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穿耽美]清和-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阮希周不顾及儿子的命,将大军的计划告诉黎氏父子又如何?
  双方实力差距明摆着,安南所谓的七百万水陆大军都是渣,一脚能直接踹飞。目前最重要的是寻到黎季牦父子踪迹。只要找到他们,堵住去路,是打是杀,是砍头是扒皮,还不是任由自己来?
  “总戎英明!”
  黎氏父子都像泥鳅,也不顾面子,双方军队在江面上打得你死我活,自己却划船跑了。
  如果真让他们顺着江口逃进海里,想抓住他们就困难了。
  打了快一年的仗,整个安南都打了下来,却把黎季牦父子放跑,甭说总兵官,征讨大军上上下下,没人能不脸红。
  “末将请命前往查探。”
  “不必。”沈瑄弯了一下嘴角,“周荣带人跟上去了,人多了反倒不好。”
  沈瑄一笑,恍如冰雪初融,神仙都会心动。
  张辅等将领却是后颈发凉,拔腿就像转身快跑。
  看来,被黎季牦父子跑了两次,总兵官当真是怒了。
  永乐五年四月戊子,征讨安南大军再传捷报,大军于黄江闷海口剿灭贼军近三万。安南伪吏部尚书范元览,伪大理卿阮飞卿,千牛卫将陈日昭皆被生擒。将军黎威等率众投降。
  黎季牦父再使金蝉脱壳,身着竹甲,以小舟趁乱出逃。紧盯二人的阮希周立刻发出信号,明军舟师横船拦截,两岸官军以弩箭射死护卫二人的贼军。
  舟师都督柳升立于船头,大声喝令:“撒网!”
  数张大网从天而降,被围住的黎氏父子当即被困在了网中。
  更惨的是,网上还有木刺,等到黎季牦被挂在船舷拉回岸边,差点被扎成刺猬。伤不至死,却是生不如死。
  岸上江中的明军同时巨臂高呼,振奋之声响彻云霄。
  “总戎威武!”
  “逆贼当诛!”
  “大明天威,陛下万岁!”
  江上残余贼军见黎季牦父子被擒,大多失了战意,纷纷放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数仍负隅顽抗。
  “火箭。”
  沈瑄没有令人劝降,而是下令岸上架起火箭,两指粗的箭矢,在弓弦声中破空而至。
  巨大的冲击力,扎穿了贼军的木舟,火药爆炸,飞溅的火星将木舟和舟上的人一起点燃。
  木屑,铁片,石块,刺鼻的浓烟。
  江面上,以顽抗的贼军为中心,燃起了一片火海。
  安南军惨叫着跳入江水中,在几近沸腾的水中挣扎。
  有靠近的明军战船递出长杆,不想,水中的贼军却是打着和救人的明军一起死的主意。若非被同袍拉住,救人的明军也将跌入江中。
  楼船上,柳升下令不必救人。
  岸边,沈瑄更加干脆,令火器营推出战车,架起火炮,“开炮!”
  轰然巨响中,十数枚巨大的铁球砸入江中,溅起高大的水柱,随后是一个又一个漩涡。
  江中起火的木舟和安南军一同被卷入漩涡之中,再不见了踪影。
  慈不掌兵。
  对敌人,不需要半点仁慈。
  江风吹过,岸上的黎季牦父子呆傻的看着恢复了平静的江面,看着漂浮在江上的船只碎片,哭都哭不出来。
  完了,一切都完了。
  黎氏父子被擒的消息传出,安南远近州县纷纷请降,除少数贼军退入山中落草,安南全境遂平。
  永乐五年四月癸卯,征讨安南总兵官定国公沈瑄等奏曰:前钦蒙圣训,挥师讨逆。今安南全境已平,臣负圣训,已遣南策州来降人莫邃等持榜遍谕各处,寻访陈氏子孙。并宣上德意,辑诸郡县官吏军人,令官还原职,兵还原伍,民还原业。
  黎贼父子罪大恶极,已押往广西。
  有耆老尹沛等千一百二十人,诣臣敷陈情,谓安南古中国之地,其后沦落化为异类。今幸扫除残贼,再睹衣冠,愿复立群县,设官治理。
  陈氏难寻,臣请先于安南设行都指挥使司,以安庶民。
  奏疏送往京城,沈瑄留张辅李彬等暂理安南诸事,以助广西都督韩观剿灭蛮贼之由,领步骑一万五千率先回师。
  张辅等将领无不感动。
  安南全境虽平,仍有贼军入山未灭。这些从正规军沦落为山贼的队伍,战斗力可想而知。总兵官此举,明摆着是要退居二线,将功劳留给部下。
  “总戎高义!”
