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惜春是个佛修[红楼]-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特意给你雕琢的。”谢长云给心上人准备礼物,当然不可能准备普通的礼物。
  这一对玉镯子的原材料不是普通的玉石,而是从他的储物空间里拿出来的。他已经能打开他的储物空间了,里面有很多宝物,他看到之后,倒也没有多大的感触。
  即使没有上界的记忆,他没有激动。因为他们现在还在人界,谢长云也不好送太好的东西给贾惜春。
  可惜他储物空间里的东西都很好,就算是最差的,在别人眼中也是极好的。
  谢长云的潜意识告诉,那些东西不是现在的贾惜春能用的,就算送给心上人,也只会给给她招惹麻烦。好在里头有一个箱子,箱子里面放的东西就差很多了,他想那些东西就是梦里的那个自己准备的吧。
  他就找一块带有灵气的玉,亲自雕琢了一对镯子。
  “本想送你更好的。”谢长云道,他不想让她认为自己明明有那么多好东西,却送给她那么差的东西。
  “没关系。”贾惜春明白对方的意思,就是不好送自己更好的东西,怕招惹麻烦。
  她没有告诉谢大佬,她有一个自成一界的空间,根本就不缺什么东西。至于法器之类的,她可以用空间的天材地宝炼制,她手上的佛珠手串也是厉害的法器,也能升级,不是差的东西。
  别看她不是上界的,在修真界也没有那么多人给她送资源,但是她有一个空间,就等于拥有了很多东西。
  所以贾惜春一直都非常知足,已经拥有这么多东西了,就别再去想其他的了。
  “我送你的,也没有那么好。”贾惜春空间里面的东西是很好,但对于上界的大佬就不是了。她还没有飞升上界,空间里面的东西等级也就没有那么高。
  “你就很好。”在谢长云的眼中,对方送给她什么东西都好,他都很珍惜。不珍惜,难道要嫌弃,背后扔掉么,那要死情缘的啊。
  “那当然,要是我送给你东西,你不满意,那就别来了。”贾惜春轻哼一声。
  “是,是,是,不敢不满意。”谢长云笑着道。
  当张老夫人得知贾惜春跟谢长云一块儿出去之后,笑了笑,他们感情好就行。
  在贾惜春及笄之前,昭华长公主就跟张老夫人说了,希望让泰安郡主跟谢长云早点成亲。张老夫人年纪那么大了,也不可能再留着女儿,女儿到底一个人住在泰安郡主府,要是早点成亲,有个人照顾女儿,她也放心。
  因此,张老夫人也就没有反驳这一点,而贾敬在道观里又不管事,张老夫人派人去问贾敬,贾敬也就是说让张老夫人做主。
  张老夫人就自己做主,不去管贾敬。至于女儿的嫁妆,谢家的聘礼到威烈将军府,到时候再添一些东西进去,变成嫁妆就是了。泰安郡主府的那些东西,自然也是贾惜春的,那些东西就在泰安郡主府,没有必要搬来搬去。
  什么十里红妆,张老夫人倒是没有那么在意这一点。嫁妆好不好,不是摆得好看就行,摆出来的,只是让外头那些人看,那些人便觉得谁谁谁的嫁妆多。
  泰安郡主这样的有郡主府,又有封地的人,不管这一次成亲的嫁妆有多少,他们都不可能认为少的。泰安郡主府里的东西可不少,那都是泰安郡主自己的。
  郡主出嫁也有规定,不能超过公主的嫁妆数,至少明面上是如此,就看大家是怎么往箱子里塞东西的。要是放房契地契的,这一类轻便,一匣子就能放不少。要是放棉被之类的,一下子就占去很多位置,这里面有很多门道讲究。
  张老夫人没想从威烈将军府的府库拿多少东西给女儿,不是觉得儿子孙子小气,而是年龄差太大,感情本身就没有那么身后,孙子都成亲了,还有曾孙子。少拿一点东西填去嫁妆,到时候他们也就没有什么话说,也就不容易起矛盾。
  年龄差距太大,想要真正相互扶持也难。张老夫人明白这一点,不求贾惜春到时候多帮助孙子曾孙子,也不求孙子曾孙子帮助女儿多少,划清一点也好。
  威烈将军府现在确实不缺那点东西,可以后呢?
