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昼翻了个白眼道,“额娘,谁愿意被制于人啊?”
自己又不傻好么!
“是啊,你不愿意被制于人,那还有什么不能放手去干的?”
沈琳见儿子朝她翻白眼,也立即白眼了个他。
这臭小子,越活越回去了,居然敢朝他额娘翻白眼,以为咱不会翻吗?
“额娘,虽然新晋的世家也多,不过,在质量上确实比不得人家的,还有……”
“这东西要引导,引导知道不?”
沈琳说道,“那些南洋一般的百姓都能接受新晋世家的东西吧,那就是贵族不接受了?那你就不能和几个贵族都用新晋世家的?”
“我们用?这能行吗?人家早习惯了。”
“当然行了,你们就是活动大招牌,人家看见你们用了,自然也会跟着,你代表的可是大清皇室,你这次,多带几个能干的过去,比方说,你十三叔家的几个弟弟,怎么着也是你十三叔和你皇阿玛一条心,对了,永琸能去吗?还有福澎啥的?”
“他们去?”弘昼有些不懂,永琸去,他能够理解,可是福澎啥的。懂什么呀。
“对啊,铁帽子亲王的儿子,也是活招牌啊,弘暾没了,你总得挑选出几个亲近的堂兄弟来当你的帮手吧?”
沈琳才不想弘昼每次海运都出去呢,这不好!!
“还有啊,把你姐夫也捎上。乌拉那家的子弟中。让弘时也挑几个出来带上,这种好事情不能落下别人啊,你想啊。你抬举人家了,人家的家族会不尽心尽力的帮人家的子侄?”
“可人家也会说帮我的忙啊。”弘昼觉得乌拉那拉家本来就是大姐的婆家,再加上弘时,人家也不可能和自己唱反调不是?
“那怎么一样呢?你是你。人家族人是人家的族人,你失败了。和人家有什么关系?最多损失些银子罢了,可人家家族里最优秀的族人失败了,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传承,人家家族的传承会出现断代。这是人家绝对所不允许的。”
只有把人家的族人挑出来,和弘昼绑一起,才能让人家出全力。
更何况。沈琳觉得,在某些事情上面。弘时会不知道?
或者说弘昼失败一次,也是人家所愿意的吧。
毕竟有个太出色的庶弟,对他来说,也是种威胁。
虽然弘昼不和他争,可是岂不是显得他这个嫡子太过无能?
毕竟这些年来,政事上,他干得也没有说十分出挑。
至少在沈琳看来,很多事情方面,还不如弘历来得出色。
弘时做人也没有弘历来得圆滑。
二人最大的差别就是弘时是从皇后肚子出来,占了一个嫡字。
“额娘的意思是让我把福澎或者弘皎他们扶持起来,然后再带上乌拉那拉家的表兄?”
弘昼也不是个笨的,沈琳一点,立即就明白了。
这相当于本来他是一个唱独角戏的,挑大梁,虽然富察家是有帮手,可问题是,马齐也不是个笨的,哪怕马齐他们在兄弟愿意,人家也不会倾尽全力。
可倘若把乌拉那拉家的人,还有福澎他们拉进来就不一样了。
首先,弘皎也好,福澎也好,乌拉那拉家也好,总有几家老牌世家听他们的吧?
