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二人也正是因为知道一些真相,因此,倒也是照四爷的做了。
万一运气不好,真有个意外呢?
谁担当得起?
而十六和人家寺庙的方丈说了之后,人家方丈却说,那个药草素糕饼是人家的独门配方,就那个和尚会做,人家呢,又不愿意交出配方来,所以,倘若四爷或者朝庭真的不要,那他们也没有办法了。
本来十六是觉得四爷有些小题大做,不过,和人家方丈也好,还有那个擅长做糕点的和尚说了也好,人家都很坚持,十六便觉得,这事还真有古怪。
你说不就是一个糕点配方嘛,你保密什么?
最重要的还是那和尚,一方面不愿意交出配方,另一方面说什么士兵吃了他的糕点,还会少生病,万一有个伤口,也会治愈得比较快。
十六觉得,自己虽然是比较好说话,自从十三过世之后,由于十六头顶的铁帽子,再加上十六和四爷的关系,有些人求情,会通过十六。
因此,宗室里也有人知道,十六那就是扮着老好人的角色。
可那只是扮,他不是真傻啊,难道有这么容易相信你们的话?
十六当人家的面呢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回去禀报了四爷,让四爷做决断。
四爷在御案上敲了敲手指,然后道,“对于此事,十六弟是怎么想的?准备如何处理?”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夫
十六是觉得,这压根不算个啥事吧?
既然知道人家有问题,那就别捎上人家呗,不就是个和尚么。
可四爷捏了捏眉头,想了一会儿便道,“不如引蛇出洞吧。”
虽然表面上,好像一些人全部都死的死,归顺的归顺,但四爷总觉得,伏在水面下的,应该没这么简单。
那么,不如趁这次机会,把他们连根拔起,就算此次的行动不能连根拔除,也要清扫人家一部分的势力。
十六听了是觉得,就现在这情况下,皇帝搞这事,简直是多此一举。
像西北的战况,他由于在权利的核心重央,他算是了解得比较清楚的。
别看京城一些物资挺丰富的,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到西北。
弘昼的一些好友老友们也在金钱上,人力上支持。
不过,其实人家在西北还真的很缺粮草,至于药那是更加不用说了。
主要是打得太激烈了,双方的伤亡都很大。
虽然四爷是给了很多的配备,可问题是,一方面是运输上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来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再加上,四爷也不愿意把战况上京城的太多百官和百姓知道,所以很多事,也只有十六心里清楚。
十六有两个想法,第一,最简单,不带那个和尚。
第二,带上,然后路上把那和尚给处理了,然后就和人家说和尚被哪个寺庙的菩萨看中,让人家去侍候佛祖去了。
对于人家和尚来说,被菩萨看中,去侍候佛祖也是件功德圆满的事吧?
