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来担这个责任,谁敢?谁又担得起?

    话又转回来,如果能解决这两个难题,做到齐心合力的话,又何必用这么激烈的办法?

    “……希贤兄,时雍兄,二位以为如何?”刘大夏旧话重提,还邀了刘健来旁听,显然是有必得之心。李东阳也是把原本就一直在说的顾虑又重复了一遍,最后,他目光一凝,直视刘大夏,语气也凝重了不少。

    “若是那两个难题可以解决呢?”刘大夏却没象以往一样急躁,而是语意深长的反问了一声?

    “时雍兄说的是……”窥见他神情有异,李东阳不由心中一动,沉吟起来。

    “正如李阁老所想,此事就在眼前,若是顺利,也许三五月后就能见分晓了。”刘大夏脸膛又是红了几分,神采间更是有了几分飞扬。

    “这件事倒是可以从速进行,如果真的……”李东阳微微颔首,紧蹙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了,这件事本就是预定中的,只不过他倒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效果。

    “既然宾之也是赞许,明日朝会就由礼部提出吧。”从李、刘二人长篇大论,到后来打机锋,这段时间里,刘健一直不动声色,直到刘东阳表示赞同,他才沉声发话,为今日这番会谈做了总结。

正文 第294章 苦练内功是王道

    第294章 苦练内功是王道

    刘大夏在折腾。

    这项情报早就摆在谢宏的书案上了,虽然他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不过也没太过挂怀,有曾鉴这个参谋在,很多李东阳等人能想到的事情,谢宏也一样心知肚明,尤其对文官们的本性,他甚至比李东阳还要清楚。

    明朝中期的历史他不熟,可明末的他却知道一些,尤其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在那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他想不知道都难。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东林党是江南士人的代表和领袖,不过在江南士人雄霸朝堂之后,大概是因为太过寂寞,所以,东林党从中分裂了出来。

    并且本着没有对手就创造对手的原则,把刀锋指向了旧日的同伴,将其归类为浙党,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把对方摆布成了十八般摸样。

    浙党想反抗不是对手,想妥协对方又不纳降,被逼无奈之下,这班人只好投靠了皇帝,被划拨到了九千岁魏公公的领导之下,于是,名闻后世的阉党成立了。

    其中到底有什么缘由,谢宏不知道,他对考证历史没兴趣,不过,将其视为官僚们热爱斗争的本性,大体上是不会有什么冤屈的。

    因此,只要自己不越过底线,再给对方留点好处,那么对方就不会铤而走险。这个行事原则最初是曾鉴告诉谢宏的,到如今,已经被谢宏发扬光大,而且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当然,谢宏也意识到了,学校这件事他有些操之过急了。学术领域的战争不但动摇到了士大夫们的根本,而且还没给对方留下任何好处拿,没有分化瓦解作用,反而让对方有团结一致的迹象,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只是谢宏也没办法,若不是翰林院突然跳出来自取其辱,他也寻不到这么好的契机,说到底,学校开办的之所以这么顺利,主因还是跟翰林们的那场廷辩,这样的机会若是轻轻放过,那还是他谢宏吗?

    因此,虽然意识到了问题,可谢宏还是没有半途而废,只是在拓展规模的问题上保持了谨慎。他跟士大夫之间的矛盾是绝对没法调和的,只要不过度刺激对方就可以了,学校该办还得办,而且要往好了办。

    除了收敛行动,谢宏也不单是被动等待,与刘大夏的合纵连横相对应的,谢宏的办法是尽可能的增强自身,最重要的两项举措,一是加强棒球队的训练,二是加快近卫军装备的研制。

    当然,他也不是没动过暗算刘大夏的念头,这个老头是闹得最凶的,要是能打他一个闷棍什么的,让他也跟谢迁一样卧病在家,八成就能把这个势头给打下去。

    可是,刘大夏虽然脾气暴躁,却不是二愣子,如今老头出入间都是小心得很,带的护卫足有数十人,想要暗算是不太可能的。以番子们的战力,明着来倒是很容易做到,可当街杀尚书,矛盾恐怕马上就爆发了,实在不可取。

    让猴子等人监视了对方一段时间,却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谢宏也只好放弃了这个最省力的办法,打起了加强自身的主意。

    相对来讲,在后世的所有运动当中,棒球需要锻炼的地方是最多的:臂力关系到击球,腕力关系到投球,脚力关系到跑动速度,接球判断则需要眼力,滑垒等技术动作又需要爆发力,再加上所有竞技运动都会需要到的耐力,说是全面锻炼身体也不为过。

    宣府少年们的热情本就高涨,何况大部分的练习,正德都是跟众人在一起的,虽然能一直在他身边的只有西苑的三百人,不过在谢宏推行了所谓的转会制度后,西苑的人员其实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一直在轮换中。

    这个做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忠诚度和热情,能跟自己最热爱的皇上一起训练,少年们的积极性都达到了最高点,再加上充足的伙食供应,尽管训练量很大,而且强度还在不断增加,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掉队,所有人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轮换人员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磨合默契度,轮换是以小队为单位的,也就是一支棒球队的九个人,保持小队不变,让小队之间得到磨合,这就是谢宏的想法。

    毕竟近卫军最有可能面对的是巷战,而不是在平原列阵而战,小规模的配合才是最重要得,因此,谢宏又制订了这样的制度,来培养近卫军相互之间的默契,截至目前的话,效果还算不错。

