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士_雾十-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α恕
    卫瓘不是个迂腐的人,若卫玠身边的人有真材实料的才华,他也不介意举荐一二。
    这样一来,也算是两全其美。
    “哦,还有一件事需要您帮忙或者老师帮忙。我听说在东汉的时候,为了验证博士、祭酒的学识,经常会由当今圣上,亲自主持博士之间,或者博士与名士之间的辩论讨教。”
    这个是拓跋六修告诉卫玠的,光武帝刘秀,就曾“会诸博士论难于前”;汉章帝刘炟则请诸儒于汉宫白虎观前,以问难的形式,考详诸经同异,最后由汉章帝裁决优异,连月乃罢。(引自度娘。)
    “你希望我说动圣上也这么做。”卫瓘一点就透。
    卫玠讨好的笑着点了点头:“阿翁就是阿翁,一猜就知道我要干什么。虽然不能给他们真正的高官厚禄,但总不能真的让他们连希望都看不见吧?哪怕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三个月能见一次皇帝呢,在诸臣面前露回脸,都会成为极大的诱惑。”
    简单点来说,卫玠还是打算空手套白狼,不过他把晋武帝豁出去了。
    如果晋武帝真的看中了谁的学识,这也算是好事一桩。
    卫瓘和乐广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这足以体现出晋武帝对太学的重视,为国选官也能丰富一下形式。但他们却都不敢对卫玠保证,这个提议一定会成功,因为晋武帝的身体真的是……已经经不起任何一丁点的折腾了,最近一段时间,江疾医甚至就住在在偏殿,方便晋武帝随时传唤。
    于是,卫瓘和乐广在不同的时间,不约而同的告诫卫玠,最好准备一个后备方案。
    卫玠当然有后备方案——他的小伙伴儿太子司马衷。
    只是司马衷有点智商不够,卫玠很怕这么多年对太子的苦心经营,最后毁于一旦。而如何让司马衷的庶长子广陵王去,又会有点不够分量,要是广陵王是太孙还好说,但他如今只是个庶长子,一个他爹即将再娶正妻的、地位尴尬的庶长子。
    卫玠想了想,实在不行就只能让司马衷上了,提前多和司马衷演练彩排几遍。
    拓跋六修没说话,只是开始打定了今晚皇宫一日行的主意。他如今的活动范围已经变得十分宽广了,足够他在不惊动卫玠的情况下,在卫家和皇宫之间穿梭无数个来回。
    咳,说的再好听,眼下卫玠最需要做的,还是让他的“朋友”们真的答应去太学,本身没有官位的,得个博士祭酒本身就不错;但已经有了官位的,让他们兼职博士或者祭酒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管如何,这次的宴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卫玠宴请诸人的酒楼,就是上次洛川之行后石崇宴请他们的地方。洛阳城最好的酒楼,名字起的很雅致,叫鸿鹄楼,取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外观上也不是那种充满了灯红酒绿、昼夜辉煌的土豪气息的感觉,而是迎合了当下玄学盛行的自然清幽,酒楼后面有十几个互相独立的小院,充分保证了客人的隐私与赏景的心情。
    卫玠作为宴会的主人,自然是早早的到了鸿鹄楼,不能再向往日那样踩着点去了。从马车上下来时,卫玠还以为自己来的很早,却没想到石崇和潘安已经到了。
    【能巴结到这种程度,也是难得了。】拓跋六修忍不住嘲讽道。
    卫玠暗暗瞪了他一眼。
    【我说的是实话,别和我说什么潘安只是单纯想和你当个忘年交,没有哪个真正的忘年交会颠颠替别人写作业还全无怨言的。石崇如今也算是身居高位了,但你看看要是没有你和你卫家,他的下场会怎样。他们互相看不顺眼,人所共知,结果就为了等你,硬能忍耐至此。事实上历史上,他们也是这么对贾谧的。】因为讨好贾谧而产生竞争。
    其实这些卫玠心里都很清楚,因势力而来的殷勤,因无知而来的崇拜,这就是现实。
    【我不是说这不对,欢迎你加入大人的世界。】拓跋六修软下语气道。官场不外乎谁讨好你,你讨好谁,你们结党营私,还嫌弃另外一帮人结党营私,【我只是想提醒你,不要把这当真,投入太多。】你只要有我就够了。
    卫玠给了拓跋六修一个只有他们互相能懂的眼神,朋友可以有很多,知交有二三,但真正能懂你的欲言又止的人,只一个就够了。
    
    第71章 古代七十一点都不友好:
    
    早早到了鸿鹄楼的,其实还有一个人——欧阳建,他是石崇的妹子(外甥)。
    在卫玠认识了石崇的第二年,石崇为卫玠介绍了欧阳建。因为那一声“这是我的妹子”,瞬间就拔高了卫玠对欧阳建同学的好感度。
    欧阳建如今二十来岁,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有一个巨富舅舅,一个开国元勋的外祖,还有一个特别小说男主的姓,他的性格也不像是他的名字那样“寓意丰富”,他历史上也曾是贾谧的“二十四友”之一,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因此就开启什么酷炫的人生,他缺少男主的命格。
    想必很多现代人都不会知道欧阳建是谁。
    你猜怎么着?
    古代也没多少人知道他是谁。
    但人形度娘拓跋六修却偏偏知道这个冷门的知识,在一年前卫玠刚刚认识欧阳建的时候,他就为卫玠介绍了欧阳建:【他提出了古代唯物辩证的观点。他的作品,是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路线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哇哦……这话由你说出来,连‘违和感’这个三个字,都不足以形容我此时此刻的感觉。”
    一个古代的武将,张口唯物,闭嘴哲学,到底谁才是现代人?