这压根不难。可偏偏四爷却要用这种方法。
倘若是平时,十六倒也是赞同的。
可现在战况如此激烈,十六不觉得弘昼有时间去料理这些人。
在十六看来,还不如把这人放在京城处理得了。
可偏偏四爷有旨,十六表示,他是有点不知所措。
倘若四爷是打算传位给弘昼的,那么。十六觉得。对弘昼这种锻炼倒是可以理解。
毕竟,以后要当皇帝,可是要通过好多关卡的。
严格说来。弘昼他们这一辈夺位的紧张气氛压根没有九龙夺嫡那么紧张,也没那么血腥。
这和四爷本身也关系,另外,弘时和弘历其实也是那种纸老虎。
或者说。四爷自己是从夺嫡的血路上杀出来的,所以。对儿子的防范之心,还是特别的严重。
所以,使得弘时和弘历,压根施展不开来。
至于对弘昼。四爷则是那个心会传位给弘昼。
毕竟,之前四爷说了,正大光明后面。写了他的传位诏书,具体是谁。没人知道。
而且哪儿始终有重兵把守,每班的人都是轮换的,而且每次上工的人,都是用抽签的形式。
像这种御前侍卫基本都对四爷忠心,不是说你收买一两个,就能收买得了的。
所以,十六表示,哪怕亲信如他,也不知道那名字是谁。
但他知道的是,绝对不可能是弘昼。
沈琳是不知道四爷所做的一切,她只是积极的和扎拉芬在京城想办法让人捐钱捐药。
沈琳那时候有和扎拉芬说过,那种紧急的护理必须得教会一部分人,然后把这些人送到西北战场上去。
这样,有可能能保住一些人的命,有可能能帮人家拖延一会,哪怕实在不行了,也让人家把遗言给交待了,方便人家的同乡把人家的遗言带回去。
沈琳是觉得,多会一个护理,就能让士兵多份希望。
在紧急救治方面,那自然是西药比较强些,特别是包扎的手法方面。
其实这次星德出海,沈琳就有吩咐过,倘若行船的时候,看见有人家洋人的,向人家买些药回来,人家的药挺方便的,最重要的是,这年头的大清人,压根没抗体,有可能一粒就会见效。
她不是医科的,也没读过护理,只是在电视上有看人护理过,因此,便和扎拉芬说了,这京城不是也有教堂嘛,那咱可以去问问人家神父什么的。
反正人家想传道,咱多带几个伤病人去,让人家帮帮忙。
毕竟,现在不是和英法开战,是和西藏哪儿开战,严格说来是内乱,人家外国洋人应该不会排斥吧?
沈琳想得没错,扎拉芬在贵族圈出名,哪怕人家神父也是有听说过的,是人都知道固伦公主大方了。
人家神父也是想通过扎拉芬,让人家传教更加容易些。
更何况,扎拉芬给出的条件也很诱惑他。
你想啊,是人都会怕死的,倘若你的包扎手法,你的医疗手段能让更多的人减少病痛,让人家多一份生存的希望。
最重要的是战场上的人,可是来自大清各个地方的,再加上有咱帮你宣传,你还能不火?
神父来大清多年,其实一直挺头疼的。
想想前辈汤若望啥的等人,多少出色,可他呢?
虽然人家神父是视钱财如粪土,视功名如浮云的人,把这一辈子都贡献给了天主,可人家也是很讲究脸面的。
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他面前,他怎么可能会不珍惜的?
当然,神父呢,也不完全是傻的,他在一边给人传授医疗知识的时候,一边也和人传道。
也是因为他要一边传道,所以,速度就慢了好些。
不过,也幸好,那些送来的,原先也是扎拉芬精挑细选过的,所以,第一批合格的医疗救护队也是跟着那个和尚是一起出发了。
而第二批第三批,据说也是在紧张的培训中。
沈琳那时候和扎拉芬说了,最好在挑一些中医,比方说从京城的一些名医馆里挑些大夫,然后带去战场上帮人家救死扶伤的。
不过对于这点,扎拉芬是推辞了,主要是这件事实在难办。
第一点,能拉去战场上的大夫,一般都是骨科伤科。
其实京城的这些大夫并不怎么多。
京城比较出名的是儿科啦,妇科啦,或者是一些常风疾病。
京城虽然也有打架事情,不过,毕竟是天子脚下,大家也不会打这么过份。
二来,出名的,肯定不愿意去,不出名的嘛,人家愿意去,你也不放心啊!!
京城的骨科伤科大夫,毕竟和在战场上的真正军医是不同的。
像这次人家神父帮忙培训的那些人,严格说来,只是起到一定的救急的作用,并没有起到医治的本事。
你说这年头的人,谁会相信西医啊!!
第六百八十章 想去热河
扎拉芬应该说是让门人跑了好些铺子,倘若她使用公主的强权,自然是可以征人去当军医。
可问题是,她也不敢,万一人家军医使坏呢?
