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养女送子-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人。”
  忠顺王妃往世乐郡主的方向看了一眼,淡淡一笑:“先王妃当年与王爷伉俪情深,谁知只为王爷诞下了这一个孩子便撒手人寰,王爷惦念姐姐,自然对郡主疼宠入骨。”
  贾敏心疼地看着王妃:“他倒是惦念先人,却忽视了眼前人。疼爱孩子没有错,却不该一味纵着,也该好生教养才是。何况你到底是郡主的母亲,她不论如何都不该用那种态度对你。”
  王妃笑着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叹气:“谁让我没有为王爷诞下一儿半女,天然低了郡主一头?”
  她年轻时候倒也怀过孩子,只是出了意外,之后也一直不曾怀孕。王爷对她又没什么特别的感情,她在王府也就自保而已,哪儿对王爷的子嗣多做什么?
  贾敏下意识地看向林柳,不过很快便转过头,与王妃说起了其他的事情。
  林柳却已经读懂了贾敏那个眼神的意思,于是之后找了个机会,想要将异能送到了王妃的身体里。
  但奇怪的是,以前让其他人怀孕的时候,哪怕指定了男女,也只会花掉她体内十分之一左右的异能。但今天,她几乎用去了体内储存异能的二分之一,才勉强得到自己想要的反馈。
  总觉得,王妃的身体似乎出了点儿什么问题。
  神武将军府在京城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今日上门的宾客,哪怕嚣张如世乐郡主,也不敢在今天生事儿。
  所以今日的宴席,倒也称得上是宾客尽欢。
  虽然途中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事情——
  神武将军府的冯紫英,也不知打哪儿知道了黛玉今日也来参加的宴会的消息,一时找不到好东西,竟然让人在花园子里捉了两只蟋蟀放在草编的笼子里,让下人提到黛玉面前,希望她能收下。
  黛玉没防备,接过了笼子,转头就知道里面装的是蟋蟀,当即吓得花容失色,又碍于礼仪不敢尖叫,整个人身体僵直地坐在那儿,差点儿没被吓晕过去。
  好悬林柳就坐在旁边,直接将笼子接了过来。
  但下一刻,黛玉便起身哒哒哒地跑去了小姐妹身边,林柳十步之内完全不见黛玉踪影。
  一直到林柳将草笼子还给了下人,黛玉才回到她身边。
  别说黛玉,就连贾敏,以及坐在她们身边的忠顺王妃并其他命妇,在得知草笼子里面装的是蟋蟀后,一个个也都面色大变,也就是她们稳得住,不然也跟黛玉似的,早跑开了。
  林柳看着二人,一时哭笑不得。
  不过也正因为冯紫英送礼送得不对,倒是没人怀疑他对黛玉有意。
  但转念一想,冯紫英与黛玉如今才多大,就算送礼送对了,其他人也只会打趣他们两小无猜,倒也不会想太多。
  不过很快,宴席就开始了,她们很快便将这个变故忘在了脑后。
  回到家后,林柳忍不住问了贾敏:“王妃以前是受过伤还是怎么了?我怎么觉得她身体不太对。”
  贾敏虽然不知道女儿是怎么让人怀孕的,但也猜到她这般问,肯定是在让王妃怀孕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于是皱着眉认真回想自己以前听到的消息。
  不过很快,她便摇了摇头:“王府里面伺候的下人大多是宫里出来的,规矩森严,府里发生的事情轻易不会流传出来。王妃嫁进忠顺王府之前的事情,我倒是知道一二。”
  “她家世其实不错,父亲的官职也做到了三品,只是出身不好,是姨娘养的,所以婚事总有些艰难。后来忠顺亲王的妻子难产而亡,留下一个女儿,为了有人照顾女儿,所以忠顺亲王在妻子去世之后便开始相看人家,等到妻孝刚满,便将王妃娶回了家。”
  “在嫁进忠顺亲王府之前,王妃性子天真烂漫,因为家里就只有一个年龄与她相差悬殊的嫡妹,所以在家也是千娇万宠,从未听过受伤或生病的消息。若她真是身体出了问题,应当还是嫁进王府之后的事情。”
  林柳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
  黛玉听完两人对话,有些奇怪:“难道王妃生病了吗?我与其他小姐妹相处的时候,总是听她们说,忠顺王妃能嫁给王爷是上辈子烧了高香,才求来的。我还以为王妃生活得很好呢,怎么,母亲与姐姐难道觉得王妃生活得不好吗?”
