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惜春是个佛修[红楼]-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宝钗怀疑梅家打算悔婚,想要另谋好的亲事,而不是跟父母双亡的商户之女成亲。薛宝琴给梅家带不去利益,梅家已经是官家,若是再说一门好亲事,那么梅家儿郎的前途也更有保障。
  综合各方面因素,薛宝钗都不认为梅家会继续履行跟薛宝琴的婚约。就算勉强履行了,薛宝琴嫁去梅家也不可能收获幸福,只会被梅家寻着错处休了。没休的期间,梅家只会各种为难薛宝琴,外人还不好多说什么。
  婆家教管儿媳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旁的人说多了,又能让梅家寻着错处。
  “等来了之后说吧。”薛宝钗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说,“就算如何,也得由堂弟堂妹说的算。您虽然是他们的伯母,但也不好管太多。”
  依着薛宝钗的意思,还是得让薛蝌和薛宝琴进京后自己感受,他们自己感受到梅家的冷漠之后,才可能意识到问题。否则别人说的,他们不一定就认为那是对的,薛蝌和薛宝琴的年纪也那么大了,也懂得判断。
  “你跟你哥的事情,我是不需要操心了。就是想想你堂弟堂妹,唉,都是不幸的。”要说薛夫人多么关心薛蝌和薛宝琴,那也很假,毕竟薛蝌和薛宝琴跟薛夫人没有血缘关系,再关心也关心不到哪里去。
  来京之前,薛蝌也给梅家写了信,梅翰林家也看到了信件,只不过他们都没把薛蝌和薛宝琴放在眼里。梅家人想着薛蝌和薛宝琴进京也好,正好把婚约给退了,就薛宝琴那样的还真不适合嫁入梅家。
  即使梅翰林早年接受过薛宝琴父亲的帮助,现在想的是从其他地方补偿薛家就是了,没有必要搭上儿子的一生。
  “早些解决,别让人知道了。”梅翰林告诉梅夫人,京城里的人还不知道他们儿子之前就有了婚约,他们也没当一回事情。他们最近正准备给儿子说一门好亲事,绝对不能让薛家女坏了他们的好事。
  要是让京城的那些人知道梅家郎还有这么一门婚约,他们便会认为梅家背信弃义。所以一定不能让这一件事情闹开,得私底下解决。
  “已经让人盯着薛家了。”若不是不知道薛蝌和薛宝琴长什么样子,梅夫人就让人直接守着城门口了。因为不知道他们的长相,也没有办法去城门口守着。
  梅家人倒是没想着让人半路截杀薛蝌和薛宝琴,要是找人半路去截杀,那还简单多了。人死了,就算被说有婚约,也不是什么大事情,顶多一两年不说亲,还能被说重情重义。
  他们现在就想着私下解除婚约,没想着弄死人,毕竟人要是死了,也不好处理。真的意外还好,就怕被人抓住把柄,那可就不好处理。梅翰林家到底没有大权力,还是得瞻前顾后。


第174章 贾迎春出嫁
  八月; 天气没有那么炎热。毕竟这是农历八月,又在北方,气候便好许多,反而有些凉爽。贾迎春便是在这个时候成亲; 因为荣国府还了国库欠银,府上虽然不是拮据,但拿出来给迎春办嫁妆的银钱就没有那么多,贾赦这个人不管的; 就让王熙凤看着办。
  王熙凤看着办,也不能太过磕碜; 还是得办得好看一些。女人嫁出去,嫁妆是顶顶重要的,要是嫁妆不好; 也会被夫家瞧不起。于是王熙凤还是从公中多拿了一些银钱出来,毕竟荣国府就只有贾迎春这么一个女儿; 绝对不能让她的嫁妆太磕碜。
  因此; 贾迎春的嫁妆不算多; 却也不能算少了。她是一个庶女; 就算是记名嫡女; 也不可能真的有嫡女那么多嫁妆。
  王熙凤也给贾迎春准备了压箱底的银钱; 到底没有让这个妹妹嫁得太难看。贾迎春是贾琏的妹妹,老太太的孙女,要是她没有办好,回头就得被老太太说。
