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清-第4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一些江南的商家,虽然人家以前挺讨厌弘昼的,不过,严格说来,弘昼帮他们开拓了一定的商机,特别是弘昼提拔起来的一些新晋商家。
因此,他们捐粮,捐银捐药极为的热情。
他们捐了,那些老牌世家敢不捐?
皇帝在上头盯着呢。
大家都不捐那是没事,倘若有一人捐了,你不捐,那就是你品行有亏了。
这年头的商人,最是介意名声了。
因此,个个都捐了不少。
所以,严格说来,自从弘昼开战后,物资也好,医药方面也好,还真不处么缺。
而那个跟着和尚去西北的探子却带回来了另一个消息。
。…

第六百七十七章 防腐问题

那个和尚进的曾经是年羹尧在西北的府第。
应该说,四爷好僧好道这事,是人都知道,一开始人家探子觉得估计年羹尧也是效仿四爷吧。
不过,细细一打探,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年羹尧已经死了,人家探子那时候是想,会不会给年羹尧念经超渡啥的。
虽然人家来西北,纯粹是来建庙的,不过,万一人家在京城本来就有交情,人家是顺便想来赚点外快呢?
可随着探子的深入,越来越感觉不对劲。
其实探子是没资格评论啥的,因此,人家把看见的一五一十的全部记录下来,然后每天发到京城。
四爷看着密探来的信件,不由得庆幸,年氏死了,要不然,他都有种冲动,想掐死年羹尧和年氏了。
倒不是说年羹尧叛国,而是他确实和西藏有往来。
其实西北的战乱,是早早能平定的,只不过,他们双方都为了捞好处,所以一直还战着。
年羹尧是觉得,他还没捞到他想要的官职,因此,一直有放水给人家。
至于人家和尚,则是来往两边捞好处,毕竟战场上,西北地区,有和尚,有喇嘛也很正常。
至于人家和尚,也是在发战争财。
毕竟一打仗,来寺庙上香的,搞什么长命灯,长寿灯,或者人家死了,帮人家的子孙点福寿灯的人也很多,简直像搞批发似的reads;。
对于寺庙来说,人家巴不得打仗呢。
其实很多的寺庙,人家已经违了当初的目的,虽然有些和尚的心还是想着如何帮善众。但毕竟这部分只是少数。
更多的和尚,想着如何从信众,善众哪儿捞钱。
四爷的想法是,把人家寺庙的和尚连根拔起,然后把人家丑陋的心机罢在众信众面前。
在四爷的想法里,那就是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没有灰。
可十六也知道。这压根不可能,反而会被人家寺庙的人利用。
四爷的名声本来在民间就不怎么好。
虽然要比历史上的四爷名声要好些,毕竟。现在四爷没有逼父弑母,可是,四爷为了百姓的利益,还是动了贵族圈的利益。
虽然由于海运。贵族圈也是得了好处。
可是,人家会觉得。倘若没有你的剥夺,我们可以有双重利益,因此,都可着劲的抹黑四爷呢。
现在四爷倘若还向人家佛门开刀。虽然是人家佛门的和尚行了叛国之事。
可大部分的信众压根不会相信你好么。
十七觉得,还不如捏着人家的把柄,让他们为朝庭做事呢。
四爷被十六和十七劝了又劲。终于也答应下来。
其实人家寺庙的主持已经很少管些俗务了,一来是年事已高。二来,人家在徒弟之中培养了两个出色的。
人家是想着,到最后挑个最优秀的出来。
这两个一个叫法源,一个叫法信。
法源一向脚踏实地,像和年羹尧勾结的这种事,自然不是他干的。
相比较法信,其实法源地人家寺庙里支持人并不多。
寺庙也是有分帮派的,谁能帮寺庙推向更高峰,谁能帮寺庙引来更多的信众,基本上,大部分人也是更加信服他的。
法信一向唇红齿白,能言善道,当然,再加上佛法高深,很让一些贵妇们的喜欢,基本人家的信众是横跨了上至八十岁,下至七八岁。
四爷是把这事交给了十七,按照四爷的意思是,把这事交给法源看,到时候让法源清理门户,想必他也乐意的吧?