  广西都督韩观也很感动。
  浔州贼首王十七死了,柳州和浔州境内作乱的贼寇仍有残余。卫所官军围剿几次,都没能彻底扫平,天子已有不满。沈瑄回师,帮他一切扛,凭着杀神的威名,足以让宵小吓破胆子。那些不服朝廷管,想趁机捞点好处的土官,或是想取他代之的,也该小心点了。
  “定国公是好人啊!”
  凭祥县内,各项官府牵线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往来的商队,不少在县城里设立了商铺,却有更多的商人无处落脚。为此,凭祥县令李庆青特地召集本地大族商贾,在城西进行扩建,仿造唐时坊市,起了成排的房子,并造起围墙,令衙役早晚巡逻,做商人设点和歇脚之用。
  坊市设立后,在此交易的商人都要按法交税,购买或租赁宅院上缴的费用,出钱的商人同官府五五分成。官府的五成中,有四成要上交国库。
  此举看似商人吃亏,李庆青还曾担心根本不会有商人愿意出钱。
  孟清和却告诉他,根本用不着担心,到时收钱都会收得手软。
  事实果如孟清和所料,消息传出,预期的资金很快到位,有商人慢了一步,捧着钱在衙门前跺脚,只恨前边那些王X蛋手脚太快,连口汤都不留。
  “李大令觉得如何?本官没骗你吧?”
  孟清和浅笑,李庆青再次拜服。
  “伯爷天纵英才!”
  简直非人!
  不过,非人的孟伯爷也有HOLD不住的时候。
  定国公率步骑一万五千回师,将路经凭祥的消息传来,李大令眼中神鬼莫测的孟伯爷,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
  快一年没见,光是听到沈瑄的名字,都心跳加速。
  这算越活越回去?
  捏捏耳朵,好吧,他承认,就这么没出息了,爱咋地咋地!
  袖子一甩,出城,接国公爷去。
  
  第一百八十二章 永乐帝曰:谁让咱有钱
  
  凭祥城外,泥土飞扬中,数百役夫挥洒着汗水。
  自凭祥到谅山,一条以碎石和泥土铺成的大路逐渐成型,修路的役夫,有受雇的边民,也有征发的土人,最多的,却是安南战俘和被捕获的贼寇。
  在县令李庆青的主持下,凭祥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城西的市坊已经建成,每日往来和常驻的商队土官,几乎是临近州府的总和。随着粮食,木材和各种货物的聚集,这个数字还将持续不断扩大。
  “不出两年,凭祥县可以该称为凭祥州了。”
  明朝府州县的区划,除了土地,人口税额等都要考虑在内。
  一年前的凭祥,不过是一座边境小城,除大军出征,无任何特别之处。
  如今的凭祥,成为了明朝边境的物资转运中心,大量的货物经商队运送到此,再售卖出去,每日的交易额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收取的商税更是让人惊叹。同繁华的金陵等地还不能相提并论,却将设立已久的茶马互市远远甩在了身后。
  广西云南的土官开始习惯到凭祥交易。尽管距离较远,税额更高,但有县衙主簿专管市坊,取消项目繁多的杂费,马匹和方物不会被过分压价,所得的利润反而更高。而且,这里不只能换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还有西南土官和番邦眼中的奢侈品。
  比起茶马互市,凭祥的市坊更合人意。
  金银,铜铁,丝绸,瓷器,海外舶来的香料,源源不断汇集到凭祥,换成稻谷良种和木材,经海运,漕运和马队运往中原。往来的的商队,越来越多,连江南一带的巨贾都关注起这座西南县城。
  朝廷中,以铜钱换粮的奏请一经通过,户部尚书夏元吉立刻派人前往广西。来人还在路上,消息就已传开。运往凭祥的粮食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峰。据悉暹罗国王都亲自派出了商队,老挝占城等更是不甘落后。
  大明有钱,他们有粮食,铁器和丝绸都能交换,不抓紧机会的是傻子。
  西南各处的土官和商人对兴宁伯敬畏万分。这位神通广大的伯爷,难道真是财神转世?
