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奇人-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列其中,就得招揽更多优秀的人才啊……”
  鹰钩鼻虽然不是很懂,但还是毕恭毕敬地拱手,回答:“是!”
  一个星期之后,距敦煌两千多里之外的甘家堡后山,大风一起,纸钱飘飞,一口棺木被十六个精壮汉子用木头杠子抬着,缓缓放入了坟冢之中。
  紧接着是一系列的仪式,随后黄土洒落坑中,不断填满,最后有人将坟给垒起来……
  整个过程,除了几个会吹唢呐的族人全程都在之外,并没有请别的曲艺班子来热闹。
  如果是以前,甘家堡绝对会不远万里地去请一个会吹“百年朝凤”的戏班子来治丧的,但现如今所有的一切都从简,就连集中于此处坟山的,都只是堡内本家,其他的分支都没有通知到。
  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棺材里面的那一位,死得不光彩,如果消息传出去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到甘家堡在西北的声誉。
  所以为了此事考虑,一切都需要低调处理。
  低调的葬礼之后,人员退散了去,最后只留下了甘家堡的堡主甘青华,以及他大姐甘紫薇。
  两人并肩站在了新修好的坟冢前,看着碑文上刻着的孝子贤孙之名,甘紫薇长叹了一口气,说他到底还是没有来。
  甘堡主平静地说道:“没来就没来吧,反正他也不把自己当做甘家堡的人。”
  甘紫薇问道:“那你还把他的名字刻上去?”
  甘堡主面无表情地说道:“不管他有没有把我们当做是亲人,至少我们的态度摆在这里,甘家堡也永远是他的家,有一天倘若他想要回来,争这堡主的位置,他也是有资格的……”
  甘紫薇看了自己的小弟一眼,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头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哎,那个姓顾的小姑娘若是还在,多好啊。”
  她从沿着山路往下走去,半路遇到大兄坟边新修的那个坟冢,她停了一下,便又离去。
  而甘堡主一直等所有人都离开了,还在父亲的坟头待了许久,许久。
  一直到太阳落山,他方才转过身来,对着身边的空气说道:“文明在干嘛?”
  他不远处的空地上,凭空浮现出了一个透明的身影来,一点一点凝结,化作了一个黑影,然后拱手说道:“整日酗酒、骂人、摔东西,今天下午,还把大夫人房里的丫鬟给……”
  甘堡主脸上的肌肉一阵抽动,冷冷骂道:“混账东西,当真是一点出息都没有。”
  那黑影叹息道:“也不怪大少爷自暴自弃,那帮人实在是太狠了,割断他脚筋的时候,还用了高温之力,完全没有办法重新接起来,这是成心让他这辈子都站不起来……”
  甘堡主的脸色越发黑了,沉默许久之后,说道:“我知道了。”
  黑影问:“堡主要去哪儿?”
  甘堡主说道:“去五夫人房里……”
  三个时辰之后,西川北境,岷山,一处山中大墓的出口。
  长草覆盖,泥土翻新。
  轰……
  恐怖的轰塌声从山腹之中传递而来,从墓中死里逃生跑出来的十余人灰头土脸,所有人精疲力竭地躺在地上,贪婪地呼吸着那带着露珠的清冽空气,感慨着生命的可贵。
  这里面大部分人来自于洛阳老鼠会,还有几人,则是临时招揽来的向导或者江湖客。
  过了好一会儿,有人喊道:“老大,老大,你没事吧?”
