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一直在考虑要怎么办,却忘记了,苏老太其实懂的东西很多,曾经的大户人家丫鬟,见识到的东西,一般人学不来。
以后在想做什么,只管问苏老太会不会就是了?
说不定苏老太就知道。
甚至还可以提出别的办法。
贝贝觉得自己运气是真的很好,称一句福星完全不为过。
想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开始想办法,就送到自己眼前来了。
按理说世界上哪儿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可它偏偏就是发生了。
要不是现实发生的,贝贝自己都不敢相信,会觉得这事情非常魔幻。
贝贝挠了挠头,看着苏老太,笑得弯起了眼睛。
苏老太当真以为,她是因为要吃到好吃的了,才这么高兴的。
也没有怀疑什么,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不都是这个样子的吗?
为了一点吃的喝的就高兴的不得了,也没什么不对劲的。
她无奈摇了摇头,系上围裙,转身去了厨房。
贝贝搬着小板凳,坐在她旁边,看她做煎饼果子。
苏老太拿了一点面,搅和了一碗浆糊。
又往锅里倒上油,等油热了之后把,将面糊糊倒进去,煎烤的金黄焦脆,油香混着面香,勾起人的食欲。
苏老太之后又撒上芝麻,拿出昨晚剩的一点咸鸭蛋裹进去,再铺上两张青菜,看上去青翠欲滴,十分好吃。
贝贝眨眼,这和她以前吃过的手抓饼不太一样,可看上去更好吃。
油量和面量也更大一点。
其实贝贝看得清楚,那一碗面糊就放了一点面,可却显得非常多。
比他们原本吃过的那一种看起来更合算一点,最重要的是还是苏老太说的那句话,什么都能加,比如这咸鸭蛋,看着也不错。
面饼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贝贝被勾引的食欲大动,狠狠咬一口。
入口的焦酥感,让她幸福的眯起了眼睛。
她这辈子吃过无数的手抓饼,可不得不说这次是最好吃的一个。
苏老太认识的手抓饼,仿佛和她的认知有什么不一样。
可不管怎么说,这都不重要,贝贝坚信这种饼子拿出去卖,不仅是学生会买,就连学校附近的住户也会喜欢吃的。
到时候他们家就发财了。
贝贝幸福的一口一口咬着果饼子。
苏老太问她,“好吃吗?”
贝贝嗯嗯的点了点头,表示好吃,可是自己顾不上说话。
苏老太就笑了,十分高兴自己的手艺得到了认可。
贝贝吃完了,仰起头问苏老太,“奶奶,这个饼好好吃呀,以后你还给贝贝做好不好?”
“哦,只要贝贝想吃,奶奶以后就给你做。”周老大很宠她。
贝贝却又想了想,挠挠头,似乎是很不解的问苏老太,“奶奶,这个饼这么好吃,爸爸妈妈能拿去卖吗?我上一次跟爸爸进城,见到路边有人卖饼吃,我感觉肯定没有奶奶做的好吃,奶奶做的是最好吃的。”
贝贝说话颠三倒四的,像是一个真正的孩子。
苏老太下意识地说,“饼子怎么能赚钱呢?这谁不会做呀?”
“可是我,看那家卖饼的人,有很多人买呀。”贝贝一脸懵懂的抬起头看着苏老太。
其实那什么卖饼的都是她编的。
但是贝贝也知道,这年头不会做饼的人也挺多的。
哪怕是在后世,最简单的煎饼果子,也没有多少人会做,大部分人还都是买着吃。
最重要的是街头的小吃,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默认,做起来很麻烦,很艰难,都没有学过做。
大家默认要去买。
其实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
那些人什么都会做,再复杂的饭菜都做得出来。
只有这些街头小吃,莫名其妙的都选择告诉自己不会做。
就像以前的很多同学,家里成天吃些很复杂的饭菜,可还是喜欢吃街边小吃,问他们为什么,都说因为爸爸妈妈不会做。
这是一个很广阔的商机。
现在打出名号,以后大家都跟着他们家做。
但是都会觉得没有他们家做的好吃,他们家的生意就会很好,卖的贵一点也会有人买。
贝贝已经想明白了。
就准备说服苏老太了。
她挠了挠头,“奶奶,你说如果让爸爸妈妈去做这个,能不能挣钱啊?”
苏老太认真考虑了一下。
“奶奶也没有进过城,不知道城里现在是个什么模样。”苏老太说,“等回头,我跟你爸妈商量一下吧,贝贝看这样好不好?”
贝贝点了点头。
又好意思地挠头,“奶奶不会嫌弃贝贝爱吃吧……贝贝就是想要每天都吃这个饼子,才想让爸爸妈妈去卖的……这样的话,我就有吃不完的饼了。”
苏老太噗嗤一笑。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其实很多小孩,都有这种心态。
喜欢吃烧饼,就恨不得自己家是卖烧饼的。
喜欢吃零食,就想要自己家是开小卖部的。
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苏老太自然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
贝贝羞涩地笑起来。
心里高兴的很。
好不容易找到法子给自己家挣钱了。
怎么可能不高兴。
贝贝抬头看着苏老太,奶声奶气地撒娇,“奶奶,贝贝还想吃,你再给我做一个好不好?”
