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捣乱的话也可以和你一同住到店后面的院子。你觉得如何?”
女孩听到一半便已经把头点的和捣蒜差不多了,“掌柜的,你放心!我妹妹都六岁了,平素也是懂事的,她绝对不会乱来的!我、我以前也跟我娘进城卖过东西,会称秤,也会算钱。您就雇我吧!”
会用秤,还会算钱,确实挺合适的。尹珂点点头,“好吧,那就先试试吧。我先说好,你只要认真肯干我绝不会亏待,但如果发现你好吃懒做或者品行不端的话我是不会客气的。”
“一定,我一定好好干!”女孩子连连答应。
这伙计便招到了一个,剩下的再没有合适的了。尹珂于是带着女孩往店里去看看,顺便签个合同什么的。
“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走在路上的时候,尹珂忽然想起自己连人家叫什么都不知道,再想起她好像也还没自我介绍过。
“我叫沈安,我妹妹叫沈宁。掌柜的,你贵姓?”沈安连忙自我介绍道。
“我叫尹珂,你也不用掌柜的掌柜的叫我,叫我尹姐或者珂姐都行。”尹珂想起以前姐姐和店员们的关系都很好,店员也都是叫她‘尹姐’或者‘霜姐’的。
“诶,珂姐。我看你也才二十多岁吧,竟然就能开一间点心铺子了,真是厉害!”看出这位掌柜是个挺和气的人,沈安从善如流地改了口。也放开了点胆子搭话。
“哦对了,我都忘了和你说。这铺子虽然说我是掌柜的,但是出资的是我的一位友人。他可不是一般人,皇商周家知道吗,他就是周家的义子。不过你也别怕他,他人很好很和气的。铺子里还有我夫郎和我远房的表弟,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尹珂边走边和沈安介绍了一下情况,一路说着话好像脚程都快了些。
“到了,你看看觉得怎么样?”很快回到了铺子,尹珂指着快要装修完工的铺子,“过几日便能完工,中秋就能开业了。”
“真好!”沈安看着宽敞的铺子,心情也有些激动。如果有朝一日,她也能有这么好的一间铺子就好了……
“只要努力,总会有那么一天的。”尹珂听到她无意识低声说出的话语,笑着安慰了一句,拍拍她的肩膀,“进去里头看看吧。”
把沈安和大家互相介绍了一下,大家听说了沈安的身世后都很同情。也都很乐意多帮她一把,让她妹妹也住进来。正巧她们姐妹俩租的房子这两天就到交房租的日子了,尹珂索性趁着现在还不忙驾着牛车帮她们搬家。
沈安的妹妹沈宁今年六岁,也是瘦瘦小小的没多少肉。但是特别乖巧,听说她们要搬家后还能自己把自己的小衣裳收拾好,懂事得让人有些心疼。
姐妹俩太老远地来湛洲投奔亲戚,自然是没有什么行李的。也就十来分钟便收拾出了两个小包袱,告别了租住两个月的破旧屋子坐上了尹珂的牛车。
行至半路想起屋子里没有被褥什么的,尹珂又买了两条被褥,顺便给沈安沈宁各买了两套成衣。这姐妹俩的衣裳都有些脏污破败了,看着实在可怜。
“珂姐,真不用了……”沈安推辞不了,只能感激地接过东西。倒是沈宁挺高兴,抱着新衣裳直笑。
“怎么不用?天气越来越凉了,不买棉被衣裳冻病了怎么办,吃药不是更花钱吗?”尹珂挑眉,“这可不是白送啊,从工钱里扣的。我跟你说啊,有吃有住的别舍不得那点工钱,别乱花就是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正经的娱乐,只要没有不良嗜好,那日常的开销还是很小的。碰到像尹珂这样管吃管住的东家,攒钱也不是什么难事。
