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应该支持。
“阿姁,木学很辛苦的,你看阿楚一不小心,手臂都折断了,她们能吃这个苦?”
尹姁侧着身子伏在孙策身边,像只小猫。“也许行吧,关中女子与我们中原人不太一样,看起来都有丈夫气。我听她们说,塞外的女子更厉害,还能骑马射箭的呢。”
“说得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尹姁一骨辘爬了起来,撑着双臂伏在孙策面前,丝毫没意识到这风景有多么诱人。“这么说,你答应了?”
“这么好的事,当然答应。”孙策眨眨眼睛,觉得嘴有些干。这小媳妇这段时间又发育啦,胸襟很伟大嘛。“我再提个建议,行吗?”
“当然行,你眼光这么好,一个建议就让蔡家赚得盆满钵满,说不定也能给我们指一条发财的路子呢。”
“你缺钱花?”
“不缺,可是自己赚的钱花起来更开心啊。你看阿楚,她就可以给自己的房间装什么地暖,大冬天的都不用穿冬衣。”
“也行,我要说的事正好和这穿衣也有关系。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穿衣和吃饭一样重要。你们女子多少都学过一些纺织,对织机应该不陌生,如果你们将方向放在改进织机上,不要多,只要能将织机的效率提高个一两成,就能让你们赚得荷包鼓鼓。”
尹姁不说话,但睫毛忽闪,眼睛发亮。
“你们不要小看这件事,新发明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们可以从搜集资料开始,先把织机的发展溯根求源,然后再对现有的织机进行分析,仅这一点就是一篇不小的文章,够你们忙活大半年的。趁这段时间和阿楚学习做模型,然后……”
尹姁一跃而起,急急忙忙的穿上衣服,摇摇手。“嘻嘻,我告诉她们去,让她们也高兴一下。”
“嘿,你就这么走了?”
他还没说完,尹姁已经拉开房门,一溜烟的跑了。孙策看着出鞘的长矛,懊丧的抽了自己一个耳光。
“让你得瑟,让你显摆。”
“将军!”庞统突然出现在门口。孙策吓了一跳,连忙拉上被子,盖住身体。庞统一步踏了进来,急急地说道:“将军,文校尉急报。”说着,递过来一份军报。
孙策不敢怠慢,连忙披上衣服,接过军报。文聘刚刚出发两天,应该还没有赶到武关,考虑送信的时间,写这封信的时候他应该刚到郦国附近,这么快就有消息来,恐怕不是什么好消息。
俗话说得好,好的不灵坏的灵,孙策还真是猜中了。文聘刚到郦县就接到消息,丹水县一带出现了西凉兵,人数还不少,他决定立刻进驻郦县,据城而守。
孙策吓了一跳,这桥蕤是怎么回事,武关就那么大的城池,不仅有三千人精兵,还有以莫择为首的匠师团队协助,怎么这么快就被徐荣突破了?
“请周将军、张长史和阎主簿来。”
“喏!”庞统应了一声,匆匆走了出去。
孙策迅速穿好衣服,来到前堂。在堂上来回转了两圈,觉得有些不对,拿起文聘的军报又看了一遍。文聘只提到了西凉兵,却没提到桥蕤的溃兵,这点不合常理。如果徐荣是正面突破的话,就算桥蕤不会打仗也知道在顶不住的时候派人送个信。连个送信的都没有,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全军覆灭了,要么是徐荣切断了他的后路。
曹操就这么干过,伏击了他的信使,隔断了他和袁术的联系,然后一举伏击袁术成功。
那么,武关还在不在桥蕤的手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武关已失,徐荣就可以长驱直入,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武关未失,那徐荣就必须先拿下武关,否则他根本不敢进入南阳。这是用兵常识,没人敢置身后的敌人于不顾,孤军深入。
当务之急,先要搞清楚武关的得失。
孙策刚刚理清一点头绪,周瑜就匆匆赶到。一看孙策手里的军报,他愣了一下。“伯符,你这是哪儿来的军报?”
