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晓清道:“那刚才是谁在说话?”
店老板默了一下,才道:“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小姑娘,你要租借这柜子里的书看吗?”说到后来,他嘴角上翘,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
尚晓清转身,再度看向那个装着古书的书柜,忽地就见其中一卷古书的袋子口收得不是特别紧,露出约食指粗细的小洞,可以让别人看到里面包裹的卷成筒的竹简些许风貌。
让尚晓清惊讶万分的是,包着这个书卷的袋子口,不停地鼓动着,就好象袋子里有风在不停地往外吹一样。
第483章 寻尸记(三)
好奇之下,尚晓清凑近书柜,仔细盯着那个袋子口看起来。
某一瞬间,她的眼睛正好对上那个袋子口,赫然发现里面似乎有一只眼睛正在看着自己,惊悚之下,她赶紧噔噔噔地退后了好几步,远离了书柜。
谁知这一后退,就踩到了她身后店老板的脚。
“小姑娘,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店老板扶住她问。
尚晓清觉得,这个老板绝对有问题,这个旧书店也绝对有问题,她想逃走的,可是耳边居然又响起那个十二三岁少年的声音:“喂,小丫头,你至于吗,吓成这个样子?”
这一回,她终于确定,这个声音是来自书柜,具体的说,是书柜里她刚才盯着看的那卷被袋子包裹的书简。
那袋子口仍旧一颤一颤的鼓动不已,尚晓清此时努力静下心来,仔细倾听,貌似还听到了书柜里传来的呼呼风声。
“小丫头,你怎么穿得那么少,是家里太穷了吗?你一个女人,穿成这样,可是大伤风雅。还有你身后的那个人,他是谁?你被他摸了背,恐怕就得嫁给他了……”
少年的声音再度响起,吐噜吐噜的,说了一堆让尚晓清有些无语的话。
尚晓清终于有点明白了。这里有问题的,恐怕是这个书简,至于老板和店里的其他书是否有问题,尚晓清暂时还弄不明白。
“那个,这个书简……”尚晓清指了指那个书简道。
店老板忙介绍道:“它是一部战国时代的书简。具体是战国的哪一国,或者来自战国时代的哪个时间段,尚难以考证。”
凭这书里所写的内容。难道这些问题都考证不出来吗?尚晓清心道,但不想跟店老板较真儿,她现在兴起了看看这本书的兴趣。
书简卷成的筒内居然可以看到一只眼睛,而且书卷里居然还传出少年说话声音,这实在太让正处于爱好冒险的青春年代的尚晓清好奇了。
“我可以看看这本书吗?”尚晓清问。这本书的租金是五百块一个小时,要是她想带回家看,就要交纳五千元的押金。每天的租金也足有上千块。
可是,只有一万块钱的尚晓清居然想下血本,将这卷书简仔细地研看一番。
店老板居然没因为她是个学生、很可能根本就拿不出太多的钱来而拒绝她。而是赶紧打开书柜的锁,将这个书简拿下来交给了她。
“那个,我可以拿回去看吗?”尚晓清又道,“不过我没带那么多现金。可以划卡交押金么?”
店老板很利索地点了点头。道:“可以。跟我来吧。”
“我可能只租一天,租金要什么时候交?”尚晓清又道。
店老板忙道:“不急。那个,这卷书你可以慢慢看,不着急还的。我看你是个学生,租金就不收了。”
店老板的态度让尚晓清有些奇怪,这部古卷如果是战国时代的,应该很值钱才对,店老板居然不收租金。真是奇事。
可是尚晓清很急于知道这部古卷到底有什么猫腻,居然会传出一个少年说话的声音。而且书卷内居然会藏着一只眼睛,所以很快就放弃对店老板态度的纠结,注意力都转移到那拿在手中的古卷上了。
说实在的,今天这个事,要是个成年人遇到可能早就被吓到了,但是象尚晓清这样正值青春年少的中学生,则对这事充满了各种好奇与幻想,连店老板刷了她的卡后、见她离开时的诡异表情都没注意到。
她更不知道的是,眼见她转身出了店,拿着那个书卷越走越远,直到消失不见,店老板长出了一口气,也不知给谁挂了个电话:“喂,老李啊,我跟你说,上回找你请的法师不用了,我觉得我这屋里的脏东西已经被请走了。我决定立刻搬家,店也换到另一条大街去……”
敢情这个店老板一早就发现他祖上传下的古书中有些问题,只是苦于不懂行,也不知道是哪卷书有问题。今天尚晓清在看这些古书时神态异样,就引起了店老板的注意。
这店老板可说是阅人无数,尚晓清又只是个学生,丝毫没有心机,店老板很快就发现这个女学生可能跟那个一直在店里的“脏东西”打上了交道。
因此上,店老板本着宁肯舍弃一本古卷也要把脏东西送走的宗旨,让尚晓清交了押金,然后也不打算让尚晓清有机会把那部有问题的古卷还回来了,直接搬家走人。
尚晓清还不知道这店老板打着“送鬼”的主意,让她把古书卷拿走了。她将古卷放在书包里,回到家就立刻把自己关在屋里,拿出那个古卷,将之从专门放置古书简的袋子里取出来,将古卷打开。
让尚晓清惊讶无比的是,这古卷上的字她竟然一个都不认识,她猜测应该是不知什么年代就已经废弃不用的古体字。
尚晓清因为初中刚毕业,对于古字涉及得极少,根本就认不出这些古体字是什么。
可是林听雨得了她这方面的记忆,就发现这些“古体字”根本就不是哪个年代的文字,而很可能是一种有特殊效用的符纹。
当时的尚晓清认不出这书简上的字,她甚至自己拿着书简的方向是反是正都不知道,瞪着摊开的书简半天,忽然灵机一动,便将书简上的这些字临摹了一些,然后将书简再次卷了起来。
她用一只眼睛对着书卷中间露出的约手指粗细的空隙仔细看了过去。
她并没有看到什么少年,也没象先前那样看到一只眼睛,而是看到了一个类似古代简朴石屋的房间。
等了半天,尚晓清也不见书卷那头有什么人出现,只是一个空空的石屋,看起来似乎这个书卷正被放置在这间石屋内,所以她只能看到石屋的一部分。
“喂,小孩儿,你还在那边吗?”尚晓清对着书卷中间的空隙喊了一句,然后生怕那头有人说话她听不到一样,赶紧将耳朵贴紧了那个空隙。
第484章 寻尸记(四)
让她失望的是,她什么声音也没听到。
“小孩儿!小孩儿!”尚晓清又一连对着书卷中间的空隙喊了几声。
喊了几声之后,她又将眼睛对着书卷中间的空隙,看到石屋内变得昏暗无比,大吃一惊:“咦,这么快就天黑了?”
