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肥妻火辣辣:拐个将军来种田-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氏目光有了神采,点了点头。

    张小花接着道。

    “还有啊,娘,爷爷年纪也大了,也该回家歇歇了,我看不如叫爷爷回家,照看着家,经营着牲口,让爹出来找份工,赚钱补贴家用不说,这样你们也不用分开,我们一家人在这里还能团聚。”

    “这样行吗?”赵氏声音有些激动。

    张小花知道自己说到了赵氏的心坎里去了。

    “行啊,咋不行呢!你别担心,我跟爹说。你看冬天这么长,与其在家待着还不如出来做点事赚点钱呢,是吧?”

    “是是是!”赵氏连连点头。

    张小花又说了一会对未来的规划,见赵氏疲惫了,扶她躺下休息,收拾了药碗出来,回了自己的屋子,看书的张大牛忙问。

    “娘怎么样?刚才我听到好像娘在哭。”

    张小花点头。

    “没事了。”说着将自己的打算说了。

    一边的张二牛顿时高兴地道。

    “那样就不用回家了,太好了!”

    张大牛眼睛也是一亮,但随即又担心地道。

    “可是,爹会同意吗?”

    “会的,只要我们处处说为了爷爷奶奶好他就会同意。”

    直接提分家张家老少都不会同意,要等着他们同意可能要猴年马月,而不分家,赵氏的处境就没法解决,所以眼下以做工赚钱的方式分开最好。

    这样时间长了,张老大不知不觉就会从那个大家庭脱离出来,到时候分家不用明说也分了。

    另外,乡下和父母分开,各过各的其实并不现实,因为父母老了需要照顾,只能和儿女生活一起,儿子多了,每家多少月地轮住这样的。

    这些张小花以前没有意识到,现在想到了,感觉分家就是暂时,将来刘氏老了也不能不管,这样还是不要撕破脸的好。

    这样看,之前她的那些想法真的挺幼稚的。

    兄妹商量好了后,张小花在当晚就跟长老大说了,当然说话的方式和对赵氏不同。

    “……爹,你看这样下去也不行啊,这次我娘是抢救及时,要是再有下次那可怎么办?我奶奶再气坏了又怎么办?还有你才是最为难的。”

    这句话张老大听了心里暖呼呼的,他感觉父母老婆孩子都看不上他,都认为是他的错,可是他愿意这样吗,他也想好好过日子啊,可是……偏偏没人听他的啊。

    “小花啊,还是你懂事,你奶奶的脾气不好,现在你娘的脾气也不好了,唉,爹难啊!”

    张小花给他倒了杯水。

    “爹,你喝点水,发烧多喝水好。”

    张老大嗯嗯,喝着水,越发感觉闺女好,不像两个臭小子,看他的眼神都冷冰冰的。

    “爹,爷爷的车行是不是也在镇上啊?”

    “是,是在镇上。”

    “那等明天你去看看爷爷,这么大冷天,又下这么大雪,爷爷还在外面奔波多辛苦啊。”

    张老大也有些酸涩。

    “你爷爷为了养这个家不容易啊,从我记事开始他就常年在外面赶车,老了都不能歇歇,做儿女的不孝啊!”

    “爹,你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对。”张小花趁机道。

    张老大愣了下。

    “你看,你也能赶车,你可以代替爷爷啊,叫爷爷回去陪着奶奶,暖屋热炕的享几天福,家里总比外面住的舒服吧?”张小花装作不满地道。

    张老大叹气。

    “我早就跟你爷爷说了,可你爷爷担心我做不好。你不知道,你爷爷赶了大半辈子车,都是一些老主家,相信你爷爷。”

 425 父子

    “爹,不管怎么相信爷爷,爷爷年纪也大了,人都有个开始,时间长了就好了。爹,听说,今年冬天天很冷,雪也大,还是叫爷爷回家吧,要是爹你赶车不行,你也能做点别的,给那些商铺搬运搬运东西,年底可也能赚不少钱呢!”

    张老大听到这一拍大腿。

    “对啊,我咋就没想到呢!还是我闺女聪明!”

    张小花长出口气,总算是劝下来了,而接下来张老大说的一句话叫张小花气的差点翻脸。

    张老大一时激动,把看果园的工钱给张青山的事说了。

    “你小叔成亲欠了不少钱,你爷爷叫我把债还上,我答应了。你可别告诉你娘啊,你娘知道了肯定会闹的。”

    “那你还答应!”张小花气的不行。

    “都是一家人,你小叔刚成亲哪来的钱,你爷爷又那么大岁数了,就我找了个来钱的活。”

    “我小叔现在刚成亲没钱,那慢慢赚啊,他那么年轻,又那么聪明,赚钱还不是迟早的事?爹,你不一样啊,你还要供我二哥读书呢!你把工钱给我小叔还债,谁供我二哥读书?我告诉你,我二哥上学钱现在还记在账上呢,明年秋末就要还上,不然不但二哥上不了学不说,学堂还要种我们家的田,直到什么时候还完了钱什么时候退回来!”

    必须叫张老大有危机感,不然就像故事里的那个男人一样,无可救药了!

    “啥?”张老大惊呆了,“这么重要的事你咋不给我说啊!”

    “我二哥入学的文书上面写的清清楚楚的,不是都给你了吗?你没看吗?”张小花脸不红心不跳地道。

    “文书?啥文书?我咋不知道?”

    “你咋不知道,我当时给你了,你是不是给我娘了?”

