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0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得及加速的鲜卑骑士,他们不论是军械还是士气都有明显的优势,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洞穿了对方的阵势,然后拨马向西,正好接上太史慈的队形。
  几乎就在同时,公孙续也冲下了山坡,向阙机发起了第三波攻击。
  十余名白马义从弯弓跃马,护着公孙续和白马战旗,大呼入阵,箭矢如蝗,射向阙机和他的飞马大旗。阙机被射得抬不起头,也无法调整阵形迎战,只得加速逃离,想拉开空间,重整阵型。可是公孙续却不给他这个机会,紧追不舍,追得阙机连停下来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公孙续刚刚过去,甲骑便追了过来。那些被冲散后又重新聚拢,准备追杀公孙续的鲜卑骑士一看甲骑杀到,顿时作鸟兽散。轻骑兵无能正面迎战甲骑,这是每一个鲜卑骑兵都清楚的道理,面对这些比鲜卑骑士还要凶狠的汉军甲骑,他们根本没有胜算,只能逃得远远的。
  至此,七八千汉军精骑在鲜卑人的阵中形成了一个环,将两万鲜卑人分成两个部落,来回冲杀。阙机被公孙续紧紧咬住,已经无暇分心指挥。鲜卑人虽然兵力更多,却无法发起像样的攻击,号角声此起彼伏,却得不到一个像样的命令,只能各自为战。
  乌延来到公孙续的阵地,居高临下,总算看清了整个大阵,惊得半天没能说出一句话。
  宽达数里的战场上,明明是鲜卑人更多,乌泱泱的一片,但最显眼的却是往来冲突的汉军,尤其是甲骑。这些人马俱甲的甲骑就像一柄寒光闪闪的战刀,无情的收割着鲜卑人的生命,所到之处,当者披靡,鲜卑人连迎战的勇气都没有。太史慈、阳猛、公孙续三部衔尾而追,对失去了阵形的鲜卑人痛下杀手,扩大战果,留下一路的鲜血和尸体。
  乌延也是久经战阵的勇士,看到这一幕,他非常清楚,阙机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了,没有机会列阵,无法形成有效的冲锋阵型,就算是兵力再多也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溃败是迟早的事。
  “阎兄,我们……该怎么办?”乌延试探着问道。
  “别急,再等等。”阎志心花怒放,根本没什么心情关注乌延。胜负已定,乌延和他带来的一千骑士上阵与否已经不重要了,他宁愿乌延再等等,至少要等到阎柔上阵再说。
  阎柔在坡上立阵,俯视着整个战场,自然不是在看风光,而是在等待一击致命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怎么能让给乌延。
  不出所料,当阎柔确认鲜卑人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不可能出现意外,而阙机又被公孙续追得如同丧家之犬,再一次经过面前的时候,阎柔举起了长矛,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战鼓声响起,早就按捺不住的汉胡骑士举起武器,齐声呼喝,跟着阎柔冲下了山坡。
  看着山坡上飞奔而来的骑士,阙机一声惨笑,这柄悬在头顶的刀终究落下了。他竭力嘶吼,下令亲卫营向东突围,那里通向柳城,是辽西乌桓的地盘。他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只希望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号角声再响,早已没有斗志的鲜卑骑士纷纷策马向东,沿着河谷而行。
