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_雾十-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文原话),这么说吧,很符合大部分北方人对南方男性的想象。
    拓跋六修替卫玠肆无忌惮的吐槽道:【陆家的基因真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神奇的陆云同学,迈步走进厅堂内,第一时间本应该也是和他的兄长一样拜见张华,结果,他却指着张华的胡须突然就笑了起来,捶胸顿足,上气不接下气的那种狂笑不止。
    平生罕见的、活的蛇精病!
    大家一起看向刚刚入座不久的陆机,他的尴尬症早已经犯习惯了。天知道他弟弟的笑点为什么会这么低,莫名其妙就能自high好久,但是完全不用担心他会不会心情低落,因为他特别的能自我找乐。
    张华其实才应该是全场最尴尬的那个。试想一下,有个人突然进门指着你大笑,你是什么感觉?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自己是不是丢了什么丑,好比衣服穿反了,扣子开了什么的。但张华实在是找不到他到底哪里不合适,他就只是坐在这里而已。
    陆机赶忙从座位上离开,上前解释,伴随着陆云蛇精病一样的笑声。
    “您的美髯。”
    魏晋的很多习惯都是承接自东汉三国,好比那个时候的男人都爱留胡子,一把美髯须,必然是审美标准中的重中之重。关二爷的美髯公便就是在这种风气下来的。张华也是如此。他在吃穿上都很节俭,唯独对他的那一把随时能拍洗发水广告的油光水亮的胡子,不愿意省任何钱,每天都要在胡子上花费大量的功夫,就像是现代的女孩子在她们的头发下的功夫。
    这要是放在现代,大概很难让人理解。好比,能对胡子做什么呢?除了梳顺以外。一如现代男性也会这么说女性的头发,除了梳一下、扎一下以外,还能干什么?
    两个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答案,能做的多了,超越想象的多。
    好比张华,他就很喜欢在平常的时候,用七彩的丝绸线、线绳装饰他的胡子,色彩鲜艳,花式颇多。整个人的亮点都在胡子上。
    当然,张华算是有些爱胡子爱过了头,大部分名士虽然也爱包养胡子,但也没有张华这么夸张。
    卫玠等人见张华见习惯了,这位上朝时也爱给自己系个不那么花里胡哨但也绝对不算低调的胡子装饰,所以不以为意,没什么太深的感触,但对于没见过张华的人来说,那样花里胡哨的胡子,冲击力还是蛮大的。
    所以,陆云才会在初见张华时笑的不能自已,表情夸张到仿佛他就是个会行走的表情包。真难想象他那么娇小的身体里,怎么能装下这么大的能量。
    ——笑也是需要力气的,不信可以试着大笑个十几分钟,正常人基本都坚持不下来的。
    听完陆机的解释,现场的气氛更尴尬了,仿佛空气都凝滞了。
    最后还是张华自己先笑出了声,紧接着傻太子因为才反应过来陆云的进门笑而爆发了一阵笑声之后,这才算解了围。
    “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颜回,孔子的弟子)。”张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所含意思就是,真性情,萌萌哒,我喜欢。
    既解了陆云的围,也不至于让自己深陷尴尬。这就是魏晋的名士,别的他们不一定行,嘴炮方面的脑回路肯定是一等一的。
    东晋时期的名士王猛,生生把旁若无人的抓虱子这种蛮恶人的行为,变成了一种个人特色。这也导致了不少现代人在疯狂误传魏晋时期的名士不爱洗澡,喜欢抓虱子。但其实这真的只是个别现象。
    卫玠一点都不想回想他当初解开这个误会时,有多尴尬了。
    如今陆氏兄弟的尴尬,被张华巧妙的解开了,卫玠也应景笑着说了一句:“悠闲逍遥,自得其乐。”
    “好一句自得其乐。”张华鼓掌叫了声好,很是赞同卫玠的说法。玄学老庄,要的便是这份潇洒大气。
    卫玠这才赶忙用眼神问拓跋六修,这个时候还没有自得其乐这个成语吗?!
