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_雾十-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六修点点头:【《世说新语》,俭啬卷,开篇第一段,讲的就是和峤小气,答应给你舅舅李子,却只敷衍给了十颗,你舅舅气不过就带着一众少年趁着和峤当值,吃了他的李子,砍了他树,还送给了和峤。这个事,要说有错,他们都有……错。但要说没错,也能说的通。魏晋名士多任诞,率性而为的事情有很多,和峤只给十颗李子就是他的性情,你舅舅砍了和峤的李树也是他的性情。】卫玠觉得拓跋六修说“有错”的那一刻,其实更想说他们都有病。
    咳,不管如何,反正王济是觉得他没有错的,他做人的信条一向如此,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反正他是不会忍的。他连忍字怎么写都不知道。
    等等,王济终于意识到了,这不会就是常山公主觉得他做错的地方吧?
    王济赶忙为自己伸冤:“是和峤毁约在先!他要是不想给,就别答应。答应了,又只给我十颗,是在玩人吗?”
    常山公主给出的回应是,留下卫玠三个小萝卜头给王济照顾,她自己直接拂袖而去。
    卫玠默默翻译了一下常山公主的表现:对方不想和你说话,并向你扔了三个妹子。
    一个大人,三个孩子,面面相觑,均不知道常山公主到底在气什么。最后还是靠卫玠卖萌,从将离口中知道了真相。
    “驸马晓得让人千里送李,只为斗气,怎么却不晓得多关心关心在京中的娘子呢?”
    将离口中的娘子,只可能有一个人,卫玠三人的阿娘王氏。
    “令淑怎么了?”王济一愣。
    王氏怎么了,自然只有去了京中才能知道。本来三日的清谈会,被生生缩减成了两日。第三天一早,王济就与众位客人一起,套好马车再一次赶去了京城。
    卫璪也跟着他老师张华走了,卫熠和卫玠则留下陪着常山公主晚走一步,卫玠的身体真的是想不拖后腿都不可能。常山公主又不放心卫玠一人(仆从在常山公主眼里暂时没人权)住在北邙别苑这样偏僻的地方,所以只能派了王济和卫璪先行。
    常山公主心里的算盘打的很精明,其实先放王济走也好,京中有个比常山公主和王氏加起来都精明的钟氏,她肯定会善用王济。
    好比如果卫家真的做了什么对不起王氏的事,那就可以直接投放黑脸王济。
    如果没事,钟氏肯定会拦着王济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卫玠问卫熠。
    卫熠其实也懵懵懂懂,她只知道阿娘临行前交给她的使命,别让常山公主听到京中的风声,结果……天知道人在北邙的常山公主,是怎么悄无声息的就掌握了比卫熠更多的京中情报。卫熠唯一能告诉卫玠的是:“家中无事,只是阿娘和叔母在联手演戏,要钓鱼。”
    “哦哦。”无事就好,具体的细节可以去了京中听当事人讲,就不用一知半解的唯一误传了。
    王济在赶去了洛京后,也从钟氏口中知道了王氏没事的真相。
    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王济也心声了另外一个让他不太痛快的问题:“既然是联手设套,为何无人告诉我?”
    钟氏轻轻吹拂着了一口茶汤中的嫩芽,哪怕三千青丝已成雪,她的一举一动依旧如一副安静细腻的仕女画,处处透着那份百年世家才能拥有的贵气与优雅。她漫不经心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淡淡的问了一句:“告诉你,又能如何?”
    有些时候,你甚至连参与游戏的资格都没有。
    “我……”王济不甘。
    “你在北邙住的那么开心,我和你妹妹怎么忍心打扰你。”钟氏这话说不上来是发自真心,还是在讽刺,她只是又说了句,“昨日你二姐和二姐夫上门了。”
    “和峤告我状了?!”