苏老太揉了揉她的小脑袋。
这个一向宠爱她的老太太,直接给拒绝了。
“你还是个小娃娃,吃这么多,会消化不良,肚子疼的,贝贝乖,等明天再吃。”
贝贝丧里丧气地答应了一声。
苏老太洗了锅,拿出一把青菜,坐在一旁的小板凳开始择菜。
贝贝乖巧地蹲在她跟前。
也学着苏老太的样子,拿起了青菜。
天知道,她曾经活了一辈子,没有自己做过一顿饭。
所以现在笨手笨脚的样子,真的很像是一个孩子。
苏老太看着就笑了。
但是她也没有说什么。
小孩子喜欢做家务活,是件好事情。
小时候所有的孩子都是勤快的,喜欢做每一件事情。
可是等到长大了,就会变得很懒很懒。
再让他们做家务活,就好像是在要自己的命。
苏老太看着贝贝,忽然叹口气。
贝贝问:“奶奶怎么了?”
“奶奶想起来了一个人。”苏老太说,“贝贝知道,自己还有个姑姑吗?”
贝贝摇头。
她其实是知道的,从刚刚出生的时候开始,就有很多人在她耳边提起过这个人。
那些人还都觉得,贝贝会和那个姑姑一样,做个白眼狼。
从自己有意识的第一天开始。
贝贝就想知道,这个以一己之力,让整个西沟村讳莫如深的女人,到底是谁。
贝贝问:“奶奶,我还有个姑姑吗?”
“是啊,你亲姑姑。”苏老太叹息一声,“你也应该是不知道的。”
“她走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呢。”
苏老太记得,自己那个小女儿,小时候也很聪明,和贝贝一样聪明。
但是没有贝贝乖巧懂事。
只是嘴甜会来事,家里没有人不喜欢她。
那会儿婆婆还在世呢,一个喜欢孙子的老太太,都被她哄的,将她当成掌上珍珠。
大家都觉得苏家有福气。
生了这么个姑娘。
将来姑娘出息了,还能不帮扶着爹娘和哥哥吗。
那会儿她也觉得自己有福气。
对那个小闺女,千娇万宠的。那会儿家里多穷啊,可是她一个村里的丫头,愣是连活都没有干过。
比贝贝现在养的还要娇一点。
可是谁都没想到,最后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苏老太闭上眼睛。
其实一个人的品行,从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
那个丫头,小时候就爱偷奸耍滑。
从来没有说喜欢做家务活的时候,偶尔让她帮点忙,也推三阻四的。
就没有说,干脆利落地答应过一次。
跟贝贝现在完全不一样。
贝贝多好啊。
聪明,早慧,还乖巧懂事。
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疼她,知道心疼爸爸妈妈。
还知道给家里出主意。
每次都乖的让人心都化了。
那个人的眼里,却从来没有过这个家。
一直都只有自己。
其实早就该看出来她的为人的。
苏老太深深叹口气。
贝贝懵逼了,内心一阵捉急。
奶奶啊,我等着听八卦呢,您怎么自己叹气起来了。
您别光沉思追忆啊。
让我也听听,我可以陪你的,甚至还可以帮你谴责她。
再甚至,你想我夸她,也不是不可以的。
吊起别人的好奇心,再不给解惑。
很绝望的。
贝贝再次出声问:“奶奶,姑姑去干什么了啊?为什么贝贝都不知道?”
“你姑姑……离开我们了。”苏老太看着贝贝,满眼慈和。
这些事情,憋在她心里,也很久很久了。
如今倾诉出来,也挺好的。
贝贝还是个五岁的孩子,她什么都不懂的。
现在同她说了,也没有什么。
贝贝理解不了她的痛苦,也就不会和别的人一样,用奇奇怪怪的眼光看着她。
更不会说些刺伤人的话。
让她心里难受。
她的小孙女,只会拿柔软的小手。
拍着她的肩膀,让她坚强。
安慰她,让她高兴。
苏老太轻轻叹口气。
“离开了?”贝贝心里陡然一惊,脸上却天真无邪地问,“是去很远的地方了吗?妈妈说,离开了,就是去林场,姑姑也是去林场那么远的地方了吗?”
什么叫离开了?难道是出了事吗?
可是不该啊,一个早逝的人,大家该惋惜才对啊,定然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提起来就是不屑和尴尬。
中间肯定还发生了别的事情。
贝贝挠了挠头,看着苏老太,等她继续说。
第21章
苏老太说; “是去了很远的地方。”
“这件事情,已经好些年了,那会儿你哥哥还没有出生呢。”苏老太真正回忆起来,才发现,事情竟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一二十年的光阴; 似乎一下子就过去了,当年的心痛难耐; 这会儿看着,仿佛是个笑话一般。
“那时候啊; 还没有出事; 咱们农村扫盲除四旧。上学也方便,你姑姑聪明伶俐,打小学习就好。”苏老太回忆着; “跟我们贝贝一样聪明。”
“后来她跟你爸爸都考上了高中,可是你爸爸成绩没有她好,咱们家里还穷; 供不起两个学生同时上学。”
就算整个村子的人; 都羡慕他们家两个孩子都会读书,有出息,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
贫穷是没有办法的。
“我当时就想,你爸爸是个男人,出路多的是; 不像你姑姑; 一个女孩子家的; 不读书难道要跟我一样,一辈子困在山沟沟里头吗?”这是苏老太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所以我就让你爸爸退学了,我们一家几个人,挣钱干活,供你姑姑上学。”
苏老太浑浊的眼睛里,流出一丝眼泪来。
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在想,如果没有让建业退学,如果没有让那个人上学。
那该多好。
或许闺女就不会变成那个样子了。
或许建业现在也已经出息了。
可是她没有再选择一次的机会。
所以这么多年来,不管再穷再苦,她都坚持让建业的孩子上学。
因为不想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