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非选定的是血池东侧的一块高坡。
  大约十亩的平缓区; 规模不算大,但作为实验田已经足够运转。来不及打磨条石; 图赫族人便用碎石片铺满蒸发池底; 再用造房打桩用的滚木将池底反复推平,一个简陋的蒸发池就建成了。
  有了第一个完成品; 二级、三级池也很快完工。
  为了节省导流的人力,三级池之间预留了一定的高度差; 由南石的能工巧匠安装了闸口; 并修筑了数个出水口,可以迅速将池中卤水提取出来,避免因为天气愿意造成结晶损失。
  当然; 防洪堤坝也必不可少。
  血池附近是无人区,以前湖水怎么折腾都没人在意,可如今湖边修筑了晒盐田,血池涨水就不得不防了。
  这种堤坝倒是不用太精细,只用石块、泥沙和竹编修出个小土坝,盐场附近再挖两条导流渠,确保暴涨的池水不会漫过堤坝,直接灌入蒸发池。
  如此一来,东胡盐工只要打开堤坝上的闸口,将血池水引入一级蒸发池,在池中蒸发两日后,再通过中间闸口将已经浓稠卤水放入二级池,同时继续引湖水入一级,周而复始,反复数日,便可制出源源不断且品质均衡的盐卤水备用。
  这个变化,在盐田工作的东胡盐工人人看在眼里。开始还一脸不信的壮汉,如今都心服口服,看向池子里的卤水都目光爱怜。
  咸了,是真的比之前没晒过的湖水咸得太多,以前他们咋没想到晒水呢?
  可再怎么晒,也不是成型的盐巴。
  正当盐工们以为这盐卤水会一直晒下去的时候,宁小先生忽然说,可以灌入结晶池了。
  眼看着卤水流入最后一个石头池,宁非转头问南石族长罕图。
  “你们还剩多少盐?”
  罕图一愣。
  从开挖盐田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天有余。南城码头的盐仓被海丽妲和塞牧祸害得彻底,好在城里还有个小盐仓,多少还有点存货。
  但造盐场是个体力活,丁壮的饭量大增,盐巴消耗得也非常快。纵然三家都有投入,但南石的底子无疑最薄,如今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宁小先生既然问起,图罕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不多了,但百十斤还是有的。”
  百十斤啊……
  宁锯子摸了摸下巴。
  南石部族两三千人,就算省着吃这点盐也坚持不了几日。
  “白克和图赫族呢?能不能匀出一些盐巴来?”
  听他这样问,图罕微微一愣。
  宁小先生不是说要造盐么?为什么还要匀出盐巴来?
  “要做盐种。”
  看出了他的疑惑,宁矩子笑着解释道。
  “撒入原盐作为晶种,促进卤水不断结晶,可以提高产量。”
  噢,这样。
  图罕恍然。
  但南石毕竟存盐不多,撒一点就少一点,他对做盐种这件事有些犹豫。
  “那我们图赫出吧。”
  一旁的大胡子族长拍了拍胸脯。
  “宁小先生说能多收,我卜力二话没有,绝对相信!”
  他拍板拉来了两袋盐巴,在宁非的指导下,盐工将这些粗盐全部撒进了结晶池。
  又等了两日,结晶池中逐渐出现了盐化。
  宁矩子绕着池子走了两圈,重点观察了一下盐池底部的结晶板,然后摸了摸下巴。
  “该耙盐了。”
  宁非说的耙盐,就是用盐耙将结晶池底部板结的盐层破碎,形成一个个小颗粒。
  这是个既需要力气,又需要技术的活计。用力小了盐层不破,用力大会刮到底层的石泥,十分考验对于力道的把控。
  封恺试了试,很快就找到了诀窍。
  他和赫兰一起耙盐,他那部分做的颗粒细腻却又没沾到杂质,赫兰就比较糙,一出手就把盐池一角耙成了泥汤。
  “你恁地不小心!这都是盐巴啊!”
