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惜春是个佛修[红楼]-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的男子,只是那个人恰好不是柳湘莲而已。
  她也希望自己能跟龄官那样找到适合自己的男人,能理解自己的男人,不在乎那些事情的男人。
  可能是因为羡慕,尤三姐时常会去贾蔷和龄官住的附近走走,她便看到那两个人的关系极好,他们会一起外出买东西,还说说笑笑的。
  尤三姐就想找到跟贾蔷那样的对戏子妻子都能好的男人,她认为自己比戏子好,她又不是唱戏的,没有到处去唱戏,也就是待在京城。谁能想到,她现在竟然还嫉妒一个戏子。
  尤大娘见尤三姐失魂落魄的模样,就担心女儿想不开。
  “天下的男子这么多,不就是没了一个柳湘莲么。”尤大娘安慰尤三姐,“别忧心,会有的。”
  “不,我不忧心。”她只是心疼而已,想着自己念了那么多年的男子竟然是这么一个人。尤三姐不敢去问柳湘莲,怕得到肯定的答案。
  光光是听张婶子说,尤三姐就已经十分伤心了,要是听到本人说那些话,那就更伤心了。尤三姐没有怀疑张婶子,她今儿亲自看着张婶子去找的柳湘莲,本来想在外面继续盯着的,又怕被人发现,才早早走开。
  张婶子是去了柳湘莲家里之后,才来尤家的。
  尤三姐也就不去怀疑,想着就算张婶子没有说实话,但张婶子一定在柳家受了气,否则不可能说这些话。所以她认为柳湘莲就是看不上自己,就是认为自己不应该去唱曲之类的,对方必定就是因为这一点而不喜欢她。
  “你啊。”说什么不忧心,尤大娘看着女儿这般伤心的模样,就觉得女儿不可能好,女儿是真的伤心了,“既然不合适,就别勉强了。”
  尤大娘清楚自己女儿的情况,小女儿这样的很难再嫁到好人家。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可当她看到那些上门求亲的人,就知道女儿的亲事不可能好。
  那些人都当女儿是卖笑的,当个小玩意儿还可以,就是不能当妻。尤大娘早年就不愿意尤三姐出去唱曲,可是骂也骂过了,打也打过了,最终还是阻止不了女儿,终究还是到了这步田地。
  这一晚,尤三姐哭湿了枕头,可即使她再哭也无用,柳湘莲终究不可能娶她。
  等到新的一天,尤三姐哭肿了眼睛,这天倒是没有出去唱曲。她是一个要强的人,不想让人看到她脆弱的一面,她哭过,伤心过,便当这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
  威烈将军府,贾惜春休息一晚,带着东西来到威烈将军府,她生日后出门的,到现在,七月都要来了。时间过得真快,贾惜春感慨,她来到府里后,就给张老夫人他们分发礼物,就是尤氏也得到了礼物。
  几个月过去了,贾惜春也没有必要因为尤二姐的事情就冷着尤氏,该送礼的时候还是得送。要是她没送,那些丫鬟奴仆看尤氏的眼光就不一样了,一个个都该认为自己跟尤氏有矛盾。
  “好玩吗?”张老夫人询问。
  “也就那样。”贾惜春回答,“在路上就是容易犯困,那些山山水水也就那样。女儿这样的,又不懂得吟诗作赋的,看了那些山水也就看了,没有多大的感觉。”
  贾惜春在现代的时候就是那样,她也出去旅游过,看到那些山山水水,她就想还不如在家里睡觉呢。
  以前可以说是一个人出去玩没意思,这一次跟谢长云一块儿出去,她顶多就是觉得谢长云很会说甜言蜜语,至于那些山水风景,他还真没有多大的感受。
  张老夫人听到女儿这么说,倒也没有太意外,女儿不喜欢的东西多着呢,也因为女儿不喜欢吟诗作赋,所以就很少参加诗会之类的。京城的那些女子时常举行诗会,女儿应该没少收到帖子吧。
  “不懂就不懂,你已经有了婚约,为娘也不用担心你嫁不出去。”张老夫人开玩笑道,“可要去看看你父亲?”