    钟氏摇了摇头,还是那副波澜不惊,不咸不淡的模样,就像是真的在和儿子话家常:“京中昨日开始流传一个新故事,王武子送一车枝与和公。和既得,唯笑而已。”
    意思就是说,王济把和峤家的李树砍了,并送给和峤送了一车树枝后,和峤大大方方的收下了树枝,只是笑一笑,便罢了。
    王济没想到和峤会是这样的反应,却也倔强的不肯认输,他问钟氏:“阿娘也觉得我错了?”
    钟氏没说话,只是抬头看着王济:“你觉得呢?”
    “我当然没有错!没有错!没有错!”
    “我离开这么多年后,你就是这么对阿娘说话的?”有故人踏月而来,声如磬,温如玉。依旧是那一身温暖了王济整个年少时光的月白色。
    “阿、阿兄。”王济愣住了,不知何时,坐在廊下的阿娘已经不见,只有他与模样始终未变的大兄王尚。
    王尚翩然而至,没有再开口责怪王济的不是,也没有和他说话,只是默默的陪他跪坐在一边,一起看着廊下不知道何时下起的细雨。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小雨淅淅沥沥的滴下,院中的绿叶景致在顽强生存。
    王济默默想起,在阿兄上战场前的最后一天,好像也是这样的天气,他与王尚一起赏雨,听王尚嘱咐他:“此去经年,不知归时。你要替我照顾好阿娘和阿妹,不要让她们受到欺负啊。”
    王济是怎么回答的呢?“当然啦,不要小看我好吗?虽然之前总累阿娘操心,但我已经长大了!”
    王尚突然回首,看着眼前的王济,他问他:“阿弟,你长大了吗?”
    王济低头,就看到了水影中的清晰的自己,还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稚嫩,那么的……无所顾忌。水影中的他再一次与钟氏起了下午的争执,但他却看到了很多当时看不到的东西。钟氏抬头看着他的目光依旧温柔,如往昔岁月。可是斑白的两鬓,还是让王济一阵心酸,那个事事为他撑起一片天的阿娘,真的已经老了。
    “阿弟,令淑和阿娘瞒你,并不是真的觉得你无用,而是不想累你担心,你可明白?”
    然后,王济就醒了,一如他被王尚用温柔的声音敲醒的心。
    与王尚有七八分相似的卫玠,恰探头探脑的往王济的屋子里看来,他眨巴眨巴眼睛,问王济:“舅舅怎么在这里小睡?小心着凉。”
    王济问卫玠:“如果你遇到事,你会找谁帮忙?”
    卫玠一愣,然后理所当然道:“找祖父啊,外祖母、阿爹、阿娘、舅舅。”
    “是啊,你会找大人。”王济哈哈大笑,他知道梦中王尚的话是对的,王氏和钟氏瞒他,不是因为觉得他没用,只是担心他。可如果他很厉害,像卫瓘卫玠心中那般,他母亲和妹妹又怎么会担心他呢?
    我长大了,哥,这一次是真的。
    
    第35章 古代三十五点都不友好:
    
    不过,在长大之前,王济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搞清楚——卫玠怎么在这里?