  李庆青和思明府等地的豪族对孟清和愈发恭敬,也更加坚定了抱紧兴宁伯大腿的决心。
  跟着兴宁伯,果真是有肉吃,有钱赚啊!
  土官,知州,知府,甚至是道员,都对小小的凭祥县令各种羡慕,能抱上兴宁伯的大腿,不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能福荫三代。
  在这种情况下,李大令行事愈发谨慎稳妥,对孟清和的交代也是全力以赴。就如修路这件事,孟清和提出总纲,县衙上下立刻制定出最详细的规划,从役夫,资金到各项环节,详细得不能再详细,包括伙夫每天的工作,都细化到十余条目。
  孟清和乐得做甩手掌柜。
  身为大宁镇守,只要皇帝没撸了他的官,不可能一直留在广西。征讨大军已平定了安南,离启程返京的日子不远了。
  一旦离开,凭祥的繁荣能不能持续下去,不再是他能左右。
  “本官只是过客。”孟清和的话中有一丝遗憾,可再遗憾也要面对事实,“凭祥的事,本官不便继续插手。但有一点,只要能源源不断向朝廷输送粮食,李大令入京述职,不过是早晚的事。”
  至于商人到安南境内购买土地,种植粮食的事,单凭李家的力量无法维持。成国公向天子上了秘奏,不经通政使司和文渊阁,直接由锦衣卫递送。
  孟清和相信,以永乐帝的眼光,定然能看到背后乃至于更深层次的意义。说不定,他没想到的部分,也会被提出来并加以执行。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件事已经涉及到扩张领土的问题。
  如果他聪明,就不该继续插手,假释道衍在,定然也会给出同样的建议。
  孟清和自然不笨,得知沈瑄以剿寇的理由先一步离开安南,“功高震主”四个大字就砸在了脑门上。
  以定国公的地位和实力,尚且要把功劳送出去,自己不趁早收手靠边站,真等着别人找麻烦,在永乐帝跟前给他上眼药?
  在朱能第二次上疏之后,孟清和做了彻底的甩手掌柜。
  听到沈瑄途经凭祥的消息,更是将所有事情一推,亲自到城外迎接。
  “迎接国公爷是大事,凭祥诸事,李大令同县衙中人自定即可。”
  兴宁伯很潇洒,说放手就放手。此举让习惯了内外诸事皆登门求教的李大令有些发懵,手忙脚乱了一段时间,才逐渐走上正轨。
  这段时间里,县衙二尹和主簿和其背后的家族展现出了相当实力,思明府凭祥县,李氏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不说三足鼎立,互相牵制却是必然。
  此事是好是坏,已同孟清和无关,他做了自己能做的和该做的,如果李家不能扛起领头羊的责任,就只能将手中的令旗交给别人,退后一步,安分的做个富家翁。
  继续打着兴宁伯的名义压制他人?
  为了一手创立的凭祥市坊,孟清和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进步。
  一家独大,只会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李庆青多少能猜到孟清和的想法,为此,即使有族人抱怨,也没有再请兴宁伯援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