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氏哪里会喝这些下人的东西,接过了茶,放在手里把玩了片刻,笑着道:“你惯常跟在老太太的身边。老太太近儿身子可好,吃饭睡觉到底如何了?”
沁儿简略地答了。梁氏似乎压根儿没听她回答,目光一直在她的身上盘旋着,待她说完,笑道:“我听闻最近老太太调了两个丫头过来调/教,仔细想想,老太太身边的丫鬟年岁也大了,该是放出去的时候了。你是头一份儿的,家里又有爹娘的,若是有什么打算,只管与我开口便是。你是伺候过老太太的功臣,我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沁儿哪里听不出梁氏话里的意思,只是低下头假装害羞,心里却在默默地盘算着,耳朵都竖了起来。终于在她决定抬头的时候,窗外响起了老嬷嬷的声音,接着帘子一掀,老嬷嬷走了进来,瞧见梁氏,连忙行礼:“太太怎么在沁儿这里?方才老太太还找太太说想商量事情了。我还说来让沁儿帮我瞧着里头,我出去寻太太呢。”
老嬷嬷过来了,那梁氏的这番打探自然就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了。她站起身来,若无其事地道:“我刚不过是正好路过,瞧见沁儿做的活计,倒是看住了。这就过去吧。”
几天后,当尹大老爷在尹老太太这边吃饭,瞧见了一个温婉大方,十分标致的陌生丫鬟之时,不由地多看了几眼。那之后,尹大老爷仍旧日日来尹老太太这边请安,留下来吃饭的次数也多了。
这日尹大老爷在外面多喝了几杯,过来给尹老太太请安的时候,都有些站不稳了。尹老太太吩咐人伺候着他在偏房歇着。
片刻之后,梁氏急急地赶来,要去亲自伺候尹大老爷,掀开帘子,却见尹大老爷正在强行地要撕开一个丫鬟的衣裳,嘴还在那丫鬟的脸上乱凑。梁氏不知道捂住这件事情,反而尖叫了一声,这一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当天晚上,梁氏对着尹大老爷又是鼻涕又是泪地哭着。次日,尹大老爷酒醒了以后就来归墨院给尹老太太赔罪,出去的时候,尹大老爷就多了一个新姨娘,姓王。
梁氏当天晚上就“生病”了,并且病得还不轻,卧床不起啊。尹如华衣不解带地伺候梁氏。梁氏被她劝了许久,然后终于打起了精神,开始准备起了战斗。她派人去请老爷,结果得到的消息却是尹大老爷已经去了新姨娘那里。梁氏气地直接摔了一套成窑的茶具,直挺挺地躺在床上,任眼泪往下流。尹如华瞧见了梁氏的模样,也不好再劝她了,只得吩咐丫鬟好好地照顾着梁氏,自己回了屋去。
尹大老爷的王姨娘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往常梁氏一人独大,又是正房太太,大家都不敢不听,现在来了一个王姨娘,一连十来天把尹大老爷都留在了她的房里,为人又温和大方,自然让被梁氏排挤的人有了一个新的去处,大有想把王姨娘给扶成严姨娘那样的架势。
梁氏前几天还在装病,尹大老爷只是第一天来瞧了她一刻钟,便离开了。过后梁氏扎挣着爬起来,要去跟尹大老爷理论,谁知道刚说了两句,她就被尹大老爷一句:“这王姨娘之事是你嚷嚷出来的,如今老太太因这事被气病了,我若是不把她收进房里,如何堵这些人的口?”
