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记_石头与水-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娘回来的不晚,主要是在庙里烧香,中午在庙里吃了素斋才回来,故此耽搁了些工夫。待回家一听说沈素托人捎信儿来了,何老娘满面喜色,笑,“我就说嘛,再没有比芙蓉寺这香火更灵的了!刚烧了香,舅爷就来信儿了!”
  一家子俱是喜上眉梢,沈氏忙要了信来看,何子衿也伸长脖子在边儿上跟着瞧,信上说的都是好话。沈素略提了提,翰林院虽不是油水丰厚的衙门,因翰林有储相之称,故此,待遇也很不错。后来在翰林立住脚后,沈素就在帝都寻了份兼职,在进士速成班里兼职讲师,给在帝都预备考进士的举人们讲课。当然,人家不叫进士速成班,不过,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了。看信里,她舅在这行干得很不错。何子衿没想到帝都还有进士速成班哪,何子衿正琢磨这事儿,沈氏已喜笑颜开道,“阿素又添一子。”
  何老娘撂下茶盏,拊掌,大是羡慕,“果然是皇城根儿脚下呀,风水就是好!旺子嗣!”这个是没法儿比的,碧水县离帝都忒远了,大概是沾不到帝都的风水。不过今天拜过送子观音,只要观音娘娘加把劲儿,想来是一样的!
  娘家人旺,沈氏心里欢喜,笑道,“母亲说的是。”又继续看信。
  信里沈素提及何恭托人捎钱的事儿,沈素说,他这几年,补习高手的名声已经有了,正准备多划拉几个人自己办进士速成班呢,银钱不大凑手,这钱就收下,当外甥女入股了。等以后发财,舅甥俩分红。何子衿道,“这就是我的事业啊!”
  沈氏道,“你舅就那么一说,别当真。”
  “干嘛不当真,我就是当真的。”
  沈氏瞪闺女一眼,何恭直笑,“阿素一切都好,这就好。”
  何老娘已经在问,“什么事业?”
  何子衿就过去与祖母说了,何老娘先听到父女俩背着她托人给沈素捎银子,就心疼的一抽抽,接着又听自家丫头片子说,沈素进士速成班,这钱人家沈素不白素,算是丫头片子入的股,以后有分红。何老娘就暂不发作了,悄声问,“那什么补习班,挣钱不?”
  何子衿眨着一双大大的桃花眼,道,“你见过我舅赔钱的?”
  这倒是。以前何老娘嫌沈家家境贫寒,那是沈亲家忒酸秀才,就知道念书,不懂经济。沈素可不一样,沈素非但念书上有灵性,在老家时没少帮着乡亲倒腾瓜果菜蔬,自己养鱼养鳝养野鸡,虽没赚大钱吧,小日子过得也不差,比沈亲家强了百倍。
  何子衿这话虽有道理,不过却是唬不住阅历深厚的何老娘滴,何老娘直指要害,“你那银子多久才能回本?”
  何子衿道,“祖母想一想,阿念他们在咱们县读一年书还得一年三十两哪。换成举人念书,进士讲课,一年三十两能够?”
  何老娘立刻摇头,“那哪儿能够啊!”
  “对呀。咱们碧水县这种小地方,没功名的小学生念书都要一年三十两,祖母想想帝都,那是啥地方,油盐米面,没一样便宜的。当然啦,念书更贵。这要是办补习班招生,要我收费的话,半年就得五十两!一个班二十个人吧,这就是一千两啦!看我舅这口气,可不是办一个班。祖母想想,多久回本?”
  何。算账小能手。子衿一出马,何老娘咯咯咯笑起来,笑了好一阵,何老娘拿帕子一掩嘴儿,嗔怪自家丫头片子,“唉哟,我的傻丫头,咱们跟你舅那是啥关系?娘舅娘舅滴,你舅跟你娘那是一样滴。正经八百的,打断骨头连着筋喂!怎么能谈钱,怎么能谈钱!”她老人家啧啧两声,正气凛冽如同十二级大旋风在狂飙,飙的何子衿都有些站不稳了,就听何老娘掷地有声道,“谁都不许再跟我谈钱!咱家小舅爷,帮衬一二是应当的!不许谈钱啊!再谈钱别怪我老婆子翻脸!”