    训练见效的周期比较长,谢宏也知道无法一蹴而就,他也不想揠苗助长把这些少年给练伤了,所以,在训练之外,他又打起了装备的主意。

    棒,也是十八般兵器当中的一种,是属于对技巧性要求比较低,对爆发力和耐力需求比较高的一种兵器。技巧的训练需要的时间长,谢宏没那么多时间等,穿越小说中无往而不利的长枪阵他又不会练,所以,狼牙棒就成了他预想中的制式装备。

    操练大队人马,江彬这些人帮不上忙,不过这种单兵作战的小技巧,边军们都是很在行的,尤其是棒槌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兵器。结合着棒球的技术,边军们很快就研讨出了一些实用的锻炼方法,然后在近卫军之中推广下去了。

    另外,对于兵器的要求,边军们很快也总结出了要点,那就是在能挥舞得动的基础上,要尽量的重,越重才越厉害。

    谢宏对此也是很以为然,二牛动手那几次他都看在眼里了,没什么技巧,就是一力降十会,当头一棍子砸下去,任你什么招数也不好使。

    快?就算你一刀先砍在我身上,我受了伤,手上无力,可那棒槌既然已经抡起来了,手上有力没力关系很大吗?

    巧?那就更是扯淡了,除非两边的敏捷度相差到了一定程度,否则再花巧的东西在猛力一击面前,也不过是浮云罢了。

    有董平的炼铁技术支持,做出结实耐用,分量十足的棒子压根就不是问题,只有产量上面才让谢宏有点压力。好在冲突不是马上爆发,谢宏倒是不着急。

    比较费思量的是远程兵器。说到这个,谢宏这个穿越者先想到的肯定是火器,除了他预想中的手雷,他本来打了火铳,也就是火枪的主意。

    他的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就被边军们集体否决了,众人都说火铳不实用。谢宏当然不服气了,火枪可是经过了后世几百年的验证的武器,是热兵器时代最普及的单兵装备,是冷兵器往热兵器时代转换时的必由之路,怎么可能不实用呢?

    不过等实际看过效果之后,谢宏也是无语了,至少目前来说,火枪还真就不怎么实用。一个火枪手从装填到最后射击,至少要一分钟;而在这一分钟里面,边军中最厉害的弓箭手,用连珠箭的技巧,可以射出去十几箭,强弱还用说吗?

    而且,单以谢宏从神机营买来的火铳来看,这火铳的威力也不算很强,有效射程也就几十步,嗯,也就是不到一百米,也就跟一石左右弓箭平射差不多,确实体现不出来多大优势。

    训练弓箭手的时间比训练火枪手长,在接下来的时代里,火枪才是王道,虽说谢宏也知道这些道理,可时代的局限性和目前的实际需求让他知道,至少在目前,火枪是指望不上的。

    其实倒也不是大明的火器落后,就算在同时期的欧洲,火器在陆战中依然是处于辅助位置的,决定胜负的依然是冷兵器。

    倒是在海战中,火器得到了发挥的舞台,不过即便是海战,主要依靠的也是大炮,而不是火枪。这个时代的火枪就是这样的,要等到几十年后,大航海时代进入高峰,火枪的技术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真正可以用于实战。

    谢宏目前的需求比较紧急,火枪当然只能是放弃了,弓箭手训练起来很难,不过番子中可是有几百个弓术精强的好手呢,放着现成的不用,去搞什么火枪,那不是蛋疼么?

    火枪就先放着让它慢慢技术沉淀好了,见过AK系列的犀利,谢宏对原始的火枪实在打不起来多大兴致,要应用在实战至少也得等到后膛枪开发出来之后吧?否则用如今这样的火枪上阵,不被人砍死也得自己急死。

    何况,对于远程武器,谢宏也有自己的想法,其中一项需要毕竟长的研发周期,一时半会儿还用不上,倒是不急;另一个当然就是他最初构思棒球时想到的手雷了。

    真的比较的话,就算在后世,手雷在巷战中能发挥出来的威力也是相当大的,在这个时代更是不用提。这玩意威力大,使用便捷,即开即用,正是杀人放火的必备利器。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的技术含量不算太高,至少在谢宏目前能解决的范围之内。

    手雷的雏形,这时已经有了,神机营的装备中就有差不多的,那个叫震天雷。当然,震天雷没法跟后世的手雷相比,最大的差别有几点:一是体积比较大,二来威力也差很多,再有就是爆炸时间控制的不好。

    这几点其实都跟火药技术有关,火药爆炸力不够,为了提升威力就只能多装火药,因此体积就很大;用药捻来延时,导致爆炸时间难以控制。

    威力方面,除了火药的问题之外,还有外壳的因素,外壳不够坚固,就没办法将爆炸力全部释放,爆炸威力自然就小。

    因此,神机营本身也不太重视震天雷,威力什么的不说,单是那个头和分量就已经让人头疼了,不用投石机,谁扔得动啊?当地雷使还差不多。

    到了谢宏这边,这些难题当然都是迎刃而解。

    火药技术有曾铮在。虽然黄火药跟TNT还没搞出来,可这位化学天才制造出来的新式火药,无论是在爆炸力还是延时性上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用于实战完全不在话下。

    外壳更简单,军器司的流水线加上董平的炼铁作坊,足够坚硬的外壳很快就研制出来了,尤其是还有谢宏极具针对性的指导,从一开始就直接仿制了后世的手雷,完全没有走弯路。

    于是,与火枪的碰壁不同,谢宏的手雷一经研制出来,马上就进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