  赫木达气的直跺脚。
  他这个儿子把船是个好手,但干别的真心不走脑子,可是给他丢人现眼了!
  赫兰干笑一声,求救地看向宁非。
  “小先生,这咋办啊?”
  宁非:“也没啥别的办法,挘Щ彀伞!�
  好在当初造结晶池的时候他就留了个心眼,将偌大的池子用石块分割成若干部分,每块都有独立的出水口。他让盐工向池内灌入一些清水,同时用木耙将池内混水推向出水口,很快解决了浑水的问题。
  之后的几日都是重体力活,盐池内的盐粒逐渐析出,需要反复耙盐避免盐粒联结在一起。眼看着淡粉色的盐粒细密可爱,盐场里的盐工都卯足了力气,不知疲倦地在结晶池中来回推盐。
  终于到了收盐的日子。
  这一次不用人请,东胡三部的重量级人物再度聚集在南石城中。
  看着一辆辆装满粉盐的木板车被拉进小院,三部族长如同喝到了假酒,满脸通红不说,整个人都激动得微微颤抖,手脚不知往哪放。
  “出盐了!真的出盐了!咱们真的晒出了盐!”
  图罕激动道。
  图赫族长卜力更直接。
  他伸手从木板车上抓了一把塞进嘴里,被咸的涕泪横流,却一个劲儿地傻笑。
  “咸的!咸的!比咱们以前买的那些都咸得多,是真正的好盐!”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宁矩子。
  “小先生,咱们这算是造成功了吧?”
  宁非也被气氛感染,本来是笑着看几人验收成果。等听到卜力的问题之后,他却轻轻摇头。
  “还差最后一道工序。”
  最后一道工序。
  正准备大肆庆祝的几人齐齐转过头,都是一头一脸的问号。
  这盐丝毫没有苦味,又颗粒均匀,已经比他们能换得的盐巴好太多,还需要什么工序?
  “要提纯的。”
  宁非笑着说道。
  他也不废话,直接搬出工具给几人演示。
  血池出品的盐块品质虽然不错,但还是不可避免地掺有杂质,还需要进一步过滤提纯。
  受条件所限,有些仪器和化学试剂在本时代无法获得,只能将提纯步骤尽量简化。
  宁非找来一个木桶,直接倒入之前就烧开后冷却的井水,将淡粉色粗盐不断放入水桶中,直至盐水饱和。
  昨天他拜托赫兰送来舠鱼船的布帆。萍花小姐姐的布织的细密紧实,很适合作为包裹活性炭的滤纸。过滤的炭块是天匠人纳达在宁非的指导下纯手工制作,品质超过宁锯子的预期。
  如此反复过滤几次之后,木桶中的盐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清澈,看得众人啧啧称奇。
  “我早就想问了,你们用的这是啥布料,竟然这样细密?”
  “是哩是哩,做船帆刚刚好,一定特别兜风。”
  东胡三部都有船,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帆布的好处。
  宁非也不藏私,乘机安利了一波自家织布坊的产品,引得众人十分向往、
  “噢,要是他娘的能出海就好了,老子亲自去你们那里看一看,也买上几卷帆布,去海上过过瘾。”
  卜力拍了拍脑门。
  “狗娘养的西胡杂种,早晚有一天老子和他们拼一场!”
  一想到被封锁的出海口,众人的情绪都有些低落。
  好在这时候宁小先生又有了新动作。他摸出贝壳灰和碱面,略加水混合后直接倒入一个陶罐,同时封恺也将木桶中的盐水注入,并拿着木棍不停搅拌搅拌,两人配合十分默契,很快桶中就出现了白色杂质。
  “这……这又是啥法术?”
  图罕睁大了眼,喃喃地问道。
  “是化物之术!”
  克雷十分骄傲地回道。
  “两种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变成了别的,学房的教员讲过!”