  阎柔却不给阙机逃命的机会,他猛踢战马,全速狂奔,很快就追上了阙机,长矛舞动,连挑数名阙机的亲卫,大笑一声,一矛刺中阙机的后腰,双臂用力,将阙机从马背上挑起,又远远的扔了出去。
  阙机摔落马下,随即被纷乱的马蹄踩中,几声惨叫后就没有了声息。
  两名骑士赶上,杀死掌旗兵,砍倒了阙机的飞马战旗。
  战鼓声再响,将胜利的消息传向四方。汉军将士欢声雷动,士气大振,齐声大呼“降者不死”。
  鲜卑人彻底崩溃,再也没人愿意战斗,有的策马逃跑,有的干脆投降。
  听到胜利的战鼓声,遍寻不着阙机的战旗,公孙续知道阎志已经得手,懊恼不已,狠狠的唾了一口唾沫,眼神不善。“这阎伯温,还真是会捡便宜,老子追了这么久,斩将的功劳却给了他。”
  “少君侯,你别急啊,太史都督不是说了么,只要打赢了,都有功劳。”
  提起太史慈,公孙续心情好了很多。跟着太史慈作战不用担心功劳的问题,他心里都有数。阎柔就算有斩将之功,也无法和他相提并论。公孙氏已经和孙策绑在了一起。
  只有乌延那蠢货,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知道抓住,带着人在坡上看戏。公孙续回头看了山坡上的乌延一眼,冷笑连连,眼神轻蔑。


第1818章 虚惊一场
  牵招率领乌桓骑兵,沿着渝水河谷向前,一边走一边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渝水流经白狼山,是白狼山与柳城之间最重要的通道,鲜卑人随时可能出现。一旦遭遇,很可能就是一场恶战。楼班年少,牵招是主将,不敢有丝毫大意,严格控制着行军速度,随时准备应战,并派出大量斥候向前侦察,打探消息。
  即使如此,牵招还是有些紧张。这次要面对的不仅是兵力数倍于己的鲜卑人,还有太史慈。虽说太史慈答应了乌桓人的请求,暂时是盟友,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知道太史慈会不会突然变卦?
  如果太史慈翻脸了,我该怎么办?牵招心里盘算着,想着涿郡的形势,心里隐隐不安。天下形势已然渐渐明朗,孙策独霸山东,能不能夺取天下且不论,袁谭要想逆转却是千难万难。冀州最后会落入谁手,对他来说是一个不能不关心的问题。
  “将军,前面有斥候回来了。”一个亲卫忽然叫了一声,抬起马鞭,指向远处。
  牵招一惊,回过神来,向前看去。只见一名骑兵飞驰而来,手中摇动的红旗表示发现敌情。牵招心里咯噔一下,凝神倾听,没有听到前面有马蹄声,这才松了一口气。他举起手,下令停止前进,调整阵型,准备应战。号角声响起,骑士们纷纷列阵,呼喝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骑士来到跟前,勒令战马,大声汇报消息,证明了牵招了猜想。前面有斥候发现了鲜卑人,但数量不多,可能是鲜卑人的斥候。
  牵招暗自皱眉。鲜卑人出现在这里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太史慈在哪儿,是被鲜卑人击败了,还是没赶到?鲜卑人据说有四五万骑,仅凭乌桓人无法取胜,只有和太史慈联手才有可能。如果太史慈不能及时赶到,这一战凶多吉少。
  牵招不敢大意,立刻让人去通知郭图。郭图和楼班一起在中军,收到牵招转达的消息后,也清楚其中的利害,立刻让楼班下令停止前进,准备应变。他亲自赶到前军和牵招商议。两人很快达成一致,如果太史慈不能赶到,他们就撤回柳城,暂避鲜卑人锋芒。必要时甚至可以放弃柳城,退到塞内。
  就在牵招和郭图担心的时候,后续的消息送到,鲜卑人越来越多,但他们不是斥候,而是溃兵。太史慈在白狼山迎战阙机,鲜卑人大败,阙机生死不明,鲜卑人只能沿着渝水河谷向东溃逃,这才出现在这里。
  牵招和郭图面面相觑,心里很不是滋味。
  太史慈已经击败了阙机?这怎么可能。太史慈不过万人,阙机却有四五万人,就算太史慈善战也不至于这么轻松吧,居然打得鲜卑人无法原路返回,只得冒险沿着河谷向柳城方向逃?