孙策抬头一看,周瑜手里也有一份军报。他心头一紧,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文聘刚刚送到的,你那又是谁送来的?”
“鲁阳令舒邵。他说牛辅击破车骑将军朱儁,占据了洛阳,正向南阳扑来,请求支援。”周瑜顿了顿,又道:“他还说,没有发现曹操。”
“没有发现曹操?那曹操哪儿去了,上天了?”
周瑜苦笑。“伯符,曹操被我一路追击,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他要是往山里一躲,就算派上千人去搜也未必搜得到他。”
孙策扼腕叹息,碰到了袁术留下的瘀青,疼得一哆嗦,不禁骂了一声:“这袁公路都给我留了些什么玩意啊,好东西没几个,麻烦一大堆。”
周瑜碰了碰孙策。孙策头一抬,张勋尴尬地站在门口。孙策眼珠一转,就知道张勋误会了。他将手中的军报交给周瑜,示意他送给张勋。“张公,你来看看,这麻烦还真不小呢。”
第218章 杜畿
张勋看过军报,知道自己误会孙策了。
真正的麻烦是徐荣和牛辅,特别是徐荣。如果被他突入南阳,就算城池可守,城外的百姓也会遭殃。西凉兵的凶残有目共睹,他们在洛阳时已经见识过了。
阎象也赶来了,看完军报,眉头皱得紧紧的。孙策一看就知道他这个南阳太守当得不顺心。
“怎么了,你又遇到了什么麻烦?”
“周边各县一个回复的也没有,没人把我这个太守放在眼里也就算了,连西凉兵将至的警告也充耳不闻,都在准备过年呢。西凉兵如果突然出现,伤亡肯定不会小。”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眼看着麻烦接踵而至,孙策反而冷静下来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着急是没有用的,想办法解决才行。
“别急,麻烦再多也要一个个的来。先说鲁阳,舒邵这个人怎么样,能不能守住鲁阳,又能坚持多久?”
阎象摇摇头。“舒邵为官有惠声,但他不擅长兵事。之前能挡住张邈,是因为张邈是个坐谈客,手下的郡兵也没什么战斗力。换成牛辅,他肯定守不住。”
孙策看看张勋,张勋也赞成阎象的建议,觉得舒邵虽然是个好官,但他挡不住牛辅。可他还有另外一个担心,孙策接任的消息虽然已经送出去了,可是从时间来看,舒邵发出这封急报的时候还没有收到,等他收到了,是不是还能听孙策的命令,不太好肯定。
张勋说得很隐晦,但是孙策听得懂他的意思。舒邵应该是袁家故吏,可以认袁术,却未必认他孙策。时间太紧张啊,如果不是西凉兵逼近,他还可以慢慢的替换,现在嘛,千疮百孔,处处是破绽。
“要换人吗?”
周瑜皱着眉想了片刻。“是那个兄弟争死的陈留义士舒仲应吗?”
“没错,就是他。”
“那不用换,给他增援一个助手就行。”
见周瑜胸有成竹,孙策不由得笑了一声。“看公瑾这意思,你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
“没错,也是巧,刚刚碰到的。傍晚巡城,听到有人在城下高谈阔论,声音大得我在城上都听得清楚,听了两句,觉得有些道理,就和他多说了两句,正打算明天引荐给将军呢。”
张勋抚着胡须。“这么说,你们认识还不到一个时辰?”
周瑜笑道:“张公,是不是人才,见一见不就知道了。”
孙策也觉得有点不靠谱,不过话又说回来,汉人就是这么自信,周瑜也不例外。“是谁啊?”
