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知道。但不管人家图啥,那是人家的事,咱们就小门小户,管好自己就行了,所以,爹这个亲我们不能答应。我不想你们见到他点头哈腰叫他世子,王爷啥的,又是磕头又是行礼,我更希望,我嫁的人对你们恭恭敬敬的,脱鞋上炕,大口吃饭,大口喝水,这才合适!”
张老大想象了一下张小花说的这两种情景,又对比了一下,确实后者更叫他接受一些,不过前者也没啥,只要给家里带来好处,他们就算磕头行礼能咋着。
唯独就是,之前张小花问的那番话,凭啥看上她这样的人,叫他犯了嘀咕。
确实有些不妥当。
“可是已经答应了啊。”
“这有啥的,你们就说我不答应不就行了吗?爹,你没主见,可这件事你必须要有主见,这不是什么小事,是关于我,和全家的大事!”
张老大严肃起来,这件事他高兴的太早了,答应的也太快了。
可想想这么好的事就这样完了,有些不甘心。
“小花啊,你说的对,只是,这不会得罪人家吗?”
“那有啥的,他是贵人,难道还为难咱们这些乡下人吗?他提亲,难道我们就必须答应?天下哪有那样的道理。”
张老大叹了口气,这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张老大回到家将张小花的话说了一遍,全家人顿时惊呆了,啥啊,咋就不行了啊。
张青山半天没说话,他也不得不承认张小花说的有理,只是他没法接受。
先不说这么好的事拒绝了,就是白高兴就叫他不上不下的,堵闷的厉害。
“行了,我不管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张青山没了精神。
张老大有些慌张。
“爹啊,你不管咋行啊,我们也不懂啊。”
刘氏生气地道。
“叫你爹咋管!那死丫头不是说不行了吗,你不也说不行了吗!还说啥,还有啥好说的!”
刘氏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张老大不敢说什么。
回了家,赵氏问道。
“这事真的就不行了”
“可不就不行啦。”张老大蹲在那,垂头丧气地道。
“哎,先前我还觉得做梦,现在说是不行了,我又舍不得了。”赵氏叹气道,“多好的亲事啊,咋就不行了呢。”
张老大看了看她道。
“门不当户不对,结不成亲踏实。”
是踏实,但不甘心!
这边张青山躺在炕上,还没缓过劲来。
刘氏坐在那道。
“我就说这八字还没一撇呢,你还不信,现在咋着,叫我说着了吧!”
张青山望着房梁淡淡地道。
“说着个啥!又不是人家不愿意!”
“人家不愿意那是早晚的。”刘氏一副很明白的样子,“人家那是什么人啊,多贵的人啊,能看上咱们这样的人家?再说了,就算愿意,那以后还不知道会出啥事呢。”
“你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刘氏又嘀咕了几句,到底没有再说下去。
张小花拒绝了,她很意外,也有些高兴,可想到好容易高攀个贵亲戚就这么飞了,又觉得不舒服。
刘氏这会真是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张小花打发走了张老大,想了一夜,最终决定去趟京都。
也说不上来去干什么,只是觉得应该去一趟,听听有关段利的事,和段利当面说一下他提亲的事,再顺便看看自己的书画买的如何。
770 走到哪里都能瞩目
第二日,张小花交代了一番就走了,谁也没带,至于暗地里有没有人跟着保护她也懒得管了,反正不是段利的人就是段玉的人,即使遇上不利她的人也不用担心。
这是第二次入京,想当年还是护送小屁孩来的京都呢,那时候还真是无知无畏。
京都还是那样子,除了树木更加茂盛,进出城门的人很多,没什么两样。
她背着一个小包袱,穿着简单的裤褂,手工做的鞋,就像是乡下人进城一样,好奇地打量着周围,一副什么都没见过的样子。
虽然头上包着头巾,可还是能看出她是个女孩子,十二岁的身板,因为营养丰富,出落的比同龄人要高挑丰盈,在加上神态自如,毫无卑怯之意,少不了叫人多看两眼。
张小花看看街两边的情景,对照着当年来这里的情景,多数都找到原址。
这里是个酒馆,哇,酒馆还在!
那里是个书铺,他们还在那里买过书,嗯,还在,生意还不错。
张小花不禁想到了现代,几年不回去都会找不到回家的路,实在是日新月异的快,哪像这里,多久回来都差不多。
走的有些饿了,她找了家看起来不大不小的酒楼进了去。
小二热情地迎了上来。
“小姑娘,你要吃饭吗,这里还有桌位。”
张小花顺着他的指引看到了靠窗下的桌子,点头。
“行,你们这都有什么特色的菜,给我说说。”
就在张小花点菜的时候,段利那边也接到了张小花到了京都的消息,其实在张小花来的路上他就知道了,甚至知道了张小花拒绝了他的求亲,之后也从官媒那里得了准信。
尽管心里有准备,但还是有些不舒服。
“不用打搅她,暗中看护着就行。”
段利吩咐完,又有些好奇,张小花来京都做什么,本能地觉得应该是为了他提亲的事来的。
他倒是很想知道张小花会对他说什么。
张小花听完伙计报了一堆店里的特色菜点了几样,要了碗汤面,坐在那一边吃一边看着外面。
这是大堂,在这里吃饭的人大都是没有多少钱的,几个共用一个桌子,几个人搭伙吃饭,吵吵嚷嚷的,极为热闹。
张小花就喜欢这样的氛围,吃起饭来也香甜。
“听说了吗,李二狗子她娘又过阴了!”
