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人记_石头与水-第4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让你大姐姐他们住我这里就是。你现在有了身子,别吵着你。”
  余幸笑道,“哪里怕吵来着,我现在就喜欢孩子们。反正有的是地方,我一直说让太太和老太太过去一道住着,你们一直不肯去,这屋子,总空着也没人气,正该热闹些才好。”
  沈氏也乐得小辈们在一道亲近,见儿媳妇这般懂事,自是笑眯眯应了。
  余幸还命人打了两副极精致的八宝镯子,准备送给阿昀阿晏,其实,主要是为了给阿昀的,阿晏这个是顺带,因为,余幸觉着,是阿昀给自己带来了好孕道。
  阿念这里升了官,余幸还回了祖母家一趟,祖母曾告诉她,祖父原是要今年致仕的,余幸虽有身孕,也是但有时间就回祖母家去看望两位老人家的,时不时还留下来住上一二晚。如今两个幸事降于头顶,余幸就打算带着丈夫到祖父祖母那里乐呵一二。
  阿冽问,“如何是两件幸事?”
  “其一,是大姐夫升官。其二,自然是立太子了。”余幸到底是大族出身,何况家里的确是皇后娘娘近亲,余幸于宫中事知道的就比寻常人要多的多,她悄与丈夫道,“今上膝下六位皇子,唯六皇子是自幼抚于皇后娘娘膝下的。”
  阿冽此方明白媳妇这是高兴啥的,说来媳妇还算皇后娘娘的远房亲戚来着,阿冽笑道,“说来,你还是远房皇亲哪。”
  “什么叫远房皇亲啊?真个不会说话。”余幸道,“别人八竿子搭不着的还恨不能攀上承恩公府去结个亲呢,也就是舅祖父家是书香人家,最要脸面,再不肯以外戚压人的。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娘家承恩公胡家,听说还有不少干儿干孙的亲戚呢,那才叫个没脸没皮。咱们本就是亲的,也不是皇后娘娘做了皇后才走动的,舅祖父这一辈,就嫡亲的兄妹三人,我祖母最小,结果嫁得最远。祖父官运极坎坷,初时乃是二榜传胪,结果,刚入翰林,就开始守孝,足足守了十年,把祖父母、父母的孝都守完了,祖父这才出仕,谋了北昌府的差使。祖母随祖父回乡守孝,十多年没回帝都,待回帝都城的时候,皇后娘娘就已出嫁了。虽远在北昌府,每年也都有来往。我爹、我姑妈都承皇后娘娘照顾,可惜娘娘无子,我们小时候,都去过五皇子府,皇后娘娘十分喜欢孩子的。”余幸虽然是个有些骄纵的,说来是个单纯人,想到待她不错的皇后娘娘因无亲子,而只能将抚于膝下的六皇子扶上帝位,不由轻声一叹。
  阿冽安慰妻子道,“如陛下皇后这样的人物,定是神仙转世,命数往往关乎天下苍生,与咱们这等凡人不同的。”
  余幸很有些迷信思想,闻言点头,“你说的也在理。”
  阿冽正色,“以后得叫相公了啊,不能闺女出生了,你还你啊我啊的。”
  余幸白丈夫一眼,“姐姐还经常叫姐夫的名字呢。”
  “他们那是自小一道长大,说来,叫了阿念哥多少年,我总改不过来。”阿冽笑,“阿念哥也是,有时都唤姐姐,子衿姐姐的。我每听了都想笑。”
  “姐姐和姐夫是不是打小就这么好啊。”
  “当然了。小时候阿念哥就特喜欢跟姐姐在一处,姐姐去山上挖野菜捡野果,他都会跟姐姐一道去的。”
  “以前咱家有那么穷么,还挖野菜捡野果的?”不是说婆家也有好几千亩地的么。
  阿冽道,“每年春天都要去山上挖野菜的啊,做野菜饼,野菜蒸饺,啧啧,你不是都特喜欢吃么。”
  说来丈夫家就一道菜很合余幸口味儿,便是野菜蒸饺,又香又鲜还带着淡淡的一丝野菜的甜,余幸闻言道,“我还以为是没饭吃去挖野菜呢。”