  贾敏愣了下,解释:“按照世俗意义来说,王妃自然是嫁得很好,且生活美满的。你看,她原本只是寻常官员家的庶女,如今却一跃成了皇室宗亲,不但身份地位有了长足的提高,就连平日吃穿住行也都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黛玉茫然地看着贾敏:“那为什么您与姐姐说起王妃的时候,语气却总充满了惋惜?”
  贾敏叹道:“可这只是世俗意义上的嫁得好与生活美满,她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过得好不好,还得看她脸上的笑容多不多。”
  一个人若是真的生活得好,脸上的幸福是藏不住的。
  黛玉本就不在意世俗,听完立刻理解了贾敏想要传达给她的意思,顿时连连点头:“我以后嫁人不要看家世身份,只看我是否喜欢。”
  贾敏失笑:“好好好,只看你是不是喜欢。 ”
  黛玉作为家中幼女,又不需要联姻,自然可以自己选择。
  虽然这很难就是了。
  毕竟,黛玉作为女眷,想要接触到外男也困难,想要找个两情相悦的就更难了。
  于是贾敏并未与黛玉多谈此事,很快便说到了其他事情。
  没多久,忠顺王府传出消息,说是王妃怀孕了。
  此事在林家预料之中,贾敏出于礼节准备了一份礼物送去忠顺王府,并未投注太多关注。
  林柳更是没时间关注。
  因为江南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林柳想要那些擅长写檄文的文人书生倒是挺多,鹤年认识的人当中,倒也能找出十几二十来个,但本身才学出众且擅长写话本儿的人,可就不多了。
  这倒确实,这年头写话本儿的文人,大多是考不上秀才的落魄书生。写出来的话本儿偶有好看的,但若论才学,还真算不上多好。
  既然才学不好,自然难以得到那些有才之士的追捧。
  林柳本来都要以为此路不通,只能另想法子了,谁知鹤年在信件最后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
  “小弟自认才学足够,至少考个举人不成问题。本身也喜欢杂书话本儿,对这种体裁了然于心,私底下也曾试着自己动笔,只是担心辱没门庭,不敢投稿。信后附了一篇短文,姐姐看后若是觉得不错,便写信告知弟弟,弟弟亲自操刀,一个月应该能顶着旁人的身份,写个一两本话本儿。”
  林柳:“……”
  这些弟弟一个个的,怎么全都不按常理出牌?
  想到鹤年那喜欢出风头的性子,这等可能让他被人追捧之事,许是真的合了他的胃口?再一想,鹤年小时候仿佛确实对杂书史书更为青睐,虽然不曾见他看话本儿,但话本儿这东西,就算是看,显然也不可能让她这个姐姐发现不是?
