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市井之妃要当家-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大人回道:“圣上,或许需要三年五载,或许一个契机,马上就能颁布也说不定。”

    “契机?”

    “是,圣上!”

    诚嘉帝转头看向章大人,章大人微微躬着身子,一脸笑意的面对诚嘉帝的审视,这一对君臣明白‘契机’是什么,是一个让皇家宗室、世袭贵族们说不出话的契机,会有这个契机吗?诚嘉帝在心中问道。

    不管诚嘉帝如何焦虑均田制,秋闱之事如火如涂的进行着,终于到了揭榜时刻。

    诚嘉十七十月初一,寅时末卯时初,相当于现代凌晨五点时,贡院门口已经挤满了前来看榜的各式人等,包括学子、学子家长、奴仆,赌局之人、榜下捉婿之人,还有好事者,等等不一而足。

    有人焦急的叫道,“红榜怎么还没有贴,时辰到了吧?”

    “也许还不到,还差小半刻!”

    “可是月亮就要下去了,天边已经发白了呀!”

    “官府有计时辰的日晷,他们是不会搞错的。”

    “哦,那倒也是!”

    贡院门口某处

    童家书等人在秋霜中有大半个时辰了,几个年轻人忐忑不安的站着,谁也没有开口说话,都沉默着,年龄最大的邓如杨甚至还带了个小板凳,坐在小板凳上淡定的等着。

    佟大水站在佟新义身边,伸头看了看贡院贴榜的墙,又看了看街道另一头,只见孙子平安提着食盒过来了。他举起提盒从人群中挤到佟新义等人所站的地方,“少爷,几位公子过来吃早餐。”

    众人看了一眼,谁也没有心情,一动也不动。

    佟大水见此,走到提盒跟前,抽出屉盒,从里面拿出馒头、烧饼等食物,一个一个的递过去,“吃吧,贴榜看来还有一会儿!”

    见佟叔把食物递到自己跟前,童家书只得伸手接过来,说道:“谢谢佟叔!”

    “别客气!”

    早餐打破了几个年轻人的沉默,佟新义最先开口问道,“家书,要是中了,你有什么打算?”

    童家书笑了笑,“即便中了,估计名次也不高,会外放做个八、九品的书吏吧!”

    “我比你还不如,”佟新仪笑笑,“乐阳哥,你呢?”

    “我?我到是比你们敢想,如果中了,估计能做个县丞、主薄。”

    佟亲义跟余乐阳一起在程家书院学习,了解他,笑道:“你的文章、策论一向比我们好,想得到是对的。”

    童家书见邓如板杨坐在小凳子上默默的吃着,想了一下问道,“邓舅舅,你呢?”

    邓如杨咬了一口馒头后说道,“如果中了,我会留在翰林院!”

    余乐阳和佟新义齐齐看向他,邓如杨哂然一笑,“不过我中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没像你们一样专门学习。”

    童家书说道:“不一定,邓舅舅,或许你的实践会让你的文章、策论更有深度和见地。”

    邓如杨摇了摇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难说。”

    “倒也是!”

    几个年轻人再次沉默下来。

    方宅

    方大人早早就起床了,打听消息的仆人早就出发了,他端坐在正厅里等消息。方秉良拿了一本书到正厅,见方大人似乎早就坐在正厅,有些过意不去,“父亲,让你受累了!”

    “不累,你这是……”方大人见儿子手里拿着书问道。

    “儿子,刚刚朗读了几篇文章,听说你在正厅,就过来了。”

    方大人高兴的叫道:“好,好,无论何时,都不要以为考完了就不读书了,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方秉良朝父亲行了一个礼:“是,父亲,你对儿子说过,有些书是用来考官的,有些书是用来陶冶情操的,有此书是用来启迪人生的,儿子都记得,儿子今天早上读的几篇就是用来平静心情的。”

    听到此,方大人欣慰的笑了,说道:“从今往后,你还要读一种书!”

    “父亲——”方秉良不懂。

    “世学!”

    “儿子听不懂!”

    方大人语重心长的说道:“秉儿,不管这次考得如何,你都将走上仕途,除了有锦绣文章外,你还要懂人情练达,官场规则、民众心声,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你才能做官!”

    “谢谢父亲教诲!”

    方大人说道:“当然,为父希望你能以民众为本,至于懂官场、知人情最终的目的还是为民为众。”

    “是,父亲,儿子定当好好学习为官为民之道。”

    “嗯”方大人说过后,“不管如何,等揭榜后,为父都要为你择媳了!”

    方秉良连忙推辞:“父亲,不急,姐姐还没有嫁!”

    “你姐姐年前就会大婚!”

    方秉良如一个孩子般的挠了一下头,“没想到姐姐等到最后竟等了一位郡王夫君!”

    方大人听到儿子的话,也高兴的满脸笑意,“说老实话,为父也没有想到赵郡王会到我们家提亲,以后你有了郡王姐夫,官途上要顺畅很多!”

    方秉良却撅着嘴说道:“父亲,你怎么不说,将来因为你的高官,我要束缚很多。”

    方大人听儿子这样说,先是一愣,马上明白儿子什么意思了,欣慰高兴的同时,笑骂:“臭小子,知道就好,不要以为,为父是高官大员了,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方秉良回道:“我才不呢,我要向父亲一样,凭着自己的实力站到宰执之位!”

