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下蜂巢,揣着四百二十个铜板带上背篓,杨秀秀走出了来福糕点铺。
不说好也不说坏,这点铜钱虽然不多,但助她渡过这个月的难关已经绰绰有余了。一想到接下来的一个月终于可以摆脱顿顿野菜的日子,杨秀秀心情就瞬间大好起来。罢了罢了,说到底这是意外之财,能有得赚就不错了。
拿着这笔钱,杨秀秀最先想到的自然是到米铺里去看看,家里有小孩又有伤患,没有主食肯定是不行的。
到米铺转了一圈,很快就见杨秀秀心情低落的走了出来。四百来个铜钱果然还是太少了,单纯只换玉米面还能有四十来斤,可若是再加十斤大米,就只能换回不够三十斤玉米面了。
而这四百二十个铜钱杨秀秀显然没打算全部换成玉米面或者大米。来之前杨秀秀就想过了,这次一定要带点肉回去,苏漓有伤在身,若是不趁机补补,将来若是好的不利索那就麻烦了。
这伤筋动骨还一百天呢,苏漓还那么年轻,可不能害了他一辈子。
想到这里,杨秀秀下意识的攥紧了拳头。说好还要请神医回去再给苏漓看看的,这下子哪还有什么剩余的银钱请郎中出诊呢?
不行,她还得想想办法,不能就这么回去了。
或许,…杨秀秀单凭一种感觉,竟然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处熟悉的地方。当她抬起头,赫然看见了牌匾上写着两个大字‘赌坊’。
不知道为什么,杨秀秀看见这两个字,内心瞬间骚动起来,隐隐的还能感觉有些手痒。
杨秀秀怎么也不会忘记,她的前身就是在这里输田输地输掉了家当,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
莫不是这具身体自带劣根,即便是现在换了灵魂,也戒不掉赌瘾?
又再一次鬼使神差,杨秀秀已经进入了赌坊。要说,在里面聚赌的人还真是不少,大家熙熙攘攘的,有赌赢,就有赌输的,一间小小的赌坊却也道尽了人生百态。
还没走几步,就有几个赌友上前与杨秀秀打招呼。没想到这个女人对亲友邻里的关系恶劣,到了这里,却是结交了不少狐朋狗友。
都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可是却还有一句话,叫做‘十赌九输’。这也是为什么,杨秀秀向来都是赢得少,输的多,最后说一句倾家荡产也不为过。
杨秀秀从兜里摸出二十个铜子,这是掌管的最后给多加的。她知道,想要快速的赚取银两,赌几把未必不是个好办法。
这里绝对是用钱换钱的好地方,只是,怎么才能保证自己只赢不输呢?杨秀秀围着赌场转了几圈,终于在一个开大小的场子前停了下来。
说到开赌场的,哪家要说他们不出老千杨秀秀还真是不信了。不过,即便是他们出千,杨秀秀也有破解之法。比如,找到一个被赌场盯上的倒霉鬼。
杨秀秀有意无意的打量起了在场一位胖子,看他的穿戴,显然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出手也真是大方。只是,杨秀秀目测了一下,这个胖子自从坐下到现在,拢共已经输了不少了,以至于额头渗出了细汗,看他的神情也是焦虑不已。
这还不是一条大水鱼?杨秀秀立即就可以肯定,这个胖子肯定是被赌场的人出了千术,不然不至于输了这么多。
要说起赌徒的心态也是奇怪,他越输就越赌,从一开始的不甘心,到最后是惊心。输了这么多钱,他要是敢就这么回家才怪。
杨秀秀也不再犹豫,而是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她就盯准了那位胖子,他下大,她就下小,他下小,她就下大。果然,一场下来,胖子输得惨绝人寰,她倒是赢了不少。
其实,她也是有对策的。赌场的人是绝对不会让一个人赢太多钱走的,但目前的情况对她有利,对面有一个有钱人给她作掩护,而她每次下注的银钱也不多,雷打不动就六个铜板。
赌场的人也不傻,总不至于就为了六个铜板,赔人家几十两的注吧?