那么,因为他们的子侄进来了,人家自然得尽全力去说服了,要不然,打的是自家的脸面,丢的是自家人。
毕竟多了三个帮手,别人都完成了,就自己没完成任务,这在康熙还是四爷看来,都只能说明你这人没用,别的,人家压根不会说多。
另外就是等福澎或者是弘皎能上手了,弘昼把海运的事交给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比他在这件事上当主事人的好。
堂兄弟做主,和亲庶弟做主,弘时也好,皇后也好,估计更加愿意看见是堂兄弟做主吧,因为没威胁,不会威胁到他的皇位。
再说了,还有一个乌拉那拉家的人看着,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额娘,弘时是这样的人吗?我没想过争,只想好好的干一件事,对得起皇玛法的养育之恩。”
弘昼有些闷闷不乐,为什么简单的想做一件事,有这么难呢?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弘昼啊,你好好想想,额娘也只能说到这儿,多找几个你觉得不错谈得来的堂兄弟,尽量从你十三叔哪儿找,唔,五叔哪儿的话挑个,七叔哪儿挑几个,另外,让永琸也介绍几个。”
本来沈琳不想提老五,主要是宜妃还有老九的关系,现在五爷有些尴尬。
其实原先五爷和四爷的关系是挺不错的,那时候九爷他们为难四爷,五爷有暗中出手帮忙的,二人年纪差不多。
再加上,一个小的时候是太后养大,一个是皇贵妃养,难免会被一些兄弟们孤立起来。
再加上那时候五爷对四爷也有恩情,比方说和四爷打个眼色,太后今天心情如何啦,和四爷说些蒙古部落的一些事情啊。
而四爷则和五爷说,怎么看康熙的脸色啦,教五爷习字啦诸如此类的。
兄弟之中,也就两人的府邸是连着的。
只不过,现在五爷觉得自己的额娘和弟弟这样,在四爷面前抬不起头来,总是避着四爷。
四爷呢又忙,也没空去安慰五爷的玻璃心,不过,四爷对五爷还是很上心的。
所以,沈琳觉得让弘昼趁这次机会把五爷家的孩子提起来,总得拉一把人家不是?
弘昼听了,点了点头,然后回阿哥所去了。
弘昼在府外的府邸建得差不多了,只不过,容月和弘昼还没搬出去。
容月想的是,开年弘昼就要出海,那还不如在宫里呢,至少和额娘彼此有个照应,开府有开府的好,但在宫里也有宫里的好。
而这边弘昼刚把事儿理顺,那边,便传出来康熙病危的通知。
ps:感谢我得起个名儿的月票,么么哒
第五百二十三章 驾崩
应该说,康熙其实是比历史上活得更长,沈琳前几年一直在想,也不知道康熙什么时候死。
倒不是沈琳坏心,盼着他老人家过世,基本上,沈琳还是挺喜欢他老人家的。
他老人家在,弘昼有的时候和四爷起冲突了,也有缓冲的作用。
而且他也没给自己招惹过什么麻烦,并不是传说中的清穿女的克星。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自己不是太张扬,太高调的缘故。
侍疾的这种工作,自然是四爷首当其冲的。
康熙现在是常陷入昏迷,大家都对康熙的病情报了极大的关注,现在可是快要过年了,万一要守个国丧,那今年新年可就要不好过了。
一时之间,沈琳的铺子有些东西就卖断了货,比方说酱鸭,灌肠一类的,腊货基本买断了。
估计人家是怕找不到新鲜宰杀的吧,毕竟,过年,怎么着也得有这些东西备着。
因此,芝麻就又叫人去大量采购了一批活鸭,活鸡,准备来做腊货。
反正真吃不完了,到时候可以给店里的伙计加餐。
应该说,这个新年,大家都过得挺憋屈的。
虽然侍汤药的四爷是主力,不过,另外几位在世的爷们,也是轮批进了宫的,还有那些太妃们也在一边侍候着。
康熙大都是昏迷着,偶尔醒来。
其实据沈琳所知,倘若不是四爷让人给康熙用金针吊着,估计年前就去了。
而虽然用大补的汤药还有金针,康熙也没过完元宵,正月十三那天便驾崩了。
弘昼是哭得死去活来。
康熙一驾崩。大家都去哭灵,真正发自内心哭的,也没几个。
虽然过完了年,像在南方城市是暖了起来,可北方,还是冰天雪地的。
康熙这一过世,先不说民间是禁止喜乐。京城和贵族们的生活也不好过。
