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不愁嫁-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看来从古到今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桃华坐在他的身边,一直握着他的小手。

    董行成来的时候,烨哥儿的烧已经退了,但是还在睡觉。来迎接董行成和大夫的是一个老嬷嬷,桃华并没有现身。董行成心底虽然微微有些失望,但是随即就释然了,桃华这样的大家闺秀,哪里可能自己出来见大夫。

    大夫是董行成专门吩咐福贵儿请的,经验丰富擅长儿科。他搭了搭脉,又翻烨哥儿的眼皮瞧了,再看了他的舌苔,问了费嬷嬷几句,起身对着董行成道:“这位小少爷是感染了风寒,这发热倒是好事,我再开两剂药,寒全散出来,便没事了。”

    董行成听了,转身瞧向了费嬷嬷。费嬷嬷会意,隔着屏风唤了人过来看着烨哥儿,然后就引导着两人往旁边的待客厅去了。

    大夫在开方子的时候,董行成就在旁边坐着。费嬷嬷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他好几次,见他似乎很认真地在看大夫开的方子,不禁心里暗忖:难道这位董将军,竟然懂医术吗?

    算是费嬷嬷瞎懵对了,这位董行成,还真的是懂些岐黄之术的,至少,跌打损伤那一套他还是基本上都能搞定的。盯着方子,一个念头突然在他的脑海里成形了。或许,这位尹姑娘,终究还是有些办法见到的。

    大夫开完了药,董行成二话没说,亲自带了大夫出去了。费嬷嬷回了屋里,径直走向了内室:“小姐,他们已经出去了。”

    桃华心稍定了些,站起身来,边走边问道:“大夫说烨哥儿如何了?可要紧吗?”

    费嬷嬷一一地答了,便有小丫鬟走过来,手上提着药。费嬷嬷接了过来,问明是给烨哥儿的药,又一一问了几句细节,都能对得上,费嬷嬷便接了过来。她去后面煎药的时候,先把药拿给懂些医术的老嬷嬷瞧了,见没有问题,这才开始煎了起来。

    却说桃华一个人在前头看着烨哥儿。她正在用棉花沾水给他的唇上抹着,发烧是最容易口渴的了。桃华才刚刚弄到一半,门口就传来脚步声。桃华头也没抬地说道:“药得了吗?等会儿他醒了再吃吧。不知道可有没有小火炉,我给他熬些白粥,他醒来定会饿。”

    “福贵儿,去吩咐厨房,等会儿送些白粥和小菜过来。”门口响起了一个明显不属于费嬷嬷的低沉男声。

    桃华条件反射地就抬起了头,心里却真的落了下来:果然如此,他终于现身了。桃华放下了手里的东西,站起来见了个礼:“多谢董公子。”

    董行成身边也没人服侍,只身一人站在门口。听闻桃华这话,他轻笑了一声:“我本是主人,理应招待周到才是。明烨如何了?”

    桃华看了看正呼呼大睡的明烨,脸上的表情柔和了许多,但是语气十分客气:“多谢董公子关心,听大夫所说,烨哥儿这病倒是不怕的,只是吃了药,把寒气散出来便是了。”桃华重点说了听大夫所说这几个字,提醒这位董公子。

    董行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出生入死多次,摸爬滚打,立了许多的军功了。大敌当前他尚且不会变色,更何况是桃华这一句提醒呢。他迈步进来,顺着她的话就说了下去:“方才我送了大夫出去,他倒是说,有一句话忘了叮嘱了。我便帮他跑了这一趟。”

    若是真的有什么话,又何必他亲自来跑这一趟呢?这理由也太瞎了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外面可还涨着水,闹着流民呢。而且事关烨哥儿,桃华在心里犹豫了一下,这才说了一句:“不知道大夫可有什么要叮嘱的呢。”