“啊,又过阴了?啥时候的事,快说说。”
“昨晚上,说是阎王请她去吃饭,吃的还是白面大饼呢。”
张小花听了差点没喷笑出来,这人编瞎话也不会,阎王爷就拿白面大饼招待阳世的人啊,可看看说话的那个,穿的很破旧,大概在他的印象中,白面大饼就是顶顶好的东西了。
那个人继续说道。
“你们猜怎么着,今早上,李二狗子娘还阳了,头发少了一圈,我们问咋回事,她说我吃着大饼好吃,就偷了一个,可没地方藏,就藏在了脑瓜顶上,然后头发就没了一圈。”
说完,另一个汉子道。
“那李二狗子的娘就是个疯子,她没有一日不说阎王爷请她吃饭的。”
“可别这么说,有些事她说的还是挺准的。我跟你说吧,我隔壁的三姨夫家的小叔子的媳妇的侄女婿,前些日子跌了一跤,大夫都说了不行了,准备后事吧。那人才多大,二十多岁啊,年纪轻轻的就死了,谁接受的了啊,有人就说去找二狗子的娘看看,还别说,那二狗子的娘念叨了一天一夜,人就活过来了!”
“真的假的?”
“当然真的了!好多人都看到了。二狗子的娘说啦,阎王爷说,他的阳寿还有,阳世的债还没还完,阴间不留。”
“是啊,他儿子才几岁,还有老娘老爹,还有幼弟,可不是没还完债吗。”
“这事你也知道啊。”
“知道啊,我还亲眼所见呢!”
“看看,我说的是真的吧,我没瞎编吧?”
那个说二狗子娘过阴的汉子也吵吵道。
“我说的是真的吧,这回你们相信了吧!”
张小花越听越觉的有意思,忍不住插话道。
“过阴这事我们家那边也有的。”
一桌子的糙汉子听到有人搭腔,还是个小姑娘,都看过来,一个道。
“小姑娘,是你在说话?”
“是啊,我在说话。”张小花咽下一口饭道,“我给你们说,我们家那边有个孩子过阴,他还有一双阴阳眼,能看到正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说着张小花就开始胡说八道起来。
现代的鬼故事多精彩啊,远比这些糟汉子瞎编的要吸引人,不大会的功夫就吸引了一堆人,而这时张小花正讲起了午夜凶铃。
“你们猜,他翻开书到底看到什么?”
所有人都神经紧绷,瞪大双眼,结结巴巴地说道。
“看到什么?”身上只觉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他看到了!”张小花语气带着几分阴森之气,“那书上画了一口井,一个披着头发,将脸全部遮掩的女人从井里爬出来了,一直爬向了他!”
“啊!”
有人大叫一声,抱着头就蹲下了。
古代没有录像带,张小花只能把录像带说成书了。
有胆子大的,赶紧问。
“后来呢!后来呢!”
“后来,那个女人就从书里爬出来了,掐住了他的脖子,把他掐死了。”
“天啊,这么厉害!这个贞子的厉鬼也狠毒了!”
“能不狠毒吗,她是冤死的啊。”
“快快,再讲一个!”
“都讲了好几个了,你记住了吗?还讲?”
“怎么没记住,我都记下了。小姑娘,再讲一个,你要吃什么,我给你买去!”
张小花也不客气,要了一碟子花生豆,接着给大家讲。
“我再给你们讲一个叫笔仙的故事。你们知不知道,用笔在纸上可以把笔仙请出来,帮助自己实现心愿,可是要是请出来的厉鬼,那就完了。”
“这个好听,快快,快讲!”
大家抓耳挠腮地催促着。
张小花翘起了二郎腿,往嘴里扔着花生豆,一边娓娓道来,韩版的笔仙就这样出现在了古代中了。
段利听到下面的人禀报,说张小花给人家讲起了鬼故事,有点哭笑不得,不过他也坐不住了,悄悄地过来,结果一看,好嘛,这么多人!
里三层外三层,还有的站在桌子上的,甚至还有人正在用笔记录。
段利惊讶了一下,笑了,他的小花总是走到哪里哪里就能瞩目!
771 笑点真低
张小花一口气讲了好几个鬼故事,中日韩全包括了,叫这些听客们大呼过瘾。
他们以前听到的鬼故事大多是人鬼情未了,或者是冤鬼来复仇,故事情节单一,人物苍白无力,哪像张小花讲的这样,题材新颖,情节丰富,人物丰满,简直太好听了。
他们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张小花讲的已经嗓子冒烟了,她不知道灌了多少茶水,跑了多少次厕所,现在终于累了,对那些催促再讲一个的人们摆手。
“不讲了,不讲了,太累了,再讲下去我就死掉了,你们也不想我做鬼来找你们吧?”
大家哄地大笑起来。
“姑娘,那你还啥时候讲啊。”
“是啊是啊,啥时候还讲?在哪讲,我们也好来听。”
张小花想想,自己大概要在京都住几日。
“要讲当然还是这里,毕竟你们是我的第一批粉丝,为了你们我也要在这里。”
大家不知道啥叫粉丝,但他们抓住了重点,再讲还是这里,太好了,这里的饭菜便宜,就算不吃饭也能进来要壶茶水喝,来这里讲太好了!
大家纷纷叫好。
“那什么时候讲呢?”有人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