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6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规矩,是要缴的,但那些大名自己手头也紧啊。大内家够富有了吧?可是上洛到了京都时,也是两手空空,全指望在京都捞一把呢,没办法,打仗就是烧钱的把戏,整个倭国打得热火朝天的,谁能有闲钱施舍朝廷啊。

    规矩,当中枢没有权威的时候,那玩意就是个摆设,专门让人打破着玩的。办法是好办法,可胜仁确实是有心无力。

    “所以,贵国才需要大明的帮助啊。”

    谢宏顺势接下了话题:“本侯也不讳言,以贵国的情况,别说各地各自为政,就算不是,也一样很难富裕起来,殿下请想想,贵国的多山少平地,农田相对贫瘠,其他矿产资源也不算丰富,但却人口众多,想要发展,实在是难比登天啊。”

    倭人们都羞惭的低下了头,只有大内颇为不平,农田什么的倒也罢了,可矿藏……尼玛,你真当大内家都是白痴,不知道石见银山是谁抢走的吗?

    当然,他也只能在肚里腹诽两句,让他站出来明说,他是不敢的,大内家已经岌岌可危了,他是来下跪服软的,而不是来找死的。何况,除了矿藏之外,另外那些话倒也没错,即便是矿藏,拿倭国的跟大明的比,确实也不在一个层面上。

    “侯爷说的帮助是指……”胜仁心里没那么多杂念,过了这么多年苦日子,眼看脱贫的希望摆在了眼前,他又岂能放弃?

    “工业,发挥人口优势,又能不被土地资源所限制,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工商建设。”谢宏加重语气说道:“工业建设本非一日之功,以倭国本身的技术水准来说,想要一蹴而就很难,不过,也有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向外招商引资。”

    他这段话里新名词太多,通译解释了好半天,才算是解释清楚了,倭人互相看看,都点了点头,所谓大明的帮助,应该就是指这个了。

    “各位去过天津,应该看过那里的景象,那里靠的就是工业,难道各位就不想在倭国也建设起一个天津吗?”谢宏的声音充满了诱惑,胜仁为首的一众倭人下意识的点着头,连连念道:“想,怎么不想?”

    “想,就要行动起来,首先要在畿内,嗯,就是界町以北好了,那里的地理位置不错,正好可以划出一片特区出来,以方便大明商人投资建厂……”谢宏突然笑了笑,挥挥手道:“当然,大明商人到了贵国,也会按照贵国的规矩,依法纳税的。”

    “这……”胜仁的心情可没那么轻松,这个馅饼实在太大了。大明的商人来倭国建厂,然后还会纳税而自己这边需要付出的,仅仅是划出一块荒地来,哦,还要允许对方雇佣工人,这样的大好事,可能吗?

    “侯爷,这样的话,贵国会不会太吃亏了?贵国的商人又是否愿意……”做了半辈子商人,攒下了偌大的产业,今井深知便宜莫贪的道理,这么大的便宜,怎么听怎么不现实啊。就算是真的,用来交换的条件恐怕也不是倭国能负担得起的。

    “无妨,这都是为了两国的友谊啊。”谢宏笑眯眯的摆摆手,“当然,要求也是要有一些的,大明商人都是义商,远渡重洋到贵国,帮助贵国进行建设,这份心意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应该享受些优待,比如外交豁免权之类的。”

    “应当的,应当的,敝国上下一定将贵国义商奉为上宾,享受大名,不,公卿级别的待遇。”胜仁全无异议。

    “另外,既然是特区,贵国也得约束自身,不得允许,不能入内干涉……”谢宏继续提要求。

    “那是自然。”胜仁慌不迭的答应了下来。笑话,人家是送钱来的,还有什么好干涉的?要知道,现在的界町也是这样的,那些商人联合起来,连细川这个手握实权的管领都不敢惹,现在这个特区跟畿内又有什么不同?多一个不多么

    “只是……”想到这里,他又有些迟疑,“侯爷也知道,畿内这边还好说,可周边的大名却……再加上海上还颇有些不受约束的海贼,若是他们不识好歹,那小王也是无可奈何啊。”

    “这事儿好说,本侯不是说过吗?推行宝钞,有利于贵国平定内乱,难道你们以为本侯在开玩笑吗?想想吧,等到大阪特区建设好了,那些大名们岂能不眼热?眼热之后,他们只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动手抢,二来就是想办法效仿……”

    谢宏语声转冷,嘿然道:“倭朝总督府的使命就是维护东海和平,有东海水师在,哼,来抢的,只是自寻死路罢了,本侯会让他们知道,大明天子的雷霆之怒有多可怕”

    “嗨,嗨……”从幻境被拉回了现实,想到当日见过的百炮齐鸣的场景,倭人们满头满脸都是冷汗。

    “想办法效仿的,呵呵,本侯也不是自夸,在贵国建设的工坊的技术含量也许不是很高,但是,若没有大明匠师的指导,至少在近年之内,想要效仿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契机就出现了,本侯会将招商引资的权力,交付在殿下手中……”

    “嗯,啊?侯爷,这是真的吗?”胜仁眼冒亮光,身躯狂震,明国大人真的没骗人,要是有了这样的权力,平定内乱或许还有些遥远,但重振皇室却只在眼前了。

    “这等大事,又岂能戏言?”谢宏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工坊建成后,各地的闲散劳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利用,然后陛下正好顺势推行倭国宝钞,因为工坊是要纳税的,那些工人也是要缴个人所得税的……这样一来,倭国的振兴还会遥远吗?”