本来明明没啥事的,然后你害得人家要截肢了。
本来只要截肢就能保住命的,人家军医害得人家没了命。
因此,扎拉芬都是希望人家能自愿去,至于人家有啥要求的,只管提,咱来帮你想办法。
可她没有用公主的强权,还真没谁愿意报名的。
反而害得某些贵族找上她,希望她不要找上京城的大夫。
有位贵族太太还和她说了,说倘若真有需要,不如找找别的地方的大夫。
在京城,你别看医馆很多,不过,人家表示,真的很缺大夫。
那位太太还说了,不如你让皇上下旨,每个省府,让人家推荐一名技术过硬的大夫过来,最重要是自愿去的,这样,不就有二三十人了吗?
扎拉芬一听,那还不是一样,万一人家官府为了交差,随便找了,人家也是不愿意去的呢?
因此,便打算和沈琳商量商量。
沈琳那时候就想到了,想当年灰典的时候,据说也是从全国各地调精英医生和护士。
反正自己那时候有听谁说过,她们家的女儿也去了。
那时候虽然她所在的城市是没有谁染上过的,不过,那时候也是谈非色变。
因此,沈琳那时候就特别的佩服人家女儿,觉得人家的女儿真是大英雄啊!!
不过。后来也从人家母亲的口里知道,人家的女儿也是有私心的。
因为那时候已经是后期了,基本上是不会传染上了。
因为防护工作已经能很到位了。
而且人家去过前线,以后当护士,一来是提升快,二来则是不用上夜班,三来在履历上填加一笔。无论要跳槽还是哪样。都是得利的。
因此,沈琳是觉得,一些技术好的。人家不愿意去,技术差的人家咱也不放心,那么,那些中坚力量呢?
咱们可以叫人家去。然后许以好处!!
每个年代的人都一样,一为名。二为利,那么,咱可以从中做个选择。
因此,沈琳便让人列了一份京城最好骨科伤科大夫的资料。然后就让弘昼府上的管家上门去了。
弘昼一向是走高调路线的,谁叫人家有这个本钱呢,自小被康熙养在身边。然后长大了,搞海运又成功。至于现在在打仗,大家也觉得,只要弘昼出马了,胜利那是早晚的事。
谁叫早就有人在传,他是一名福将,福星呢?
因此,人家的管家按着沈琳给的名单去找人家大夫。
人家管家的意思是,你,被咱郡王爷看中了,所以,特命你收拾收拾,带着一到两名优秀的徒弟,去西北军区为咱大清效力。
倘若不幸死了,那是你倒霉,倘若你能够活着回来,功劳那可是大大滴哟,给你个编外御医,或者子弟可以入选医药局。
你说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夫,虽然也想进入御医这个行业的,可问题是,他们年纪大了,一来是身体确实吃不消,二来,他们的铺子也离不得他们。
可倘若拒绝,好像又不能拒绝。
人家管家说了,这是你们医者,为大清效力的时候到了。
你怎么拒绝,难道说咱不愿意为大清效力?
你再有本事,也不敢说好么!!
而这时候,有人就给那些大夫出主意了。
说你们傻啊,你们年纪大了不愿意去,得力门生谁愿意去谁去啊,你想,万一人家还是全须全发的回来,人家真给了御医的名额,那到时候出名的,还不是你们医堂?
你们有个御医当徒弟,也很出名不是?
众人一想也对,因此,都回去和徒弟们商量去了。
他们也总结了一下,第一,年纪太轻,经验太浅的不行。
第二,身体不好的也不行。
第三,必须得和自己关系得近的,倘若太远了,更加不行,万一人家成名了,到时候不认咱,怎么办?
因此,他们首先在自己的徒弟哪儿考核了一下,挑选了两到三位,然后送了上去,让弘昼的管家去选。
弘昼的管家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汇报到了沈琳哪儿。
沈琳的意思是,他们送多少,咱都收,而且还和他们签下了条约。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