  郭图毕竟经验丰富,这样的事见多了,见怪不怪。“子经,太史慈骁勇,麾下又皆是精锐,击败阙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具体经过以后再打听,眼下你要稳住,别被鲜卑人的溃兵冲垮了阵势。”
  牵招深以为然。这些鲜卑人被太史慈打败了,却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危险。困兽犹斗,为了活命,这些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况且骑兵对决,胜负虽分,伤亡却未必很大,阙机有四五万人,溃兵至少以万数,还是有一定危险的。没赶上太史慈与阙机的战斗也就罢了,再被溃兵打败可就丢脸了。
  牵招下令骑兵列阵,阻击、收降鲜卑溃兵。见乌桓人拦路,鲜卑溃兵想夺路而逃,却被牵招指挥乌桓骑兵迎头痛击。得知鲜卑人已经被太史慈击溃,眼前这些只是丧家之犬,乌桓人士气高涨,在牵招的指挥下猛击鲜卑人,鲜卑人固然被打得狼狈不堪,就连楼班都惊呆了,第一次发现自己的部下这么善战。
  激战一日,鲜卑人见突围无望,有的投降了,有的选择从小路逃跑。牵招清点了一下,杀死鲜卑人两千余人,俘虏一千多,缴获战马两千余匹,收获颇丰,却没有看到牛羊、粮草等辎重。他审问了俘虏,这才知道这些鲜卑溃兵都是飞马部落的精锐,在阙机的率领下与太史慈对阵的,牛羊、辎重都在后面,没能进入战场,应该是被太史慈劫了。
  经由俘虏之口,牵招对白狼山之战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太史慈的胜利绝非侥幸所致,而是精心谋划的结果。从战场选择到出击顺利,他将每一个优势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一点机会也没留给阙机。仅此一项,就足以证明太史慈不仅有强悍的个人能力和精良装备,更是一个优秀的骑将。
  战斗刚刚结束,阎志就出现在牵招面前,他是来传达太史慈命令的,太史慈要求楼班和苏仆延赶到白狼山述职,同时邀牵招去白狼山,洽谈进一步合作的相关事宜。
  牵招很尴尬。当初决定和太史慈结盟是迫于无奈,本想着鲜卑人实力雄厚,太史慈就算有优势也有限,到时候还可以再谈谈条件,至少可以让太史慈无法直接控制三郡乌桓,没想到太史慈一战击溃阙机,大获全胜,顺势要求楼班和苏仆延去述职,俨然以幽州之主自居。
  牵招不愿去,郭图却劝他去。不管他们答应与否,太史慈已经在幽州站稳了脚跟,四战四捷,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将东部鲜卑打残了,这样的武力绝非楼班和苏仆延所能抵挡的,他们不答应,楼班、苏仆延也会去,反倒让太史慈有机可乘。倒不如去白狼山与会,看看形势,至少能亲眼见一见太史慈。
  牵招觉得有理,和楼班商量了一下。不出郭图所料,听说太史慈大破阙机,楼班根本没有和太史慈对阵的勇气,反倒对太史慈钦佩不已,渴望着亲眼见见这位传奇英雄。牵招只好顺水推舟,与楼班、苏仆延一起赶往白狼山。
  ……
  阎志却没和他们一起走。他赶到柳城,面见袁靖。
  乌延的夫人叫袁柯,是袁靖的从妹,两人原本关系就不错,一起和亲到草原后,同病相怜,亲密更甚从前。袁柯托阎志带来一封信,向袁靖详述了最近发生的事,提醒袁靖,袁谭力弱,已经无法控制乌桓人。乌桓人欺善怕恶,绝不敢与孙策对抗,俯首称臣是迟早的事。好在袁衡是孙策的夫人,袁权又深得孙策宠爱,对她们来说,孙策也不是敌人,反倒比袁谭更可靠。趁着这个机会,促成三郡乌桓依附孙策,她们以后就不会再有什么危险了。
  看完袁柯的信,袁靖叹惜不已。她虽然没有遇到袁柯那样的遭遇,但她能想象得到袁柯那一刻的绝望,能理解她此刻的愤慨。可是事关重大,她没有轻易表态。
  “阎君,你见过吴侯吗?”
  阎志摇摇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太史都督可以想见吴侯风采,必是当世人杰无疑。”
  袁靖打量着阎志。她了解阎氏兄弟的情况,知道他们对孙策没什么抵抗力。在笼络寒门武夫这一点上,袁谭和孙策相比差得太远,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阎氏兄弟这次立下大功,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