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_雾十-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卓和阿聿都与你玩了什么?”
    “讲故事。”卫玠可以发誓,王卓和王聿绝对是事先请教过了枣哥,这才准备了这么一个既不会累到卫玠又能打发时间的活动。
    王济对两个儿子更满意了,能想到要照顾卫玠的身体:“都讲了什么故事啊?”
    “讲了舅舅年轻时的故事,说舅舅勇力绝人,气盖一时,有名当世,与二姨夫(和峤)及大姨夫(裴楷)齐名(改编自《晋书》选段)。”很显然王卓和王聿这是在想借着卫玠之口,来隐晦的对王济表达他们对父亲的孺慕之情。卫玠也乐于做回好人,顺水推舟。
    卫玠原原本本复述了王卓与王聿告诉他的有关于王济之前的小故事。
    讲真,王二舅真的是个很有故事的boy,围绕在他身边发生的或奇葩或神奇的往事,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最主要的是这些事都是有资格被记在《晋书》or《世说新语》里的。
    简直是分分钟就引领一个潮流有木有!
    自带某种pikapika的闪亮气场,天生就具有话题性。如果在未来混娱乐圈,那就是让人想忘记他都不可能的争议王。
    因为王济虽然有放浪形骸的一面,却也有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才华往事。
    王济在听卫玠说了这些之后,果然更开心了,因为那是他最辉煌的时候,也因为此时的他最需要的就是这样被人崇拜依赖的肯定。等卫玠说的口干舌燥之后,王济便开心的把王卓与王聿也叫了来,在考问了一番他们最近的学业后,更是耐心的陪着三个孩子玩了一下午。
    王卓与王聿已经十几岁了,虽然不再像是小时候那么渴望父爱,但还是因为王济难得的和颜悦色而激动不已。
    在几人有意无意的努力下,王济也过的十分畅怀。
    等送走三个孩子,王济这才终于有了满满的动力,着人送了笔墨进来,开始写写画画,筹划他的改变之旅。
    什么时候想让自己强大起来,都不算晚。
    只要有足够的脑子。
    王济首先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目前的身家情况:
    一,他丢了官职;
    二,他丢了王家继承人的身份;
    三,他丢了圣心;
    四,他丢了年少时的好名声;
    五,他丢了家人对他的信任。
    ……当王济一笔笔的列下来的时候,他这才发现自己这些年到底做了多少混账事,他父母这样都能忍他,果然他是他们的亲儿子啊。
    三省吾身,除了要问自己失去了什么,自然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手上还有什么筹码。
    那么,他有什么呢?
    一,他爹王浑还在位,明年有望胜任司徒;
    二,王家还没有决定出真正的继承人,因为王家两支往上数四代就一直在内斗,王济这一辈的佼佼者,除了已逝的王尚,就唯他和堂兄王佑而已。他站了少傅卫瓘,王佑选择了太傅杨骏。如今京中局势混乱,杨骏是龙是虫还犹未可知;三,他老婆常山公主圣眷还在;
    四,他还有一众名士好友可以给他造势;
    五,他的家人虽然对他失望,却从未绝望,他们并不想放弃他,并一直在为之努力。
    只要操作得当,王济想要起复其实并不是难事。
    最后,王济又列了一个最近京中盛传的三个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八卦,其中有些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王家的未来走向:一,他妹子卫玠被齐云塔的净检法师亲自预言为救世主;二,他与二姐夫和峤的争李之战,让他的“名声”再上一步;三,繁昌公主和他妹妹令淑为了揪出诬陷她们丈夫的幕后黑手,正在联手演戏,假装闹和离。
    这些事情琐碎又凌乱,没个三五年好像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但王济现在眼下最缺的时间。不要说三五年了,说不定三五天后,他妹妹和卫家就自己解决了。从此以后,他妹妹将会更加不再信任与依赖于他,这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结果。
    可是……他不想,又能如何呢?
    算了,不想了,明天继续,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去和常山公主赔礼道歉啊。
    王济终于明白常山公主最生气他的地方了,一是他只顾自己的意气之争,不小心忽略了妹妹;二则是……
    “我不该在砍李子树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好后面该如何收场。”王济诚心反省。
    是的,这就是常山公主真正在意的地方。说实话,长在皇室那样混乱的地方,常山公主的三观也不见得有多正。相反,她帮亲不帮理到了极致,特别护短。在王济与和峤的事情上,常山公主并没有觉得王济有什么错。和峤既然敢只给十颗李子,就别怪王济敢砍了他的李树。
    但王济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只为图一时爽快,却又泼了自己一身污水,成全了别人的名士风度。
    “说实话,二姐夫在这点上,确实比我做的好。”和峤是真的有风度,不是在装模作样。只是这样一来,枉做一回恶人的王济就显得很被动了。
    常山公主点点头:“你知道就好。”
    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没本事还脾气大,没能力还野心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最可怕。当然,王济还是有些本事的,最起码他有能力砍了和峤的李树为自己出气,就是欠缺了如何完美的收尾。
    “你知道在后宫之中,最可怕的是什么吗?不是一个大家都知道她嚣张跋扈的人,而是一个明明她欺负了你,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相信她会欺负你的人。”
    虽然说大家都讨厌装样子的白莲花,但是比起被人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下,常山公主宁可选择当一朵怒放的黑莲。
    “那你现在想好怎么收场了吗?”
