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病弱白月光[快穿]-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安对妹妹说了此事,又言程生不仅生的俊朗文雅,还才高八斗,实在是个好夫婿。
  可惜妹妹郭萍听了此事后,暗自不服气。她自幼陪同哥哥郭安一同在家中读书,教导她们的老师更是当世才高名盛之士,她自幼聪明灵慧,在诗文一道上颇有灵气,虽年纪轻轻,又是女子,可是这学问却是实打实的。可惜身为女子,加上天生有不足之症,不能多思多虑,要不然,她若生为男子,少不得要去科举路上走一遭,博得个头名出来。
  这日,适逢哥哥郭安有事回家。郭萍便起了捉弄之心,便寻来哥哥前些年的衣裳,又细心修饰了一般,以一介女子之身,装作男人,去见了那哥哥终日夸赞的书生。
  好在哥妹二人虽年岁有差,但同出一母,长相十分相似,便是身高,虽差了不少,但不认真比较,一时之间,也是看不出什么。
  郭萍一见程生,便装作哥哥,与程生交谈学问起来,时不时更是出些刁钻的题为难程生。
  程生虽有些纳闷,今日里自己认识的好友有些不太一样,但一时之间,也并未察觉出来。
  郭萍起初虽是不服气,刻意为难程生,但渐渐也被程生所吸引,一缕情丝系在了程生身上。
  只是,她到底不是个寻常女子。
  虽有所动心,但断然不做过多的小女儿姿态,反而是更加的寄情于山水诗画之中。
  后来,哥哥郭安出去时,郭萍又扮做哥哥去见了程生几次。
  很快,郭安便发现了妹妹的玩闹,有些苦恼不得,只得和程生耐心解释。
  好在程生也不是个拘于礼法之人,知道了真相之后,反而更加敬佩郭萍起来,渐渐地也动了心。
  妹妹郭萍本就因为身体原因,虽过了及笄之年,但也迟迟未定下婚事。
  认识了程生之后,郭安便一心撮合起自己妹妹和好友起来。
  要说那程生,自从与郭安相识,顿逢知己,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不料,天意难违,郭安回家路上,竟是遇上了匪徒,两相争斗之后,受了重伤,还未来得及送回家,留下句口信,便因失血过多在路上便去了。
  程生听闻了这个噩耗后,可谓是神思不醒,恍如梦中。
  郭萍便迅速赶回了家,料理后事。
  家中本是大户人家,枝叶繁茂,作为顶梁柱,本因继承家主之位的哥哥去了,她们这大房便剩了她一个。
  三房四房的人争吵不休,都想挑大房的担子。
  可是郭萍却起了别的心思,和健在的父亲商量后,决定招婿。
  几番相看之下,程生便渐渐入了郭父之眼。
  只是,程生虽贫寒,父母双亡,确实是个招女婿的好人选,但他一脉,只独独留了他一人。
  倒也不好,让程生彻彻底底入了郭家。
  几番考验抉择之下,程生还真的和郭萍定下了婚事。
  只是,倒也不是招婿,而是权衡之下,让程生成婚后和妻子郭萍一同帮忙料理郭家的事情。
  郭家是大户人家,家大业大,家中的事务错综复杂,不是寻常人便撑得住的。
  又说程生虽定下了婚事,但上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赶考,待来年的春天,程生倒也顺利的考上了进士,更是在殿试上被点为探花。
  当上了探花后,程生很快便与郭萍成婚。
  可以说,人生三大乐事,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程生都通通享受了遍,唯一值得遗憾的是引以为知己的好友郭安离了人世。
  但妻子为人,聪慧温良,也可称之为他的知己。
  《紫钗记》这本章回体小说,本来按题材结构来说,写到这里,本就可以说是完美了。
  偏偏写到这里,书中才到二十五回。
  至于后二十回,有人说是败笔,亦有人说是妙笔。
  总的来说,争议很大,甚至有不少人专门批评书中的妄语。
  作者并不流俗,同于市面上的书籍,接着讲述这个故事。
  而是从夫妻两人成婚后的第八年,以一场摆的浩浩荡荡的周岁宴会开场。
  那一日,可谓是灯火辉煌,声势浩大。
  郭府来了不知道多少人,甚至朝中的官员不在少数。
  他们中有些是程生的同僚,有些则是郭府的亲属,与郭府同脉相连,相互依存。
  可以说,这场为程生和妻子郭萍的孩子所摆的周岁宴,作者极尽词汇,着力于描写场面的奢华。
  甚至让读了此书的人都不得不产生了一种怀疑,这是否真实合理,以郭府的地位来说。
  极尽夸张,极尽失真。
  宴会上,整个郭府上更是人流纵横,其中程生与往来的宾客们往来寒暄,似乎暗流涌动。府内,郭萍更是在处理郭家的家事,似乎不得空闲。
  如此的繁华,却又如此的空洞,却仿佛如一场做了很久的幻梦,一触就破。
  后二十回,作者紧密地撰写着一件又一件发生在郭家的小事,零碎而散乱,仿佛失去了主线。
  短短二十回,作者描绘了长达三十多个形象突出的人物,从郭家的下人写起,再到家族庞大的人员,中间还穿插着家中的生意往来。
  甚至,连最后的结局也让人既叹惋,又摸不清头脑。
  最后二回,是以郭萍之死作为开篇。明明前一回作者还在讲着郭府下人间的小事,以及穿插了少许郭萍与程生之间的趣事。
  明明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美好的让人流连忘返。但作者偏偏在下一回开篇便跳到了十几年后,书中写到这个冬天,郭萍没能熬过去。
  郭萍去了,郭府举办了一场声势更为浩大的丧事。这时,程生已是一国之相,府中前来吊唁的人数不胜数。
  光是一个送陵,就足足花了千余字来极尽渲染。
  结尾处,则是程生为郭萍守丧。
  这守丧,书中并未提及具体守了多少年岁,只写到一日夜中,程生入梦,竟是又回到当年借读的寺庙,他依旧是个贫寒书生,彻夜苦读,但求金榜题名,走马上任,学那季长,行走四方。