梁氏顿时就发了火,指着他的鼻子道:“尹穆宏,你别太蹬鼻子上脸了。当初若不是我娘家,你一个落魄的尹家旁支,哪里能够有现在的日子!你现在就要把我丢在一边了,我告诉你,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什么尹家旁支?我现在是尹家嫡支堂堂正正的继承人,圣旨亲口御封的,还是承了爵的。”尹大老爷目光一闪,“你也别太给自己邀功了。现在的日子,那是堂弟挣出来的,你也是因为有我这个男人,才能当上尹家的当家主母。如果不是我,你们娘儿两还想过现在这样的日子?做梦吧。”
梁氏气得肺都快炸了:“我那么巴心巴肝地帮你打点上下的事情,你个白眼狼,竟然还学着别人纳妾。我现在就去把她撵了。”
尹大老爷冷笑一声:“你尽管去把她撵了,我也就把你给撵了!你睁大眼睛看看清楚,现在这个府里,还轮不到你做主!”说完,尹大老爷拂袖而去。
梁氏看着尹大老爷离去的背影,十分愤恨,哗啦一声把桌子上的杯子茶壶全扫到了地下。自己的娘家使了那么大的力,好不容易让皇上赐了圣旨,结果尹大老爷腰杆子硬了起来,反倒是翻脸不认人了,仗着尹家的权势和自己的嫡子身份,完全不把梁氏瞧在眼里了。可恨自己现在在江南又是天高皇帝远,自己的娘家在北方又是鞭长莫及。自己要撵了那个王姨娘走,尹大老爷竟然开口说要把自己也撵走。自己竟然和那等子狐媚子女人落到了同样的地位,这一口气,让她如何能忍。
当晚,王姨娘吃了厨房送去的晚饭后,就开始肚子痛,尹大老爷也肚子痛了起来。一叫大夫来瞧,却说是被人下了毒。尹大老爷等喝了药,肚子好了一些,就上门来,对着梁氏发了一通炮火,然后再次离去。
尹如华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尹大老爷已经发了火离开了,尹如华连忙去劝梁氏,点拨着她:“母亲,父亲如今是家里的顶梁柱。若是没了父亲,桃妹妹如今就是前例。她还是祖母的亲生孙女,祖母自然不会不管她。但是我们两个,可就没有容身之地了。”
梁氏听了这话,顿时心一惊,背后出了一身冷汗,忙看向了尹如华。尹如华给她出谋划策:“如今父亲正在兴头上,母亲且随了他。再说这王姨娘是归墨院出来的,兴许老太太那边,心里也不痛快呢。娘何不多走动走动。”
“这劳什子的姨娘就是从老太太那里出来的,她肯为我出头,别做梦了。”梁氏顿时冷笑了一声,“她如今巴不得看我的笑话呢。”
尹如华耐着性子说道:“可是老太太给人,与下面的人瞒着老太太擅自行动,有本质上的区别。老太太如今是父亲的嫡母,怎么能忍受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使这些手段?母亲,不是您教我的,能争取老太太就尽量争取吗?”
梁氏听了这话有理,连忙收拾了往归墨院来请安。奈何被挡了回来,老嬷嬷亲自出来说道:“老太太抱恙在身,不耐烦见人,老爷太太和小姐们都不必来请安了。大夫已经瞧过了,说静养就好。”梁氏一连来了好几次,次次如此无功而返。
38如华亲事
“那边怎么样了。”尹老太太坐了起来,背后靠着引枕,喝了一口沁儿喂的冰糖银耳羹,轻咳了几声问道。
老嬷嬷坐在小杌子上,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回老太太,大老爷已经在王姨娘那里连着待了半个月了。太太每天都过来好几次。”
尹老太太不置可否,又喝了半碗银耳,这才开口道:“她就没有硬闯?”