    谢宏已经把倭人们忽悠得进了状态,一群人都是两眼放光,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完全注意不到其他动静了,连王、唐两人交头接耳的私语都没留意。

    “伯安兄,谢兄弟说的这些,听起来真是太有诱惑力了,小弟若非早就知情,肯定也是要动心的。不过,小弟明知这其中有陷阱,可却怎么也分析不出,这陷阱究竟在何处,伯安兄,你可知晓?”

    王守仁缓缓摇头,叹道:“不知,守恒贤弟行事一向出人意表,这所谓货币战争更是其巅峰之创,别说愚兄,商学院那些天天研究此学之人都是茫然以对,你我且只看着便是,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章节 第769章 谁的幸福

    收费章节(12点)

    第769章 谁的幸福

    窗外寒风呼啸,书房内温暖如春,整体气氛却如同炎炎盛夏,这叫一个火热。

    倭人们一边点头哈腰,一边“嗨,嗨”的应承着,看向谢宏的眼神,都像是看到了天照大神转世,除了这位神明,谁又肯这么无私的帮助日出之国的国民呢?

    “大明从开国年间就开始推行宝钞,至今已有百多年,对此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而贵方却是从头开始,恐怕无法独立操作。本侯的建议是,双方联合成立宝钞提举司,作为发行和推广之用……”

    “好,就依侯爷。”虽然有了回收机制,但发行纸币依然是暴利的行当,谢宏说要联合推行,显然是要从中分一杯羹了。尽管想通了此节,但倭人们也没有拒绝的意思,反正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多点少点不是很要紧。

    再说了,他们也不相信天底下真有那么无私的人,两国友谊?别逗了,要是以前打过交道的那些士大夫还有可能,那些人为了面子,可以不在意财货,随手施舍的,都是大手笔,可现在大明的风气明显不一样了,换了那些士大夫,怎么可能提得出这样的要求和建议来?

    所以,谢宏提出了这个要求,他们反倒是松了口气,尤以今井看得最开。做生意就是互惠,大家赚才是真的赚,弱者跟强者合作,还想吃独食的话,那是要遭天谴的

    何况,合作了就是利益共同体,对大明来说,只是多了个赚钱的渠道,可对倭国这边来说,却是攀上了一个大靠山。别看在场的倭人身份都很高,可要是没有大明的支持,他们就算把京畿建设起来了,也守不住。

    各地诸侯都以上洛为终极梦想,他们图的可不光是个名义,顺便在畿内乱捕一通,发点外财的心思,也是占着相当的比重的。现在有了大靠山,看谁还敢胡乱上洛?大炮轰不死他,哼

    “提举司和大使馆,就一并设在大阪特区好了,本侯这边将委派一名主事……”说着,谢宏突然拍了拍手,房门应声而开,走进一人来,“这位李主事,各位应该都很熟悉了,以后还要多多亲近啊。”

    “啊?”胜仁转头一看,当即惊呼出声,他惊喜交集的笑道:“李兄弟,原来是你,太好了,太好了,有李兄弟的襄助,本王无忧矣。”

    对胜仁来说,这是位熟人,虽然双方是几日前才认识的,不过,交情却是好得很,因为这人正是唐伯虎日前委派给倭人们的向导。

    这个时代没有后世‘一起扛过枪,一并同过窗’之类的说法,可在烟花之地培养出来的友谊,同样是相当坚固的,不然明朝的文官们为什么都喜欢在青楼里说事儿呢?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才子李兆先,他一拱手,笑嘻嘻的说道:“不敢当,不敢当,兆先到了大阪后,还要多多仰仗胜仁殿下和今井先生,以及诸位的照拂呢。”

    “李大人太客气了……”今井心中一阵狂喜,他知道,从东海舰队出现在界港之外开始,自己一直以来做的努力,终于要收到回报了。而且,这回报之丰厚,远远在他的期望之上。

    大明既然重视名分,天皇陛下肯定是最高领导人,但是,倭国皇权旁落了几百年,那些公卿也都是废物,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肯定操作不来啊。要说有能力做这件事的,恐怕也只有界町的商人们了。

    而李主事既然将自己的名字放在了天皇后面,那就是说大明属意的是自己,再加上自己在界町的威望本来就不低,这实际上的权力,肯定会掌握在自己手上。涉及整个倭国,还要加上部分对明贸易,这其中的收益……真是想想就会幸福得发疯啊

    “既然殿下没有异议,那今天就到这里吧,具体的细节条款,就由李主事和各位磋商,希望借着此次合作,两国友谊地久天长。”倭人们很兴奋,谢宏心里也很爽,他象举着香槟一样,举起了茶杯,给这场明倭经济会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涉及的是经济领域,天下人都相当陌生,所以很多细节并没有即时公布,但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只不过,在正德四年的这个春天,哪怕是在知情人当中,也很少有人能对此有个清晰明了的认识。

    翌日,李府。

    虽然是宿醉难耐,可李公子还是难得了起了个大早,因为夜生活比较丰富,所以在起床时间这个问题上,他和正德以及谢宏是持有相同的观点的。洗漱完毕,总算是有了点精神,他整整衣冠,就打算出门了,倭国那一群人还在等着呢。

    想起那些人急切的模样,李兆先就不由好笑,真当是侯爷有多好心呢?那可是货币战争,等到了底牌掀开的时候,你们哭都来不及。

    不过,转念一想,他觉得这事儿还不好说,侯爷那些手段,通常都是针对整个国家的,那些不把国家利益当一回事的人,往往还能从中渔利呢,朝鲜那位闵议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