“阎府君也许认识,京兆杜陵人,杜畿杜伯侯。”
“他啊。”阎象哈了一声,却没下文了。孙策一看,知道阎象认识此人,但印象不怎么好。不过他知道杜畿是谁。如果史书实录,别说协助舒邵守鲁阳,就算让他做南阳太守,杜畿都是妥妥的够格。阎象对他印象不好,一可能是知道得有限,二可能有偏见。
杜畿有能力,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循吏,史书载他疏阔,不拘小节,但荀彧说他有勇有谋,能当大任,后来的经历证明荀彧看人很准,至少比阎象准。
没想到杜畿就在宛城。
“请来看看吧。”孙策说道:“如果真有才,让他试试也无妨。”
孙策发了话,阎象和张勋都不好说什么。周瑜立刻派人去请。等待的时候,阎象把他了解的情况简略的介绍了一下。杜畿说起来也是名门之后,杜陵杜氏传自前汉御史大夫杜延年,近三百年了,可以说世代为官,但杜家传的是法家学问,前汉孝元帝尊儒之后,法家学问就不太受欢迎,本朝儒学大兴,法家就更不行了,杜家的仕途也一直不温不火,没出过什么大官。
杜畿弱冠出仕,做过郡功曹,中间还兼任了一段时间的郑令。县狱里有几百个囚犯,杜畿一到任就亲临县狱判案,一天之内判决完毕,杀了几个人,其他的都放了,一时称奇。但是后来复核卷宗,有些案子判得并不合适,因此没能升迁。熬了几年资历,迁汉中府丞,实际上还是平调,估计是干得不顺心,弃官回家,而关中大乱,他又避难到南阳来了。
“不过他却是个孝子。”阎象最后说道:“他生母早亡,不久父亲也病死了,继母待他不好,但他对继母非常孝顺,即使是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有此一德,足以闻名乡里。”
孙策对杜畿的史料并不陌生,杜畿在魏国史上不是最有名的那一类,但绝不是普通小人物。阎象对杜畿的态度让他意识到,史料是盖棺论定,与当时的情况未必相同。如果杜畿不是后来被荀彧推荐出仕,官至司隶校尉,又做过尚书仆射,未必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人有时候要看机遇,但更多的时候要靠自己去把握机会。遇到周瑜未必是意外,更可能是他不露声色的试探。他不去找阎象,应该是知道阎象对他印象不好,这才没有自找没趣。由此可见,杜畿其实很有分寸,知道什么人可以找,什么人不可以找。
阎象刚刚说完,杜畿就来了。杜畿年约三旬,面色微黑,漆黑发亮的短须,下巴上却没什么胡须,中等身材,体型偏瘦。穿着一件半旧的夹絮衣,却不觉得冷,反而显得很精神。他步幅很大,速度也很快,看似很远,几步就到了跟前,上堂时不是一级台阶一级台阶走上来的,而是一步就迈了上来。双脚后跟互相一蹭,就脱了雪水泥泞的草鞋,露出一双灰色的足衣,大拇指已经露了出来,他却面无愧色。
见堂上阎象在座,杜畿笑了笑。“阎君最近很是憔悴啊,白发又添了不少。”
阎象嘴角的胡须颤了颤,把头扭到一边,不想和杜畿说话。杜畿这话分明是调侃他能力有限,这个南阳太守做得不顺心。
孙策觉得有趣。史书对杜畿的评价没错,这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循吏,还有点不尊重前辈,思想古板的儒生不会喜欢他。
“将军。”杜畿对孙策拱拱手,打量了孙策两眼。
“杜伯侯。”孙策歪歪嘴,调侃道:“我最近也很憔悴呢。”
杜畿眉毛轻扬,有些意外,随即又兴奋起来,脱口而出。“将军是有麻烦,但并非不可克服,只是缺点时间而已。可是阎君却不同,就算给他再多的时间,他还是会憔悴。”
阎象忍无可忍,拍案而起。“杜畿,将军面前,不得放肆。”
第219章 英雄坎坷
如果不是忍着,又要照顾阎象的面子,孙策差点笑出声来。
杜畿这张嘴很不好,不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