  一个独眼老头从地上爬了起来,摇头,说没事,老子金玉鼠有十条命,如何会出事?杆子,叫众人都起来,让他们把东西都交出来,集中处理。
  他一发话,老鼠会的一帮土夫子立刻张罗开来,特别是对那几个外人,更是无比防范。
  有个满脸凶险的土夫子走到了一个头上包着蓝色土布,个儿挺高的汉子跟前来,瞧见这家伙直愣愣地站着,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便捅了捅他的肚子,喊道:“嘿,小苗子,东西都交出来……”
  那汉子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而就在这时,却有人撒腿往远处跑去,另外两人也开始跑了。
  独眼老头瞧见,顿时就怒了,大声喝道:“你爷爷的,外人果然不可信,全部都给我杀了,一个不留……”
  那满脸凶险的土夫子听到,十分熟练地摸出腰间匕首,就冲着那汉子后心捅去。
  然而眼看着就要扎中,他的手腕却给一铁箍般的手掌钳住。
  他抬起头来,瞧见那个男人平静地对他说道:“我不叫小苗子……”
  土夫子吃痛,结结巴巴地问道:“那、那叫你什么?”
  他一边应付,一边给旁人使眼色,而那汉子思索了一会儿,方才给出答案来:“十六、十七、十八……我想起来了,你可以叫我……嗯?你们想杀我?”
  那汉子看着周围缓慢摸上来的众人,脸上却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来。
  ……
  又过了一个时辰,来了两个青城山的和尚,一老一小,走到这这一片地上来,那小和尚走近一些,直接吐了,大声喊道:“师父,师父,好多虫子啊,呜呜……”
  老和尚走上前来,瞧了一眼,呵斥道:“酒陵,禁声,这是蛊,小心点……”
  十天后,颚北黄袍山。
  此地山青水清,竹树成荫,风景秀丽。
  山中一草庐中,有个圆脸后生给二十多人讲完了课之后,走出了草堂,来到崖边,朝着远处眺望。
  一个少年走上前来,嘻嘻笑道:“屈老师,你是在想媳妇么?”
  那圆脸后生瞪了他一眼,随后脸上却露出了几分笑容来。
  他说道:“不是,是我的一个小兄弟……仔细想来,我已经有许久没有见他了,不知道,他过得还好么?”
  少年问:“他叫啥啊?”
  圆脸后生说道:“他姓甘,单名一个墨字。”
  少年“哇”的一声,说道:“很不错的名字呢……”
  圆脸后生笑着说道:“对,名字的确不错,人却更有意思,不过……少跟我套近乎,大六壬的后三十篇详解你背完了么?来,现在就给我背,我来听,背错一个字,回去给我抄写二十遍……”
  少年听到,“哇”的一声,直接哭了出来。
  而就在两人对话的时候,离他们万里之外的敦煌某个破烂洞窟中,燃起了熊熊大火,连日来的急剧高温,甚至将那土窑,都给烤炙出了一层釉面……
  说到釉面,不得不提到吉安蜀水河畔,一个曾经长发飘飘的男子,望着水中倒影,然后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呜呜……
  泱泱中华,混乱之世,无数的人在奔波忙碌,无数人在苟且偷生,也有无数英雄,在潜伏爪牙,苦苦忍受……
  民国啊,民国……


第六卷 龙虎争鸣
第一章 戴斗笠的男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黔桂交界的荔波县城外,有一处小七孔石桥,风景秀美,以“绿”、“幽”、“奇”著称,桥下是波光粼粼的响水河,河水碧绿清澈,六十八级层次分明的瀑布在河上显得格外小巧玲珑;水流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而与山泉汇合,时而与飞瀑拥抱。
  两岸林木遮天蔽日,让人感觉俨然进入了人间仙境。
  而过了桥,便是桂省境内。
  因为是两省交界之处,自然也是交通要道,离小七孔石桥不远处,有一个茅草棚的小凉亭,里面有一个卖茶的摊子,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带着十来岁的孙女在卖茶水。
