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随死殉-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起已逝的文帝,诸大臣都齐齐站了起来,谢范也起身垂手,面露缅怀之色:“臣少时顽劣,多得皇父宽宥方能成人。”
  谢茂怔怔想了一会儿,方才搁下手里东西,坐正身体,说:“咱们兄弟也不剩几个啦。”他擦了擦眼睛,似是伤怀,吩咐赵良安,“拟旨,晋璇靖王为二等王,改封黎州,另封庶人谢节为长阳王,庶人谢茁为长山王,准回京城原廉王府、恒王府居住。”
  谢节、谢茁也都是谢茂的兄长,先帝登基之后,就被贬为庶人流放边疆了。
  赵良安连忙到书案前坐下,提笔拟旨。谢范则即刻大礼叩谢。
  众人都知道谢范在李家内乱时立了大功,皇帝生生憋了一年都没封赏,这会儿林附殷告病不在,皇帝居然借着追忆文帝的兴头,不止给谢范晋了二等王爵,还顺手把先帝贬出京去的前廉王、恒王都封了回来。
  联想到今科皇帝一口气取了近三百名二甲进士,在场几位阁老都知道,“病中”的林附殷恐怕是永远都回不来了。皇帝不会再让他回来。
  圣旨拟好,交皇帝过目,用玺颁发不提。
  皇帝继续招待大臣吃火锅,他这边吃边议事的毛病怎么也改不了,天凉快时经常去内阁蹭饭,陈琦、纪默声还算适应良好,可怜赵良安病了半年,回来就伺候上这么一位主儿,经常觉得嘴不够用——吃着呢,皇帝冷不丁就问话,先吃还是先答?
  一顿锅子吃得热火朝天,门外西北奏折送到,谢茂还以为是衣飞石递来的,忙放下筷子探头去看,哪晓得是西北督军事行辕送至,臣衣飞金启奏。
  谢茂那点儿急切就熄了,目光循着字迹一路往下,看完之后,他宣布道:“衣飞金奏,十天之前,陈济真下旨腰斩了陈旭。”
  殿内有了一瞬间落针可闻的寂静。
  赵良安正夹了个丸子要往芝麻酱里蘸,啪唧一声掉碗里,黑乎乎的芝麻酱沾上了他修剪得十分漂亮的山羊胡。
  陈济真是谁?天昌帝。
  陈旭是谁?陈朝如今除何耿龙之外,唯一能与衣飞金一战的大将。
  ——谢茂当然知道陈旭这个“能与衣飞金一战”的名声有多水。
  衣家这一年里压根儿就没想过攻打西京,何来与衣飞金一战?
  不打西京的原因很简单:真打下来了,怎么办?
  天下一统,将军解甲?就算衣家愿意交权,跟着衣家纵横驰骋二十年的老将们愿意交吗?不交兵权,敌人都没了,敌国都灭了,你还带着这么多兵在外边想干嘛?
  所以,衣飞金目前在潭芈等八州挖地三尺,干的都是将陈朝弄个伤而不死的勾当。
  谢茂知道衣飞金在干嘛,谢朝的大臣,也都隐隐知道衣家是养寇自重,故意留着西京一口气呢。
  陈朝百姓不知道。
  陈朝百姓真心实意地相信着,陈旭与何耿龙这两位早年就战功赫赫的名将,是为他们抵挡住谢朝西侵的最大功臣。
  衣飞石在襄州也没闲着,自从被诸色府女间梁幼娘害得白给大理寺狱磋磨一顿之后,他就热衷起了散布谣言的坏事。他安排细作两边入手,把陈旭吹得那是天上有地下无,武圣下凡,神人转世,但凡有陈旭在,衣飞金都不敢越雷池一步,怕得屁滚尿流。
  当然,在陷害陈旭这件事上,衣飞石也没少使力气。
  衣飞石流传在外的形象很能迷惑人,他年少英俊,不爱穿重甲,走哪儿都是细犬长弓,不像是打仗的粗汉,更像是风度翩翩骑马游猎的世家子。又常常揣了一根竹笛在怀里,动不动在长河之畔、杨柳之下吹曲,再有急公好义、怜贫惜弱的侠名传出,全都以为他是个仙儿得不食人间烟火的好人。
