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总校长[穿书]-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他再有野心一点,说不定就要着手计划谋反篡位了,毕竟他现在有兵有声望,只要操作得当,这个皇位简直是唾手可得。
  只可惜,当皇帝太累,最主要的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所以他必须生个儿子出来。
  而他跟朱邪狸都没有这个功能,系统大概也不提供这种功能,所以就只能便宜李亨。
  想到便宜李亨,李谈纠结了一下,还是决定给李亨写了封信,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收复洛阳的机会。
  到时候只要李亨过来,也不用他做什么,只要他出现在军中,那么以后他登基之后这就是他的功绩。
  这也是看在李亨对他一直不错的份儿上,哪怕他觉得李亨这个太子当的不怎么合格,他还是决定给对方一个机会。
  如果李亨这个机会都不要的话,李谈就真的不管他了。
  因为这件事情比较急,李谈直接命人八百里加急送过去的。
  同时还让执夷跟着过去看李亨的反应,如果李亨同意了,他就等,如果李亨不同意,那么他就直接带兵走人。
  由此同时他还给长安也写了封信,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主要也是让他们知道李亨的反应,然后让他们对这个太子心里有数,最主要的是李俶,李亨已经被李隆基给教废了,李俶可不能再废了。
  为了让李亨没有后顾之忧,李谈虽然没有透露朱邪狸是卧底,但还是告诉李亨他有很大把握能够打下洛阳。
  结果等来的却是李亨的责备——李亨压根就不相信他能收复洛阳。
  在信里李亨让他不要好高骛远,先去将李璘捉拿归案比什么都要紧。
  当然这些内容都是执夷复述的,执夷回来的时候,那封信还在路上呢。
  既然李亨依旧选择了不信,李谈也不打算再说服他,直接写封信去了长安之后,就让袁哲和田神功准备了一番,带兵出发。
  此前李谈说要收复洛阳,袁哲和田神功都特别开心,尤其是田神功。
  他觉得这次就算是爬他都要跟过去,这么大的功劳足以让他将功抵过。
  他倒不是怕责罚和以后不能升官,主要是收复洛阳只不过是阶段性的胜利,整个河北还在安禄山手上,而那里安禄山根基更加坚实也更不好打。
  田神功想要继续带兵,那就不能因为这一次败绩而沉沦。
  结果李璘这时候谋反了,他们就只能等,一直等到田神功伤好的七七八八,李谈这才让他们准备动身。
  而李谈带人前往洛阳的时候,李归仁那边也算进行的顺利,他当初攻下晋州并不是特别容易,如今帮李谈夺回晋州却十分迅速,一天之内能够连下三城。
  李谈当初也没想到他居然能这么迅速,都没来得及提前任命好那些城池的官员,而这些城池原本的官员……都死在了李归仁手上。
  李谈无奈只好写信给李俶,将这件事情交给李俶。
  等写完他不由得感慨,打仗不容易,后勤调度也不容易啊。
  不过李俶这么长时间也算是锻炼出来了,这些事情都做的有条不紊。
  李谈跟长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知道那些城池都有相应的官员过去之后,这才放心。
  唯一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些官员基本上都是书院出去的。
  李谈知道的时候刚打下一座城池,在去洛阳的路上也并不容易,安禄山不是打下了洛阳就什么都不管了,如今整个河南几乎都在他手里,李谈想要打洛阳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将这些城池打下来。
  所以他也需要从长安派过来的官员。
  李谈看着被派来的年轻的官员们一时之间略有些担心,但还是好好招待了他们一番,然后就让他们各就各位。
  同时还给长安写了封信,问他们怎么就将书院的学子给派出来了?
  这些人有好多都是新入学的,按照李谈当初的估算,就是学问最好的那批至少也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才能毕业。
  现在就把他们放出来,这有点揠苗助长了吧?
  然而李俶的回信让他没了脾气,派这些人来的原因可太简单了——缺人。
  如今他们手上的人才基本上都是长安周边的,全国各地就算再有其他人才也没用啊,他们甚至都无法到长安来。
  而李谈之前建起书院之后,因为财力雄厚,所以对于学问优秀的学子来说,上学不仅不花钱还能赚一点钱,于是大部分人都来了。
  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并不是真的想读书,而是自认为学问不错,或者是有治民之才,但苦于没有办法让自己入得李谈法眼就想走个曲线救国,跑来书院上学。
  毕竟在书院里只要真的有本事就会被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周边的优秀人才基本上都进了书院,所以要授官的话自然是要找书院的学子,外面的人更不行啊。
  李谈看了之后也有些无奈,不过既然纪合都把这些人放出来了,那就证明这些人是通过他的考验的,至少不会拖后腿。
  将打下来的城池交给这些人之后,李谈开始准备继续往下打。
  不过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接下来的仗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了。
  毕竟安禄山估计是没想到李谈会放着长安不守去打洛阳,一开始猝不及防被他拿下两座城池是正常的。
  不过到了现在就算安禄山反应再怎么迟钝估计也该采取应对措施了。
  按照朱邪狸所说,崔乾佑安守忠已经被搞死了,李归仁……算他投降了吧,那么接下来也就只有一个尹子奇。
  对于尹子奇,李谈还是很慎重的,河南这边也不是没有义军。
  之前也正是因为这些义军,所以安禄山虽然拿下了洛阳,但并没有拿下河南全境。
  后来还是想要追杀李隆基,这才派出尹子奇攻打河南各个城池。
  而河南的那些义军之前能够抵抗那么久,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可尹子奇带兵扫荡河南之后,那些义军直接被打散,能够形成有力抵抗的几乎没有几个。
  李谈一边研究尹子奇的作战方式和习惯,一边看洛阳的布防图。
  现在安禄山如果把尹子奇调过来的话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让尹子奇来防守接下来李谈前往洛阳路上的几座城池,第二就是让尹子奇直接守洛阳。
  其实如果让李谈选的话,他更希望跟尹子奇在别的城池一决高低,因为洛阳真的不太好打。
  毕竟是东都,当初在建城的时候各方面仅次于长安,如果再配上一个十分有经验的大将,就算是李谈想要拿下洛阳估计也没那么容易。
  所以他现在需要做两手准备。
  就在李谈研究这两张图的时候,清空急匆匆跑进来说道:“大王,建宁王求见。”
  李谈听后一愣问道:“谁?”