  虽然贾迎春的身份低一些; 但是贾惜春、林黛玉等人都来给她添妆,一如既往的给头面给银钱。林黛玉也是如此,可能是因为曾经到外头采风过,林黛玉越发知道银钱的重要性。
  以前总是在屋里读书,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事情,有时候还认为金钱不过就是俗物,是粪土。出去后,才发现多少女子为了金钱而劳碌,要跟着男人下地,还得做饭洗衣,要是有时间还得做点绣活,想着能卖一点银钱。
  林黛玉想着女人嫁人后,打点家中的奴仆,有时候也需要一些银钱。贾迎春是庶出的,到底没有那么多银钱,荣国府的境况也没有那么好,她便多给一些银钱。
  她也算明白为什么泰安郡主总喜欢送人银钱,看上去是俗,却是最有用的。要是送了其他珍贵的东西,那些东西不一定就拿出去卖。
  “多谢各位妹妹了。”贾迎春真心感谢她们。
  “自家姐妹,何须客气。”林黛玉笑道。
  贾探春送的东西不如贾惜春和林黛玉,心里到也不觉得有什么,自己的身份本来就不如人家,送东西送的没有那么好也正常。她也没有那么多东西拿来送贾迎春,虽然说添妆这种东西,都是相互添的,可是贾探春还是没有那么多东西。
  要是总想着别人送了那么多东西,她也得送那么多东西,那么她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贾探春看得明白自己的身份,前些日子,泰安郡主去江南回来,给她送了东西,给周姨娘送了东西,就是没有给赵姨娘送东西。这让赵姨娘十分不高兴,贾探春也只能劝慰一二。
  泰安郡主是什么身份,赵姨娘又是什么身份,郡主没有必要给一个妾室送礼。至于周姨娘,那是泰安郡主看在周姨娘管理中馈的份上,这才送的礼吧。
  这其中还可能关系到周姨娘对府上人的态度,要贾探春来看,周姨娘做得十分稳妥,注重嫡庶,有规矩。也就是她的亲娘赵姨娘,总是想让贾环踩着贾宝玉和贾兰上去,这又怎么可能呢。
  且不说王夫人还活着,赵姨娘根本就不可能扶正,就是王夫人去世,赵姨娘这样的也必定不可能扶正。
  贾探春有时候就觉得很心塞,自己怎么就有这么一个不懂得分寸的亲娘。要是亲娘懂事一点,不闹腾,那该多好啊。庶出就得有庶出的模样,贾探春已经见过不少人的脸色,她已经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这院子里的,不只有贾探春她们,史湘云来了。
  史湘云本身就没有什么银钱,也不大可能从自己的嫁妆里头拿东西送给贾迎春,就是做了一些绣活送给贾迎春。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只是当她看到贾惜春等人送的东西那么好的时候,便觉得自己送的东西不大好。
  可史湘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认为自己送的东西不够,便道,“你们的关系倒是亲近,送这么贵重的。”
  好在史湘云没有再说她自己送的如何如何,要是真来一句我的又如何,那就十分不好听了。
  因为贾老夫人现在不是特别喜欢史湘云,也没有纵着她,这让她大致也明白一点事情,说话的时候,也就稍微注意一点。可是她在注意,她依旧是史湘云,改不了性子。
  “姐妹之间,送的就是心意,不看贵重。”贾惜春道,不同的人送不同的东西,大家没有必要去做比较。
  人家大明星结婚,都是几万十几万的包红包,你一个小亲戚也跟着人家那么包吗?别闹了,没有那么多钱,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贾惜春认为这送的东西如何都好,大家都要添妆来添妆去,她身份高一些,送就送这么多,别人也不会想着要还回来那么多。在现代,就是彼此请客再还红包,也没有特意去包大包的,除非你非常有钱。