  他曾阻止衣飞金坑杀俘虏被杖责,也曾因为埋葬陈朝女奴被兄长暴打,所有人都知道衣家二公子在战场上是杀神,下了战场就是贫弱者的保护神。
  连陈旭都真情实感地认为,衣飞石是个光明磊落,心怀侠气的义士。
  衣飞石故意几次越境捉住陈旭,勾搭他,劝说他归降。陈旭宁死不肯。衣飞石也不逼他,几擒几放,姿态高洁无比,玩得极其娴熟。
  ——消息传到衣飞金耳里,连他都信了亲弟弟是个圣母白莲花,差点又把衣飞石暴揍一顿。
  陈旭对衣飞石的劝降严词拒绝,隐隐又对衣飞石的勾搭十分自得。甚至于他还有点真心地仰慕起了衣飞石的人品风流。后来衣飞石也不去捉他了,直接约他见面。陈旭居然还真的犯脑残,隔着一道香河与衣飞石见面。
  衣飞石也不说什么,就给他吹个笛子什么的,吹完一曲就走。
  二人就似古之知音,各为其主却互重人品、惺惺相惜。
  ——衣飞石本来觉得这活儿让他哥来做更好。他毕竟还是身份低了点,年纪小了点。可惜衣飞金杀名在外,怎么装也装不出这个逼来,衣飞石只能自己上场。
  传奇风雅的故事总是特别能蛊惑人心。
  衣飞石艺高人胆大,长得又好看,还会吹笛子这么装逼,单枪匹马越境几次擒住陈旭——若他没有放了陈旭,陈朝百姓只会心理戒备厌恶他,可是,他捉了陈旭几次就放了几次,这种善意就成了接纳。
  一个敌国强者仰慕我朝将军,不惜对他几擒几纵,我们的陈旭将军真是太优秀了!
  陈旭的声望在西京一路狂涨,那边长得三五大粗、只会埋头练兵的何耿龙默默吐口口水,看你丫怎么跌死。
  衣家在天昌帝身边自然也有埋藏得极深的间客,只是,衣飞石还没来得及动用,天昌帝就向陈旭动手了。这位年逾八十、忧病交加,看上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断气的老皇帝,一道圣旨就命何耿龙把陈旭斩了。腰斩。
  谢茂将衣飞金的奏折看完,没什么不能见人的消息,顺手递给了赵从贵:“都看看吧。”
  赵从贵先将奏折递给谢范,谢范看完之后,方才到陈琦手里。
  “听听西京的消息。”谢茂不知道吩咐的是谁。
  诸大臣只看见角落里一个眉目不清的影子退了出去。
  “太早了。”谢茂叹息说。
  是啊,太早了。屋内所有人都是同一个想法。
  在陈旭声望被衣飞石刷到巅峰的时候,天昌帝居然把陈旭杀了。若是衣飞金再狠一点儿,趁机出兵压着陈朝屠上几座城,无力抵抗的陈朝百姓,就会越发怀念那个传说中能逼得衣飞金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下凡武圣。
  可惜,还是太早了一点。这事再酝酿个一年半载,效果会更美妙。


第65章 振衣飞石(65)
  不出谢茂预料,陈旭被腰斩的消息传来,衣飞金就出兵了。
  陈朝西京只剩十一个郡,其中伊郡、永郡、文郡、溶郡都与衣飞金驻地接壤,左将军展怒飞饿虎一般于文山南麓窥伺垂涎,镇西将军傅淳则在溶郡之东的三江交汇处死守不放。衣飞金才放出“可以动一动”的命令,早已虎视眈眈的展、傅两位将军即刻带兵直扑郡城。
  伊、永、文三郡皆由何耿龙部卒驻守,溶郡则是陈旭部驻地。
  陈旭突然被天昌帝腰斩,溶郡驻军正忧心惶惶,城中本也没有良将驻守。
  傅淳行军途中只行山野荒地,遇见落单的小村小镇顺手灭口,杀到溶郡首辅三江城下,陈旭部竟然毫无所觉!