    “好小子,有志气!”方大人听到儿子的话只觉心头荡漾,人生圆满。

    父子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中,天亮了,方夫人过来叫他们吃早餐。

    方又行问道,“老田头回来了没有?”

    方夫人回道:“没呢,不过快了!”

    方又行小声念了一句:“怎么还没有回来?”

    方夫人扫了一眼心急的夫君,他这一夜就没怎么睡,搞得比我这个女人还沉不住气,不耐烦的说道:“这里离贡院远着呢,你急什么?”

    方又行自觉自己也有些太过了,不在意的说道:“也是,那行,先吃早餐吧!”

    突然,门外有脚步传来,而且好像人数还不少,伴着还有铜啰声,方大人刚想张口大叫什么,突然又合上嘴,整理了一下衣服,一本正径的站着不动。

    方夫人没注意到方大人变化,她激动的跳起来,“难道是秉儿中了?”

    方大人扫了一眼方夫人,“一个官夫人,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啊……”方夫人被自己夫君训得不敢再跳脚了。

    只有方秉良全程看到了父亲的变化,他转过头去就差捂嘴偷笑,后来想想,这动作也不雅,抿起嘴,内心偷着乐了。

    老仆大田小跑着冲了进来,大叫“老爷,老爷,中了,中了……”

    方大人急得要死,训道:“中了什么,光说中了!”

    老仆喘着气回道:“红榜第四名!”

    “第四名?”

    “是!”

    方又行忍不住大笑起来,“太好了,太好了!”

    方秉良也高兴,顺口问道,“第一名是谁?”

    老仆回道:“回公子,第一名叫萧什么轩的!”

    “萧云轩?”

    “对,对,就是他!”

    方秉良吐了口气,“果然是大家族出来的。”

    方大人说道:“听说他是郑国公府的庶子?”

    “是,父亲,上次大岭山之行,我们在一起游玩时,我就发现他无论是文章,还是其它,都要高出我们很多。”

    方大人点头:“一方面是大家族有这个资源,另一方面,他本身也刻苦,天时地利人和,不成功,谁成功?”

    “是,意料之中!”

    郑国公府

    萧焕然看着抱喜的队伍拥在正厅讨赏,有些落寞,不知为何,他想起了童玉锦骂他的话,内心五味杂陈。

    郑国公一面应酬,一面扫了一眼嫡子和庶三子,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么高兴,庶子盛是一件好事吗,目前为止,他搞不明白。

    萧云轩对于自己能得第一,着实有些惊讶,他想名次会不错,但没有想到是第一,并没有注意到父亲和哥哥的微妙变化,对于人生,他早有打算,所以并不在乎这些名次或是虚名,他淡定而谦虚的朝众人回礼致谢。

    贡院门口

    童家书对邓如杨说道,“恭喜邓舅舅,中了第七名!”

    “名次这么高?”邓如杨一直坐在这里没敢拥上去看,听到童家书的话,感觉有些不真实。

    童家书笑回:“是,舅舅!”

    邓如杨拍了拍自己的脸,问道,“你们呢?”

    童家书回到:“我第五十七名!”

    邓如杨笑道:“那也不错了,要知道,这次应考不下五百人。”

    “是,我觉得我发挥正常!”童家书对自己的成绩没有太大的惊喜和失落,发挥正常。

    邓如杨又问:“你们呢?”

    佟新仪说道,“等殿试后,我的名次应当二甲末等,能得个进士出身!”

    “也不错,你呢,乐阳?”

    余乐阳笑回:“我跟家书差不多,能得个二甲中等吧!”

    “看来,我们都在二甲之内,进士出身,这个每个读书的最高愿望!”邓如感慨的说道。

    余乐阳笑道,“我们书院的萧云轩和程佑彬会在前三甲,他们会是进士及第!”

    邓如杨说道,“我们是平民子弟,能得到今天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余乐阳点点头,“我们回去吧,还要准备最后的殿试,等殿试过后,就会分甲!”

    众人高兴的回去准备殿试了。

    我们来说说分甲,什么是三甲呢,现代很多人都把古代科举考试的‘三甲’认为是状元、榜眼、探花。其实这是对‘三甲’的误解。

    古代科举考试的‘三甲’可不是指状元、榜眼、探花。一般来说,我们现在所说的科举,都是指制度比较完善后的科举,它为三试,一个是在乡试,考取秀才,这是读书人走上仕途的第一步,其次是集中全省秀才在省城举行省试,中试者称为举人;而把全国的举人集中到京城里举行‘会试’,中试者在宫殿举行‘殿试’,直到此时,中榜者才能称为进士。根据成绩高低,进士又分为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的称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而一甲、二甲、三甲因各个朝代的不同,会取不同的人数,一般情况下,一甲仅限三名,即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三甲则各取若干,比如前朝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大陈朝(宋)不同,比如说这次,考试者就多达五百人,那么它至少要录取二、三百人;其中三甲进士,实际上是殿试的末等,我们经常在小说中看到,同进士如如夫人;所谓如夫人,乃小妾中极受宠的人,处在妻和妾之间的尴尬身份,名为如夫人,但地位终不是夫人,与‘同进士’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可谓形容的不精僻。哈哈,知道了三甲的大体情况,我们言归正传。

    开国公府

    童玉锦一大早也派人打听消息了,打听消息的人把抄录的榜单传到了内室,还躺在床上的她,一目十行,快速的找着熟悉人的名字,从上到下的念着。

    夏琰正在穿衣服,一边穿一边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