    董行成自打觉得这个姑娘跟其他的姑娘有些不同之后,就稍稍去打听了一下她的情,尹家现在旁落他人手,他虽是尹老爷的嫡长女,但是现在爹娘均已不在人世,只有个祖母可依靠。所以才这么宝贝这个弟弟吧。虽然思绪万千,但是他的面上仍旧是那副冷静的模样:“大夫说,明烨身子骨儿不算弱,不能大补,最好是食补。”

    桃华记了下来,然后看向了他,目光里只有一个意思:一句话说完了,你可以滚了。可是这位董行成显然不打算就此放过这个好机会,反而是自顾自地坐了下来,简直把他当成是这里的主人。不对,貌似他真的是这里的主人。这可怎么把他赶出去呢?桃华犯难了。

    “去往南京的信差已经在路上了。因路途遥远,且如今不怎么太平,所以还请尹姑娘稍安勿躁。”董行成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32司马之心



    别人都开口跟自己说话了,桃华自然也不能板着个脸,连忙起身道了谢,十分客气,一边在心里暗暗地埋怨着:自己怎么就放松了警惕,一个人在这里守着烨哥儿呢,还把人都差了出去呢,现在连个来岔话的人都没有。

    “尹姑娘,似乎很不想看到我?”董行成突然又开了口。

    知道还问,如果不是住在你家,早拿扫帚把你给赶出去了。桃华抬起头来,不经意地对上了董行成的目光,分明从他的眼睛里面看出了一丝兴味。桃华的心反而镇定了下来,对着董行成道:“董公子说笑了。多亏董公子出手相助,我才有个落脚之地。”

    董行成的眼睛微眯了眯,这眼前的女人说的话,明显是不值得信任的,瞧她的眼神就知道了。不急不急,慢慢来。董行成想到这里,脸上带了些薄笑:“我本与洛家有亲,算来也算是尹姑娘的兄长。出门在外,自然当互相多加照拂。”

    桃华以前觉得这个男人很冷,现在觉得这个男人压根儿就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正在这时,桃华一眼瞧见门口的白芷,忙使了个眼色。白芷会意,连忙转身。

    这边董行成已经注意到了桃华的动静,自然知道她是要去搬救兵了。不怕他来,就怕他不来。董行成站起身来,对着桃华一抱拳:“尹姑娘,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前头还有事情需要处理,那我就先告辞了。”

    桃华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正欲说话,忽然听见烨哥儿唤自己的声音,她忙低头去看烨哥儿。烨哥儿睁开眼睛,看见了桃华,眼睛一亮,伸出小手来。桃华忙握住了他的手,浑然忘记了自己还要道别这件事情。

    董行成见了桃华哄烨哥儿的模样,像一个小大人的模样。他嘴角略往上扬:明明不过七八岁的孩子,偏偏还要照顾一个比她自己更小的孩子,可真是难为了她呢。估计她此时是想不起自己的了。董行成脚步一转,往门口走去。

    果不其然,董行成走出垂花门的时候,碰上了赶过来的洛大少爷。董行成嘴角微微含笑,对着洛大少爷揖了一礼:“洛兄。”

    “董贤弟,我方才听人说你今儿正好轮休一天,正想找你说话喝酒,谁知不见你。没想到竟在这里碰见了你。不知道董贤弟能否赏我这个面子?”洛大少爷压根儿没提这是何处,董行成又是从何而来,似乎,就真的只是为找他喝酒而来。

    董行成一抱拳:“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洛兄这边有请。”说着,董行成便引了洛大少爷往前面去了。

    而屋里,桃华立刻派了两个小丫鬟守在门口,又派了两个婆子守在院门口,一旦有人过来,立刻回报。她思来想去,心里都有些毛毛的。这位董行成,该不会是这么瞎吧。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这五短身材。再对镜照了一下,哎,不过七八岁,身形什么的都没长开,董行成如果看上了自己,那就太瞎了。但是他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确实让桃华心下惴惴不安。出来真不是件明智的选择,她倒宁愿在尹府跟梁氏斗智斗法呢。

    却说洛大少爷跟董行成喝了一个多时辰的酒,前头有军务来报,董行成这才起身离开了。他前脚刚走,那本来醉醺醺地都站不起来的洛大少爷眼睛一下子就清亮了起来,盘算起了方才的事情。

    这董行成,似乎是有意让自己在那个地方碰到他的,除了这个可能,他想不出别的。毕竟这是他的别院,要避开自己不是难事。而他选择不隐瞒的目的,是因为看上了尹桃华?

