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可以!”钱浅认真点头:“我有好多故事呢!足够韩二哥听到明年。”
听了钱浅的童言童语,几个小孩子笑成一团,一旁陪着的丫头也撑不住笑起来,除了韩穆清……
韩穆清看了钱浅一眼觉得有点心塞,这小丫头明明是撞翻了他,要道歉也是冲他,凭什么要给他妹妹道歉啊?!而且,淩姐姐的哥哥是个什么鬼?!就不能好好叫一声清哥哥吗?!讨厌!真是太讨厌了!!他跟这个臭丫头势不两立!!!
钱浅和韩穆淩一起开开心心地在韩府住了五天。这五天,钱浅和韩穆淩是住在一个屋子里的,两人日夜不停地聊呀聊,临分别的时候,感情已经颇为亲厚了。
这五天里,钱浅也想抓紧时间跟韩穆清搞好关系来着,可惜男主这个熊孩子,个性真称得上是阴晴不定,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生气。大家一起好好说着话,他就能突然撂下脸来给钱浅摆脸色,搞得一圈人都懵逼。
熊孩子太难哄,跟男主打交道真心累!这是钱浅这五天全部的心得体会。但奇怪的是,韩穆清的脾气似乎全都冲着钱浅来了,他跟王明玉处得倒是不错,临分别时,居然很有几分哥俩好的架势。
钱浅觉得,她一定是跟韩穆清天生气场不和。她一个小破龙套,跟世界意识眷顾的主角不对盘,简直不能更倒霉!只盼着他们长大后韩穆清别太记仇……
第191章:世子爷,请别打扰我养伤(9)
五天一过,钱浅和王明玉要回家去了。韩夫人果然给钱浅带了两个丫鬟,比钱浅大一些,一个9岁,一个11岁,因为怕钱浅年级小拿捏不住,这两个丫鬟的身契韩夫人都交给了沉稳的莺儿。
细心的韩夫人在他们临走前,特意交代韩穆清和韩穆淩,用国公府的马车将钱浅兄妹俩送回去。钱浅明白她的意思,这是让她借势,让她在祖父面前显得更加有本钱。
心思玲珑的韩穆淩很显然也反应过来了,她在钱浅下车后特意揭开车帘跟钱浅道别,并且当着许多人的面告诉钱浅,过几日来接她去国公府小住。
韩夫人的筹划显然非常有用!钱浅带回两个外来的丫头,王逸的夫人和小刘氏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不久之后,王逸亲自为钱浅精挑细选了一位女先生,住在家里教导她。
钱浅在心里默默吐槽:王逸这分明是想抓紧培养她的多种社交能力,好让她好好巴结定远公府的大小姐啊!!
不过,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钱浅不会浪费,况且王逸的目的与她的任务不谋而合,她并不介意与韩穆淩加强交往。因此之后的日子,两个小丫头倒真是来往频繁,有时就算不见面,也经常打发丫鬟递送个东西。
不过有个细节很值得玩味,钱浅早就注意到了!这几年,韩穆淩常常派人来接她去定远公府小住,却从未到她家里来做过客。钱浅继母想要让她继妹巴结上韩穆淩的想法,怕是十有**要落空了!!
每次想到这一点,钱浅就乐得不行!韩穆淩真不愧是个水晶心肝,该注意到的一样不落!