“老太太果然是神机妙算。”老嬷嬷眼里闪着光亮,“前两回,大小姐也跟着来了。太太自恃身份,多亏桃小姐正好过来,这才没让她们进来打扰老太太的清静。”
尹老太太听了,脸上的表情松了不少:“我这么多孙儿孙女里,还是桃儿最贴心。这孩子,受了委屈也不肯说,还帮着遮掩。若是在尹家我都没有办法护得她周全,我这把老骨头还留着做什么。”
老嬷嬷微笑着点头:“老太太说的是,以前老爷太太在的时候,桃小姐便是温和待人的。再说当时老爷的身后事,若不是桃小姐,那最开始的几天,真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她那么小个人儿,竟能把家里打点地井井有条,可是比许多的大家小姐都强。我瞧着,竟比太太还周到些。”
尹老太太叹口气:“可惜这孩子没福,早早地就没了爹娘,不然我也不用费这些心了。”
老嬷嬷站起来,亲自接过小丫头端上来的托盘里的手巾,伺候着尹老太太净了手,匀了面,笑着道:“老太太这是疼孙女儿呢。依我看,还是早早地给桃小姐定下门亲事是正经。有个可靠的婆家,桃小姐往后才有靠啊。”
“你这说的很是,我也盘算着这件事。不管怎么样,不能让洛家的人把桃儿的婚事攥在手上。在南京待久了,以前相熟的姐妹们都散了许多。这周围的我倒是打听了,有两三户的孩子还不错,都是走科举的路,还得看以后考的怎么样。家世不必太复杂,高门大户的,没得让桃儿嫁进去受闲气,最关键的,还是要孩子性情和气,这才是好的。”尹老太太提起了兴致,开口说道,“你且去打听着,若是有好的尽管给我说。不是我夸口,就是那些皇家贵胄,我们桃儿的模样性情待人处世,也都是不差什么的。”
“祖母今儿可好些了。”屏风后面传来了桃华的声音,尹老太太便住了口,没有再说了。
却说桃华像是往常一样过来伺候尹老太太喝汤药,走进屏风正好遇见了捧着药进来的沁儿,便问道。沁儿笑着道好了许多。桃华转过屏风,瞧见尹老太太和老嬷嬷投过来的目光,不由地觉得有些不自然。这两人的目光除了温和和喜爱,似乎还有一点点别的意味在里面,竟盯得桃华不太好意思了。桃华上前去拽住了尹老太太的袖子:“祖母,今儿桃华过来晚了,竟没能伺候您喝药。”
尹老太太笑着道:“那有什么,不过是我今儿醒得早了些。看看,这天女坊的衣裳果真不错,瞧我家桃儿多漂亮。过来,让祖母细看看。”
旁边的老嬷嬷和沁儿也交口称赞,倒让桃华被夸得不好意思了。真的好反常,自己这衣裳虽然是新的,可是昨天也是另一件新的衣裳啊,怎么不见她们这么夸呢?难道,她们又有了新的打算?
桃华并不知道尹老太太她们的心思,当然也猜不出来,她回到偏院,又听到了前头传来的梁氏又摔东西发脾气的消息,不由地摇了摇头:这女人,可真是能折腾。
梁氏的确十分能折腾,把整个府里给弄得鸡飞狗跳的,每天都是乌烟瘴气的。她每天都针对王姨娘,偏偏又不敢打不敢再下毒什么的。尹大老爷现在一个月起码有二十天歇在王姨娘那里,剩下在外面应酬几天,再在书房待几天,竟一天不在梁氏那里去。梁氏这样一直折腾到了王姨娘的儿子都到了两岁多,眼瞧着尹大老爷又抬进了一房良妾,还加了一个通房,这个通房还是以前梁氏自己身边的丫鬟。梁氏才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终于消停了下去。
却说这两年里面,海上的琉球那边的国家,不断地进犯边境。这年夏天的雨水十分多,那水灾竟比当年桃华从京城回来的时候更严重。而周围的国家损失更加的惨重,纷纷举兵往大周来。正值西征的大军开拔回营,连口气也没喘,京城都没回,直接被调往了江苏浙江福建这一带。
这么多将士,总要穿衣啊。皇上命江宁和南京织造暂停进贡,先保证前线军士的衣裳布匹。尹大老爷忙得脚不沾地,几乎瞧不见人。梁氏想闹也找不到人闹,她之前去找了好几次王姨娘的麻烦,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她明白这个女人不是真的如表面看着的那样温和无害,便只能罢了。这一消停下来,她就开始着手起了尹如华的婚事。
却说尹如华去年已经及笄了,已经算大姑娘了。前两年因为梁氏的昏头昏脑,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