毕竟去了法信这个强而有力的对手,他就是下一任的主持了。
四爷虽然也知道,去法源,留法信才是最好的,可问题是自己有洁癖。
在朝堂上,他为了政治没办法而妥协,可是现在,他希望能给佛门有一片清净地,至少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处是干净的。
可是十七却觉得,还不如像法信这种身上有瑕疵的人,容易掌握在手reads;。
四爷把这事交给十七去办了,十七自然是希望做到最好。
而应该说,四爷也是知道,哪种方法是对朝庭最有利的,因此,也是放权给十七。
反正四爷只求结果,不问过程。
相比较四爷在前朝,沈琳在宫里也很忙碌。
西北的事儿思思和永瑛会第一时间知道。
因为上书房也会模仿西北的战事,无论是文化课也好,布库课也好,大家都会尽量偏向西北,多商讨和西北有关的事,因此,二人听课是极为的认真。
以前永瑛还喜欢思想开小差,可这段时间,由于长谈的都是和他阿玛切身有关的事,因此,他听得那叫一个认真仔细,生怕少听一件事,他阿玛就在西北会出啥事。
永瑛也不是笨,就是以前喜欢开小差,所以功课一直是中间,现在认真仔细听了,再加上他本来就好这方面,功课那叫一个奋起直追。
连上书房的先生都捋着胡须点了几次头。
至于想让人家开口表扬,帮忙,那怎么可能呢。
沈琳则在想,如何搞上结战争上的糕点。
一是容易携带,二是容易垫饥。
这年头也没巧克力啥的,因此,沈琳想着,最好能做一些重油重糖又比较小巧,携带方便的糕点,最重要的是不容易碎。
应该说这种东西其实也挺多的,最理想的,自然是汤圆,麻球一类的。
不过,最要紧的还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储藏。
一是容易坏,二么则是大家都知道糯米食热的时候自然是香甜可口,可是冷掉,先不说口感,也是比较难入嘴的,感觉像和吃蜡烛也没啥分别。
因此,沈琳则觉得,咱先不要管口感了,在战场上,能填饱是最重要的,先搞防腐问题。
其实像肉干,风干的肉干,垫饥自然是最好的,可问题是,这个成本实在是太大了,毕竟几十万人的军队,一打,每个人都配备到,压根不可能。
你要考虑到战士的需要,也得考虑到银子的问题。
因此,沈琳便和自己铺子的人说了,这件事,你们必须得好好琢磨琢磨,咱时间也不用太长,最好是能保存三到四个月的。
虽然十天半个月对你们来说不难,可总不能把你们打包去战场吧?
倘若实在想不粗来,那就把你们打包去战场了,咱的儿子都能去,凭什么你们不能去啊,对吧?
沈琳铺子的人一听,我擦,想不出来还得去战场,自然是绞尽脑汁拼命的想了,毕竟没人愿意去好么。

第六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和尚

沈琳的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
先不说她不是化学专业毕业的,哪怕是,制作得出防腐剂,也没有那装东西的盒子啊,更何况,她在宫里,也压根帮不上什么忙。
最多瞎想想主意。
比方说她和人家说了,你去问问人家,那腊鸭,风干的肉牛的制作过程和流程,然后把咱们的糕点像人家靠近和改良,最重要的是要有积极探索的精神。
哪怕不成功,至少咱们试过了。
不过,还别说,由于沈琳的高压政策,那些糕点师傅倒是制作了几款咸的糕点,保持期倒还是能挺长的。
由于沈琳的提醒,师傅们也觉得,有可能咸的保质期能更加长些。
原本糕点基本都是甜的,虽然也有咸的,不过,大概只占十分之一的比例。
毕竟人家打的是江南风,江南人相比较而言,都比较偏甜些。
沈琳见他们有了成效,便兴冲冲的向四爷汇报。
沈琳是觉得,这个还是可以运到战场上去的。
或者说,让那些厨子教会人家,到时候,让人家军中的厨房们学着做,也能让士兵们倘若在外面吃饱。
沈琳把这些干粮先是进贡给了四爷吃,怎么着也得让四爷试试。
四爷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只是觉得,那味道真心很一般。
不过,后来听沈琳说,这种东西放的周期能比较长,万一有士兵啥的迷路,然后带上这些指不定能多撑些日子呢,怎么着也能提高下士兵的生存率不是?