  在听见史湘云那话,贾惜春就知道史湘云又有意见了,这个姑娘似乎就见不得别人好。这跟对方的性子有关系,说出来的话,总是那么不好听。
  “送东西送好了,我便先走了。”贾惜春没有再留下去,免得到时候又出问题。
  别人都快要出嫁了,再在这个吵吵吵,那就显得很丢脸了。
  贾惜春也不想跟史湘云吵吵吵,太没有格调了。
  “走吧,一起。”林黛玉开口,跟着贾惜春一块儿走。
  “改天有空再请你们。”贾迎春没有挽留她们,她看了一眼史湘云。
  她真真是不喜欢史湘云,也喜欢不上来。大家瞧见她都怕她瞎说话,跟史湘云吧,又显得大家去跟一个父母双亡的人计较,名声不好。他们又不可能一直纵容史湘云,干脆就早一些走。
  史湘云见这些人这么快就走,心知她们不愿意见到她。她们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这样了,之前,在这些姐妹聚会的时候,王熙凤还把她带到荣庆堂,就是不让她坐在那里。
  她明白这些人都不想跟她说话,不想靠近她,一个个就是嫌弃她父母早亡,嫌弃她没有权势没有财富。
  “二姐姐,我去看看祖母。”贾探春寻了一个借口出去。
  贾迎春忽然发现这屋子就自己和史湘云两个主子,其他都是奴仆。这让她说什么好啊,“多谢湘云妹妹了,一看你,你就是用了心的。”
  她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很诚挚,看起来不像是敷衍了事。贾迎春就是怕史湘云觉得她态度不好,对方来到荣国府长住之后,便有说府上的奴仆怠慢她。
  史湘云是一个胆子大的,谁让她不舒服了,她就要开口,就是要说。贾迎春就怕自己在府上一不小心让史湘云难过了,这一位真的有在贾老夫人面前说,看似不经意地说别人对她敷衍。
  好在贾老夫人也明白侄孙女是什么样的性格,怎么可能因为史湘云的几句话就责怪亲孙子。
  “当然是用了心的。”史湘云道。
  然后,气氛就这么冷下来了。
  贾迎春真不知道跟史湘云说什么好,只好招呼人喝茶吃点心。
  “不必那么麻烦,就是过来送送东西,这就回去。”史湘云也不想在这边多待,对方不欢迎她,她不见得就喜欢对方。
  可以说史湘云被大家孤立了,她也不觉得自己有多大问题,就是认为别人瞧不起她。父母双亡的女子,不就是这样么。府上的那个妙玉是运气好,手里头还有那么多东西能用,否则那些人也不可能对妙玉那么好。
  史湘云认为荣国府的人对待妙玉比对待她好,实际上,妙玉身边的丫鬟婆子让荣国府的奴仆办事,会打赏一下他们。妙玉本人在贾老夫人面前表现得也比较稳重,跟史湘云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在史湘云离开之后,贾迎春松了一口气,她真真是不知道怎么跟史湘云继续说下去。对方离开,这才好一些。
  贾老夫人那边已经私底下让人看看,哪户人家愿意娶史湘云这样的,对方的家底还不能太差的,不能有太大的问题。贾老夫人摸着良心说,真没有那么好的适合史湘云的亲事。
  哪怕史湘云还没有及笄,还是早早得打探一下,因为太难了。
  贾探春从荣国府回去之后,就被赵姨娘叫过去,“老太太可有说你的亲事?”
  “女儿还没有及笄呢。”贾探春道。
  “什么还没有,差不离了。”赵姨娘翻白眼,“你指望姓周的给你的找啊,你去了那边府,就该跟老太太说说,看看老太太是个什么意思,能不能给你找个合适的。”
  赵姨娘认为贾探春是庶女,大房二房又分开了,只怕到时候没有什么好人家上门提亲。因此,还是得想想荣国府,若是能靠着荣国府找到一门合适的亲事,那也极为不错。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嫡母不在,还有父亲。”贾探春不是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