  ……就跟白捡了一个城似的。
  白捡了一个城的傅淳心情极好,于是,进城之后,他收摄兵卒不曾大开杀戒。
  去粮库转了一圈之后,傅淳的好心情就彻底消失了。
  他本是听说陈旭治民有道,满以为在陈旭驻守的城里必然粮谷满仓,哪晓得粮库里除了尽够一万步卒两个月的陈粮之外,什么都没有。连喂马的豆子都没有。粮库看守哆哆嗦嗦地回道:“陈督帅挑选种粮运回了柏郡,说是勉强熬过今冬,还要预备来年春耕……”
  怒从心起的傅淳霍地抽刀,将这瑟瑟发抖的粮库看守一刀两断。
  “全城搜粮!”傅淳阴晦的脸皮微微抽搐,“从高门大户开始搜。”
  傅淳在衣尚予帐下效命多年,也是积年的老兄弟。然而,论勇武他不如原伯英,论机谋不如丁禅,衣尚予帐下奇袭有米康成,冲阵有展怒飞,守城得属苏普,攻坚只推殷克家,说起功勋战绩,还有个旁人拍马难及的徐独眼顶在前排。
  这两年来,原伯英因劝进被杀,衣尚予断腿回京时带走了丁禅,徐屈一直守在二公子身边当保姆,被压得喘不出气的傅淳才有出头之日。衣飞金吩咐在东八郡扫荡敌寇,米康成、展怒飞几个都往产粮大郡钻,傅淳带着部下抢了好几个金库,渐渐地才发现粮不够吃了。
  他若向督军事行辕告急,衣飞金也不可能不管他,肯定会给他调拨粮草。
  可他挂不住这个脸!人家当老叔的,都是给襄州拉钱拉粮草回去,他这个老叔反而混到跟小金子要吃的?不行,绝对不能要!
  兵当久了匪气足,傅淳一直憋着气要捞票大的。
  可惜,时机很不凑巧,朝廷已经派了官员前来接管东八郡,更陈故郡为新州。
  ——想在本朝境内随便抢杀,被捉住了,那是要被军法治罪砍头的。
  傅淳就一直守在香河下游,垂涎欲滴地想着要向陈旭治下的溶郡伸手。他其实已经小规模地往溶郡逛过几次了,找到小城往里一扑,该吃吃该喝喝该抢抢,完了又溜回去。反正是交战期间,陈朝难道还能向襄州告状,说你部下不听命令偷偷打我?
  在傅淳眼里,粮谷满仓的三江城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等他终于杀进城时,看着不及半数的陈粮,怒火瞬间将他席卷——
  三江城内,火光冲天。
  ※
  “飞石没来?”衣飞金很惊讶。
  傅淳屠三江城的消息传回之后,连衣飞金都觉得事态颇严重,他弟弟那个仙儿得不食人间烟火的圣母弟弟,竟然没来第一时间赶来哔哔?
  衣尚予带兵,从不禁止兵卒在战后“狂欢”搜刮点钱财妇人,可是,这并不代表衣家治军不严。衣家军法是很严苛的,战事未歇时,兵卒若私下图财好色,被督阵的军法队捉住了就是当场砍死,谁求情都没用。
  如原伯英那样的老将,几次劝进不果,被衣尚予当着一帮老兄弟的面亲手砍了——对外说是旧患复发死了,其实西北军高层都知道是被衣尚予砍了——谁也没敢吭气。
  为什么不敢吭气?
  因为原伯英不是死在劝进上,他的死因,是不行将令。
  ——衣尚予两次要他闭嘴不许再提,原伯英自恃战功情分,又认为衣尚予必然也想自立,只是要下官再三劝进,所以,他无视了衣尚予的警告。
  在衣尚予破例警告过第二次之后,原伯英又劝了第三次。
  下场是,衣尚予提剑就把他砍了。
  当时的军帐内,站满了与原伯英多年携手拼杀的老将。然而,衣尚予积威之下,没一个敢站出来说衣尚予砍得不对。甚至大多数老将都在可惜埋怨原伯英,督帅都让你不要再提了,你就不会闭嘴吗?当面给督帅下不来台,不砍你砍谁?
  这就是衣尚予治军的威风。
  将军准许你做的,你就能做,不许你做的,做了被砍死了,没有人会替你鸣不平。
  军令如山,军法无情。
  衣尚予领军生涯中曾屠城两次,一次在陈朝图郡诸秋城,一次在故梁国都。前者是因为诸秋大战折了文帝最心爱的嫡长子,后者是因为故梁国皇帝曾下令将西北军三千战骑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