  清空重复道:“建宁王。”
  李谈一脸奇怪:“他?他不是去江南了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清空哪儿知道啊,要不是因为建宁王跟他家大王是双生子,他都不会在这时候打扰李谈,肯定让他等着去了。
  李谈也只是随口问一句,既然建宁王来了,他自然就要去见一见。
  他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去了小花厅。
  建宁王在见到他的时候起身行礼说道:“见过三十一皇叔。”
  李谈:……
  按照他们两个的真实身份而言,这个见礼还真是让人觉得尴尬。
  更绝的是这位建宁王殿下一点都没觉得哪里不对,仿佛李谈天生就是三十一皇子一样。
  他都不觉得尴尬,李谈更不能输了气场。
  于是他轻轻颔首说道:“坐吧,你这是从马嵬驿来的?”
  建宁王等李谈坐下了之后才坐下来,同时点点头应了一声算是回答了李谈的问题。
  李谈见他沉默寡言也不在意,只是又问道:“你这匆忙绕路而来可是有不决之事?”
  从马嵬驿去江南压根就不用路过河南,这位建宁王明显是绕路了,而他绕路的目的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来求李谈。
  李谈思索着如果不是特别过分的话,能帮就帮,毕竟他若是能够早早将李璘那边搞定,还能将他调回来一起将叛军赶出河南。
  建宁王开口问道:“敢问三十一皇叔,如今朝廷可是已经确定永王谋反?”
  李谈听后失笑:“这是自然的,否则怎么会下这样的旨意?”
  建宁王又问道:“朝廷的意思是活捉还是死活不论?”
  李谈听后微微一愣,抬头看向他半晌才问道:“你的意思是……”
  建宁王倒也坦荡,直接说道:“若是永王不拼死抵抗还好,若是他抵抗过激……想要活捉恐怕并不容易。”
  李谈伸手扣了扣旁边的茶几,慢条斯理说道:“若真是如此,你大可以放手施为。”
  建宁王听后微微一愣:“三十一皇叔的意思是说……”
  李谈转头看着他说道:“不论死活,出了事情我担着。”
  他刚刚就想明白了为什么建宁王会特地过来问他这个问题。
  不管怎么说,永王都是他的叔叔,侄子杀叔叔可不怎么好听。
  其实这件事情原本就应该是李谈去的,李谈将这件事情交给他,当时也没想太多。
  不过是觉得正好有这么一个能征善战的自家人,再多也挤不出来了。
  之前他没想这么多,现在才想到是自己疏忽了。
  永王虽然从身份上来讲是他的哥哥,但他手里握着圣旨,这就从容很多,建宁王是不能跟他比的。
  是以李谈才说若是朝廷怪罪他担责。
  他这么说了建宁王也就信了,都没跟李谈要手谕之类的。
  当然也是因为李谈一向说话算话,信誉良好,而且从来没有做出过让下面人顶缸的事情。
  得了答案之后,建宁王起身就要告辞。
  李谈哭笑不得地看着他说道:“这都什么时候了,留下来休息一晚再走吧,也不急于一时。”
  建宁王一转头发现天都快黑了,一时之间也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
  既然他都来了,李谈肯定是要留他用饭。
  本来李谈还以为建宁王肯定会问些有关他来历的问题,虽然之前也解释过,但当时太过匆忙,而且自那之后他们两个就少有交集,也不知道建宁王心里会怎么想。
  结果没想到的是这位还真沉得住气,从头到尾都没有问过一个字,只是在用兵方面时不时的请教一番。
  然而在他面前李谈是在不敢说自己会用兵,遇到他也说不准的就只能开着外挂回答问题了。
  这一问一答之间,李谈觉得在他认识的人之中,建宁王带兵的天分大概仅次于朱邪狸了。
  建宁王本来也有试探的意思,从他还在东宫无法接触兵权的时候就经常听说宁王多么厉害,宁王打了多少胜仗,宁王打跑了吐蕃和突厥。
  其实他心里是不服气的,虽然知道李谈并不是他的亲兄弟,但他们两个年龄是差不多的。
  同龄人之间难免会对比,而如今李谈身上的光环更多,要说建宁王还多么不服气倒也没有,只不过是想要试探一下李谈到底有多厉害而已。
  试探之后就是心服口服,而李谈也发现建宁王用兵不够狡猾。
  是的,他打仗都是堂堂正正,虽然也经常有出其不意的打法,但总体来讲还是偏向光明正大跟你刚那种,跟他的脾气还真是像。
  他这样刚正不阿,让李谈想起李亨身边多出来的那个张良娣。
  不得不说,或许有些东西就是上天注定了的。
  但李谈对他的印象的确还不错,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