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蒙古人其实没有真正面对过中原的华夏文明。

    而他们成功占据中原之后,就开始着力宣传自己的武功,提出了蒙古人骑射无双的新概念。谎话说了一万遍的话,就能变成真的,本着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原则,鞑子自己和他们的子孙先信了,而且还是深信不疑。

    哪怕是面对明军的火器的时候,他们也痴心不改,依然觉得那是邪门歪道,也同样不是自家骑射的对手。

    于是,当他们亲眼见证了强弩的威力的时候,他们迷茫了。对方用的是弓弩,可威力却比火器还强,在这样的武器面前,自家的骑射显然有点不够看啊,难道祖宗说的话是假的么?

    自我质疑带来的是士气进一步的低落,尤其是当他们看见明军前列的重甲步兵举起了盾牌,重甲骑兵提起了马缰,大阵缓缓前压的时候,鞑虏的军阵一阵骚动,惊呼声此起彼伏,阵势一下纷乱起来。

    反应最快的是乌苏,他本来带着本部的几千骑兵给弥叶司压阵的。若是明军的阵型被打乱,他就会趁机突进;如果明军的骑兵突前,他就得上前接应。切断对方骑兵和本阵之间的联系,给身后的大军创造机会。

    不过,在明军如飓风般的强弩面前,他的所有打算都落了空,发现明军开始前压,自己是首当其冲的时候,他更是如惊弓之鸟一般,迅速退回了本阵。

    “汗王,明军的弩箭厉害,不能力敌。您快点想个办法啊!”乌苏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都没人指责他临阵脱逃的行为了。

    小王子斜睨了乌苏一眼,却没搭理他,想办法?自己能想什么办法,面对远程武器,最好的办法就是冲到近前,让远程武器无从发挥,不过,在冲锋的过程中,肯定是要承受巨大的伤亡的。

    从前都是蒙古人的敌人头疼这个问题。他们很得意,现在轮到他们自己了,可看这群人的表情,又有哪个甘愿牺牲的?

    他暗自叹了口气。早知道就多带些人入关好了,鞑靼部是草原上的头号势力,牧人们号称全民皆兵,当然不会只有十万战士,小王子带在身边的都是精锐。

    除了这些精锐,各部落也正在集结,只待他这边打开局面之后,就会蜂拥而下,如同两百多年前一样。那些普通牧人的战力寻常,带进来了只会是负担。所以,小王子也没理会他们。可是眼下这个状况,却很需要他们当炮灰。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那些部落还在兴和呢,入寇宣府倒是很近,可离应州实在太远了点,鞭长莫及啊。

    “汗王,不如攻明军的左翼吧,那里都是骑兵,总不成骑兵也用弩吧?”拔失刮高声请战:“只要击破了左翼,就可以对明军形成包夹。就算他们的弩再厉害,也应付不了两个。甚至是三个方向的攻击。”

    “是啊,汗王。乌苏愿意戴罪立功,率部去攻打明军左翼!”

    “汗王,我额托也愿意!”

    “汗王,不能再犹豫了……”

    乌苏第一个跳了出来,其他头领受了启示,也纷纷请战。左翼的明军是重甲骑兵,正常情况下,谁也不会愿意和对方硬拼,可比起那种可怕的强弩,重甲骑兵就不算什么了,至少还能跟对方面对面的战斗不是吗?

    尽管鞑子的士气已经没有刚入关时那么高了,可头领们却也没有撤兵的意思。即便不考虑明军追杀时的损失,单说入关一趟,空手而归,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了。

    那意味着明年一整年都要挨饿,大同那边虽然送来了不少粮食,可哪里又够这么多人一路上消耗的?而且各部落都放弃了原来的草场,正在向兴和聚集过去,要是这么两手空空的回去,明年会饿死的人,恐怕都比打一场恶仗死的人多。

    所以,他们是万万不能退缩的,强弩很可怕,但是饥饿更可怕。在这一刻,草原人终于忘记了那些阴谋诡计,不再报着那些不应有的期待,恢复了饿狼的本性。

    战,是一定要战的。强弩再厉害,总不能把十万人全消灭在冲锋的路上,只要靠近了,就可以发挥蒙古勇士的战力和人数优势,将明军彻底碾平了。

    不过,如果可能的话,头领们还是想选择一个相对容易对付的对手的,毫无疑问,第一个去冲弩阵的人将会是最悲惨的一个。

    在二百步左右的距离上,那弩矢居然还能毫不费力的穿透人体,甚至还能有将人的身体带飞的力量,那东西的最大射程,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头领们暗自都在盘算,觉得没有万八千的骑兵填进去,肯定是冲不破弩阵的。

    “吵什么吵,看看你们的样子,还配称为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吗?”

    一片喧嚣中,小王子终于有反应了,他大喝一声,等众人安静下来之后,他讥嘲的冷笑道:“对方的轻骑是什么水准,你们也见识过了,你们以为那重甲骑兵就好对付?以为只有强弩最可怕?别忘了,明军还有火器呢,连弓弩都能如此,难道他们就不会改进火器吗?”

    “……”头领们心中一凛,可不是么,他们一直提防着的火器还没出现呢。

    “传令下去,大军缓缓后退,额托,你的人本来就在右翼,你带他们脱离军阵,在外围游走……乌苏,你去补额托的位置。”小王子面无表情的开始分派命令。

    “后退?可是……”这个命令太奇怪了,面对强敌后退,很容易发生意外啊。

    “我这个汗王的命令还有没有人听?”小王子怒喝道:“叫你们退,就给我退,谁要是不愿意,就给我第一个冲锋!”