听尹珂这么一说,沈安放了心。虽说有些心疼买这些的钱,但总比尹珂白送给她好,她已经欠尹珂太多了。
带着姐妹俩回到铺子里,烧了些热水给她们梳洗。很快,换上了新衣裳的姐妹俩出现在众人面前。收拾齐整后的沈安看着便挺能干机灵,沈宁更是乖巧的像个瓷娃娃一般可爱。
眼看天色不早,尹珂想着还要把剩下的七十两银子拿给二飞家,于是打算和顾清源一起回家。让周茂二飞和沈家姐妹一起吃晚饭。
回家的路上尹珂把卖糖画的大娘的事跟顾清源说了一下。顾清源习惯了她偶尔的突发奇想,想想若是那母子俩真的愿意过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于是也没多说什么,只道若是他们过来他会安排。
太阳快要落山,温温的光芒照在两人身上。顾清源微微偏头看向正认真驾车的尹珂,沐浴着夕阳的她看起来别样的温暖。就好像……昨天夜里的那个怀抱。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一段路,今天和昨天却是如此不同。
☆、就绪
七十两银子给了二飞家,再请里正见证签了一纸合约,二飞的事便能放下了。
眼看着二飞他爹和他姐美滋滋地拿着银子出去了,尹珂也不知道是叹息还是松气地长长吐出一口气,望着他们的背影发起呆来。
顾清源也顺着她的目光看了看那边,劝道:“别太在意了,这种事也怪常见的。如今二飞帮我们干活,我们对他好些就是了。”
尹珂也知道这种事常见,别说这个相对封建,法律制度也不健全的大玥了。就算是她穿越前的那个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界,也时常在新闻上看见哪个偏僻地方发生类似的事情。
两人告别里正回了家,大概是看出尹珂心情有些低落,顾清源时不时地和她说话。眼下的情形,能让两人有共同话题的自然是铺子的事了。一提到铺子,尹珂便又想起了当务之急的起名的事。
“我倒是有个想法。”顾清源见她又提起这事,顺口提出了自己昨天夜里想到的名字。“面包、蛋糕、饼干都是甜味儿的点心,不如叫饴点斋?人都说甘之若饴,可见这饴字最能表示甘甜可口了。”
饴点斋?这名字确实还不错,一听便知道是卖甜点的。尹珂当即决定就用这个名字了,“这名字很不错,就叫饴点斋了!明日我们便去定一块招牌!”
看自家妻主脸上的淡淡愁容转变成了灿烂笑意,顾清源也不自觉带上了笑意,“好,咱们明日便去定做招牌。”
第二日,尹珂夫妻俩早早儿来到了铺子。谁知却有比他们更早的,是昨天那位卖糖画的老妇人。她此时正坐在还未布置好的屋子里,沈安懂事的给她倒了杯茶。
“大娘?”尹珂带了几分高兴地跳下牛车,由顾清源把车赶去后门。“我还以为您不来了呢,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的建议不错?”
“掌柜的……”看尹珂进了屋子,老妇人脸上堆出几分笑就要站起来。尹珂连忙摆摆手,“不必客气,您坐着就是。也不用叫我掌柜的,当惯了泥腿子一时也不习惯这称呼呢。”
老妇人看她还是像昨天那般和气好说话的样子,也安了心坐下了。“闺女你既然这么说,大娘也不客气了。昨天你说的事儿吧大娘也挺动心的,回家便和我那鳏儿说了。我家情况不好,他想着能赚几个钱也不错,所以劝我今天来看看。”
尹珂微笑听着,“那您可还满意?”
