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这一切都是他从中搞鬼?”高清有点惊奇,“提起了旧案,杀了那么多人,顺便把荣王爷干掉?不是吧?他有那么不是人吗?”
段玉也觉得自己太高看段利了,不过一个王府的打手,就算经营多年,以段利的年纪也不过二十,就这么几年也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730 自行车
“我只是觉得这一切太突然了,还闹得这么大。”
“皇上突然封段利世子,突然重查陈留公府旧案,荣王爷又突然死了……是太突然了。”高清想了一下点点头,随即又摇头,“可是这和段利没关系吧?他没那么厉害吧?”
“你也不确定了?”
高清苦笑。
“这还不都是你说的。我一直留意着他,没见他做什么啊。”
段玉也不知道该相信这一切和段利有关还是没关,说有关有点太离谱,说无关一切又都有段利的影子。
“王爷什么意思?不查查他?”高清问道。
“父王还没有把他放在眼里,父王说这都是皇祖父的意思。”
段玉叹了口气,一旦涉及到皇祖父就不是他能插手的事了。
相比起段利成了皇祖父跟前的红人,他就很郁闷,他才是正经八本的皇孙好不!
高清看出段玉的心思道。
“你也不要多想,皇上虽然很待见段利,但都是暂时的,那是把段利当刀子使唤呢。”
“我当然知道了。”段玉闷闷地道,“可是就是不痛快!”见高清又将另一根肉串往嘴里送,就伸手抢过来,“都叫你吃了!”
高清无语。
……
随着年关越发近了,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
而此时的张小花正稀奇地摸着面前的自行车。
真的造出来了!
孟子君在旁边邀功。
“你都不知道,这东西看似简单,实际上弄出来可难了!”
“你指的是这个链条吗?”张小花看看链条,眼睛闪着精光,还是铁的呢!
“链条还好,是这个轮子。”孟子君指着轮子道,“用了竹子、木头、还有铁,竹子和木头轻便一些,但是不好用,还不如独轮车好用呢,用铁又很重,还不如用脚走呢。”
张小花点头,古代缺少橡胶,做不出橡胶轮胎,也只有橡胶轮胎才会轻便。
“这个好像很软和啊,这是什么?”张小花按了按轮胎,很有橡胶的感觉。
“杜仲胶做的。”孟子君道。
“什么,你们用了杜仲胶!”张小花惊奇地大叫道。
孟子君愣了。
“你知道?”
“我当然知道,这东西做轮胎最好……对了,你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孟子君没想到张小花连这个都知道,就有些不满。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要是早说早就弄出来了!”
张小花道。
“这地方我没见到有杜仲树啊,我以为不能种呢。”
在现代,北方虽然栽种了,可都是作为观赏,这里的冬天很冷,她不确定能不能种,反正她是没看到。
另外就算知道这东西可以当橡胶用,做轮胎,但具体怎么做她也不知道啊,当年看的,发明火药烧制玻璃大炼钢铁才是是主流,还没看过哪个猪脚去熬杜仲胶的。
没想到古人竟然自己摸索出来了。
这件事也是巧合,有人在自家院子种了些杜仲树,作为观赏,没人去管它,偶然间被孟子君找的一个车轮工匠发现了。
古代的车轮除了木头就是铁,这个工匠和车轮打了大半辈子交道,被张小花的自行车车轮难住了,心里很是不服气,就到处找原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到杜仲树凝固的液体,有了灵感。
接下来又是几个月的研究实验,不断尝试,才有了现在的这两个轮胎。
“人才啊,不,是天才!”张小花听完了啧啧称赞,“这就是伟大的发明家啊!”
孟子君听懂了,不以为然。
“一个工匠而已,算什么人才,还天才,你还真能抬举他。”
张小花鄙视地看着他。
“孟子君,我告诉你,这个世界将来就是靠这些工匠来改变的!不是那些坐而论道的穷酸书生!”
孟子君当然不信,下巴一抬。
“看,你说的改变世界的人在那呢?”
张小花见远处,几个人瑟缩在寒风中,不时擦擦鼻涕,跺跺脚,正往这里看来,她知道孟子君的意思,这哪像是改变世界的人,是叫花子还差不多。
瞪了他一眼,张小花跑了过去。
“你们谁发现杜仲能熬胶的?”张小花问。
为首的一个看上去很苍老的人忙道。
“是小的发现的。”
声音听起来挺年轻的,怎么这么老?
“你很厉害!”张小花由衷地称赞道。
那个人很是不好意思地笑了,感觉被一个小姑娘夸赞有点奇怪。
“小的世代都是做车轮的,算不得什么,算不得什么。”
“你错了,你这可是了不起的发明!”张小花见他们冷的不行,就道,“咱们进屋说话。”带着人往屋里走去。
这些工匠看向孟子君,自然,在他们眼里,孟子君才是主人。
孟子君点了下头,这些人这才跟着张小花走了。
这叫张小花有些郁闷,本姑娘想做个好人都不行,真是的!