  张老夫人年纪已经很大了,不想去多想,但还是得防范于未然。为什么有的人家规定嫡女庶女置办嫁妆的银钱,也是怕起矛盾。不能因为府上人少,就多动手,贾珍不是宠妹妹的人,贾蓉也没敬重姑姑敬重愿意多出东西的人。
  等谢家正式下聘礼走六礼的时候,秦可卿就发现张老夫人没让她多给泰安郡主准备嫁妆,老太太把她自己的体己拿了一些出来,又从公中拿了一万两银钱,就这么算做泰安郡主的嫁妆。
  “祖母。”秦可卿本还想着她是晚辈,不好多动,但她毕竟掌管府中中馈,也该帮衬着做事,“是不是少了些?”
  “够了。”张老夫人道,“按府上的规矩,嫡女一万两银钱置办嫁妆够了。没银钱的时候,别的人家一两千两也就解决了,没有必要多拿。”
  不拿公中银钱,那也不像话,所以张老夫人拿了一点。一万两银钱对威烈将军府不算多,可多少人家的嫡女真的有一万两做嫁妆呢。
  张老夫人故意那么说,是说别人家没银钱的时候,要是有银钱,自然也得多给一些。像贾探春这类的庶女,府上若是给五百两准备嫁妆,那也正常,嫡女翻倍一千两,这都得看是什么样的人家。
  “这一点,以泰安的身份,也没什么。”张老夫人又继续道。
  “是,对姑姑而言,确实没什么。”秦可卿回答,她不是不想好好给姑姑准备嫁妆,而是老太太不让她插手。
  秦可卿回房之后,也告诉贾蓉这一点。
  “祖母以前倒是不管那些的。”秦可卿感慨,“姑姑这里倒是不同。”
  “宫里还有添妆,到时候能不能装下,还是一回事情。”贾蓉开口,“府上倒是没有必要准备那么多。”
  “到底是你姑姑。”秦可卿道,“祖母的意思,我也能明白。姑姑的年纪比我们还小,日后,若要真的相互扶持倒是有点难。我们这些人,看来是不能多帮衬姑姑。少拿一些东西,日后也好说话。”
  秦可卿大体知道张老夫人的意思,一万两,那些百姓必定认为很多了,而在那些权贵眼里,估计就认为这没有多少,不少权贵嫁女儿,也有给那些银钱。泰安郡主身份尊贵,威烈将军府就出一万两,不够瞧。
  “那就按照祖母的意思做。”贾蓉没有其他想法,他敬佩姑姑,若不是姑姑,他也不可能到巡防营,更不可能有现在的职位。
  除了姑姑,这威烈将军府里,就属祖母看得最明白,贾蓉不认为他祖母做得不对,祖母必定有祖母的考量。昭华长公主府不可能嫌弃姑姑的嫁妆不够多,也不可能说威烈将军府准备得不好,两家门清。
  只要昭华长公主府不介意,没有就此看轻威烈将军府,看轻泰安郡主,贾蓉就认为没有什么问题。再说了,威烈将军府本身就没有那么厉害,被看轻倒是有可能。
  贾蓉不是当年花天酒地的小纨绔了,就算他没有那么聪明,不至于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多少人看重他,都是因为他的姑姑,其次才是因为他近些年展现出来的实力。
  “只能这样。”秦可卿心在自己又不可能违抗老太太的意思,当然就得这么做。
  西北,贾宝玉得知惜春妹妹要出嫁了,为堂妹开心。同时也准备了一些礼,让人送回京城。
  因为去年处理了贪污枉法的县丞等人,贾宝玉现在也算得百姓敬重。因着他还没有成亲,当地乡绅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贾宝玉,贾宝玉都一一拒绝了。
  为了治理好所管辖的区域,贾宝玉跟那些武将也有交流,地处西北,又靠近边境,跟武将多交流,也有利于管好北丘县。他看的那位姑娘,就是一名武将的女儿,贾宝玉亲自找媒人去提的亲。
  至于王夫人愿不愿意,贾政同不同意,这都没在贾宝玉的思考当中。