钱浅其实真的特别喜欢韩穆淩,个性温柔,长得又漂亮。这姑娘虽然心眼儿多,但是从来都不乱用,从骨子里来说其实是个很厚道的人。有些事情,韩穆淩心里门儿清,但是从来不说破,就好像她从未问过钱浅在家里的事情,可一年四季,各种年节,她总不忘派丫鬟来给钱浅送东西。
韩穆淩送的都是小姑娘家的日常用品,钱浅回礼也不费力气,但是每次王尚书听说公府小姐又打发人来送东西了,总会派人找了钱浅的丫鬟去,询问钱浅最近的生活情况,所以小刘氏这两年从来都不敢苛待钱浅。
韩穆淩其实也很喜欢钱浅,这个活泼的小丫头似乎是跟她性格互补,两人每次凑在一起都有说不完的话。
韩穆淩喜欢钱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钱浅虽然看似大大咧咧,但处事极有分寸,不该问的不多问,不该说的不多说,额外的要求也从来没有提过,与韩穆淩的交往尺度把握得十分合适,和钱浅做朋友,韩穆淩非常没有负担。
又是一年春来到,钱浅已经十岁多点了,因为这些年过得滋润,养的很是有几分白白嫩嫩的意思,她带着她的小丫头小雀正打算找了王明玉去给老夫人请安。
不到十六岁的王明玉已经开始有了几分大小伙子的模样,正如钱浅的期待,长开之后的王明玉,方方的包子脸开始棱角分明了起来,配上两道粗浓的眉毛和神采飞扬的眼睛,开始向气质型男的方向发展。
钱浅对此表示十分满意!王明玉被王逸管得严,自己也很争气,平时读书练武一刻都不敢放松,再加上相貌堂堂,家世不错,再过两年也是个良婿人选,应该能聘上一个个性、相貌、家世都上选的媳妇回来。
钱浅去找王明玉的时候,他还在苦读,王尚书有意让他参加两年后的科举,因此正是最要紧的时候,
“哥哥好用功,看来以后要有大出息的。”钱浅站在院子里咧着嘴笑看抱着书本的王明玉。
见钱浅过来,王明玉很是开心地捏了捏她的鼻子:“这是自然,我以后可是妹妹的娘家依仗,怎敢不努力。”
兄妹两个如以前的每一天,一路说说笑笑,一起去给祖母请安。
“哥,再过半个月是淩姐姐的生日,你想好送什么了吗?”钱浅偏头看看王明玉,韩穆淩就要满12岁了,每年生日,她都会下帖子请钱浅兄妹俩,今年也不会例外。
“没有……”王明玉犯愁地挠挠头:“我想好好送份礼,可是韩大姑娘什么都不缺。”
钱浅叹口气没说话,自家哥哥的心思,她多少知道点。这些年韩穆淩日渐长成,越来越漂亮,个性也温柔娴雅,其实是非常好的妻子人选。可惜……可惜她是定远公的嫡长女,按照本朝女嫁高门的一般婚配规律,韩穆淩这个条件,就是嫁给太子做正妃也是绰绰有余的!实在没可能下嫁到他们王家。
“秀秀,你打算送什么给韩大姑娘啊?”王明玉有些期待地看着钱浅。
“四色针线,加上一些女孩子家的玩意儿,没什么特别的。”钱浅笑笑,她送礼一向中规中矩,力求不出错加不显眼,她一个龙套又不是女主,掐尖要强的事儿从来不干。
“就这样?”王明玉显得有些失望:“会不会太简素了。”
“礼物从来在心意,”钱浅冲着王明玉安慰地笑笑:“哥哥也别烦,大约你送什么淩姐姐都是喜欢的。我们能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啊,每个月的月钱都固定,除非开库房去翻娘的陪嫁。再说,淩姐姐不缺珍奇物什,只要心意到了,都可以。”
王明玉没回答,闷着头向前走,去年他束发,韩穆淩除了送来寻常四色寿礼之外,还送了他一对玉镇纸。听韩穆清说,是韩穆淩亲自画了样子,从家里寻了上好的玉料,找匠人定制的。这对玉镇纸他珍视不已,现在天天摆在他的案头,每天都要看好几遍。
韩穆淩今年要满十二岁了,虽然不算整生日,但是也是本命生日,王明玉很想好好送她一份礼物。
钱浅看王明玉这幅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她不忍心的又叹了口气:“要不,过两天咱们去翻翻娘的嫁妆。”
