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就解散了。”
纪合听后便点头说道:“这也是个好办法。”
这件事情下了定论之后,纪合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直接跟李谈告辞——他原本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置这些造谣传谣的人才过来的,如今有了解决办法,那还赖在这里做什么?他可是很忙的。
邹世恍恍惚惚地跟着纪合一起走了,等走出王府之后,邹世才回过神来,连忙拉住纪合问道:“老纪,老纪你等会。”
纪合转头看着他莫名问道:“怎么了?”
邹世低声说道:“你怎么就同意宁王殿下弄那个什么舆情部了呢?”
纪合反问:“为什么不能同意呢?”
邹世十分着急:“难道你看不出来吗?这是多么大的隐患啊。”
纪合失笑摇头:“你是不是对宁王有着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
邹世愣了一下,放开他问道:“什么?”
纪合说道:“殿下这个部门明显就是应急用的,将来是必要解散的,怎么可能长期下去呢?这么说,若他是圣人,不,若他是太子,今天他做这件事情我都不会同意,但他不是,所以你也不必这么担心。”
邹世瞬间就明白了纪合的想法。
因为李谈只是暂时管理长安,等以后圣人回来或者太子回来,权利还要回到他们手上的,到时候这两位肯定会想办法解散这个部门,或者将这个部门掌握在手里。
不过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邹世沉默了半晌才问道:“你希望圣人回来吗?”
纪合脚步一顿,半晌才叹了口气:“看太子吧。”
邹世就明白,就连纪合这样的人对圣人都不抱希望了,他忍不住又问道:“若有一天……太子和宁王殿下,你选谁?”
纪合沉默,若是以往他自然是选正统的,但是如今……能够在乱世之中力挽狂澜的人……他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李谈不合适。
至少在现在的长安百姓心中,或许李谈才是最合适的那个。
纪合想到这一点整个人都蔫了下来,最后叹气说道:“若是战乱能够平定,希望宁王能够知进退吧。”
邹世冷笑:“他知进退有什么用?他能全身而退吗?功高盖主……”
纪合忽然喝道:“噤声!”
邹世也知道自己说过了,顿时闭嘴不言。
纪合叹了口气说道:“宁王肯退,那我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保他一保。”
邹世嘀咕了一句:“这不公平。”
身为大理寺卿,虽然知道公平是非常奢侈的,然而越是这样他就越是想要追求一个公平。
纪合苦笑:“现在想那些做什么呢?又有谁能知道到时候是什么情况呢?”
邹世没再说话,而纪合虽然说现在想这些没用,实际上还是担心。
李谈若是打退安禄山,届时太子因为出逃而声望大降,偏偏宁王声望高涨,一旦李谈有什么想法,那必然是追随者众。
纪合将心中的不安强压下去,告诉自己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若是现在就开始担心李谈会争位,只怕长安就真的没救了。
李谈一点也不知道这些人在担心自己会产生争位之心,他还在梳理舆情部的框架。
当然他也就是给个框架而已,具体还是要让俟斤自己去做。
如果什么都是他安排好了,那他还要手下做什么啊?
凡是亲力亲为并不一定都是好事情,反而会因为将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而降低效率。
而俟斤跟在邹世身边学了几天之后,李谈惊讶的发现他居然沉稳了许多,也不早知道邹世给他灌输了什么思想。
李谈也没问,直接将舆情部交给他,让他自己去招人——反正李谈手下就这么多人,让他自己去挑吧。
俟斤似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直接选了十个人就开始干活。
李谈还真有些意外,他原本给俟斤的名额是五十人。
对于掌握整个长安城的舆论风向来说,五十个人其实都不太够。
然而俟斤居然只要了十个人。
李谈冷眼旁观,而后过了两天,俟斤居然就真的找到了散播谣言的人,而且是将一个团伙直接一网打尽!
虽然说是团伙,但实际上也不过就是五六个人。
俟斤将这些人的背景还有传谣的原因训问了一个遍,然后就将文书摆在了李谈的书案之上。
李谈将那份文书拿起来看了一遍,而后有些哭笑不得——文书上写着,这些煽动百姓的人是什么大钱国的礼部尚书。
而那个大钱国实际上就是长安附近一个村子的里正,在发现朝廷离开,长安混乱之后,这位在跟全村人开会想要规划一下未来生活,看安禄山打过来是逃还是躲的时候,商量着商量着,他们一腔热血的建国了。
而大部分人都逃离长安之后,这个大钱国还想占领长安。
但是占领长安需要武器啊,于是这些人就开始绞尽脑汁的去搞武器。
因为之前大唐对铜铁器的管制非常严格,他们这个村富裕一点,手中的铁器也不过都是农具而已。
他们就想方设法开始改装农具,甚至去伐木弄点“弓箭”让青壮练习。
结果他们的“弓箭”刚普及完里正和那些管事家里,还没到全民皆有武器的地步,结果李谈来了!
大钱国从上到下都很不高兴,但是在围观了李谈进京的场面之后,他们就很明智的发现打肯定是打不过的,那就换一种方法吧。
于是他们就想到了一种最拿手的方法:坏人名声。
在他们“精心”策划之下,再加上村里的私塾先生多少通一些文墨,各种版本的谣言也就手到擒来了。
这样的结果是李谈万万没想到的,他猜想了很多种可能性,觉得可能是之前被他搞下去的一些官员趁机搞事,也可能是安禄山遗留在这里的人为了迎接安禄山而搞事。
结果万万没想到在他们打生打死的时候,居然有人还悄悄“建国”了!