  何子衿当下傻眼,心说,我的奶奶呀,您老人家还有脸这种奢侈品哪~


第208章 芙蓉寺香火可灵啦
  真的,不是钱的问题。
  对于何老娘来说,真不是钱的问题。
  她老人家原以为自家丫头片子这财运上有点问题,今日见了沈素这信才知道,真是西方不亮东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啊。这花儿是不种了,可沈素这补习班就这么给咱家丫头片子入了股。嘿嘿,这回是坐着赚钱,更舒坦。
  嘿嘿嘿,芙蓉寺这香火,可真灵啊!
  一家子欢天喜地的看过沈素的信,又命人叫来孙忠细问,何老娘先问了孙御史好,略说两句客套话,沈氏就问起沈素在帝都的生活,又问孙忠是何方人士。
  孙忠笑,“小的是苏州人,自小给我家大人做书僮。”
  沈氏笑,“苏州好,山好水也好,听说你们那块儿暖和,吃的东西偏甜偏淡,在帝都时可习惯?”
  孙忠乃孙御史身边儿近仆,道,“一时之间可是不惯,我们大人说帝都人吃的咸,沈大人则说帝都人不食茱萸,饭菜没味儿。这刚适应,我们大人散馆后谋了蜀中巡路御史的差使,倘不是先时吃过沈太太做的蜀菜,真吃不惯蓉城的饭食。唉哟,没有一样不放茱萸的,我们刚来那日,因天晚了,仆婢们都累了,大人便吩咐小的去买些包子。刚咬一口,就知道,这蜀地的包子都是辣的。”
  诸人都笑了,平日里自家吃不觉怎样,叫孙忠这外地人一说便觉好笑,何恭笑,“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地界儿不同,饮食就各有特色了。”
  孙忠笑,“吃惯了也委实觉着开胃。”他中午吃的那道酸笋炖鸡,虽说里头下了诸多茱萸,却是极开胃爽口的。
  何老娘笑,“是这个理,我们家姑爷在晋中当官,听说那地方吃东西忒酸,茱萸少见,前年特意托人捎了好些去。”
  孙忠道,“晋中的老酸醋是极有名的。”
  “有名是有名。”何老娘道,“可我就觉着怪了,怎么会有人喜欢吃老酸醋呢。”
  何子衿笑,“咱们无辣不欢,别地方的人也觉着奇怪呢。孙大哥,我听说,常州那地方吃东西都是甜的,肉包子都放糖,可是真的?”
  孙忠笑,“主要是我们那里吃鱼虾较多,鱼虾烧制时放些糖提鲜。但要说肉包子放糖,有人家这样做,也有许多人吃不来这味儿。”
  说一时闲话,沈氏同孙忠打听,“我听说,翰林院散馆,大家都要安排新官职,不知阿素得了个什么官职?”
  孙忠道,“沈大人在修前朝史书,散馆时还未修完,继续留在翰林院修书。”
  沈氏点点头,心下安稳。
  何家人质朴,孙忠也不是啥复杂人,大家说起话很是舒坦。孙忠歇一夜,第二日告辞时,何家已经给他安排好马车,也不是外处,搭的是何忻家去州府的车。沈氏预备了半车的酱菜酱肉酱排骨还有一些山中土物给孙忠带去,沈氏笑,“没什么贵重东西,都是自家手艺。阿素最爱吃我做的酱菜,下粥是极好的,给你们大人尝尝,要是觉着对味儿,只管跟我说。”
  孙忠替自家大人道谢。
  何老娘就觉着,世上没有比芙蓉寺再灵验的香火了。
  这一烧香,立码烧来了沈素的消息。接着,没待几天胡文过来,说三姑娘有了身孕。何老娘喜上眉梢,与胡文道,“我说什么,芙蓉寺的香火灵吧!”
  胡文满面欢喜,笑,“还是姑祖母有见识。”一则是芙蓉寺香火灵,二则也是他够努力啊!
  江仁诚心诚意恭喜,“这才成亲一个多月,阿文哥,你深藏不露啊!”厉害厉害!