    王济嘿嘿一笑,他蔫坏蔫坏的表情重出江湖:“下午小娘来找我讲了一桩往事,给了我一些灵感。”
    常山公主摆出了一副“愿闻其详”的侧耳倾听样,全然没有就是她下午故意指使着王卓、王聿给卫玠特意讲了那一段往事的痕迹。
    “你还记得我三叔(王湛(zhan))吗?”
    常山公主更满意了,果然是她希望王济发现的那段:“你慢慢和我说说,叔父怎么了?”
    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虚虚实实,以退为进,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来全有。……女人不必学政治,而现在的政治家要成功,都得学女人。——钱钟书

    第36章 古代三十六点都不友好:
    
    王济和他三叔王湛之间的故事,是直接写在《晋书》里的,人尽皆知。
    那已经是发生在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王济的祖父王昶去世,三子王湛在为父亲守孝三年之后,选择了继续在墓地结庐而居,不与外界来往。王湛与几个才华横溢的兄弟、兄弟的孩子相比,名声不显,让王家分支的不少人觉得王湛是个傻子。
    这话王济本是不信的,但是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那个时候还是个真。中二少年的王济,就有点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了。
    与现在“谁敢说骂我家人,老子neng死谁”的凶残王济相比,过去的王济还只会迁怒家人。
    王济甚至干出过全家一起吃饭时,就是不给他三叔放菜的事儿。当然,王济这不是刻意在为难王湛,他只是想王湛能大闹一场,让大家知道王家三郎也不是好惹的,如果王湛能打他一顿,那就更好了。世人大多欺软怕硬,如果王湛凶狠,旁人肯定不敢再笑话他是个傻子。
    结果……
    王湛根本就没和王济计较,只是从容的让下人重新给他端了菜。
    这事就过去了。
    过去了。
    了。
    (卫玠:我感觉我好像听到了少年二舅心碎的声音。)
    王济彻底恼了他三叔,怒其不争,便想着那我也不管你了!后来因为王尚的死命令,王济这才会在扫墓的时候,偶尔去看看王湛,频率大概是五次里看一次。
    后来王济姑且试着问了一次王湛的日常(还是王尚命令的),惊喜的发现王湛回答的条理十分清晰,最近在读《易经》。王济很是意外,便和王湛深入的聊了下去,越谈越尽兴,王湛有很多独到的见解都是王济闻所未闻却又觉得十分有道理的。
    听完后,王济对王湛可以说是肃然起敬,之后更是坐而论道数日,王济自愧不如。离开后感慨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后来,王济发现王湛不仅在学术方面比他成就高,在骑射武力值上也远甚于他。
    晋武帝总会和王济开玩笑的问“卿家痴叔死未(你家傻叔叔还没死?)”,王济每每无言以对。但这一次不同了,当晋武帝再问的时候,王济便一本正经的回答“臣叔不痴”,还把他发现的王湛的种种厉害讲了出来。晋武帝没想到骄傲的王济能如此推崇一个人,便问“你叔叔的才华能与谁比?”,王济给出了“山涛以下,魏舒以上”这样的极高回答。
    于是,王湛得晋武帝钦点出仕,一路从秦王文学(官名)做到了汝南内史。
    如今王湛就在汝南,官声极好。
    王济和他三叔这段“先误解,后推心置腹”的往事,成为了一时的美谈,王湛的不与小辈计较,和王济知错能改的耿直,是当时不少人心中的名士风度。
    那个时候的王济,名声还是极好的。
    “所以,我便想着,不如再效仿一次。”回到现实里的王济,对常山公主道。只不过当年王济是发自真心的服了王湛,如今嘛……也算是发自真心,为了家人,王济可以豁出一切。面子又算什么呢?最主要的是,如果操作的当,就又是一场佳话,不仅不会失了面子,里子都有了。
    还可以……
    “对啊,还可以借此重回主流视野!”王济说着说着,便茅塞顿开,有些问题就是这样,一通百通,王济曾经觉得苦恼的问题,其实都只需要一个解决办法,“只要和峤愿意配合,我便能重新起复。”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里,与晋武帝重归于好,就代表着一切牛鬼蛇神就都降的住了。
    和峤如今是中书令,最清贵不过,位高权重,建言朝政,基本相当于宰相了。只要和峤能在晋武帝面前把这事当趣谈说上一说,那便是王济和晋武帝之间各退一步的台阶。
    常山公主安静的面容,一半在烛光下,一半在阴影里,不喜不怒,她只是问:“决定不和皇兄闹别扭了?”
    “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王济笑道。
    王济真正想说的是,他辞去官职后,总觉得事事不顺心,人人都跟他有仇,他以前总想不通为什么,如今才渐渐意识到,因为别人根本不怕他发脾气啊,他生气了又能如何呢?顶多是砍个李子树。而等他忍到位高权重能砍人的时候,他倒要看看谁敢再给他气受!
    就像是兄长王尚还在时那样,整个太原王氏上上下下,有谁敢挑衅王尚的权威?哪怕王尚看上去是那么温润如玉好说话,但只要是王尚决定了的事,他们这一辈中就不敢有不同的声音。
    王济想变成他兄长那样,不止是在王家,在朝堂上也是!
    常山公主就像是完全不知道王济在想什么一样,只是附和着王济的话说:“是啊,你们年纪也都不小了,还闹什么呢?”
    “就是……”
    “恩?”
    万事俱备,只欠和峤配合。王济有些踟蹰:“姐夫会愿意吗?”
    能对王济砍李树一笑了之,和在被砍了李树之后还帮王济造势回朝,这两件事之间绝对隔着n个北邙山。
    常山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