四爷一听。也有道理,基本上,四爷还是个很关爱下层士兵的皇帝,这点和康熙和历史上的乾隆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四爷也是第一次,当着沈琳的面重重的表扬了她,夸她终于干了件实事。
沈琳一开始是挺高兴的,主要是四爷一向严肃。还真没有当面表扬过她。
不过。听着四爷的表扬,怎么感觉不是那种味儿呢?
什么叫做这么多年来没白养活你?
合着你当是养猪哪?
再说了,咱帮你生了这么多儿女呢。咱的二女儿被你嫁到蒙古去和亲,咱的长子现在为了大清的疆土在拼命好么!!
至于大女婿和大外孙,那也是去为大清赚银子了,自己的贡献多大啊。你要明白,历史上你可没这两个女儿的。
那李氏生的女儿。都没活过二十呢!!
还有,历史上的弘昼那也为了避弘历的风头,成了二世祖,在你的宫里。咱算是第一有贡献的人好么!!
沈琳让人把配方交给了四爷,然后四爷又命人下发了下去。
严格来说,沈琳让说铺子的糕点师傅去西北。那也是为了吓唬他们,让他们拼命才说的。
怎么可能真的让他们去西北呢?
他们去了西北。那自己的铺子怎么办?谁来制作糕点?
而沈琳的贡献也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有几家寺庙的和尚把他们寺庙制作一些素糕点的配方给拿了出来。
据说,他们的那些素糕点,保质期还是挺长的,有一种糕点,据说可长达四十几天。
但是,里面会加一点药草,味道虽然是怪了点,不过,架不住人家的保质期限长啊。
而且那家寺庙的和尚据说还很积极的准备和四爷派去的人去西北军方。
四爷那时候听人汇报,皱了皱眉头。
应该说,四爷现在对一些和尚还挺反感的。
你想啊,虽然说交给十七的事是办得七七八八了。
那和尚也决定投诚,弃暗归明,可实际上,四爷对这种品格低劣的人,还是不喜欢。
四爷喜欢一个人,就是十分的喜欢,对你掏心掏肺,愿意把全世界都给你。
可当他讨厌一个人,也是厌恶到极点,压根半点面子也不会给你。
只不过,那事交给十七了,所以,四爷是暂且放过。
本来四爷的原意是,在人家的寺庙安几个暗梢,然后把这几个人给扶起来。
真正的掌控人家寺庙。
现在听说和尚愿意去西北,四爷是觉得,虽然和人家寺庙是无关,不过,万一人家在糕点里下毒呢?
这可是说不好的。
要知道,无论在哪儿,食品安全卫生那是绝对最重要的,更何况是打仗的前线了。
不说是投毒,哪怕下个泄药,那也够要人命了。
因此,四爷就说了,你们交配方,不愿意交,也就算了,反正有容妃铺子下面人家糕点师研制出来的糕点,勉强凑和也够了。
应该说,十七和十六呢是知道四爷的用意的。
虽然二人是觉得,四爷有些小题大做,毕竟那是不同的两座寺庙,总不能可能京城这么多寺庙全部一起叛变吧?
虽然人家名寺是贪财了些,不过,大部分的和尚,还是好的,毕竟不是那种利字当头的。
不过,二人也正是因为知道一些真相,因此,倒也是照四爷的做了。
万一运气不好,真有个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