    王济此时在的并不是王家在洛阳京郊的别苑,而是王家位于上东门的主宅,这还是王济的祖父王昶获封关内侯时,魏明帝在京中赐下的汉式宅院。后来又因王昶屡屡升迁而扩建了数次,从武观亭侯,到京陵侯,再到一个朝臣所能达到的巅峰——司空。
    当然,爵位和官职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
    王昶死后,谥号穆侯,家门前还有表彰王昶两朝功绩的双出陵阙。至今这座精妙绝伦、重阁回廊的园林建筑,还总被人称为穆侯宅。
    王浑继承了王昶的京陵侯,后又因军功,晋升为京陵公。所以虽然王浑如今官做的没有他父亲大,但住宅所能享受的规制却比他父亲还高。
    王济生于斯、长于斯,后来却以厌恶它的陈旧古板为由,嫌少回来。在钟氏因为身体的原因,大半的时间都住在了更适合她休养的京郊别苑后,王济就跟不愿意回来了。每次入京,王济都是专挑钟氏在别苑住的日子,以孝顺母亲为由住在别苑。
    这一次王济之所以会在主宅,也是事发突然,钟氏搬回了京里,他不得已而为之。
    而除了自己不愿意住进来以外,王济心里第二不愿意让住在这里的就是卫玠。因为卫玠与王尚长的真是太像了,每次看到卫玠熟悉的面容,再搭配上王家这熟悉的汉式风格,王济就总有一种分不清现实与过去的错觉。
    王济甚至会不敢面对卫玠的眼睛,因为他怕从里面看到大兄王尚对他的失望。
    今天却不一样。王济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卫玠对坐说话,他透过卫玠仿佛再一次与交错的时空里的大兄有了接触,他想让他大兄知道他的决心。
    “我与舅母、阿姊一起来的啊。”卫玠一边脱鞋进屋,一边回答了王济虽然没说却明晃晃的写在脸上的问题,“舅舅你睡蒙了吗?我记得舅母派人回来说过啊,我们今天下午就要到了啊。阿娘要和叔母演戏,我还不能回家,要暂时和外祖母一起住。”
    这已经王济回京的第三天了,他与卫璪先行,两天后,收拾妥当的常山公主就马不停蹄的带着卫玠和卫璪也入了京。
    卫玠走过没有花纹的菀蒲席,发现11区的榻榻米较之它真正的祖先可要差远了。卫玠坐在了王济身边,王济此时就随性的侧躺在席地上,这也是卫玠怕他着凉的原因。虽然古代的席面确实有用来坐卧休息的功能,但是魏晋时期的世家也已经渐渐习惯了高一些的家具。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王济却连一个单子都没盖,还敞着衣领就睡着了……嫌自己身体太好了吗?
    王济看了一眼被扔在一旁的空酒罐,头疼的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记忆开始回笼。常山公主确实提前遣了人来说过她和两个妹子什么时候到,他却因为喝酒误事,生生错过了去接他们的时间,他重获母亲和妹妹信任的可能性又降低了。
    王济懊恼的皱起了眉,想要改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不能自暴自弃,要尽力抢救啊,王济开始关心的问了卫玠一连串的问题:“一路还顺利吗?身体怎么样?疾医诊过脉了吗?”
    卫玠点点头,一切顺利,身体很好,疾医都给他诊过脉了。
    王济又想招呼卫玠吃东西,却发现……他这里一点除了酒,就是五石散,没有任何东西适合给孩子吃:“来人!”
    “不用了,舅舅,我刚刚在聿(yu)哥那里才吃过。”
    “阿聿?他找你做什么?”王济皱眉,王聿是他的庶幼子,比卫璪还要大一岁,因母亲早逝,曾养在常山公主身边一段日子。不过开蒙之后,王聿就被王济扔给了父母照顾,他自己则带着常山公主搬去了北邙逍遥快活,“他今天不上学吗?怎么在家里?!”
    卫玠赶忙给他可怜的表哥解释:“是舅母让卓哥和聿哥请了半日假陪我玩的。”
    “哦哦,那就玩吧,开心吗?”王济一听这话,立刻转变了态度,他对庶子不甚看重,觉得他们连一个小拇指都比不过卫玠。
    卫玠的内心却很复杂,舅舅你这样的态度,是成心不想让我和你儿子交好了是吗?qaq常山公主无子,王济和她的爵位很可能就会让庶子继承,而人选嘛,从这次常山公主的态度里已经十分明显了,王卓与王聿。这二人年龄都不大,却早早显露了才华,又都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只能依靠于常山公主这个嫡母。
    王济脑补了一下与他有几分相似的王卓、王聿与卫玠在一起的画面,觉得这不是他阿兄和他儿时的样子?莫名的心情就好了几分,难得问起了他儿子的日常。
    “阿卓和阿聿都与你玩了什么?”
    “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