    “给你娘了?是吗,我不记得了……那肯定是你娘收起来了!”张老大懊恼地拍着脑袋道,“我咋没看看呢!要知道这样就不叫你二哥上学了。”

    “爹你这是啥话,你看果园的钱一年加起来供我二哥上学还能剩些,怎么就不能叫我二哥上学了?难道给我小叔还债就行了!”张小花火大。

    张老大连连叹气。

    “我这不是答应你爷爷了吗?”

    “谁叫你答应的?你不考虑自己的孩子考虑你弟弟?我小叔要是也是个孩子,你这么想也没啥,可他都成家了,明年这时候孩子都生出来了,他是大人了,养家糊口是他的责任,难道你要养活他一辈子!”

    “你看你说的这是啥话,你小叔不是刚成亲吗,那个债……”

    “那是他成亲的债,彩礼钱也没给你一分,你还有一大家子要养,你很有钱吗?还替他还债!你们是兄弟,兄弟是应该互相帮助,可那也要分什么事!”

    张老大被张小花说的哑口无言,很是气闷。

    “还不上钱学堂真的要咱家的田?”

    “不是要,是抵押,什么时候你还上钱什么时候给。”

    “这事整的,咋就不告诉我一声呢!”

    其实根本没文书这一回事,张小花也不怕张老大去问,而张老大肯定也不敢去问,看他这样子也知道被赵氏自杀吓到了。

    这一晚上张老大辗转反侧睡不着,他不知道该怎么和张青山说,毕竟之前都说好了。

    至于张小花说的那些话他没怎么往心里去。

    人都是选择自己想听的话。

    第二日张老大吃完饭就火急火燎地去车行找张青山了。

    车行距离张小花所住的地方有二三十里地,在通往京都的官道边上。

    张青山自己出车出驴,活是车行指派,有远途和近途。有时候是拉人,但更多的时候是拉货,特别是年节的时候,给一些中小型店铺送货。

    吃住有时候在车行,不过在路上更多一些,可以说是风餐露宿,很是辛苦。

    张老大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张青山刚好送货回来,胡子眉毛上全是冰霜,脸上的皱纹看上去也更深了。

    “爹!”

    张老大心里发酸,暗骂自己真是不孝,爹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外面受累,要不是孩子提醒,他都忘了!

    张青山看到张老大吓了一跳。

    “你咋来了!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不出事张老大是不会来这里的。

    张老大不知道该怎么说,忙将话岔过去。

    “爹,还要拉货吗?”

    “不拉了,今天完事了,明天还有一趟。你快说家里咋了?”

    “没咋,我就是来看看你。爹,咱们找个地方吃点饭吧。”

    张青山一看这是有事啊,点点头。

    “我去把车卸了。”

    说着卸了车,就是把驴从车辕上解下来拴进牲口棚里,添上草料,这才和张老大出来。

    父子两人踩着厚厚的积雪来到附近一个小酒馆里,里面南北两面盘着火炕,南面有两桌客人,北面还空着。

    “咱们就做这吧。”张青山脱了鞋上炕,在炕桌前坐了。

    “哎呀,是张大爷,你要来点什么?”

    酒馆的伙计认识张青山,过来热情地问道。

    张青山见他看了眼张老大,笑着道。

    “这是我儿子,来碗酸菜炖肉,再来壶热酒,先来两碗面,不够再说。”

    “好嘞!”小伙计走了。

    “爹,我吃过了,我还不饿呢。”

    “你上哪吃去啊!”张青山解开羊皮袄,舒出口气道,“说吧,家里到底咋了?”

    张老大干笑道。

    “爹,家里真的挺好的……”

    “挺好的你上这来干啥!”张青山一瞪眼,“你以为我不知道!”

    张老大忙道。

    “爹,我来是找你商量点事。”

    “啥事,说吧。”

    “我来是想替你,这天寒地冻的,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别在外面跑了,我来吧,你回家歇歇。”张老大有点紧张地道。

    张青山看看他。

    “你来赶车?”

    “嗯。”

    “你以为那么容易吗!”张青山哼了声。

    这时伙计将酒菜面条端上来,张青山先是吃了一大口面条,倒了一小盅酒,见张老大没吃。

    “快吃,凉了就不好了,吃点面条再喝酒。”

    张老大被老爹这一关心,心里更是愧疚,打定主意,不管想啥办法他也要帮小叔还债的!

    抄起筷子吃起来,连连点头。

    “这家面条好吃,劲道!”

    “他家的面条掺了白面,比一般的荞面条劲道。”

 426 听话

    张青山很快一碗面条就下了肚,身上也暖和过来了,脱了羊皮袄,喝着酒道。

    “你不知道,别看赶车挺简单,这里面的事多了。来到年底了,那些店铺送的货多,一个不注意多了少了的,没个心眼别说赚钱了,都得赔钱!”

    “爹,我会注意的。”张老大含糊道。

    “你注意!”张青山嗤笑了一下,“就你那老实巴交的样,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爹知道你的孝心,不过这活你干不了。”

    张老大急了。

    “爹……”

    “别说了。”张青山压低声音道,“最近也不知怎么的,官府查的特别严,老爷们日子不好过,连带着我们这些苦力也不好过,你就别掺和了。”

    张老大想想道。

    “爹,就算我不能赶车,我干点别的也行,反正你回家吧,你这样在外面受罪,我看着心里也不好受。”

    “受啥罪!赚的是钱,就是辛苦点,咱又不是娇贵的人,没那么多事!”

    张老大将碗里的面条汤喝了,还想劝,张青山道。

    “快说,家里到底咋了,是不是你娘又骂你们了?你娘就那样,噘嘴骡子不值个驴钱!”

    “不是,是,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