老妇人连连点头,“满意,怎会不满意?”她左右环顾了一下铺子,“你这么大一间铺子摆在这儿了,我老婆子还有啥不相信的。你要是不嫌弃,我儿随时都可以过来。你放心,我儿是个勤快能干的,他若是做不好你也不需客气,便是辞了也就是了。”
“那,大娘你……”尹珂还想问问糖画的事。
“老婆子就算啦,这糖画也就五个铜板,拿到你这铺子里也赚不了几个钱。再说我家那片儿的孩子也多,混口饭吃再攒点棺材本儿还是足够的。”老妇人摆摆手拒绝了尹珂,“比起这个,闺女你还招人吗?我家邻居有个丫头,今年十九。之前做过酒楼跑堂儿,后来那酒楼生意不好把她辞了,如今也在家闲着呢。你若是招他还不用管住。”
尹珂眼睛一亮,也不在意糖画的事了,“招,我们正好还缺一人呢。如果合适的话便和您儿子一同过来吧,正好邻居两个下工回家也方便安全。”
“成,那我回去便和他们说,吃过午饭便让他们过来!”老妇人笑着应下,又略略询问了一下待遇问题便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老妇人的儿子和邻居、沈安、二飞、周茂的人设是‘大家公子’所以不能算、再加上自己和顾清源,便有六个人了。尹珂点点头,六个人足够了,每月还能轮流给大家休息几天呢。
又坐了一会儿,尹珂去寻了周茂把招人的情况和起的名字都跟他说了。
“饴点斋?这名字挺不错。”周茂斟酌了一下,也点头表示名字可以,然后一脸怀疑地看向尹珂“……不是你起得吧?”
被小看了……但是也确实被说对了。尹珂翻了个白眼,“别管谁起的,反正就这个名字了!之前定的制服不是还没绣标志吗,你还不赶紧设计个标致出来?还有还要定招牌,是不是也得我们写了才能找人刻啊?”
“这个简单,我小时候也学了几年书法,毛笔字还是会一点的。”周茂自信一笑,转身进房里去找笔墨纸砚了。
这又是画画又是书法的,这么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爱好怎么培养出了这么个糙汉?尹珂对此十分好奇。
……
定招牌的事交给周茂,尹珂便又晃悠回了铺子。顾清源上午花了些时间把厨房收拾了出来,现在正和二飞在做饭,毕竟也不能总是去酒楼叫。
在百杏村吃的菜可都是刚从地里摘回来的,新鲜水灵。而在这湛洲城内买的菜就要逊色不少了,顾清源边切菜还边和二飞说着以后再回村要带些菜过来。百杏村土地肥沃,泉水甘甜,种出来的菜在湛洲城都是很受欢迎的。
尹珂在厨房外看了一会儿,见他们快要做好饭菜便跑到前头铺子去让几个工人停下手中活计准备吃饭了。“厨房收拾好了,所以今日就不去酒楼叫了,各位尝尝我家夫郎的手艺。”
“哎哟,掌柜夫郎的手艺,我们定是要好好尝尝。”尹珂待人和气,所以这些工人跟她关系也不错,也都不惧地笑着打趣。
因为人多,顾清源和二飞很是忙活了一阵才做好饭菜。有荤有素有鱼有肉,馒头和米饭也都备了不少。他手艺本来就挺不错,再加上大家都干了一上午的活腹中饥饿,一个个都吃的喷香,还连连夸尹珂好福气能娶到他。
吃罢午饭又休息了一会,就见门外进来一对男女。男的约莫二十五六,长相清秀,脸上带着些愁容。女的十□□岁的样子,看着身子骨挺结实的,长相也挺端正。“请问,掌柜的在吗?”
“我就是。”尹珂站起身迎了出去,“是糖画大娘的儿子和邻居吗?”
“是是,听说贵店要招工,我们想来试试。”那年轻女子看了眼身旁的男子,“温大娘已经把您的条件都和我们说了,您放心,我们都是正派人。绝对会尽心尽力,不会做出什么腌臜事儿的。”
尹珂笑了笑,“不用那么客气,请坐吧。”
给两人倒了茶,尹珂和他们聊了几句大致知道了他们的身世。那男子,也就是卖糖画的老妇人的儿子名叫温筠,那女子是他家邻居,名叫方秋叶。温筠十八岁嫁了一个商人,本来日子过的还不错,谁知大概过了五年那商人在外经商时意外遭了强盗死了。妻家人为了争夺家产硬是把他赶回了娘家,之后他便只在家中做一点绣活换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