尚晓清抬起头看看自己房间里的天色,时间还早,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外面也是阳光正烈。
“原来那头的时间和我这边不一样。”尚晓清心道。
等了一会儿,她就发现黑暗的石屋内似乎是点起了烛火,亮起了昏黄的光晕。
尚晓清心知这屋里肯定是有人了,赶紧冲着书卷大喊了几句:“喂,小孩儿,你是不是回来了?小孩儿……小孩儿……”
没回音!尚晓清却看到有人在石屋里活动,只是那人根本就听不到她说话,这让尚晓清心中又是一惊。
但她很快就想明白了,可能只有刚才那个对着书卷这头说话的小男孩儿才能借这书卷看到这边的情况,应该也只有他能听到自己说话。
尚晓清一直盯着书卷那头,决定那个小男孩儿出现的时候就抓住时机喊他一声,结果她就看到这石屋内住着的居然是一个身穿蓝色道袍的道士。
那边的时间流速与尚晓清这里似乎也不太一样,她盯着那边足有一个小时,那边居然由夜晚变成了清晨。
一整晚那个道士都没出半点声音,而是坐在床上打座。
书卷对面。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尚晓清终于听到了小男孩儿的声音响起:“启禀师尊,该去早课了。”
然后尚晓清就见一个童子打扮的少年推开门走进了石屋。这少年面白如玉。鬓若刀裁,唇比施朱,端的是俊俏无比。
那道士挥着袍袖龙行虎步在前面走,而少年赶紧收拾了书卷背在肩头。
尚晓清发现眼前的景色在旋转、晃动,又在不停地变化着,她猜想少年把这个书卷也背在了肩头。
“喂,小男孩儿……”尚晓清唤了一句。
少年微微转头。看了一眼众多书卷中的一个,又转眼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道士,见道士并没发觉身后有声音传来。脸上立刻就露出怯笑来。
“小丫头,是你吗?”少年问。
尚晓清不服气地道:“我不是小丫头,我比你大好几岁呢。”
少年“切”了一声,表示不屑。道:“我陪着师尊已经足有三百个年头了。你才多大?”
尚晓清听到这句话,登时有点蒙,遂道:“我才不信,你看起来也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
少年道:“那是因为我曾服用了延寿果,将身体的生长、变老的时间都延长了。”
少年的话,让尚晓清各种迷茫。据说先秦时代有许多炼气士,掌握着修仙不老的秘诀,这书卷乃是战国之物。那这个少年童子生活的年代肯定是在先秦之前了。
难道说少年和他的师尊,就是传说中的炼气士?
尚晓清借着书卷与那少年聊了起来。可能是两人都还年少的缘故,很快就聊得火热。
她已经知道少年名叫吴启,本是周国的一个平头小百姓,可是因为战事不断,他三岁就成了孤儿,被师尊孤曲道长捡到,带回了洞府——九阳洞,并将他抚养成人。
他修道的天赋不是特别高,所以,孤曲道长为了能让他学有所成,便给他服用了延寿丹,延缓他的骨骼、身体的成长、衰老速度,以保证他有足够的时间修成大道。
尚晓清与他聊了半天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怎么你和我说了这么半天话,你师尊都没半点反应?”
少年呵呵笑道:“因为我在用灵识传音和你聊天,别人听不到的。”
尚晓清倍觉惊奇,象少年讨教何为灵识、如何拥有灵识等等。
孤曲道长的洞府九阳洞,其实并不是一个洞,而是一个类似于山门的山中古建筑,除了童子吴启之外,他还另有弟子若干。
每天早晨天一亮,孤曲道长就会到大殿与众弟子授课讲道解惑。
尚晓清这边的时间流速与吴启那边的时间流速并不相同,他们两人说话的功夫,吴启已经跟在孤曲道长身后走过了几道山峰,到了授课的大殿了。
孤曲道长一开始授课,吴启就不再说话了,专心听课。
书卷两头的时间流速虽有不同,但尚晓清听到书卷另一侧的说话声,却仍旧清晰,她也将孤曲道长所讲的课一字一句地听了进去。
起初,她还不以为意,后来越听越觉得神奇。因为随着孤曲道长的讲授,尚晓清居然感觉到自己的小腹内逐渐产生了几缕气息……
此后数年内,尚晓清都在课余时间借着书卷听孤曲道长讲道,并且也与吴启一直保持着联系。
她发现,只要将书卷离开自己远一些,那边的吴启就能看到她的样子。而吴启那边也是一样。
这有点象小孔成像。只不过,这书卷中间空隙所成的像,却是另外的时间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