  “要的。”贾惜春点点头,“明儿再去。”
  “你出门在外,可以有遇见甄家人?”张老夫人询问,甄家男丁前几天就被押送回京了,再过些日子,甄家的事情也该告一段落。
  “没遇见。”贾惜春摇头,她说的是真话,因为他们没有带多少东西,走得还算快的。他们在江南的时候,也没有去甄家,自然就没有见到,“甄家被抄家了。”
  “是。”张老夫人点点头,大家之前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就是有的人接到飞鸽传书才知道甄家被抄了。等到甄家人被押入京城之后,他们也就不惊奇了。
  甄家在江南发展得多么好多么强大,盘根错杂的,就这么容易倒下了。
  张老夫人不禁想好在废太子的事情算是过去了,户部欠银也还了,否则当今皇帝要是清算起来,威烈将军府也躲不过去。看到甄家如此,张老夫人就想到自己家,要是女儿当初没有出生,也没有那么能耐,那么这个威烈将军府迟早也要倒下。
  “若是他们有人找你,你也别多理会,这一件事情不是一个女子能插手的。”张老夫人知道甄家的那些女眷在到处求人,没有人愿意趟这一趟浑水。
  因着贾家跟甄家关系还算好的,难保甄家就不会想到贾惜春,只要贾惜春为甄家说上几句好话,比如说佛珠手串对甄家如何如何,那么甄家不就是能救了么。
  “我跟他们不熟。”贾惜春坚定地道,是真的不熟,不是假的不熟。她连甄家那些人的结局都不知道怎么样的,毕竟原著前八十回才是曹雪芹写,后四十回是别人续写的。
  她当年看原著确实看了几遍,前八十回看了,后四十回也看了,可到底过去那么多年。贾惜春自然就不记得原著里有没有写甄家人如何,也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人的结局,她记得的判词也记得不多,甄家在她的记忆力就跟路人甲差不多。
  即使甄家在原著里很重要,有什么对比面的,但是她不是研究红楼的学者,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哪里可能去思考这么多问题。
  甄家之于贾惜春,还没有番薯之于贾惜春来得熟悉呢。
  “见是可以见一见,帮是帮不上的。”贾惜春直言,让亲娘放心,“您也不用担心女儿做傻事,女儿又不是三岁孩子。”
  这一个个都认为她会多管闲事么,怎么可能,她又不是傻逼啊。
  甄家女眷到了京城之后,没有去泰安郡主府。她们听过泰安郡主的一些传言,佛珠手串能对人冒黑光的,要是她们去求泰安郡主,然后,泰安郡主来一句佛珠手串对她们冒黑光,别没把家里的男人救出来,她们自己就搭进去了。
  后宅的女人多多少少都做一些不干净的事情,比如让妾流产之类的。
  甄家曾经那么富有,男人后院就更少不了解语花,多的是女人。这些正妻少不得就得用一些手段,别让那些妾室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也没少出手对付庶出的。
  像甄家这样的人家,嫡庶之分倒不是特别明显,还想着让女子嫁入皇家,再保甄家荣华。这就导致一些庶出的女子过得很好,养养都很精细,甚至有的庶女还能踩在嫡女的头上。
  要是这些正妻没有一点手段,不就是被妾室踩在头上,还得看着那些庶出子女过得红红火火。
  甄家女眷不敢去泰安郡主府,就是去荣国府,去林家,还捎带上王家。至于柳家已经倒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就只能依靠其他家。
  然而,这些人家都不可能帮衬甄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沾上甄家。这就导致甄家女眷求助无门,给人赔笑给人送礼,都没有一丁点用处。甄家女眷倒是想进宫见甄太妃,可是她们又进不了宫。