停灵的那些天。大家伙都要去哭灵,几天下来,倒了一大批。
特别是一些年纪老迈。体形偏胖的,有些倒下了,虽然有太医治疗,不过。没几天也跟着康熙走了。
沈琳其实也有些吃不消,她毕竟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
虽然平时也有在锻炼。可到了冬天,她还是习惯窝在宫里的,最多在宫殿里做下软体操,瑜珈一类的。
而现在。跟着一大帮人在哭灵,还露天的,虽然穿得还是挺暖的。可问题是露天北风那个吹得头也疼死了,而且你还不能带暖炉暖手。也不能带头套,帽子啥的。
哪怕穿了自制的羽绒衣,沈琳还是立即病倒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发起了高烧来。
沈琳发了高烧,皇后自然是让沈琳别去前在了,省得出了什么事,都烧得昏昏沉沉,迷迷湖湖了。
皇后现在忙啊,忙宫里的太妃,太妃们本来年纪都大了,哭灵时间也得安排好,还有宫里的女人们,还有一些诰命夫人。
虽然不用她来安排,可是最终的定夺,还是她来拍板。
再加上她年纪也不轻了,也是疲惫不堪。
可她和沈琳不同的是,她是皇后,哪怕真病了,也只能让太医开点药强撑着。
弘昼在哪儿守着,因此,沈琳这边的侍疾只能让大公主代劳了。
大公主也并不是只管着沈琳这边。
大公主在年前的时候,被晋封为固伦公主,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她见皇后的身体不行,再加上皇后也确实不放心把手头的活计给别人,因此便把一些事交到了大公主手上。
像宗室贵妇们的招待和休息这方面,是由大公主来操心。
哭灵并不是大家伙一蜂拥而上,而是分批的。
一批哭完,一批接着去,这样一来是活人也少受点罪,毕竟大冬天的,都是帮平时养尊处优的主儿。
更何况,你不能因为哭灵而耽误大清的重要公事不是?
贵妇们虽然比不得男人,可谁家没些要紧的事的?
因此,贵妇们便分成了两批。
而在宫里的偏殿休息时,那些贵妇们需要的茶水,茶点,暖手袋这些的,便落到了大公主手。
虽然让人家来哭灵不是让人家来享福的,偏殿也只是让大家来稍微休息一下的。
不过,尽量让大家舒服些,暖和些,周到些,总是没错的。
本来大公主是已经忙了,不过,哭灵快要结束的时候,德太妃是突然发难了。
对于这次哭灵,像那种被圈禁了的阿哥们,四爷自然也是给唤了来。
德太妃看见了久违的宝贝儿子,十四。
倘若不是因为顾念四爷和德太妃的面子,十四早就也被处死了。
把他只是圈了起来,已经算很不错了。
而德太妃现在估计是想着,康熙也死了,她是大清第一女人了,谁叫她是皇帝的妈呢?
因此,便得瑟了起来。
先是把十四抱着痛哭了一番,然后再让四爷把十四放出来。
四爷自然是不干了,说康熙临死前没说这话,他不敢当那不孝子。
毕竟人是康熙说关进去的。
德太妃一听,便不高兴了,那太上皇死的时候,你那个王八蛋儿子弘昼一个劲的霸着人家,谁近得了太上皇的身啊。
明显啊,那是老四故意这么干的,什么叫太上皇不想见各位太妃,只想让弘昼陪着。
鬼才信。
明明就是老四知道,自己向太上皇去求情,所以,才故意拦着自己的。
因此便逢人就对人家说,什么四爷不孝顺自己,不听自己的话,还说什么自己看见四爷就心口疼。
应该说德太妃这么一直闹,差不多闹得无论是宫里还是朝堂上,基本上是人尽皆知。
四爷在朝堂上其实是真不怎么得人心。
因此,大家都在看着热闹,甚至对德太妃闹出的这一出,挺开心的。
咱不能给雍正爷添堵,不过,德太妃行啊,不对,现在人家是皇太后了!!
因此,一些贵族们纷纷觉得,看四爷的好时机到了。
比方说,到时候皇太后非要让四爷放了十四怎么办?
或者说对十四家的媳妇好过皇后怎么办?
自从康熙过世后,她是天天招十四家的陪着呢。
皇后那是大度不说什么,不过,并不代表宫里的其他女人能够忍下来。
ps:感谢月夜紫灵儿的平安符,
感谢irisw的两张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