    拓跋六修同情的点了点头,恭喜卫玠又一次为魏晋的成语典故添砖加瓦:【自得其乐最早的出处,在现代可追寻到的是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白翎雀》:“雌雄和鸣,自得其乐”。】在魏晋这个很多成语还正在酝酿制造的特别时期,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剽窃了古人的智慧。
    这让卫玠很容易就活在了愧疚感里。
    为了不让人再想起他说了什么,卫玠把傻太子推了出来。他刚刚一直坐在屏风后面,可以假装他不存在,但他已经笑出来了,再假装不存在就不合适了。
    司马衷一脸的冰山样,好似刚刚笑出声的人不是他似的。
    陆机和陆云则彻底诚惶诚恐起来,没想到只是拜访张华,便可以买一送二,把名满京城的卫玠和皇位的继承者都一次性见个够。
    大家谈的都很尽兴,连张华都不得不承认,枣哥再一次误打误撞的发掘了两个很不错的人才。
    虽然最后还是并没有真的拜师,但二陆还是以对待老师的态度开始对待张华。而张华也尽可能的将二陆推荐给了诸公,“伐吴之役,利获二俊”,陆氏兄弟自此名声大震。
    卫玠在送走傻太子之后,也在洛京最好的酒楼设了晚宴,主动想要和陆氏兄弟结识一下了。
    因为关于他到底是上太学还是国子学,卫玠有了一个更好的主意。当然,这个主意的前提需要拉陆氏兄弟入伙儿。
    好吧,不只是是陆氏兄弟,而是很多人。之前以石崇为代表的围在了卫玠身边的小团体,都已经被卫玠有一个算一个的加入了这个计划。卫玠算了一下之后,对拓跋六修道:“我觉得,说不定以后我也会搞出个二十四友来。”
    【二十四?】你真是太小瞧自己的人缘了。拓跋六修对于卫玠的这个人缘,怨念极深。有时候他其实真希望卫玠能长的普通一点,这样他的好就只有他能发现了。
    “恩?”卫玠歪头,奇怪的看向拓跋六修没由来的黑脸。
    
    第69章 古代六十九点都不友好:
    
    生死时速的卫玠最终还是完成了他的论述准备,赶在他祖父卫瓘睡觉之前,敲响了老爷子书房板门。
    直棂窗下,卫老爷子正在挑灯夜读,最起码他表现出来的样子是这样没错。
    等卫玠进来后,卫老爷子就放下了手中充满了墨香的卷轴,都不需要卫玠开口,卫瓘只单看卫玠的表情,就已经猜到了卫玠的来意:“彦辅(乐广的字)还是把前段时间朝上的事情告诉你了。”
    这不是疑问句,而是笃定。
    卫玠冲着卫瓘讨好的笑笑:“阿翁你真的没学过掐指一算什么的吗?”
    卫瓘不上套,只是抬手敲了一下桌面,对卫玠直言:“你可以开始说服我了,如果说服不了,你就还是乖乖按照我说的去做。”
    “我会尽我所能的,长官!”