进了屋,张小花叫人端上热面汤和点心,让大家坐。
“不用,站着就好,站着就好。”
张小花也不勉强,询问着他们情况。
发明杜仲胶的这个男人叫王阿大,跟在他身后的这几个人除了两个是他的学徒,另外三个是他的兄弟。
王阿大今年不到三十,日子过得本来不错,只因为父母相继生病,把家底掏空了,还欠了不少外债,日子这才败落了。
和现代一样,小病穷半年,大病要人命,古代更是如此。
如今王阿大和三个兄弟守着自家的车轮作坊度日,好在手艺不错,过得虽然艰苦,但还能活下去。
也因为手艺好,这才被孟子君叫去弄自行车,而这一弄就是大半年。
孟子君开口道。
“我找了好几家车坊,就他们做出来了,其他的还没有,不是卡在链条上,就是轮子上。”
这个孟子君做事还是挺靠谱的,张小花点头。
“你做的很好,待会会重重赏你。”
孟子君怔了下,无奈地施了一礼。
“谢姑娘赏赐。”
王阿大几人都很惊愕,没想到这里的主人竟然是这个小姑娘!
张小花这么说自然也是给他们听的,你们要感谢的人是我,不是那个家伙!别看我年纪小,但我可是这里的老大!
“杜仲胶不但可以做车轮,还可以做鞋底,还有其他的东西,是很赚钱的,你们愿不愿种杜仲树?”
731 人才是要呵护的
种树?
几人都有些懵,但王阿大明白了。
“姑娘的意思是,要熬很多这种杜仲胶吗?”
“是啊,做车轮需要好多的。”
“要造好多这样的车?”王阿大的一个兄弟忍不住道。
“当然,造得越多越好,也许将来每一个人都能有一个!”
可惜张小花的展望未来没得到支持,就被浇了一盆冷水。
“姑娘,杜仲胶做轮子是好用,可是,这个自行车却是不太实用的。”
“为啥?”
王阿大解释了半天张小花才明白,是成本的原因。
要好多好多的杜仲液体才能熬出两个轮子的胶,他们之所以这么久才弄出来,一个是实验占去了时间,另一个就是收集这些杜仲液体。
这还不算熬制的过程。
这样的成本已经很高了,还不算用铁做链条。
大周对铁的管制很严,他们这些做车的车坊用铁需要跟官府申请,这个申请当然不是说一说,填个表格的事,必要的吃喝红包是不能少的。
这样一来,成本就更高了,那么卖出去多少钱呢?普通人买不起,有钱人也不会卖,毕竟这要靠自己双脚蹬的。
如果再加上自己去种杜仲树,别说他们还不会,需要摸索,就是会,以他们这样的日子,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的,杜仲树可不会几天,几个月就长出胶来,至少要一二年的时间,这还是顺利的话。
还有,土地、人工,很多很多问题。
总而言之,王阿大没钱投资。
张小花听完,再次深刻地明白,为什么有钱人越有钱,没钱人越没钱了,她都无偿出技术了,可王阿大他们还是接不了这块大馅饼。
对王阿大来说,能拿到一笔说得过去的工钱就满足了,如果多的一些过个好年那就很不错很不错了,至于发展前景啥的太奢侈了,想不起!
“这样吧,你们还是做车轮,杜仲的胶我提供给你们。但我有要求,不能浪费。”张小花想想道。
王阿大愣了下,喜出望外,这才是他想要的,稳定的客户啊,还是大客户!
“不敢浪费,那东西熬制一次不容易,用起来都心疼,哪还敢浪费呢!”
这个张小花倒是相信,一般来说,穷苦人家,就没有浪费的东西。
“那就好。还有,除了做车轮外,你们还要收购坏了的杜仲胶做的车轮,将它们重新熬制,再用。”
王阿大显然没想到回收再利用,听了两眼放光。
“还是姑娘想的周全,对,这个好!”
“可是要多少钱收购呢?”王阿大的一个弟弟问道。
张小花道。
“这个要看自行车卖的怎么样了,好的话,价格稍微高一些,不好就低一些。对了,如果人家车轮只是坏了个口,你们就给他们修补一下。”
“修补?”
几人不知道如何修补。
张小花说完才意识到,古代没有胶水,只好含糊地道。
“这个你们自己琢磨。好了,你们下去领工钱,累了大半年,回去也好过个好年,等年后好好做活。”
王阿大几人高兴地去了。
等拿到了工钱,送出庄子,几人还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给了这么多?”
王老二抓着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都有些怀疑里面是不是银子。
王阿大作为发明杜仲胶,拿的更多,揣在怀里直硌得慌,可这也是幸福的硌得慌。
除了他多得了许多,剩下的人都是一样的。
“是啊,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多。当初孟公子找咱们来做这个,我还以为最多也就几两银子。”王阿大紧了紧衣服道,“后来那么难弄,如果不是那孟公子不能得罪,我都不想做了。幸好那时候没有这么做。”
“大哥,你说那张姑娘说的种杜仲树的事咱们真的不能做?”王老二拿到了银子,心里活泛了一些。
王阿大想都不想地就摇头了。
“我们不行的,没地方,没树苗,再说我们也不会种。”
王老二很是遗憾。
剩余人倒是没有王老二那么多想法,怀里揣着钱就感到很满足了。
“今年过个好年啊!”
王阿大望着大地雪白心情大好,带着弟弟和徒弟大步流星地去了。
明年会更好的!
王阿大他们走后,孟子君问道。
“你想种杜仲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