拢共玩了十把,在第十一把的时候杨秀秀离开了。掂了掂兜里,里面的铜板从之前的四百二十个,如今已经变得沉甸甸了。
果然是积少成多,看着赢得不多,但十次赔下来,杨秀秀不得不承认,这数量还是蛮惊人的。要不是杨秀秀之前的先例在前,知道赌博这玩意害人,要不然她将来也可以考虑考虑开一间赌坊的。
接下来的时间,杨秀秀如法炮制,镇子上所有的赌场愣是让她赢了一遍。好在之前的杨秀秀就是个烂赌鬼,就连那些街头巷角的小赌档,她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杨秀秀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就这么闷声发了大财。数一数,扣除原本的二十个铜板,她竟然足足赢了一千七百八十三个铜板,按照一吊钱一千个铜板算,这里已经凑足一吊钱有多了,也就是一两多不足二两银子。
这要是再加上之前卖蜂巢获得的银子,那不就等于有二两了吗?这一回,兜里总算不那么拮据了,最起码最基本的粮食还有杨秀秀心心念念的肉可以买回去了。对,等回村里的时候,她还要顺道将神医请回家里去。
那么,这一天,这一趟,杨秀秀表示也算圆满了。
☆、第十五章 见好就收
雕虫小技让杨秀秀在赌场无往不利,一时间赢了不少。可她也不是贪得无厌之人,懂得什么叫做见好就收。
今日之事,纯属投机取巧,靠些小聪明发了点小财。可杨秀秀也知道,心存侥幸绝对不是发财之道,她这么点小心思,若是长此以往必定会被人发现。
再者,赌场终究是万恶源泉,今日助她渡过难关且罢,断不能把心思都用在这上面,否则只会越陷越深。
杨秀秀摸着钱袋的手紧了紧,便头也不回的重新回到了之前看好的那家米铺。“老板,给我称三十斤玉米面和十斤大米,不,…十五斤。”
“好叻,客官你稍等,一会就给你称个足称,我们这店跟你保证,绝对不会缺斤短两。”老板见生意上门,心中大喜,嘴上的话不少,但手上的动作却也没停过,很快就将杨秀秀所需的玉米面和大米分别称好。
杨秀秀取来之前寄放在米铺的背篓,先将三十斤玉米面装进去之后,指着大米对老板道,“老板,能不能麻烦你再给我个米袋,将这十五斤大米分出三斤来。”
“可以,我这就帮你匀出三斤来。”老板爽快的答应到。
其实,这三斤杨秀秀是打算用来还南希她奶的。本来想直接给五斤,但杨秀秀转念一想,自己能还得上大米就已经算是破天荒了,再要是多给实在是不符合杨秀秀原本的性子。
其实,就算不多给,按照杨秀秀以前的作派,能还就已经是破天荒的事情了,杨秀秀自然也清楚。只是,东西当日是从她手里接过去的,她可不管自己的前身之前待人接物如何,要是让她拿了别人的东西却不还,实在是做不到。
“老板,你看多少钱?”杨秀秀嘴上这么问,心里却已经快速的算好了账单,一共是四百九十五文钱。
“三两五百钱。姑娘,你看这三十斤玉米面收你三百文钱,十五斤大米则收你一百九十五文钱,这加起来不就正好是四百九十五文钱嘛。”米铺老板显然是担心杨秀秀农妇出身,怕她算不清这个帐,故而一笔一笔的算给她听。
真是贵啊!一下子就去了她快五百个铜板。杨秀秀听到刚到手的银钱,马上就要去了一大半,心里还是免不了肉疼的。果真是不管在哪个年代,这钱都是不禁花啊。一开始看着挺多,花着花着就没了。
最终,杨秀秀还是数了四百九十五个铜板付清了帐。接下来,她得找间肉铺买几斤肉回去,心里还在默默的盘算着要不要买条鱼。
在肉铺,杨秀秀拢共花了十六文钱买了一条肉。毕竟家里只有三个人,买那么多放在家里久了可就不新鲜了。
杨秀秀琢磨着,不买鱼,那就买些鸡蛋回去吧。家里头,南希和苏漓都需要营养,这样一个能长高,一个能好得快。