  皇宫里,甄太妃终究还是知道了甄家的事情,她的身体不大好,却也没有严重到下不了床的地步。
  甄太妃不敢叫皇帝过来,只能自己去求见皇帝。她不是太后,没有那么资格让皇帝过来。
  皇帝见了甄太妃,他没有让人刻意隐瞒甄太妃,对方知道才好,想着要为甄家求情,以后就别把手伸到后宫。甄太妃表面上没有明着跟皇后做对,看上去安安静静地待在皇宫角落,实际上,她却有安排女子到皇帝的身边。
  一个不是太后的太妃,手中没有那么大的权势,为了甄家的荣华,甄太妃得做打算。她还想着以后得让甄家女嫁给太子,这才能继续护着甄家的荣华。
  甄太妃见了皇帝之后,就开始回忆当今皇帝还没有登基的时候的事情,回忆她曾经如何对待皇帝的,想让皇帝放过甄家人。
  “朕念着太妃的好,迟迟没有解决甄家的事情。”皇帝开口,“也没处置许美人。”
  许美人是甄太妃暗中安排到皇帝身边的,皇帝一开始也不知道,等到后面才知道的。皇帝不喜欢别人插手他的事情,甄太妃伸手伸得太长了,即使有很多太后太妃都会这么做,但是甄家仗着宫中有一个甄太妃就作威作福,已经触及到皇帝的底线,皇帝自然就不可能容忍他们。
  原本能容忍的事情,也因为他们的得寸进尺而越加不喜欢,进而变得不能容忍。
  皇帝对甄太妃就是如此,原本能容忍她不少事情,可是甄家又做了那么多错事,他便觉得甄太妃不好。
  甄太妃脸色微变,她安排的人到底还是被发现了。她大致了解当今皇帝的性子,对方不喜欢别人插手他的事情,“皇上要如何处置许美人就如何处置吧,只求皇上放过甄家人,我愿去皇家寺庙为先皇祈福,为皇室祈福。”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甄太妃明白,为了保住甄家,她必须做出牺牲,哪怕去寺庙安度晚年,她都得去做。


第170章 真假宝玉相会
  当甄太妃御书房出来之后; 差点没站稳。皇帝什么都知道; 就是一直都没有出手。什么都知道啊,甄太妃心生悲凉,她以前对皇帝也不差,好歹还有点情分; 她以为自己还能做一些事情; 却没想到变成这样。
  只要甄家人能活着就好,甄太妃不敢奢求太多,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皇帝没有让甄家人死就不错了。
  她还是回去收拾收拾东西; 准备去皇家寺庙吧。她管不了那么多事情了; 就希望甄家的人能看明白这一点; 知道他们跟皇家的情分已经没有了,皇家不可能再对他们那么好,所有的情分都没啦; 没啦。
  甄太妃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 经过这一件事情之后,身体就越发不好起来。
  皇后得知甄太妃收拾东西要搬到皇家寺庙去; 也没有多说什么; 顶多就是安排人护送甄太妃,再看看甄太妃又什么需要的。太妃的身份地位真的没有那么高; 要是出了事情之后,也没有人多去管太妃如何。
  后宫的那些妃嫔,除了儿子成为皇帝当了太后的; 要是是太妃,也就只能当鹌鹑了,哪里能跟还当皇帝妃嫔时的嚣张啊。想让皇帝对先皇的妾室好,这可能吗?
  就是放在寻常人家,都不大可能,就更别说皇宫了。
  那些有儿女的太妃还好,至少还有儿女陪伴。有儿子的最好,到时候跟皇帝说跟着她们儿子过活,要是她们的儿子没有想着谋反,她们也就能出宫,也能安度晚年。
  而甄太妃这样的,手伸得长,想安排人到皇帝身边,这都能理解。但是甄家人没有收敛,这就是他们的错了。要是缩着做人,照样能能享受荣华富贵,到底是得到的太多了,贪心了。
  贵妃前来皇后宫中,倒不是说甄太妃的事情,而是想到女部对外发展的事情。女部对外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