生辰,都可以订制,还有每个月的小零嘴,也可以。
可以按照我们订的套餐来,也可以自由组合,看你自己选择,其实所谓的七成,也是看你自己组合的,到了年尾,再算一次,结次总账,而七爷订的是五年的长约,下的组合还是最重的那种。
另外,侧福晋倒也是个实在人,也给了铺子一张单子,是她娘家的,虽然娘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不过,格格您也知道,真是太大的单子,依我们铺子现在的人手,也接不了。”
沈琳听了,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不过,她们是自家亲戚,质量可一定得把关,可不能掉了面子,宁可少赚点,还有,倘若铺子人手不够,那再招几个,我记得上次爷把一个庄子给了三格格,现在是由花生和江姑姑在帮忙看着,你和花生去打声招呼,从哪儿挑几个可靠的人去铺子。”
反正以后铺子是全部要给小家伙的,从她的庄子上挑人也一样,帮她留些她能用得上的人,怎么着也是庄子上的人更加可靠。
侍书听了点了点头,沈琳又道,“那东面的铺子准备得如何了?何时开张?”
这事儿,可是纠结很长一段时间了,不过,上次侍书来说,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差不多了。
“本来是打算过年前,不过,时间不够,因此,奴婢和芝麻商量了一二,便是打算在正月初八开张,格格您看如何?”侍书笑着说道。
只要城东的铺子一开,以后江南世家铺子,也算是中高档,精品路线全齐了。
“初八不错,到时候搞个活动,再加上元宵节的活动,应该会不错?礼盒全部都准备好了吗?”
沈琳又问道,既然是走精品路线,自然是往高价货方面走了,虽然对这个铺子,沈琳赚钱的信心不是很大,不过,毕竟是芝麻和侍书在外面打点,而且四爷也很支持,那么,咱就开吧。
怎么着也算是个门面功夫,赚不赚钱,沈琳倒真没多想。
像这种铺子,要不就是赚得厉害,要不就是亏得厉害,不温不火的,压根不可能。
既然如此,沈琳自然要全力以赴的。
一是四爷丢不起这个脸,自己也不行,最重要,这女人出嫁了,爹妈是一块儿,银子可也是很大一块的,为了小家伙,自己也得努力不是?
因此,前段时间,沈琳便绞尽了脑子想新品办法。
还别说,沈琳那真是属于懒货级别的,只是她不愿意去想事儿,她一想,还真能想出不少的好点子来。
在江南,有种点心和满族的萨琪玛特像的,叫小米饼,具体怎么做她是不知道,只知道原材料是小米,为了口好更加好,你还可以放些花生啊,瓜子仁啊,红绿条儿在上面。
这种东西其实制作的原理和萨琪玛差不多。
只不过,萨琪玛重油重糖些,小米饼则相对清淡些。
而铺子里萨琪玛品种也多了几种,传统的,还多了黑糖萨琪玛,也多了小米饼。
当然还多了江南特色的香糕,打饼,芝麻薄饼,还有改良版的,属于芝麻薄奥利奥饼干的结合体的,京城第一甜饼,本来想取个高大上的名字,叫马卡龙得了,反正沈琳觉得,其实也没差多少。
不过,这年头,谁知道马卡龙啊,更何况,万一来个穿越同仁前来认前怎么办?
所以,咱入乡随俗,就叫京城第一甜饼,虽然牛逼哄哄的,不过,四爷听了也没反对,尝过之后,只说太甜,也没多给意见。
沈琳便觉得,四爷没说不好,便是过得去。
男人嘛,对吃的不懂,对甜食那更加不懂了。
至于平时在吃的糖,沈琳觉得,也可以卖卖试试,芝麻糖,花生牛轧糖,芝麻节节糖。
那时候做花生牛轧糖的时候,沈琳还特地吩咐了,用料得扎实,那嚼的嘴里,不会粘牙的那种。
那时候素娘便问了,难道以前做的那些糖会粘牙吗?
好像应该不会吧?
这格格的牙齿那是有多不好啊!!
沈琳一听,对啊,好像自从穿越而来,还真没吃过会粘牙的糖。
而在现代吃多了的,确实质量都一般,因此,后来自己对吃糖的要求便是,不粘牙……
进入了三月,沈琳倒是把心放了下来。
由于七爷夫妻的强势推荐,再加上四爷的运作,还有芝麻侍书这几年下来累积的客户资源,东城铺子虽然新开,不过,生意倒都是不错。
侍书和芝麻给沈琳算过,倘若只要这样能保持下去,基本上能用两年时间,把本钱给收回来。
四爷那时候听了是皱了皱眉头,感觉回本慢了些,不过,沈琳倒是十分的惊喜,要知道,东城的地价可是贵了,那铺子也是买了下来的。
主要是沈琳怕被逼迁,所以那时候便是和侍书芝麻说的,想开分店可以,不过,至少得把流动资金给赚出来,把买铺子的银子给赚出来,要不然,开铺子,再说吧。
这年头,又没有银行可贷款的。
哪怕有当铺什么的,自己也不放心啊!!
那可是吃人不吐骨头,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呢。
铺子买了下来,再加上这儿是走精品路线,因此,装修自然是高档的,楼上还有雅室,可供女客们开茶会话的。
这点,也是沈琳想的。
有些贵妇们会偶尔想走走文艺范儿,邀三五好友聚聚,这个楼上的雅室,就是专为贵妇们提供的。
一来是安全性有保证,二来,隐私性也有保证,三来,环境也有了,三来,价格也让人能接受。
虽然现在来预定的人也不多,不过,毕竟才刚开,反正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对这个雅室,沈琳还是挺有信心的。
哪儿的装修和设计,可全是交由咱未来的皇帝陛下亲自操刀的。
走这种文人路线的,谁的品味能高得过雍正去?
反正沈琳有看过后世人对康雍乾三位皇帝的评价。
基本康和乾那就是走浮夸路线的,用花来比喻,那就是牡丹!!
至于雍正,人家走得是高清雅路线,那就是竹子,梅花,反正怎么比那都是四君子的。
第一百四十四章 四爷的选择
在沈琳的想法里,那就是趁着过年四爷心情不错,让四爷提笔写几个字,哪知道,四爷压根没空。
自己写吧,不行,找外面的文人雅士写吧,也没这个门路。
小家伙倒是自告奋勇啊,可问题是那些字画,自己可是打算拿来放雅室的,又不是拿来打算放幼儿园的。
因此,沈琳便婉言谢绝了小家伙的好意。
其实沈琳倒是看中了弘晖,这孩子的字虽然比不得四爷,不过,也算不错了。
说穿了,那些贵妇们,也只不过是附庸风雅,也不是真正懂的。
只不过,自己和弘晖没啥交情,透过福晋吧,也说不出口。
因此,沈琳也挺着急的。
这边事儿还没解决,那边,宋氏便摸了上门。
“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