  茶自然不是什么好茶,都是些茶叶梗子,不过水却很不错,是从附近卧龙潭里面打来的。
  那卧龙潭里水质清澈,深处有一片碧绿毫光,据说有一条青龙倒卧,故而称之为“卧龙潭”,乡人多有讹传,许是说书多了,便说此处便是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诸葛卧龙先生遗冢,还有诸多旁证,说的人还头头是道,却不知此地在三国时期,根本就还只是一片蛮荒之地。
  不过不管牛吹得朴不朴素,跟水质无关。
  那卧龙潭里面的水质是极好的,煮出来的茶甘甜清冽,清凉解渴,对于行路的脚夫和商人们来讲,那是最爱。
  特别是酷热时节,这亭子总会坐满了人。
  这一日中午,太阳极毒,蝉儿都没有力气鸣叫了,吱吱两声便开始了装死,而路过的行人们都贪这草棚以及周围树木林荫的凉快,都聚在了这儿歇脚,等着该死的日头稍微落西边一点儿,没有那么吓人了,再去行路。
  那茶棚亭里聚了四五伙、十余人在喝茶,而除了卖茶水,老头儿还兼着售卖一些粑粑和西瓜。
  众人乘着凉,聊着天,倒也不觉得有多么难熬。
  有个滇南来的草药商人讲起了滇军重整,似乎又要打仗了,大家围着他问,听完之后,都有些忧心忡忡。
  这年头,城头变幻大王旗,上面的人打生打死,这个主义,那个声明,又有什么主张、北伐之类的,小民们自然是听不甚懂的,但却知晓这一打仗啊,纳钱纳粮且不说,说不定还要被强征了去,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
  而就算是留在家中,要是碰到那些败兵,那更可怕,败兵如匪,杀人抢劫,简直就是无恶不作。
  这世道,当真没得活了。
  大家抱怨一顿,一个跟卖茶老头熟悉的行商冲着老板笑,说徐老倌,你孙女许人家没有啊?看着也差不多了,还不赶紧把她嫁了?要不然等你这把老骨头哪天不行了,她可怎么办哩?
  徐老倌不说话,旁人却笑着对那行商说道:“赖老二,瞧你那点儿心思,翠儿也是你惦记的?你家里面都有个母老虎了,未必还能把翠儿娶回去不成?”
  那行商听了,快活地笑道:“嘿,要是翠儿答应了我,我回去,就把我家那个不下蛋的母老虎给休了。”
  众人怂恿,哈哈大笑起来,而卖茶老头则赶忙拱手,说赖老板您就别说笑了,我家孙女还小,不急,真要是我死了,就让她继承我这茶摊子,回头大家多多照顾生意,别让她受人欺负便是了。
  大家都点头,说要得,要的。
  这时草棚角落处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开始剧烈咳嗽起来,好几下之后,却是咳出了血来。
  旁人纷纷吓到了,问她旁边那个武有力的络腮胡汉子:“喂,这是个啥病哦,莫非是肺痨哦?要是那个,赶紧走远点儿呀……”
  那络腮胡汉子身材魁梧,双目有神,不过待人却十分和气,朝着各位拱手,说抱歉,抱歉,大家别误会,不是肺痨,是早两年遭了瘴气,积下了病根。
  众人听了,这才松了口气,而那汉子很是温柔地拍了拍小女孩的背上,柔声说道:“囡囡,我们马上就快到了,听说那个女医生到前边儿的一个苗寨子里,她医术很好,什么病都能看,而且还是药到病除呢,到时候你好了,就再也不会咳嗽了,也不会难过了,好不好?”
  旁边有好事的人听到,忍不住低声说道:“你怕不是哄小孩儿呢?积了两年的瘴气,哪有好得这么快的?”
  说话这个,却是那个滇南来的草药商人,他常年与药材打交道,自然也懂得一些医理。
  络腮胡听到有人质疑,有些不高兴,不过在女儿面前,他也没有发火,而是耐着性子解释道:“我说的这个,是真的呢,那是个女医生,年纪不大,却是有着一手好医术,妙手回春的本事,而且听人讲她打南边来,一路不知道救治了多少人,也不怎么管人要诊金——当然,那是对穷人,对有钱的,可也是要的……”
  他认真解释着,旁边有一个老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