    长官这个词始自《管子》,《史记》中也有相关记载,指代的就是地位较高的官吏,有时候也会直接泛指官吏。卫玠这么说了之后,卫瓘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倒是卫玠说完就后悔了,觉得那充满了浓浓的违和感。
    七十多岁依旧精神奕奕、龙行虎步的卫老爷子,无所事事的站起了身,等着卫玠回神,这个过程里,他假装欣赏起了书房墙壁上挂着的一副古画,实则……他的老花眼到了灯光昏惑的地方其实根本什么都看不见。
    卫玠在自我纠结够了之后,这才开始了他的论述。
    代表了寒门的洛阳太学,和世家的国子学之间,卫玠连一秒钟都没有犹豫的就选择了洛阳太学。
    卫老爷子在心里道了句,真是一点都不意外。
    卫玠从小就是个很与众不同的孩子,抛却他过于惊人的容貌不谈,他在其他方面也充满了各种惊人的点。他的想法,他的性格,他的……温柔。
    不管卫玠罗列多少他想去洛阳太学的理由,卫瓘都可以肯定,这里面绝对有一条是“卫玠不想他们为难”,但卫玠却不会拿到明面上说。所以,卫瓘已经打定了主意,不管卫玠说什么,他都会坚持他最初的想法,送卫玠进一个世家子弟应该进的地方——国子学,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好吧,最近朝堂上长时间的拉锯,让“容易”这个词显得有点假,但是再难他也会想方设法成功的,要不他这个司空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卫老爷子当时绝想不到,在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内,卫玠真的能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他全部的想法。
    卫玠先声夺人的第一个论点是这样的:“世人多以学校为傲,而我会让我的学校以我傲。”
    一般人介绍自己的学历时会这么说,我毕业于哈x,麻x,北x,清x;而真正厉害的名人,他们会被他们的母校说,谁谁谁毕业于我们这所大学。
    前者,学校是他们炫耀的点;后者,他们是学校炫耀的点。
    高下立现。
    用时尚界的话来说就是,真正的潮流,不是你拼命的去追赶流行,而是让流行拼命的追赶你。
    也许在如今看来,世家子弟去上洛阳太学是一件很跌份、容易遭人耻笑的事情;但谁能保证在卫玠上了洛阳太学之后,这不会成为世家圈又一个盲目跟风的新时尚呢?
    如何让洛阳太学崛起,卫玠放在了后面慢慢说。
    眼下,首先他得需要向他祖父证明,他有那个本事带起整个洛京乃至西晋的潮流观,就像是何晏当年做的那样,嗑药不是个什么好事,但因为何晏的名人效应,五石散在其后的近千年间都是奢侈品的代名词。
    卫玠表示,有他上学的洛阳太学,也会变成那样。
    其中最简单的证明就是上巳节那日,卫玠要骑马,所有的世家子便都在骑马;卫玠要坐车,所有人就都跟着他要坐车。
    “如果您觉得这还不够,我们可以做个试验。”
    “试验什么?”
    卫玠从拓跋六修那里听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叫侧帽风流。
    是《北史》中有关于北周的权贵、后来的隋文帝的岳父独孤信的一段年少往事。孤独信在秦州时,有日因为出城打猎晚了,回来的路上就选择了疾驰,帽子被风吹的微微斜侧。复日起来,他发现当日守城的官吏士兵都侧戴起了帽子,过了没多久,全城、乃至邻近的人,不分士庶,全都流行起了这种戴法。
    孤独信是北周贵族,出了名的美男子。
    卫玠出身世家,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肯定也不差,甚至比孤独信要拥有更多的粉丝。
    卫玠没什么太好的创意,只是把侧帽,换成了弱不胜衣的披着一件羽衣在外面,没有真正穿入袖子里的那种披,迎风荡起,羽衣猎猎。
    卫玠只是在某日上午,乘着羊车在大市上晃了一圈,当天下午,卫老爷子去赴友人的宴会时,就已经看到友人家的小孙子也改成了披着羽衣,自觉地特别的潇洒不凡。不久之后,整个洛京遍地就都是这样的穿法了。
    咳,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了,先压下暂且不多赘述。
    说回卫玠做论述的那天,卫玠选择洛阳太学,理由真的有很多。其中他打死不会说的理由有二,一个是卫老爷子已经猜到的,他不想卫老爷子在朝上为难;另外一个则是特别中二的……
    “这简直就是打脸升级流的标准剧情嘛。一个是曾经辉煌,后来落寞,但是肯定拥有隐藏支线剧情的寒门名校;一个专门用来被打脸的天才扎堆的世家学校。但凡经过网络小说‘三年逆袭,五年打脸’洗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