“算了!”王明玉低头闷闷地说:“一开库房,那边就紧盯着,莫要惹事。”
第192章:世子爷,请别打扰我养伤(10)
王明玉和钱浅去给王逸的夫人请安。同几年前一模一样的场景,王逸的夫人正在和小刘氏在一处说笑,身边坐着已经快八岁的双胞胎,老夫人一手搂一个,很是亲近的样子。
今年圣上又赐下了贡果,还是荔枝,现下正摆在老夫人的炕桌上。可这一次,用不着王明玉开口去争,老夫人就已经满脸笑意的向他们招手了:“玉哥儿和秀丫头来了?刚好,祖母这里有赐下的贡果,你们两个加上兰儿、月儿,刚好一人一份。”
钱浅让丫鬟接过自己的一份果子,又冲着王逸的夫人笑嘻嘻地开口:“祖母,在半个月就是淩姐姐的生日了,淩姐姐老早前跟我说过,要请我,韩世子也说了要请哥哥,大概过两天就下帖子。我的礼都备好了,可是哥哥愁得不行,不知道该送什么好,我想着祖母不比我们小辈,见多识广的,一定有主意,就想替哥哥来问问祖母呢。”
王逸夫人看着钱浅笑得十分慈爱:“还是秀丫头懂事,知道来问我,让玉哥儿自己去愁,恐怕到明年也想不出个主意来。”
王逸夫人话一出口,周围人都凑趣地笑起来,王明玉不知道钱浅想干嘛,暗暗看她一眼之后,只好也配合地跟着一起笑。
“公府的大小姐今年该满十二了吧?”王逸夫人笑够了又问钱浅。
“是啊!”钱浅一派天真的点点头:“不是什么整生日,可是本命生日也算不得零寿,所以哥哥不知该怎样备礼呢,还要祖母教我们。”
“哦!”王逸夫人明了的点点头:“秀丫头备了什么礼?”
“四色针线,加上一些女孩子家的小玩意儿,我让哥哥给我在外寻了上好的缎子,都是我自己动手,好不好的是个意思。”钱浅笑嘻嘻地回答。
“倒也不算简慢,女孩子家,送这些也可以了。”王逸夫人点点头,又偏头看了坐在一旁的小刘氏嘴里低声嘀咕:“怎地还上外面寻了缎子……”
小刘氏听见了,脸上就略略有些难看。
“祖母倒是教教我们,哥哥应该备什么礼啊?”钱浅像是没听见王逸夫人的嘀咕,继续问韩穆淩的生辰礼。
王逸夫人略略思索,答道:“我记得,玉哥儿去年束发,韩世子和大小姐都是送了厚礼的,如此说来,公府大小姐的这个生日,玉哥儿倒是要备份像样的礼物呢。”
想了半天,王逸夫人偏头看看自己的亲信陪房:“王喜家的,你也帮着想想,有什么适合小姑娘的稀奇物件,找出来给玉儿。”
王嬷嬷低头半晌,突然一拍手:“夫人,你还记得舅老爷从西域给您捎回来一对儿粉地套紫花的透光琉璃瓶吗?那可是稀奇物件,满朝也找不出第二对儿来,颜色又鲜亮,小姑娘家必是喜欢的!”
“是了!”王逸夫人笑起来:“我还说这对儿宝瓶要留给哪个孙女做陪嫁呢,现下刚好,寻出来给玉儿吧。”
王明玉这才恍然大悟,感情自家妹妹在这里等着呢!从祖母这里给他骗生辰礼,亏这个小丫头能想出来!!
王嬷嬷得了命令,立刻带人去开了王逸夫人的私库,不多时就寻出一个大盒子,小心翼翼地捧过来。
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一看,钱浅瞬间乐了,彩色玻璃瓶,工艺很不错的样子,在这个世界倒真是稀奇物件,韩穆淩一定会喜欢!
钱浅伸手一戳正呆呆看着玻璃瓶的王明玉:“干嘛呢?!还不赶紧谢谢祖母,帮你出了半日主意不说,最后还寻了这么好的一对瓶来给你当礼物。哥哥今天得了大便宜呢!!”
王明玉这才回过神来,喜上眉梢地给王逸夫人行礼致谢。
王逸夫人看看那对玻璃瓶又冲王明玉笑道:“玉儿这回放心了吧?这对瓶拿到定远公府也是不丢人的,公府大小姐必定会喜欢。”
“是呢!”钱浅一脸认真地点头:“我得跟淩姐姐说说,这可是祖母特意为她寻出来的呢!”
见钱浅如此上道,王逸夫人更加满意,她特地叫了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