  “没饭吃说的是祖母小时候,那会儿打仗,闹饥荒,地主家都没的吃了。”阿冽道,“咱家虽不是大户,吃饭也是不愁的。”说着,阿冽又道,“这北昌府春来就来得晚,这会儿野菜还没露头,不然叫人去郊外寻些来,你最爱那一口。”
  “说得我又馋了。”
  “再说让叫你馋的,姐姐还会烙千层饼,一层一层用的油不一样,然后,放的葱也不一样,这饼,就得春天烙,一层放水葱,一层放野葱,一层放香葱,烙这样的饼,不能用素油,亦不能用羊油,必要用牛油,唉哟喂,那个香哟。”
  孕妇甭看吐起来天翻地覆,但,吐完之后想吃东西也是真的。余幸眼下倒是不饿,但给阿冽说的这般绘声绘色,一时控制不住,竟吞起口水来,把阿冽笑的,直接瘫炕上了。
  余幸气的又拍打他数下,令他去给自己烙饼去。
  阿冽笑道,“这里还没见过野葱,水葱也没有,就是一尺长的大葱,烙饼也不好吃。”
  “那你馋我做甚!”余幸说饿就饿,实在无法,使唤阿冽去给他端了半碗辣白菜过来,阿冽很体贴的为妻子再配了两碟酱菜,一碗白饭,余幸瞅着这些吃的很是忧愁,叹道,“我以往听姐姐说,怀孕时多吃水果,孩子生出来才水灵,我就吃得下这些腌菜,万一孩子生出来像个老白菜帮子可怎么办?”
  阿冽递盏茶搁妻子手边儿,道,“怕啥,我听太岳母说,你刚生下来时,不不如白菜帮子呢,这不现在也挺水灵么。”
  余幸又给气笑了,小夫妻俩斗了几句嘴,阿冽忙服侍着媳妇吃腌菜了。
  阿念那里接到调令,倒不至于太过讶意,对于国朝立太子的事,阿念更没半点儿感觉,凭他现在的官位,给太子殿下送礼都不够格呢。阿念接到调令,就要先去府里拜见上官的,索性带子衿姐姐一带去,子衿姐姐道,“不成,阿昀阿晏还太小,都吃奶呢,哪里离得开。”
  阿念想想也是,要是断了奶,还能托朝云师傅帮着养几日。于是,阿念只得一人去了府里,何子衿叮嘱道,“想来不说,娘也会帮咱们留意宅子,不过,还是说一声,最好是近些的宅子。”
  阿念应了,带着子衿姐姐给收拾的衣物,带足了随从,就奔北昌府去了。
  余巡抚见着阿念极是高兴,当头一句就是,“东宫得立,天下大喜啊!”
  阿念记得皇后娘娘是没有亲儿子的,但见余巡抚如此喜悦,阿念不禁暗道,余巡抚真乃国朝忠臣啊,这立太子也好几天了,怎么还这么喜哪。此念也只是一瞬,阿念立刻想来,或者得立太子的这位皇子与谢皇后关系亲厚吧。阿念并未多想,只是虚应几句,“是啊,大喜大喜,同喜同喜。”
  阿念种种神态转换,自然逃不过老狐狸余巡抚的眼睛,余巡抚暗道,看来,他是一点儿都不知道的。


第376章 北昌行之六十四
  余巡抚想到阿念竟对自己身世一无所知,但转念再思,倒觉这也并非坏事,倘阿念真知晓一些什么,这心怕就要长草了。余巡抚自然看中阿念与太子殿下的关系,当初让嫡长孙女与何家结亲,未尝没有此间缘故。当然,这也是何家门风宽厚,阿冽也不算无才,余巡抚方能定了决心,不然,便是再看中,余巡抚也不见得就真舍得拿嫡长孙女下嫁。
  关系是关系,本事是本事,这是两样,缺一不可,不然,想往上走也难。现成的,太皇太后娘家承恩公府胡家就是一例,家里全仗着太皇太后,先帝在时,胡家还算兴旺,毕竟,这是先帝舅家。今上一登基,胡太后升了太皇太后,可胡家的光景倒不似先帝在时了。无他,家族人才凋零,就一位有才有能的,还早早的被先帝赐府分了家的,便是老南安侯了,这位老侯爷凭军功封侯,却偏生是个怪胎,今上登基那年,他也不过六十几岁,于官场上还是壮年,便官儿也不做,爵也不要,就将爵位让给长子,自己去给先帝守陵了。