  贾宝玉认为他人在西北,还得找适合待在西北跟他一起拼搏的女子,而不是柔柔弱弱的女子。
  等跟那名姑娘定下亲事之后,贾宝玉才写信告诉贾政,同时也去茅草庐告诉王夫人。
  王夫人没想到贾宝玉竟然自己决定亲事,可她也没有办法,她现在是被流放到西北,不是贵夫人,不能去帮儿子说亲。
  “既然定了,那就定了吧。”王夫人道,“只要能跟你过活,能安安稳稳地做事的,别找跟为娘这样的。”
  王夫人不希望儿子找一个有碍她仕途的人,王夫人现在是怨恨贾政,但也知道自己放印子钱不对,知道自己拖累了家里。所以她就希望儿子能找一个好一点,别做蠢事。
  “她为人好,武功比我高。”贾宝玉回想他跟未婚妻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未婚妻正练剑,一剑就架在他的脖子上。而他只会一点皮毛的拳脚功夫,根本就没有那么厉害,搭理打得过她啊。
  那时,他便觉得这一个女子很不一样,后面多去,见了那姑娘的父亲,偶尔遇见她,说上几句话。贾宝玉便认为这个姑娘适合自己,心里也有些喜欢,又过了一段时间,才下定决心。
  贾宝玉自然是先跟姑娘的父亲,也算是他的同僚说一声,对方同意了,他才去请的媒人。
  那位武将不是官职特别高的,要是官职特别高的,贾宝玉也不敢去想,免得让皇家认为他要发展势力,意图谋反。他身边本身就有皇家的探子在,贾宝玉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选择那名姑娘。
  他衔玉而生,到底不适合身份太高的人。他不是不可以找本地秀才公的女儿,可他对人家姑娘没意思,门不当户不对,后面也容易出问题。而现在的未婚妻让他有心动的感觉,正好对方父亲也有帮衬自己,让自己更好的管好这个县。
  “你喜欢便好。”王夫人见儿子那么欢喜,点点头,“我是被流放之人,你日后也得告诉人家,免得到时候出问题,让她处于被动位置。”
  在西北待了这么久,王夫人变了很多,变得和善很多,没有变得尖酸刻薄,也没想利用婆婆的身份去压制人家。而是不想儿媳妇到时候进退两难,被人说不知道婆婆在哪里。
  她是戴罪之身,不想儿媳妇来孝敬自己,儿媳妇知道自己的存在,便也够了。
  “已经说了。”贾宝玉跟未来的岳父说过,至于未婚妻,也许岳父没有说,但他会跟未婚妻说的。


第201章 王夫人的觉悟
  茅草庐里; 贾宝玉给王夫人倒了一杯茶水,他特意来跟王夫人说这些; 就是想让对方放心。即使他来西北了; 也会照顾好自己; 也将安排好自己的亲事; 不可能孤身一辈子,也不用别人事事都为他考虑周全。
  贾宝玉不是一个三岁小孩子; 他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王夫人看着面前成熟许多的贾宝玉; 不禁感慨; “都是娘拖累了你。”
  如果自己没有放印子钱,兴许贾宝玉就不用来西北。即使衔玉而生; 这跟自己也有问题,当初怎么就没有处理好,就想着儿女要有尊贵的身份; 想着这种异象正好。
  女儿是正月初一生的,她就说女儿有大造化; 要当贵人; 小儿子衔玉而生,她又让人说儿子如何如何。
  王夫人没有读过那么多书,不知道这些异象不是谁都能有的。她就想着儿女有异象; 老太太就会多疼她的儿女,她在府中更有地位,儿女也更好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