    “……是。”见他动了真怒,众人互相看看,只能唯唯退下。

    “汗王,大军士气本来就不高,这时再退的话……”拔失刮到底是嫡系,当着众人的面不敢反驳,可私下里还是可以提醒几句的。随着局面的不利,士气只会逐渐下降,与其到退无可退的时候再战,还不如现在就拼个痛快呢。

    “放心,时机还没到,等时机一到,士气很快就会高涨起来的,到时候再战不迟。”小王子面色黑如锅底,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明军的方向,说的话有些不明不白,可语气却是阴森森的。

    拔失刮不敢再说,哪怕他发现了,自家主子的神色有些不对,虽然看着明军的阵列,可他的眼神却没有焦距,仿佛在看着更远的地方。他循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只见天色蔚蓝,白云悠悠,又哪里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了?

    ……

    “鞑虏居然在后退?”看到鞑虏也会这么怯懦,温和等参谋实在是太意外了,本来以为这仗艰难无比,可现在看起来,似乎已经赢了。

    果然是新兵器的威力太强了吗?难怪皇上一直这么有信心呢。当然,皇上本身的战略、战术安排也是非常得体,不但没有受到内奸的干扰,反而利用内奸搞起了心理战,一再的削弱了鞑虏的气势,才能有现在的这种效果。

    “难道就这么赢了?”三公公不懂军事,军议上也没他说话的地方,可他还是忍不住自言自语起来,这仗赢得也太容易了点吧。

    “不,应该不是,鞑虏还有其他打算。”

    正德举着千里镜,看得分明,鞑虏本阵退却的同时,却分出了一支轻骑,在战场边缘游走,显然是为了牵制明军。要是明军发动冲锋,这支骑兵就可以从侧面冲过来。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为了断后,但是,鞑虏会有这么容易放弃么?

    “没错,有阴谋。”谢宏赞同正德的说法,鞑虏要是这么容易对付的话,那还要戚继光干嘛?

    “那……”温和略一迟疑,献计道:“不如以一支轻骑牵制鞑虏的轻骑,然后大军迅速突前,以强弩猛攻之,速战速决吧。”

    “不,不着急,就保持现在的态势就好,看他们的阴谋先出来,还是他们的士气先崩溃。”正德嘴角一挑,突然露出了一丝微笑,笑容中充满兴奋之意。

    “可是……”

    “没有可是,朕就在这里,和朕的将士们在一起,有阴谋,就尽管使出来吧,朕接着。”

    正德一摆手,昂然道:“鞑靼部的精锐已经差不多都在这里了,要是能一举击溃,甚至斩杀殆尽,大明的边疆就会平静很久,等到他们恢复元气的时候,大明就已经不一样了。大哥说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朕不容许任何人再打断这个进程!”

    他斩钉截铁的说道:“所以说,这一战很关键,绝对不能让他们走的这么轻松。”

    。

第一卷 第694章 火筛来袭,大同烽烟

    每年冬天,大同城的气氛都会变得很紧张,因为这个季节是鞑子最活跃的时候。

    尽管近些年,鞑靼的注意力多半放在了宣府、宁夏这些地方,可瓦剌却对大同情有独钟,时不时的就会来逛一圈,哪怕为此和鞑靼开战也在所不惜。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宁夏、延绥那里穷的只剩下人了,就算天天抢,又能抢到些什么?去不了相对富庶的宣府,火筛的最佳选择也就是大同了。

    至于这里被小王子视为禁脔什么的,饿急了,又哪里顾得了许多?王子来得,筛子就来不得?天下哪有这般道理?

    不过今年却有些不一样了,大同虽然仍是戒备森严,可城内守军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南面,西面只留了寥寥几十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主力又被总兵王勋带走了,剩下的人甚至连轮值都顾不上了,当然要可着重要的方向来。

    在民间,御驾亲征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不过普通百姓并不知道圣驾具体所在,这种机密消息,只有官场上和军中的重要人物才知道。

    “也不知道圣驾到了何处,有没有和小王子打起来,唉,咱们可真倒霉,怎么就偏偏没被选上,跟总兵大人出征呢?要是能一起去,说不定还能在皇上面前露个脸呢。”

    就在应州大战开战的同时,大同城西门的城楼上,几个军士正聚在一起闲聊,其中一个满怀憧憬的说着。

    “就凭你一个小兵?别傻了,那可是皇上,身遭不知道有多少兵马围着呢,哪里轮得到你露脸?老老实实的站岗吧。”这期望显然过高。有人毫不留情的驳斥道。

    “这又不是南门,有什么好盯着的?前些天我可是亲眼看见了,铺天盖地的虏骑往南去了,又怎么可能绕个圈来西门?”那个小兵不服气的嘟囔着。

    “胡小旗,人说大同镇上下是一家人,可我怎么就觉得咱们右卫是后娘养的呢?去年皇上在军户子弟中选拔近卫,咱们大同镇离得远,没赶上倒也罢了,可这两个月这叫什么事儿啊,从朔州跑到阳和。再到大同,被调来调去的,每次还都是守城,啥好事也轮不上呢?”

    胡小旗晒道:“还不是麻参将不受王总兵待见,这才信不过咱们?再说了,你们以为跟着王勋那厮是什么好事呢?”

    “和皇上的近卫并肩作战,那还不是好事?”

    “呸!”胡小旗吐了口吐沫,恨恨道:“屁的好事!王勋那厮就不是个好东西,跟着他,抄家灭族都是有的。你们以为顺圣川那是怎么……”

    “胡彪,一大清早的,你又喝酒了?”他话没说完,就被一声清喝打断了,众兵转头一看,见楼梯上走来一人,面如重枣,身材魁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