  若他真有这个本事,让他去做此事倒也不错:至少更安全。
  于是哭笑不得地取出鹤年写的短篇,认真观摩起来。


第90章 
  故事讲的是; 在京城郊外的某个偏僻小村子内,有一户读书人家,这家就夫妻二人; 丈夫每日苦读; 是当地颇有名的一个童生,读书还行; 只是不通俗物; 家里一应事务都要妻子打理。
  妻子不但生得貌美,还非常擅长操持家务,且有一手人人称赞的好绣活。靠着那栩栩如生的刺绣; 妻子不但赚到了夫妻二人的生活费; 每年还能攒下一些银子。
  虽然许多人都说,妻子嫁给书生委屈了,不但家里家外都要她一个打理; 丈夫还不知何年何月可以考中秀才; 但她与丈夫恩爱不疑; 自己乐意,旁人也无法说什么。
  苦熬十来年,丈夫终于得中秀才。就在妻子以为自己终于苦尽甘来的时候; 丈夫却从外面带回来一个貌美女子,说是要娶她做平妻。
  妻子几乎哭瞎了眼; 最后仍是只能眼看着丈夫又娶新妻。
  说是平妻; 实则与正房无异,反倒妻子成了家里的透明人; 不但要看着二人秀恩爱; 平日还得操持家务伺候二人; 最可恨的是; 那两人还她视作仆婢,稍有不如意便对她动辄打骂。
  这日书生与新妻大吵一架,他不对着新妻发火,反倒跑到妻子面前,对她拳打脚踹,将人打了个半死。
  妻子为这个家操持多年,身体早已经垮了,如今受到这般对待,当场晕死过去。
  但丈夫只是看了她一眼,便直接拿着银子离开了家门。
  等到妻子醒来,发现自己竟还躺在地上。
  她忍着疼痛回到房间,想要拿钱去请大夫延医问药,谁知却发现,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银两,竟不翼而飞。妻子气得两眼发黑,完全喘不上气……
  林柳看完一页,眨眨眼:很好,鹤年这小子成功激起了她的怒火。
  她正要往下看,一翻,却发现这已经是鹤年送来的全部内容了。林柳几乎将信封倒扣过来,也没有找到第二张纸。
  一直到,她将信封拆开,才在信封内部看到了一句话——
  “如果姐姐喜欢,记得给我回信,弟弟接着往下写。”
  林柳:“……”
  这臭小子,活得不耐烦了吧?
  她被鹤年的故事气了个半死,如今看到这句话,又被气了个半死。几乎想要拿着刀追杀去江南,好让林鹤年知道她这姐姐不是好惹的!
  但可惜的是,她现在根本没办法离开京城。
  于是林柳只能写信将鹤年大骂了一通,然后……
  当然还是点头同意了的他请求,毕竟这个故事虽然看起来略有些微妙,但不论是文笔还是调动人情绪的能力,都是一等一,别的不说,至少用来抛砖引玉也已经足够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话本儿虽然看起来只写了一半不到,但里面已经出现了三四首诗——
  这年头写话本儿,不在里面添上几首诗词,根本就没人看。
  而鹤年的写诗水平,可比如今的大多文人好多了。
  林柳又在信件末尾,将自己在现代看过的那些小说的套路,如“替婚代嫁”、“追妻火葬场”、“赘婿”等等总结出来,然后一并写在信上给鹤年送了过去。
  鹤年就算有天赋,但到底只有一个人,一直写总有灵感用尽的时候,将自己看过的小手套路写给他,总能让鹤年的脑细胞少死一点,同时也能让他的秃头迟来几年。
  想想现代那些网络写手英年早秃的头发,林柳不厚道地啧啧几声,想起鹤年以后的样子,也有些忍俊不禁。
  她刚将信件交到碧春手上,便听有人敲门。
  金秋上前将门打开,发现是黛玉,笑着问道:“二姑娘,您今儿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黛玉冲着金秋笑笑:“我一大早便听说鹤年哥哥来信,所以到姐姐这儿瞧瞧鹤年哥哥写了什么。”
  鹤年三兄弟去江南也有大半年了,黛玉以前从未与他们分开过,自然想念得紧,听到鹤年来信,自然忙不迭地跑到林柳这儿看信来了。
  林柳摇头失笑,从鹤年送来的许多礼物中拿出三兄弟专门给黛玉买的钗环首饰并厚厚的一摞书籍。
  她刚才瞧了一眼,都是些游记杂书,以及少数话本儿。
  鹤年几人虽然跳脱,但也不是不懂事儿,游记杂书之类暂且不谈,话本儿显然是经过精挑细选,记载的也并非市面儿上流行的才子佳人风花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