  东胡众人不明觉厉,对小孩口中的九凌城越发神往。
  难怪叶苏力拼了性命也要去中原看看,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
  “最后一步就是熬盐了。”
  见众人眉头微跳,知道他们是又想起了心理阴影,宁非笑着解释道。
  “也不需要熬很久,因为盐水的浓度已经接近饱和,烧一会儿基本就差不多。”
  “你们要是担心费柴,也可以等到冬日寒冷的时候让盐分自然析出,一样的效果。”
  冬天,那还要好久。
  三部族长对视一眼。
  等是等不起的,好在人家宁小先生说不费柴……
  那便试试也无妨。
  果然,陶罐里很快便重新出现了盐晶。
  这次的盐比之前的盐巴还要晶莹剔透,呈现出淡粉色的细腻粉末,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阿……阿爸,这是盐?”
  饶是赫兰见多识广,此刻心里也没底了。
  这种盐,和他之前见到的任何一种都不一样!要不是亲眼见证了晒盐的全过程,他根本想不出这漂亮的晶体是从不吉利的血池中造出来的!
  “阿爸啊……”
  赫兰咽了咽口水,目光有些漂浮。
  “那可不是血池,那是聚宝池!”
  “这盐若是卖到中原……怕是皇帝老儿都要和咱们做生意啦!”


第188章 
  盐造出来了; 还出乎意料的优质,东胡三部瞬间陷入疯狂。
  就连沉稳的族长们都忍不住击掌庆祝,更别说沉不住气的年轻人; 南石族长小院中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
  有人捶胸狂吼,有人失声痛哭; 尽情宣泄着憋闷有已久的情绪。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草原盐价奇高; 东胡虽然有船,可熬盐需要大量人工和木柴; 制出的盐往往带着苦涩的杂味; 哪有这血盐纯净?
  若是找商人买盐; 每年就要花费大量银钱物料,族人辛辛苦苦积攒下的财富,一半都要拿出去交易; 就这还不一定能供应得上!
  尤其战事一开,奸商立刻闻风涨价,仗还没打起来; 盐价已经翻了两翻,越发吃不起。
  但人不吃盐是活不下去的。
  尽管知道是有奸商作梗; 三部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陪着笑脸掏家底。
  现在好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盐田了!
  做不做生意不重要; 重要的是左谷蠡王用尽手段也没能让东胡三部屈服!
  西莫支海以为卡住出海口和盐路,就能生生困死三部勇士; 做他娘的狗屁大梦!这才几日; 他们就亲手打了那群卑鄙秃鹫一个响亮的嘴巴!
  哈哈哈,那群混蛋死都想不到,东胡人有了自己的盐田; 他们以后再也不用被人卡脖子了!
  越想越激动,众人纷纷挤到陶罐近前,小心翼翼地触碰这来之不易的宝贝。
  真漂亮啊这盐粉,晶莹剔透,仿佛大漠上最美丽的宝石!
  宁非早在众人欢呼的时候就退到一边,笑着围观庆祝的场面。封恺在他身旁站定,手中还捏着一小把粉色的盐粒。
  他放进口中,品了品味道,然后点头。
  “真是好盐,完全没有杂味。”
  他转过头,看向一脸笑意的宁非。
  “雍西关可否造出这等精盐?”
  听他这么说,宁非微微一怔。
  盐自古便是一国重要战略资源。盐造价低廉却不可或缺,可以聚集大量财富,在华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盐都是由朝廷专门经营,严禁民间私造。
  他在牛背山的时候,牛婶子会定期去定安城买盐。雍西关的盐价并不便宜,但也不致无法承受,宁非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
  想了想,宁矩子还是实话实说。
  “东胡这个盐湖品质非常好,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都是可遇不可求,想要找到同样的盐湖很难。”
  6^
  “其实晒盐法用在海边更适合,在海边开大面积的晒盐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