    按照如今的情势来说,桃华虽然无父母,但是尹家配董家,是配得上的。可是,洛大少爷想起董行成的身世,便有些迟疑了。董家虽是立了军功,赫赫有名的伯爵府,但是这位董行成却是董伯爷的养子。这事情,恐怕还是要给京里透个信儿。洛大少爷打定主意,就提笔开始写了起来。

    至于桃华,她现在的满腹心思都在烨哥儿的身上。烨哥儿的烧真的退了下去,要坐起来吃东西。前头厨房的大厨子亲自送了食盒过来。费嬷嬷去接了,又抓了一把钱给她们,将食盒拿回来一看。白粥配着精致的小菜不说,还有一碗闻着就十分香甜的燕窝。桃华也不推辞,自己取了出来,亲自给烨哥儿喂着。

    接下来的两三天,这董行成却是再没露面,除了书房和他的卧室,似乎他也没有去别的地方,好象很忙的样子。桃华的心却依然还是不能放下来。这是他的地盘,他要怎么调兵谴将,自己是防不胜防。

    这天下午,烨哥儿见出太阳了,要去园子里玩。因他闷在屋里好几天,病好了些,桃华便牵他在院子里转转。一大一小两个人刚刚走了小半个院子,门口传来动静:“董少爷。”

    桃华往院门口望了一眼,正巧瞧见了董行成投过来的目光。要不要装没看见。她的脚已经快于了她的思维,转身朝屋里而去。

    “尹府来信了。”董行成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就成功地让桃华停下了脚步。虽然很想装是选择性失聪,但是显然离开这里更重要。

    请了董行成进屋里去,两个人隔地远远的互相坐下。董行成慢悠悠地揭开盖子喝茶,似乎一点也不急。桃华也不催他,动作更缓慢地拨着茶叶沫子。敌不动我不动,他总要开口不是。

    倒是沉得住气,董行成终于放下了茶杯,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信,站起身来,走到了桃华的面前。

    费嬷嬷想上去接。董行成看了她一眼,丝毫没有给的意思。桃华见了,站起来,轻声让费嬷嬷去后面休息。等费嬷嬷离开,桃华落落大方地伸手。

    董行成这才把信交到了桃华的手上,却是没有撒手,低声地道:“你很怕我?”

 33回归尹府



    桃华下意识地就抬起了头来,一双杏眼望向了董行成。董行成看见她的眼睛,似乎里面还汪着一潭春水,深不见底,表面泛起了点点涟漪。于是他知道了,其实,她并不怕他。

    而那以后的董行成突然一下子就变得彬彬有礼了起来,他把信交给桃华后就走回了座位去品茶。桃华看完信后抬头向他道谢,他也是微微颔首,便开口告辞了。桃华看着他的背影,心下有些狐疑:他怎么突然这样君子了起来,难道是突然想通了?还是说,洛大少爷在中间起了什么作用吗?

    董行成真的在桃华的面前暂时消失了,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桃华离开。经过这些时日的抗涝抢险,运河的水位终于是降了下去。不过天气仍旧是不太好,桃华在这边耽搁了近一个月,终于踏上了回南京的路程。

    烨哥儿的病完全好了,身子似乎还比以前壮了一点儿。直到进了南京城门,桃华的心这才放回了肚子里:她总算是回家了。

    尹府大门已经焕然一新了,显然是这位新的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