  胡文拱手,在这上头并不谦虚,“好说好说,哪天阿仁你成亲,哥哥传授你几招。”
  沈氏笑嗔,“越发不像话了。”同何老娘商量着去瞧三姑娘,何老娘将手一摆,还挺理儿细,“这事不急,过了三个月再去看。阿文你也别到处与人说,过了三月胎相稳了再说。”
  胡文傻眼,道,“我已经跟祖母说了!”
  “没事儿,是该告诉你家老太太,也叫老人家高兴高兴!”何老娘叮嘱,“可别到处再说了啊。”
  胡文连忙应了。
  何老娘交待沈氏,“我先不去,你先去,跟三丫头说说这有身子该注意的事儿。”
  沈氏笑应。
  何子衿道,“我也去。”
  “去吧去吧。”
  阿念阿冽八哥一般,皆道,“我们也去!我们也去!”
  何老娘泄气,“一道去好啦。”她老人家也要去!反正刚拜过菩萨,有菩萨保佑,还怕啥!啥都不用怕!
  自从与胡家做了亲家,这还是何老娘头一遭去胡家,故此打扮的颇为郑重。绸衣绸裙穿上了,金钗金簪插上了,一对大金镯也带上了,连带脚下绣鞋也换了崭新的宝蓝底儿绣水莲花儿的新鞋,一大早上穿戴好了,还装模作样的打量何子衿一番,道,“太素啦,过来,我这里有好胭脂,给你搽一搽。”
  何子衿:您老那胭脂还是我送的。
  何老娘这么说,绝一不是要给丫头片子胭脂搽,她老人家是需要丫头片子给她化个美妆。于是,何子衿道,“我不用搽胭脂,祖母,我给你化个妆吧。”
  “不用不用,一把年纪啦,还化什么妆啊。装模作样的,不实在,不是咱家的家风。”
  这个时候,何子衿坚绝不能实在的说“好吧,那就不化了”啥的,那就把何老娘得得罪惨啦,她得死求白赖的坚持,“一定要化一定要化。”
  于是,何老娘粉儿无奈的表示,“好吧好吧,唉,真没法子。”
  然后,化个美美的妆,何老娘带着一家老小,拎着飘香园的点心与沈氏酱菜铺子的酱菜去瞧三姑娘。
  何家忽啦啦的来了一大家子,好在何家人口少,这一大家子也没几人。不过,男女老少的,胡家也得有相应的人出来招待。
  何老娘见着胡老太太很是高兴,笑,“亲家母,您近来可好。”她家三丫头命多好啊,嫁过来就是少奶奶。
  胡老太太笑,“阿宁媳妇这就要生,阿文媳妇也有了,我呀,天天就乐个没完。”
  一听这话,何老娘深觉遇着知音了,手腕上两个大金镯叮的一撞,笑,“我也是我也是,刚拜完菩萨,就接着我们家小舅爷的信儿啦!第二日,阿文又过来说三丫头有了身子,我就说,再没有比芙蓉寺再灵的香火啦。”
  甭看胡老太太同何老娘在人生境界、人生品味上不甚相同,不过,两位老太太在拜佛的品味上绝对一致,胡老太太闻言道,“我们大年初一也去芙蓉寺拜佛了,的确是极灵验的。”
  “就是,现在也没别的心事了,就等着阿念考秀才出来啦。”
  胡家书香之家也不敢在子弟考秀才前放这等狂话啊,胡姑妈忍不住问,“唉哟,亲家老太太,这么说,阿念考秀才的事儿十拿九稳啦。”
  何老娘理所当然,“我拜过菩萨了啊!”
  胡姑妈立刻有种鸡同鸭讲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感觉,心道,谁家孩子科考前家里不拜菩萨啊,难道拜了菩萨就保过!胡姑妈对何老娘的逻辑颇是无语,想着,怪道过来看侄孙女有身孕只带几样破点心和几坛子破酱菜呢!
  胡姑妈心里正鄙视何老娘抠门儿,就见何老娘同三姑娘道,“那点心是你放着吃,酱菜是给亲家母她们吃的,你有了身孕,少吃酱菜酱肉腊味儿的东西。”絮絮叨叨的说着,何老娘问何子衿,“你整理的那单子呢。”
  何子衿拿出来给何老娘,何老娘先给胡老太太看,道,“现在有年纪,记性差了,啥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