  当然,这位侯爷军事才干过人,哪怕去给先帝守陵,今上但有军机要事,也都会把他从帝陵召回,听一听他的意见。正因有这位侯爷在,承恩公胡家方得以保全家族在权贵间芨芨可危的地位。
  与胡家相对的是皇后娘家承恩公谢家,谢家也就是余巡抚的岳家,说到岳家,余巡抚很是有几分自得的。大舅兄虽已过身,但生前亦官至一部尚书,入阁为相。二舅兄外任,致仕前也做过一任总督的。正因岳家显赫,余巡抚年轻时官运坎坷,在家守孝足有十年,在老家将祖父母与父母的孝守完后,还能立刻出仕,所倚仗者,就是岳家了。当然,余巡抚自身功名够硬,回老家守孝前他是二榜传胪,仅次于探花之位罢了。倘不是当初回家守了十年孝,余巡抚此生成就当不止于巡抚之位。
  但回过头来说,北昌之地因是处苦寒,这里并不设总督位,他虽为巡抚,于政务上,便是北昌最大,头上还没个总督婆婆压着,岂不畅快。
  余巡抚依多年为官的经验,很是看好阿念这只潜力股,难得的是这只潜力股还有着不可言说的血统。依余巡抚看来,阿念做官上已是不错,这六年在沙河县,不论啥都是超额完成,也没见人家如何呕心沥血,事实上,听说江小县尊时有陪着媳妇踏春爬山滑冰之恩爱雅事,觉着人家过得悠哉悠哉的,偏生人家治内安稳,人口田地均有显著增长,还能抓人贩子缫山匪。就是在府中官场风评,江小县尊也不错,自从余家与何家联姻,江小县尊也算巡抚大人家拐着弯儿的亲戚啦,可人家来府里,以前啥样现在还啥样,一点儿都不盛气凌人狐假虎威摆臭架子啥的。既会做官,也会做人,简直是不想升官都难。
  当然,想升官,初时是容易的,如江小县尊,自县令升到同知,余巡抚就能帮着在折子里美言一二,其实,不必美言,把江小县尊这六年的建树拿出来列一列,就够闪耀的。不过,官场上,越往上越难哪。如余巡抚这样,多年在北昌府的辛苦,岳家这样的背景,自己在官场多年的经营,哪怕在北昌府政务上基本上他说了就算的,到底最终未能踏入总督的门槛儿。
  以至,最终止步于巡抚之位。
  余巡抚就很看好阿念,非但会做官会做人,还与太子殿下身负一半的相同血脉。
  余巡抚认为,阿念的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而与何家的联姻,在得知六皇子为东宫太子的那一刻,余巡抚才算真正的放下了心中的重担:这也是他为子孙家族所做的,最后一桩重要的决断了。
  虽然看阿念啥都不知,余巡抚还是留了阿念午饭,并说到自己既将致仕之事,余巡抚笑道,“以后就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阿念笑道,“我等唐突小子,还需老大人多多指点,有时您说一句话,我们便能少走多少弯路。”
  余巡抚笑道,“再说也是老生常谈,无非就是好生做人好生做官,这些道理,你都晓得,是不必我多说的。这北昌府,我呆了大半辈子,这里呀,就是我第二个家乡。阿念,你既有毅力且沉得住气,肯吃辛苦于此地经营,你以后的成就,必远胜于我这等老朽,我唯一的希冀,就是希望将来一日,你能好生治理此地,这百姓们再富庶一些,不要让别个人一提到北昌府就是,唉哟哟,那等苦寒之地。这种口吻,真是听够了。”余巡抚说着笑出声来,眼角沁出一滴泪珠,住了几十年的地方,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他的青春,理想,野心,都耕耘在了这片土地。这种感情凝聚在一处,结成这一滴说不尽道不尽的眼泪,甚至让阿念心里觉着沉甸甸的。阿念想,或者,这位老大人对这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