  一日,他登上后山,竟是又遇到他曾经遇到的人。
  他在亭间奏萧,他于亭外驻足,一望便是许久,最后又是如同从前那般,迎了上去。
  到这里,全书完。
  可以说,除了最后程生的梦和前二十五回风格语言类似,后面写郭府中家族之事,写下人间的龌龊,完全全是鬼笔,写尽兴衰亡败,写尽利益人心,笔触虽不凛然,但也却与前期的风格迥异。
  以至于,甚至有不少人说后二十回换了一个作者,或者说,其实前二十五回便已经写完了整本书。
  虽说,只有四十五回,可是这每一回的字数,却不在少数。
  全文足足有三十万字,在现代刊印的各种版本之中,更是一本较厚的书。
  这本小说自面世以来,足足传了一千多年,当然,因为年代原因,文稿中确实有缺漏之处。
  但在流传过程中,不少的文人对他青睐有加,其中更有不少文人曾广寻书稿,进行修补,最后才凑成了完整篇章。
  当然,这本书,喜欢的人虽然多,但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还是不会轻易去翻看的。
  这本小说相比其他更受大众欢迎的小说来讲,相对来说要更为晦涩,剧情也显得有些散乱,加上后期更是以多视角来描写围绕整个郭府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这不得不提高了阅读的门槛。
  至于它的成书年代,具体作者,又是众说纷纭,好似从最初,这本书的来源就是一个谜,最初这本书甚至一直以来都已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于晋朝明宗文宗两朝中的文人墨客之间。
  十分奇怪的是,虽然从文宗末期遗留下的部分官员日记中可以看出,《紫钗记》确实是被这些官员所熟知的,但却没有人提起过作者,更没人过分探讨书中的情节,反而只是略带一提,寥寥称赞一句罢了。
  直到,晋朝国亡,陈朝兴起,改朝换代,陈朝开国之君从晋朝末代皇帝晋穆宗的皇宫之中找到了一本刊刻精美的《紫钗记》,据说晋穆宗私底下尤为爱好比书,每每入睡前仍要翻看一段时间。
  当时,据传言陈朝开国之君见此书时大笑连连,又言此书当刊刻传于天下。
  这才致使《紫钗记》彻彻底底正式被刊印,面世于大众,而不是作为手抄本流传在特定的部分人之中。
  当然,关于陈朝开国之君与《紫钗记》的事迹到底也只是流传于市井之中一种说法而已,并没有更深切或者说明确的史书表明这件事情真正发生过。
  毕竟关于陈朝开国之君,这个据说很有可能是晋朝流传在外的血脉,甚至这也是当初他能瞬速揭竿而起,获得一大批地方大族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晋朝中期拥有着可以说是最为开明的政治环境,帝王与朝廷,文人之间达成了一种少见的平衡,从而达到了上下一体,上行下效,政府高效运转的状态。
  那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古代读书人最为辉煌的一段时期,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封侯拜相,并非虚妄。
  那么陈朝,可以说无疑是皇权集中化的体现,帝王成了至高无上,为万民敬仰朝拜。当然,也确实可以说陈朝开国之君是个雄才伟略的帝王,他虽依据世家,却在夺得皇位,改朝换代后,初期大肆封赏功臣,后期却长达多年隐忍不发,直到拥有足够的实力,才一鼓作气,削减了世家的势力,确定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与独一无二的权威。
  紫钗记虽在陈朝初期就已经正式刊印,到那个时期,一切犹在百废待兴,百姓并无过多的精力或者说时间来浏览此书,直到陈朝经过多年的修养生息,百姓逐渐富裕起来,《紫钗记》才真正广为流传起来。
  但真正被众人所知的是《紫钗记》的戏曲,以及衍生出来各种才子佳人话本,而非小说。
  改编版本的众多,以及《紫钗记》的真本一直都存在存疑,而且神秘的作者也一直被众人津津乐道。
  直到近代以来,有不少的学者运用从西方学习到的技巧,对这本书重新进行了考证。
  对于其产生具体年代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算是揭开了它的一层神秘面纱。但对于作者的生平研究,以及作者写此书的用意,仍然留下了很大的存疑和谜点。
  对于正统的文人来说,写小说可是上不了台面的,诗词文章才是真正的传世之道。
  因而,古代写小说的文人一般是都是假托名,以笔名进行小说的创作。
  《紫钗记》的作者任平生,在开篇便云此书虽是为人而写,但书中情节不过黄粱一梦,其中言语皆是作者乱语耳。但很多学者一直都认为书中存在原型人物,甚至书中很多事件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甚至作者一定年纪不小,更不是个穷书生,而是出生世家大族,身处晋朝上层社会。
  因为书中的人情世故,不是年轻人能够掌控的。
  书中的场面描写,家族轶事,士人交流,完全全一副大晋社会风貌全景图。
  03
  楚瑛知道,她的导师是个《紫钗记》的忠实爱好者。
  事实上,他的那本《紫钗记的前世今生》虽然被学术界不少人批评过,但销量十分不错。
  书中的语言优美,观点新奇,脑洞大开之余又符合大部分的逻辑,让很多人看了以后不由得大声呼喊一声痛快。
  那本书里导师先是梳理了《紫钗记》流传这么多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