    拓跋六修无奈,俯下身,直视着卫玠的眼睛道:【我也想等你说出来,但很显然你并不知道。我真想知道你高二上政治课学哲学的时候,到底学了什么。】“……我深刻研究了穿越古代的主角,必会的四项基本制造技能,玻璃,香皂,水泥以及火药。”
    【那你还记得哪个?】拓跋六修环胸挑眉。
    “呃。”卫玠开始绞尽脑汁的回想,具体制造过程真的是一个都想不起来,但有的没的科普知识他倒是知道不少,好比,“玻璃!对,我还记得玻璃。
    “其实在公元前,就已经有玻璃了,只不过不是透明的,而是彩色的。战国、西汉的很多陪葬品里,都能看到有色玻璃制品的身影。
    “中国有,西方也有,据说(重点)公元前(重点)的亚历山大城,就是西方一个十分重要的玻璃生产城市。公元四世纪左右,也就是咱们此时所处的这个时代,玻璃就已经被古罗马上应用在窗户上了。
    “不过貌似西方和东方玻璃的化学前缀不太一样,西方是怎么来的我不知道,但东方是一群道士炼丹搞出来的周边产品,就像是火药一样。这个时代的玻璃,一般应用于……冒充珍珠、玉石之类的造假业。应该就这些了。”
    卫玠把他能回忆起来的一股脑都说了。
    简单来说一句话,想靠玻璃惊为天人什么的,还是快醒醒吧。在你自认为玻璃对于古代来说一定很值钱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开始用玻璃骗人了。
    骗子和妓女,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工种,并且寿命悠长。
    【事实上,在《北史》里就有“自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的说法。这些都是西方的舶来品,甚至包括制造技术。北史讲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的历史,鉴于很多小说集中穿越的时代都已经在隋唐以后了,祝他们的主角好运。】玻璃在古代的真正难点,不是如何制造,而是如何让它足够坚硬的形成一大块,而这些是在小农经济的技术下,所根本没有办法实现的东西。
    同类的还有香皂,鉴于古代闭塞的销售渠道,香皂这种在现代以薄利多销为卖点的东西,在古代根本带动不起来。有些小说里爱卖手工香皂,但……怎么说才会显得委婉点呢,手工香皂这种东西,穷人买不起,富人有更好的替代品。
    卫玠人在西晋,倒是还有些空间,可以利用玻璃大赚一笔,但是……
    【你知道怎么让玻璃形成很大块,又或者是透明的吗?玻璃屏风确实还有市场,在这个时代卖,估计能卖出天价。】“……你也不知道吗?”卫玠充满期翼的看着拓跋六修。
    【我不是万能的,我只是个灵魂,我为什么要知道玻璃是怎么制作的?】“但你知道很多有的没的。”好比欧阳建是谁。
    【因为这些历史我大部分都经历过,但是对不起,我没在玻璃厂蹲守过。】这是发生在去年的对话,然后在最近的一年里,由对制造玻璃屏风好赚大钱的渴望驱动,卫玠在家里养了一群道士,以“炼丹”的名义,希望他们也能误打误撞的捣鼓出玻璃或者火药。顺便的,卫玠还花钱使了一些走南闯北的商人,去找从西天竺国来的扶南船舶。
    一年过去了,卫玠除了源源不断的投入金钱以外,什么都没得到。
    说回唯物辩证脑洞大的欧阳建,作为艰难的在一堆信奉玄学搞唯心主义名士中寻找生存空间的“清流”,欧阳建神奇的真的占有了一席之地,因为他总是在清谈中唱反调的那一个。
    如今大部分的名士都在主张“言不尽意”(语言不能表达事物),欧阳建偏偏写了个短短的只有二百六十八个字的《言尽意论》,表达了“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但语言概念又是人们用以说明客观世界的工具语言”(引自度娘)。
    在很多名士都逃避似的向往出世时,欧阳建却和阮籍一样,在意的是入世。
    卫玠一开始很奇怪,这样的欧阳建为什么还没被其他名士打死,后来才发现欧阳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虽然不在乎所谓的玄学,但他可以游刃有余的依附玄学而生。
    这……正是卫玠所需要的人才啊!
    卫玠觉得玄学很好,但他也必须说玄学不实用。如果西晋所有的官员都像他二舅那样,整天都在想着归隐山林、打死不工作,那西晋迟早药丸。事实上,历史上的西晋也确实完了。在寄情于山水,也要有人干活儿啊。
    也就是实干派。
    实干派哪里来?卫玠想了很多点子,其中之一就是让欧阳建慢慢渗透那些洛阳太学的学子的想法,为后世留下唯物论的思想火苗,真正繁盛的朝代的思想学说,永远是百花齐放的,而不是统一的,压抑的。
    当世界只剩下一个声音的时候,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套用卫瓘老爷子的想法来说就是,真正厉害、站得住脚的学说,是不会惧怕任何反对派的,你觉得我们的学说有问题,那好啊,欢迎来辩。他们有理,他们又怕什么呢?真理越辩越明。真正会害怕的,永远只会是那些一辩论就原形毕露的东西。好比封建礼教,很多都是自相矛盾,又毫无道理的。
    欧阳建如今还只是个小小尚书郎,一心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却不得入门。
    还有什么会比欧阳建更适合卫玠的人呢?
    【裴頠(wei,三声),裴秀的儿子,裴秀是你打姨夫裴楷的从兄,也就是说,裴頠是你姨夫的从兄子(侄子),他反对何晏的贵无论,提倡崇有论,注重现实,不喜欢现在放达的风气,是崇有派的领军人物。裴頠如今任右军将军兼职国子祭酒,就是国子学的校长,你可以想办法把他从国子学挖角到太学。】祭酒也分很多种,好比国子祭酒和博士祭酒(这是一个词),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