六个鸡蛋,又花费了八文钱。到最后兜里就只剩一千六百八十四文钱了,所幸剩的也还不少。
要说,这玉米面和大米还挺贵的,怪不得庄稼人平日里都吃不起呢。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而最直接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来粮食得交税,二来这个时代粮食产量本来就低。既没有杂交水稻,也不能春秋两季播种。
这大米虽是长在庄稼人的田里,可偏偏庄稼人一年到头忙活下来却吃不上几顿,可叹。
要是被将来的杨秀秀知道,现在的她一个人在镇上对几百文钱耿耿于怀,一定会笑自己没出息。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如果说付钱的时候,杨秀秀的心在滴血,那么回家的路对杨秀秀来说简直是想死。身上背着五十多斤的东西,一开始还没觉得怎么重,可刚出了镇子,这柔弱的肩膀就不堪重负了。
“哎呀,…”杨秀秀也想过把东西直接往空间一方,卸了身子的担子自然就不重了。可她又不敢轻举妄动,这个地方多少还些人在来往,要是一不小心被人发现了,那还得了?便一路唉声叹气,支撑着走了大段。
最终,杨秀秀实在是没法往前走了。平日里,杨秀秀好吃懒做,压根就没怎么好好运动。别说下地干活了,就是屋里屋外的活也都是等着苏漓做的,就算是一些力所能及的,还有南希这个小家伙供她差使呢。
就这么个懒法,身子骨能不娇弱吗?
杨秀秀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找准时机左顾右盼间隐匿于一颗大树之后。一个闪念,杨秀秀便进了空间,赶紧卸下背篓,又从空间出来。
杨秀秀欣喜的摸了摸发间的簪子,这可真是法宝啊。虽然当初她也嫌弃过,觉得空间里要啥啥没有,就一片空地能干啥?现在倒是觉得,空间里面虽然只有无尽的荒地,但用来做储物空间,还是蛮不错的嘛。
但要是真让她去开垦什么荒地,拜托,别搞她。
☆、第十六章 男生女相
卸下了一身重担,杨秀秀感觉身子轻了,脚下的步子也迈的轻松了。
离镇子越远,路上遇见的行人也越来越少了,毕竟今日并非赶集的日子,家里没事的一般都不会挑这样的日子到镇上去。
杨秀秀时不时抬去眼望一望西沉的金乌,从而估摸出当下时间。虽然她今天一大早就出了门,但光是采蜂窝和赌钱这两件事就花费了她不少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她在卖蜂巢和买大米的事情上没太多了讨价还价。
一来,在前世她习惯了按价码上的价格付钱;二来,她不想为了几个铜板就在那里跟人家在那里交涉半天。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没忘回村的时候,要去请神医回家给苏漓复查,毕竟光吃几服药,杨秀秀怎么想都觉得不保险。
至于那个神医,未见其人就能被杨秀秀称之为神医,那也并非浪得虚名。
这神医姓徐,原名徐闻昭,是个外乡人,十几年前落脚到了他们桃李村成了山野郎中。依着他医术高明,遇上付不起药钱的村民他也愿意先施药救人,故而这么几十年下来威望也不小。
紧赶慢赶,杨秀秀依着前世的记忆,终于来到了徐神医的住所。还没进门,扑面而来的药草味就直往杨秀秀的鼻子里蹿,果然是治病救人的地方。
“徐郎中,在吗?”杨秀秀小心翼翼的往里边探头,想看看有没有人在,但又不想唐突了人家。
“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