李谈无奈地将文书放下之后说道:“派人去那个村子里将人都抓起来,关他们一段时间就老实了!”
原本李谈还想如果是带路党或者是细作的话,那必然是要严惩的,然而这个结果……让他严惩还真有点下不去手。
只不过是一群异想天开的老百姓而已,而且从头到尾这些老百姓除了在自己村子里折腾,甚至都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李谈再丧心病狂也不可能真的将这些人都给弄死,唔,倒也不是,那个私塾先生是必须要弄死的。
别的村民不识几个大字都是愚民也就算了,你好歹是读过两天书的,不要求你在国难当前有殉国之心,但也不能做出这种不忠不义的事情吧?
于是整件事情中被罚的最狠的就是那位私塾先生,而纪合跟邹世看到他的这个处理之后多少放下了些心。
只不过谣言一旦产生,想要遏制也不是特别容易。
李谈虽然没让人杀掉那些村民,但还是让人传扬出去,就说那些传播谣言的人都被杀了。
在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什么名声不名声,必须下狠手!
而他这样做倒也的确真的有效遏制了一波,大家哪怕私底下说一说,也不敢大肆宣扬。
李谈对这种情况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转头开始改进农具。
他要是想要改进农具,除了不能直接搞成自动化之外,别的都能一步到位。
一开始他还想过要遵循以下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可是到了这个时候,眼看着老百姓要挨饿,反正他做的过分的事情也不是一两件,干脆就直接到位得了。
至于为什么他懂这些……嗯,就是无意中想出来的得了呗,反正整个长安的人都知道他读书多。
读书多受到的启发就多,没毛病!
王府新招了一堆木匠,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宁王要做什么,但这年头只要有能糊口的工作,这些木匠是不会追究主人家到底要做什么的。
反正他们跟王府之间是雇佣状态,也没有签卖身契,自由的很。
只不过哪怕这些木匠早就想好了不管那么多,但当他们发现宁王把他们招过来是为了做农具的时候,众人也都是蒙蔽的。
现在战争的氛围已将很浓厚,据说安禄山的大军已经在逐步在占领长安周围的城镇,在这种时候您不想办法看看怎么守住长安,居然来做农具?
木匠们顶着满脑袋的问号,然后他们发现这个问号自从到了他们脑顶,就没下去过。
因为他们发现宁王殿下要做的那些农具,虽然能看出来都是做农活用的,可是怎么这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谁都搞不明白。
可李谈也不给他们搞明白的时间,直接将图纸给他们,下了死命令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来。
别的不说,这些木匠的手艺还是不错的,据说这些人以前都是大户人家里的家奴。
只不过家主在逃离的时候,将他们给丢下了而已——别说逃命来不及带什么奴隶,就算带奴隶也要看有没有用,木匠这种大概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基本上都不会带走。
李谈心中略有些庆幸,如果这些木匠被带走了,他想要这么快就弄出新农具可是太难了。
在新农具弄出来的当天,李谈直接去找了纪合,纪合作为京兆尹是亲民官,而且据说他也经常下地种地——京兆尹的俸禄不低,但架不住纪合出身并不是很好,他的俸禄很多都用来接济亲戚了。
是以堂堂京兆尹偶尔还要下地种粮食种菜才能维持基本生活。
就连朝廷赐给他的宅子原本用来种花的地方,也被改成了种菜和粮食。
是以李谈不想被人围观,还想试试新农具怎么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纪合。
纪合在看到李谈带来的这一堆东西的时候,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这……这是什么?”
李谈说道:“这是我新弄出来的农具,应该挺好用的,试试吧。”
纪合听了之后也满脑子问号,最近李谈除了大肆抓捕了一些散播谣言的人,剩下的时间都很低调,低调到要不是长安路面上有着宁王军队在维持秩序,大家都快忘了还有他这号人了。
原本大家都以为李谈是在制定作战计划或者想办法怎么抵御安禄山。
对于李谈没喊他们一起参谋这件事情,大家都心情稳定——都是文官,没有一个上过战场的,哪怕读过兵书,实际上也没有太过深入的研究过。
把他们搞过去商量恐怕也只能是添乱。
然而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合着您这些天少都没干,就研究这个了?
饶是纪合这样好脾气也忍不住有些生气,都什么时候了还关心这些啊?
不过他到底给李谈面子,李谈让他试试,他也就真的找来了下人试一试。
结果这一试,他就看出了些许门道,还没等下人反馈,他就自己亲自上阵试了一把。
尝试之后,纪合有些震惊地转头看向李谈:“这……这……”
李谈笑眯眯问道:“好用吧?”
纪合用力点头:“事半功倍!”
李谈说道:“哎,我之前琢磨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然而如今眼看长安周围许多庄稼都荒废了,我一打听才知道是因为人都被征走了。没有人我一时之间也变不出人来,就只能尝试一下改进农具,若是能够通过改进这些农具,而让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到时候不仅军粮有保障,百姓们的生存也有保障啊。”
纪合这次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